基本信息
书名:2015全球名表拍卖年鉴
定价:199.0元
作者:《拍卖年鉴》编辑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50245723
字数:45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href='#' target='_blank'> href='#' target='_blank'>
★ 全球珠宝流通确实及真实价格:
全球12家**拍卖行上万款名表中精心甄选4500余款成交价昂贵的名表
★ 翔实专业,精致:
超细致的分类,便于读者随手查询比较,现任《精品购物指南》报社钟表主编康威凯鼎力推荐,确保信息专业、准确
★ 万元以上珠宝购买、投资、收藏的**参考:
从万元到上亿的典型拍品完全收录,一册把握全球市场动态,避免在市场或拍场走眼失手
★ 一本=上百本图录,珍藏:
本书完全收录2014年55场名表拍卖,不仅为您节省搜集图录的时间,也为您节省购置图录费用近15万元。一年一册,弥足珍贵。
内容提要
《2015全球名表拍卖年鉴》是专门针对收藏投资人士精心打造的一本精美且实用的名表鉴赏、购买指南。书中详尽收录了12大拍卖行在世界各地上55个拍卖专场的4500余款精品名表, 为便于您参阅及查找,本年鉴将名表拍品按品牌和系列分类。每一件拍品均附有详尽的拍卖信息及高清拍品图片,图文结合,集词典、图录、手册、指南于一体,是反映名表价格走势的重要窗口,亦是拍卖场及收藏市场中的佳实战指南。
目录
作者介绍
紫图《拍卖年鉴》编辑部成立于2010年,由多名经验丰富、对收藏投资有独到见解的编辑组成。自创立以来,已出版《2014全球珠宝拍卖年鉴》、《2014全球名表拍卖年鉴》等相关图书,受到了读者和业界人士的一致认可。
文摘
序言
从一个纯粹的视觉体验者角度来看,这本年鉴的呈现方式至关重要。我设想中的优秀年鉴,应该在版式设计上就体现出对“美”的尊重。我非常在意图片的分辨率和光影处理。一块顶级腕表的精髓往往藏在微小的细节里——表盘的放射纹路、指针的倒角抛光、或是表壳侧面的拉丝工艺,这些都需要极其精准的摄影技术来还原。如果照片只是平庸的“照相式”记录,那么其价值将大打折扣。我期待看到那种能够让你仿佛能触摸到那冰冷金属和温润珐琅的特写镜头。同时,版面的留白和字体选择,也决定了阅读的节奏感。一个优秀的编辑排版,能引导读者的视线在复杂的图表中穿梭自如,而不是被信息洪流所淹没。这本年鉴如果能在“视觉震撼力”上做到极致,无疑将提升它在藏家心中的地位。
评分说实话,我更期待它在品牌文化溯源方面能带来一些惊喜,毕竟“名表”的价值,早已超越了计时工具本身,深入到了历史、工艺和情感的层面。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照片和估价,而是能挖掘出那些标志性表款背后的故事——比如某次重大历史事件中,某位名流佩戴的腕表所承载的时代烙印。我对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众独立制表师,或者那些已经停产、但工艺上有着革命性突破的古董机芯,是否会有深入的专题介绍抱有极大的兴趣。如果年鉴能够用一种接近文学叙事的手法,将冰冷的拍卖记录包裹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之下,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是一本可以反复阅读的鉴赏读物。这种对“时间之外的时间”的捕捉,才是收藏的真正魅力所在。我特别关注那些非主流拍品,看看是否有“黑马”出现,那种能反映出市场审美微妙转移的征兆。
评分最后,这本年鉴的实用价值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信息检索的便捷性。对于一本年度总结性的工具书而言,一本厚重的书籍如果找不到所需信息,那它的阅读体验就会变成一种负担。我希望它能提供详尽的索引系统,比如按机芯编号、按表壳材质、甚至按特定拍卖行的专场名称进行交叉索引。设想一下,如果我急需查找某一块百达翡丽Ref.2499在过去五年间所有公开拍卖的成交记录,我希望能在几秒钟内定位到相关批次,而不是大海捞针般翻阅数百页。这种对信息结构化处理的深度,决定了它在日常研究和快速核查中的地位。它必须从一本“看”的书,变成一本“用”的书。
评分我更关注的是,它对于“稀有性”的定义和量化方面有没有独到的见解。在拍卖界,很多价格的飙升都源于某个单品的孤品属性。但我希望看到的“稀有”,不只是指存世量极少,更希望看到它对“特定时期、特定功能组合”的稀缺性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例如,某款机芯只在某个特定年份与某个特定表壳搭配出现,这种交叉维度的稀缺性,往往是顶级买家追逐的焦点。我期待年鉴能提供一套更精细的“稀有度评分体系”或者“收藏热度指数”,哪怕这些只是编纂者基于市场观察得出的主观模型,也比单纯罗列数字要有启发性得多。它应该成为一本“预测未来热点”的指南针,而不仅仅是“回顾过去成绩”的流水账。
评分翻开这本沉甸甸的册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厚重感和专业性,让人立刻意识到这绝不是一本普通的钟表图录。尽管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那些具体的拍品细节,光是那种装帧的质感和目录的编排方式,就透露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我尤其欣赏它在市场趋势分析上的布局,虽然我还没深入阅读数据图表,但能感觉到编纂者显然花费了大量心力去梳理过去一年里,从日内瓦到香港,那些顶级腕表在二级市场上的冷热变化。这不仅仅是记录“谁卖了多少钱”,更像是试图构建一个微观的钟表经济模型。我个人对某些特定品牌在特定年份的保值率特别好奇,期待它能提供足够详实的佐证。这本年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瞄准的受众绝非是刚入门的新手,而是那些需要依靠权威数据做出投资决策的资深藏家或专业人士。它散发着一股“数据驱动决策”的严肃气息,非常值得收藏者放在案头备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