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的博弈心理学 9787518045068

人际交往中的博弈心理学 978751804506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安平 著
图书标签:
  • 人际交往
  • 博弈心理学
  • 心理学
  • 沟通技巧
  • 社交
  • 人际关系
  • 行为心理学
  • 影响力
  • 说服力
  • 情绪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45068
商品编码:29686939215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4-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人际交往中的博弈心理学 作者 李安平
定价 36.80元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 9787518045068 出版日期 2018-04-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李安平号苍生医者

   目录
章 走进博弈,博弈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 1

什么是博弈 1了解博弈的构成要素,把握博弈局势 3

博弈的结局:零和、负和与正和 6

第2章 如何避免两败俱伤:囚徒困境 9

谁才是凶手:“囚徒困境”的故事 9

到底是合作还是背叛 11

旅行者困境:小聪明使不得 13

胆大的南郭先生:机制漏洞下的便宜 16

两难中的第三条道路你找到了吗 18

知己知彼,先找到对方的软肋 20

优势互补,合作才能双赢 22

“哈丁公用地”悲剧:如何防止公共资源的过度开采 25

第3章 弱势时的借力策略:智猪博弈 27

智猪博弈的故事:“小猪”是如何吃上免费的午餐的 27

要做“小猪”,就要学会等待和把握时机 29

为什么有些人只能当冤大头:“大猪”的无奈 31

当投机取巧的“小猪”亦非易事 33

巧借强者之势,达成目标 35

当“大猪”,还是当“小猪” 37

如何防止“小猪”“搭便车” 40

以静制动,走好“等待”这步棋 42

第4章 的博弈结局:纳什均衡 45

纳什对博弈论的无可替代的贡献 45

灾难性的价格大战如何解决 47

利益妥协,才能达到均衡 49

狭路相逢,谁是胜者 51

“二桃”为什么能杀“三士” 53

“剩女”到底是怎么剩下的 55

第5章 实力强未必会胜出:博弈 58

三个的博弈:谁是枪战后的幸存者 58

强者要学会放低姿态 61

蓝契斯特法则:如何做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63

别忽视职场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 65

弱者的生存之道——弱弱联合策略 68

第6章 谁是真正的勇者:斗鸡博弈 70

针尖对麦芒时胜者谁 70

以退为进的策略:聪明的胆小鬼 72

修炼强大气场,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74

别把面子看得太重要 77

把握全局,成为后的赢家 78

把对手变为朋友,实现共赢 81

当机立断,别在犹豫不决中丧失先机 83

第7章 囚徒困境的破解之道:重复博弈 86

重复博弈能破解囚徒困境 86

眼光长远,舍小利赚大利 88

道德的制约作用 91

带剑的契约才更安全——让法律来改善囚徒困境 93

信誉是立世之本 96

第8章 过去的经验未必可靠:酒吧博弈 99

去还是不去:酒吧博弈 99

过犹不及,把握事情的临界点 101

成功需要的过程 104

过去的经验不可靠 106

敢于做人群中与众不同的那个人 108

另辟蹊径,才有可能绝处逢生 110

第9章 如何实现双赢:猎鹿博弈 113

何谓猎鹿博弈 113

有合作,才有双赢 115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117

强者才有竞争力,才有话语权 119

尊重你的对手,化敌为友 121

运用双赢思维,真诚合作 123

0章 博弈中的常见效应与定律 125

破窗效应;不及时制止意味着纵容 125

登门槛效应:先“得寸”后“进尺” 127

延迟满足效应:如何培养自控能力 129

马太效应: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如何调整 132

蝴蝶效应:不要因小失误酿成大错 134

多米诺骨牌效应:不要忽视初始能量的连锁反应 136

路径依赖定律:习惯是人生的大指导 138

1章 职场博弈 —博弈法则助你职场一路畅通 141

了解职场生存状况,读懂游戏规则 141

初入职场,切忌锋芒毕露 143

与领导博弈:记住,领导永远是对的 145

下属与企业、领导的博弈:表露成绩,高薪也是争取出来的 148

职场跳槽要谨慎 150

做与不做的抉择:别什么事都太积极 153

自己与自己博弈:时刻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155

2章 谈判博弈 —在讨价还价中获取大利益 157

谈判即博弈 157

先摸清对方底细,方能底气十足 159

退一小步、进一大步的谈判技巧 161

装装糊涂,避开谈判雷区 164

打好时间战,别急于求成 165

谈判活动中的报价学问 167

3章 管理博弈 —无为而治,井井有条 171

管理需要部署到位 171

零和游戏——成就感让企业与员工实现“双赢” 174

企业用人之道——让员工人尽其用 176

意见互通,平等交流 178

奖罚分明,管理才更高效 180

为员工营造一个快乐的工作氛围 183

4章 处世博弈 —方圆进退之间的处世艺术 186

别让思维定式给你的人生设限 186

自我博弈:绝不可纵容自我 189

先发制人,凡事超前一步 191

助人就是助己 193

智者的生存之道——藏而不露 195

参考文献 198


   编辑推荐
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博弈博弈论的精髓是策略性思考,学点博弈论,能教会我们理智地看待事物,教会我们预测他人反应,保护自身利益。为此,我们需要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巧妙地运用博弈策略。
《人际交往中的博弈心理学 》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入手,选取了大量有趣的故事,并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来诠释博弈论的定义和作用。向广大读者展示博弈中的智慧,告诉我们在社会和人生的大博弈中如何取得真正的成功。

   文摘




   序言

《人际交往中的博弈心理学》—— 洞悉人性,掌握交往艺术的深度解析 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互动中,我们如同置身于一个无声的战场,每一次的对话、每一次的互动,都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博弈。理解这其中的心理机制,洞察他人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最优选择,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达成个人目标的基石。《人际交往中的博弈心理学》正是这样一本致力于揭示隐藏在人际交往深层面的心理博弈规律,帮助读者掌握洞悉人性、提升沟通技巧、化解冲突、建立信任、以及实现共赢的实用指南。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说话技巧”手册,而是从更宏观、更深刻的视角,将博弈论的核心思想与心理学相结合,系统地剖析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策略、陷阱与机遇。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无数次的大小博弈,从与家人商讨晚餐吃什么,到与同事协作完成项目,再到与陌生人进行初次会面,每一步都牵扯着双方的利益、期望与风险。本书将引导你跳出直觉的局限,用理性、系统的思维去审视这些互动,从而摆脱被动,成为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深度解析博弈论的精髓,揭示隐藏的互动模式 本书的起点,是带领读者理解博弈论最基本也最核心的概念。你将了解到,什么是“博弈”,它如何适用于日常的人际交往;什么是“参与者”,即我们在互动中的角色;什么是“策略”,即我们在互动中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什么是“收益”与“损失”,即每一次互动可能带来的结果。 我们将深入探讨几种经典博弈模型,并将其巧妙地应用于人际关系分析: 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这个模型揭示了为何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个体却倾向于背叛。在人际交往中,这体现在信任危机、信息不对称以及对短期利益的过度追求。本书将分析如何识别和避免落入囚徒困境,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建立信任,以及如何通过沟通和制度设计来促进合作。例如,在商务谈判中,双方可能都倾向于压价以获得最大利润,但过度压价可能导致合作破裂。理解囚徒困境,能帮助我们找到合作的平衡点,实现双赢。 零和博弈 (Zero-Sum Game):在这种博弈中,一方的收益必然是另一方的损失,总收益恒定。本书将探讨在人际交往中,哪些情况容易演变成零和博弈,以及如何避免将本可以共赢的局面变成零和。例如,在争夺有限资源时,如果双方都只关注自己的得失,很容易陷入互相攻击的境地。本书将提供方法,帮助你识别零和博弈的迹象,并尝试将其转化为非零和博弈,寻找共同利益。 重复博弈 (Repeated Game):与一次性博弈不同,重复博弈允许参与者根据过去的互动来调整策略。这对于建立长期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我们将分析“以牙还牙” (Tit-for-Tat) 等策略在重复博弈中的有效性,以及如何通过建立声誉、信誉和互惠来维持长期的良好关系。在职场合作中,一次成功的合作会增加未来再次合作的可能性,而一次不良的记录则可能导致长期信任的丧失。 谈判博弈 (Bargaining Game):无论是价格的讨价还价,还是工作内容的分配,谈判无处不在。本书将深入剖析谈判过程中的心理动态,包括让步策略、信息披露、最后通牒等,并指导你如何在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公平且令人满意的结果。你将学会如何评估自己的底线和对方的可能底线,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说服来争取更多,以及如何在僵局中找到突破口。 运用心理学原理,洞察人心百态 仅仅理解博弈模型是远远不够的,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在于它与人类情感、认知偏差、以及潜意识行为紧密相连。本书将博弈论的理性框架与心理学的深刻洞察相结合,为你提供了一把解锁人心的钥匙。 你将学习到: 认知偏差的影响:我们并非总是理性决策者。锚定效应、确认偏误、损失厌恶等心理偏差如何在人际互动中发挥作用?本书将帮助你识别这些常见的认知陷阱,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并学会如何规避或利用这些偏差来改善互动效果。例如,在说服他人时,如何利用“锚定效应”来设定一个更有利于己方的起点。 情感因素的角色:情绪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恐惧、愤怒、喜悦、同情,这些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本书将分析情绪如何与博弈策略相互作用,以及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并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绪,从而在互动中保持冷静和理智。 非语言沟通的解读: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调等非语言信号往往比言语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本书将教你如何捕捉和解读这些微妙的信号,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动机与需求:每个人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动机和需求。了解基本的人类需求,如归属感、被认可、安全感等,将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他人的行为模式,并找到满足双方需求的沟通方式。 掌握实用策略,提升交往能力 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本书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技巧,帮助读者在实际人际交往中运用所学知识: 建立信任的艺术:信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本书将提供建立和维护信任的具体步骤,包括诚信、可靠性、透明度以及积极的倾听。你将学会如何通过一致性的行为和真诚的沟通来赢得他人的信任。 化解冲突的智慧:冲突在人际关系中不可避免。本书将指导你如何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冲突,识别冲突的根源,并采用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技巧来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将潜在的危机转化为合作的机会。 有效沟通的原则:清晰、准确、富有同理心的沟通是成功交往的关键。本书将讲解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调整沟通方式。 影响与说服的技巧: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影响他人,使其接受你的观点或提议?本书将探讨基于逻辑、情感以及社会认同的说服策略,让你在各种场合都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获得支持。 情境适应与策略选择: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博弈策略。本书将帮助你学会如何分析具体的人际互动情境,判断其中涉及的利益、风险和参与者的特点,并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最适合的策略,以达到最佳的互动效果。 本书的价值所在 《人际交往中的博弈心理学》将带你踏上一段自我探索与能力提升的旅程。通过阅读本书,你将: 提升决策能力:在人际互动中,你会变得更加理性,能够预判他人的行为,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增强沟通效率:你的沟通将更加清晰、准确,更能打动人心,有效避免误解和冲突。 改善关系质量:你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人,建立更牢固、更互信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家庭、朋友还是职场。 化解潜在危机:面对挑战和冲突时,你将拥有更强大的应对能力,能够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实现共赢局面:你将学会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如何在互动中创造共同价值,最终实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和谐统一。 无论你是希望在职场上获得晋升,还是渴望拥有更和谐的家庭生活,抑或是想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本书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伙伴。它将帮助你拨开人际交往的迷雾,让你看清其中的规则与逻辑,最终成为一名精通人际博弈的智慧者,在复杂的世界中游刃有余,收获成功与幸福。 本书的内容,正是基于对人类互动模式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心理学和博弈论跨学科研究的严谨提炼。它是一份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理解自己,并最终实现更美好人际关系的行动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正在研读这本书中关于“社会认同”的章节,真的非常深刻。我们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不确定或者情境模糊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参考他人的行为来做出判断。书中列举了许多生动的案例,比如在紧急情况下,人们为什么会因为看到周围的人都无动于衷而选择袖手旁观,或者在购物时,为什么会因为看到很多人都在排队而产生“大家都喜欢”的错觉。这种“从众心理”虽然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但它也是社会群体形成和维持秩序的重要机制。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不仅解释了社会认同产生的心理基础,还探讨了如何辨别和应对这种心理,以及如何在需要的时候,利用它来促进积极的社会行为。比如,在公益宣传中,如何通过展示成功案例来激发他人的参与热情,或者在团队建设中,如何营造积极的集体氛围来鼓励成员共同进步。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理解社会认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也能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外界对我们的影响,从而做出更独立、更理性的选择。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讲解“权威效应”时,简直太到位了。我们从小到大,似乎都习惯于尊重和听从权威的声音,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专家、领导。书中通过各种历史事件和社会实验,展现了权威对人们决策和行为的巨大影响力。即使是看似理性的个体,在权威面前也可能产生盲从。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分析了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轻易地相信专家的话,即使我们自己对某个领域一无所知。这种心理既是一种社会分工的需要,也是一种认知捷径。然而,书也警示我们,过度依赖权威可能会扼杀独立思考,甚至导致严重的错误。因此,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权威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教导我们要如何辨别真伪权威,如何在尊重权威的同时,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被轻易操纵。这对于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来说,尤为重要。读完这部分,我开始审视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如何看待和对待权威的,也更加坚定了要保持独立思考的决心。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设计就很有质感,封面色彩搭配沉稳又不失活力,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内容一定很扎实。我一直对人际互动中的那些微妙心理很感兴趣,总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碰壁,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真诚,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对方的“游戏规则”。这本书的名字就直击要害,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我穿越那些复杂的社交迷宫,揭示那些隐藏在对话和行为背后的动机。比如,在团队合作中,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巧妙地化解矛盾,而有些人却总是无意中制造更大的分歧?在谈判桌上,那些成功的交易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博弈?我特别想知道,书里会不会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比如如何识别对方的“策略”,又如何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做出更明智的应对。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预测他人的行为,从而更从容地应对各种人际场景,那它就真的太有价值了。我倾向于认为,人际交往不是一味的付出和等待回报,而更像是一场策略的游戏,只有懂得规则,才能玩得转。

评分

这本书在分析“承诺与一致性”方面的内容,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们常常会发现,一旦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或者对某件事情表达了某种承诺,我们就会倾向于坚持下去,即使后来发现这个决定并不那么完美。书里通过一些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生动地揭示了这种心理倾向的根源。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看重“言行一致”,以及这种一致性在维持社会秩序和个人身份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不仅阐述了这一心理原理,还讨论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比如,商家如何利用人们追求一致性的心理来引导消费,政治家如何通过争取公众承诺来巩固支持,甚至我们自己在面对选择时,也会受到这种心理的影响。读完这部分,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一些行为,很多时候,我们并非真的那么喜欢某个事物,而是因为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为了保持“一致”,就不得不继续走下去。这本书让我对自身的行为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那些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刻。

评分

最近读到一本关于人际交往的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实际上内容却非常接地气,充满了生活化的案例。我尤其被其中关于“互惠原则”的探讨所吸引。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按照“你给我什么,我就回报你什么”的逻辑来行事。比如,收到一份小礼物,我们自然会想着回赠一份;得到了帮助,我们也希望有机会报答。书里深入剖析了这种心理机制,并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很多看似复杂的社交行为,背后都有着简单却强大的心理驱动。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提供了如何巧妙运用这一原则来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我学到了如何适时地给予,如何恰当地接受,以及如何在不让人感到压力的前提下,增进彼此的好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人际交往并非单向的付出,而是一个相互给予、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理解并运用好互惠原则,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沟通更加顺畅,关系更加稳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