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獻給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重世界紀錄及奧運會舉重概覽
定價:40.00元
作者:楊世勇 等
齣版社:四川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536460928
字數:
頁碼:30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獻給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重世界紀錄及奧運會舉重概覽》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實際應用價值,並可作為舉重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管理人員、有關體育工作者和舉重愛好者的重要參考書。《獻給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重世界紀錄及奧運會舉重概覽》的齣版對於瞭解和宣傳我國舉重運動的光輝業績。
目錄
部分 競技舉重世界紀錄
一、男子世界紀錄(1907-2006年)
(一)52公斤級(1969-1992年12月31日)
(二)56公斤級(194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三)60公斤級(1913-1992年12月31日)
(四)67.5公斤級(1913年6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五)75公斤級(1913年6月7日-1992年12月31日)
(六)82.5公斤級(1912年1月-1992年12月31日)
(七)82.5公斤以上級(1907年6月7日-1950年12月31日)
(八)90公斤級(1951年1日1日-1992年12月31日)
(九)90公斤以上級(1951年1月1日-1968年]2月31日)
(十)90公斤以上級-110公斤級(1969年1月1日-1976年12月31日)
(十一)100公斤級(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二)110公斤級(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三)110公斤以上級(1969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四)54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五)59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六)64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七)70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k)76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九)83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91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一)99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二)108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三)108公斤以上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Et)
(二十四)56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五)62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六)69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七)77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八)85公斤級(1998年1月1Et至今)
(二十九)94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三十)105公斤級(1998年1月1曰至今)
(三十一)105公斤以上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錄:1907-2006年創破男子世界紀錄統計
二、青年男子世界紀錄(1962-2006年)
(一)52公斤級(1965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二)56公斤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三)60公斤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四)67.5公斤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五)75公斤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六)82.5公斤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七)90公斤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八)90公斤以上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九)90公斤以上。110公斤級(1969年1月1日-1976年12月31日)
(十)100公斤級(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一)110公斤級(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110公斤以上級(1969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三)54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四)59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五)64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六)70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七)76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八)83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九)91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99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一)108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二)108公斤以上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三)56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四)62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五)69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六)77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七)85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八)94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九)105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三十)105公斤以上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錄:1962-2006年10月創破青年男子世界紀錄統計
三、女子世界紀錄(1987-2006年)
(一)46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曰)
(二)48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三)52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四)56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五)60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六)67.5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七)75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八)82.5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九)82.5公斤以上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46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一)50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二)54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三)59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四)64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五)70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六)76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七)83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八)83公斤以上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九)48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53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一)58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二)63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三)69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四)75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五)75公斤以上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錄:1987-2006年10月創破女子世界紀錄統計
四、青年女子世界紀錄(1995-2006年)
(一)46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50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三)54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四)59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五)64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六)70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七)76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八)83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九)83公斤以上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48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一)53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二)58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三)63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四)69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五)75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六)75公斤以上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錄:1995-2006年10月創破青年女子世界紀錄統計
第二部分 曆屆奧運會舉重比賽成績概覽
一、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二、第3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三、第7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四、第8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五、第9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六、0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七、1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八、4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九、5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6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一、7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二、8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三、9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四、第20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五、第21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六、第22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七、第23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八、第24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九、第25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二十、第26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二十一、第27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二十二、第28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二十三、奧運會舉重比賽奬牌統計(1896-2004)
二十四、奧運會舉重獲得者名錄(1896-2004)
第三部分 國際舉重聯閤會概覽
一、國際舉重聯閤會
二、國際舉重聯閤會會員協會
三、國際舉重聯閤會曆任主要領導人
四、國際舉聯2005-2008年主要機構官員名錄
第四部分 2008年北京奧運會技術規則、舉重英語概覽
一、國際舉重聯閤會2005-2008年技術規則主要內容
二、2004年雅典奧運會舉重比賽英語廣播程序
三、國際舉重比賽英語廣播程序(示例)
四、舉重專業英語
五、舉重裁判員英語試題及答案
第五部分 國際舉重聯閤會競賽指南
一、交通
二、注冊
三、住宿
四、用餐
五、會議和代錶大會
六、比賽區
七、體重稱量室
八、桑拿
九、訓練館
十、禮儀程序
十一、人力資源
十二、互聯網網址和文件
十三、比賽場地布局
十四、文件分發
十五、文件樣本
附錄:《國際舉重聯閤會2005-2008年技術規則的實施對我國舉重訓練
競賽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摘要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屆男子世界舉重錦標賽於1891年在英國倫敦舉行,屆奧運會男子舉重比賽於1896年在希臘雅典舉行。初的幾屆男子世界舉重錦標賽和奧運會舉重比賽,由於缺乏統一競賽規則,都沒有根據體重進行分級比賽。另外,由於器材不規範,又和大力士錶演分不開,所以競賽方式多種多樣,有推舉、抓舉、單手舉、雙手舉、大陸式舉等等。比賽時不僅比所舉的重量,有時也用固定重量比連續舉起的次數。例如,1904年4月18日在維也納舉行的第5屆世界男子舉重錦標賽上,除進行單手舉和雙手舉外,還增加瞭推舉100公斤和右手抓舉50公斤計數。
1905年4月,在柏林舉行的第6屆世界男子錦標賽上,參賽者次根據體重分為3個級彆;即體重不超過70公斤的輕量級,體重在70公斤至80公斤的中量級和體重80公斤以上的重量級。
1905年6月10日,國際舉重聯閤會在德國杜伊斯堡成立,但是由於競賽方式和舉重器械不統一,世界紀錄的確認非常睏難。直到1907年纔開始逐漸正式確立有關男子舉重級彆的世界紀錄。這些世界紀錄包括右手抓舉、左手抓舉、右手挺舉、左手挺舉、雙手推舉、雙手抓舉、雙手挺舉。
1910年6月,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行的有5個國傢25名選手參賽的3屆世界錦標賽上。將體重分成瞭4級,即增加瞭體重不超過60公斤的次輕量級。1920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舉行的第7屆奧運會上,比賽動作規定為單手抓舉、單手挺舉和雙手挺舉,並重新劃分瞭體重級彆,增加瞭輕重量級,使舉重級彆達到瞭5級。即次輕量級體重不超過60公斤,輕量級體重60公斤以上至67.5公斤,中量級體重67.5公斤以上至75公斤,輕重量級體重75公斤至82.5公斤,重量級體重82.5公斤以上。從此,上述5個級彆在世界比賽中穩定瞭20年。
1920年9月在維也納還舉行瞭有5個國傢74名運動員參加的第20屆世界舉重錦標賽,並次産生瞭以隊為單位的團體比賽。1922年4月在愛沙尼亞塔林舉行的第21屆世界舉重錦標賽,競賽動作又改為單手抓舉、單手挺舉、雙手推舉、雙手抓舉和雙手挺舉。192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瞭第9屆奧運會舉重比賽,競賽動作改為雙手推舉、雙手抓舉和雙手挺舉。
……
序言
部分 競技舉重世界紀錄
一、男子世界紀錄(1907-2006年)
(一)52公斤級(1969-1992年12月31日)
(二)56公斤級(194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三)60公斤級(1913-1992年12月31日)
(四)67.5公斤級(1913年6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五)75公斤級(1913年6月7日-1992年12月31日)
(六)82.5公斤級(1912年1月-1992年12月31日)
(七)82.5公斤以上級(1907年6月7日-1950年12月31日)
(八)90公斤級(1951年1日1日-1992年12月31日)
(九)90公斤以上級(1951年1月1日-1968年]2月31日)
(十)90公斤以上級-110公斤級(1969年1月1日-1976年12月31日)
(十一)100公斤級(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二)110公斤級(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三)110公斤以上級(1969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四)54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五)59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六)64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七)70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k)76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九)83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91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一)99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二)108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三)108公斤以上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Et)
(二十四)56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五)62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六)69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七)77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八)85公斤級(1998年1月1Et至今)
(二十九)94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三十)105公斤級(1998年1月1曰至今)
(三十一)105公斤以上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錄:1907-2006年創破男子世界紀錄統計
二、青年男子世界紀錄(1962-2006年)
(一)52公斤級(1965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二)56公斤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三)60公斤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四)67.5公斤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五)75公斤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六)82.5公斤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七)90公斤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八)90公斤以上級(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九)90公斤以上。110公斤級(1969年1月1日-1976年12月31日)
(十)100公斤級(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一)110公斤級(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110公斤以上級(1969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三)54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四)59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五)64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六)70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七)76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八)83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九)91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99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一)108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二)108公斤以上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三)56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四)62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五)69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六)77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七)85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八)94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九)105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三十)105公斤以上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錄:1962-2006年10月創破青年男子世界紀錄統計
三、女子世界紀錄(1987-2006年)
(一)46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曰)
(二)48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三)52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四)56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五)60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六)67.5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七)75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八)82.5公斤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九)82.5公斤以上級(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46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一)50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二)54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三)59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四)64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五)70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六)76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七)83公斤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八)83公斤以上級(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九)48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53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一)58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二)63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三)69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四)75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五)75公斤以上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錄:1987-2006年10月創破女子世界紀錄統計
四、青年女子世界紀錄(1995-2006年)
(一)46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50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三)54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四)59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五)64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六)70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七)76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八)83公斤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九)83公斤以上級(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48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一)53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二)58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三)63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四)69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五)75公斤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六)75公斤以上級(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錄:1995-2006年10月創破青年女子世界紀錄統計
第二部分 曆屆奧運會舉重比賽成績概覽
一、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二、第3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三、第7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四、第8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五、第9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六、0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七、1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八、4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九、5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6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一、7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二、8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三、9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四、第20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五、第21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六、第22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七、第23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八、第24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十九、第25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二十、第26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二十一、第27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二十二、第28屆奧運會舉重比賽
二十三、奧運會舉重比賽奬牌統計(1896-2004)
二十四、奧運會舉重獲得者名錄(1896-2004)
第三部分 國際舉重聯閤會概覽
一、國際舉重聯閤會
二、國際舉重聯閤會會員協會
三、國際舉重聯閤會曆任主要領導人
四、國際舉聯2005-2008年主要機構官員名錄
第四部分 2008年北京奧運會技術規則、舉重英語概覽
一、國際舉重聯閤會2005-2008年技術規則主要內容
二、2004年雅典奧運會舉重比賽英語廣播程序
三、國際舉重比賽英語廣播程序(示例)
四、舉重專業英語
五、舉重裁判員英語試題及答案
第五部分 國際舉重聯閤會競賽指南
一、交通
二、注冊
三、住宿
四、用餐
五、會議和代錶大會
六、比賽區
七、體重稱量室
八、桑拿
九、訓練館
十、禮儀程序
十一、人力資源
十二、互聯網網址和文件
十三、比賽場地布局
十四、文件分發
十五、文件樣本
附錄:《國際舉重聯閤會2005-2008年技術規則的實施對我國舉重訓練
競賽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摘要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獻給2008年北京奧運會”——光是這個前綴,就足以讓我對這本書産生濃厚的興趣。2008年,那是我心中永恒的記憶,北京奧運會,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本書,是否會讓我再次感受到那份激動人心的氛圍?我腦海中浮現齣開幕式的壯觀景象,還有那些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的運動員們,特彆是舉重健將們,他們用絕對的力量徵服瞭觀眾。書中關於“舉重世界紀錄”的部分,更是讓我充滿好奇。這些紀錄,是人類體能的巔峰體現,是無數汗水與堅持的結晶。我想知道,究竟是哪些偉大的運動員,在何時何地,創造瞭這些令人驚嘆的數字?他們是如何剋服重重睏難,不斷挑戰自我,最終登頂世界之巔的?這本書,是否會為我揭示他們的訓練方法、比賽策略,以及他們背後不為人知的奮鬥故事?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更能感受到運動員們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讓我感覺像是在開啓一段關於力量與榮耀的史詩。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那是一個讓中國人民無比自豪的時刻,而舉重項目,更是展現人類身體潛能極限的舞颱。我腦海中浮現齣那些身著緊身服的運動員,在燈光璀璨的賽場上,用盡全身力氣將沉重的杠鈴舉過頭頂的畫麵。這本書,是否會帶領我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是否會詳細介紹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舉重隊的錶現,他們為國傢贏得瞭多少榮譽?書名中提到的“舉重世界紀錄”,這無疑是本書的一大亮點。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被定格在曆史中的驚人數字,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是哪位運動員,用何種方式,將人類的力量推嚮瞭新的高度?這本書是否會采訪這些紀錄的創造者,他們的訓練秘訣,他們的心路曆程,他們的榮耀時刻?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一本記錄,更是一本充滿激情的敘事,讓我感受到力量的震撼,榮耀的光輝。
評分捧讀這本書,我仿佛被帶迴到瞭那個熱血沸騰的夏天。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每一個畫麵都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裏,而舉重項目,更是以其純粹的力量美學,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本書,是否會如同一位細緻的導遊,帶領我重遊那段難忘的時光?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舉重比賽的精彩瞬間,那些令人窒息的角逐,那些振奮人心的勝利。而“舉重世界紀錄”這個主題,更是讓我心潮澎湃。那些被反復提及、被無數次膜拜的數字,背後一定隱藏著許多動人的故事。我想瞭解,是哪些英雄,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打破瞭人類的力量極限?這本書,是否會深入采訪這些傳奇人物,挖掘他們從平凡走嚮非凡的勵誌經曆,分享他們的訓練感悟,以及他們對這項運動的深刻理解?我期待著,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力量的震撼,也能體會到精神的升華。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體驗,與其說是翻閱一本書,不如說是踏上瞭一段穿越時空的旅程。當我看到“奧運會舉重概覽”這個部分時,我的思緒立刻被拉迴到瞭那些經典的奧運瞬間。我想象著,書中一定詳細介紹瞭曆屆奧運會舉重項目的曆史演變,從最初的樸素到如今的專業化、科技化,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故事。對於那些在奧運賽場上創造輝煌的舉重健兒們,書裏會如何捕捉他們的英姿?是會著重描寫他們的技術動作,還是會深入挖掘他們背後不為人知的心路曆程?我特彆希望能看到那些經典的比賽畫麵被文字生動地還原,比如某位選手是如何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完成驚天一舉的。而“舉重世界紀錄”這個主題,更是讓人血脈賁張。那些被載入史冊的驚人數字,背後是多少年的艱苦訓練和科學付齣?這本書是否會介紹這些紀錄的創造者,他們的訓練方法,他們的奪冠之路?我期待著,不僅僅是數字的呈現,更是故事的講述,讓那些冰冷的紀錄,變得有溫度、有血肉。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實在是太吸引人瞭!“獻給2008年北京奧運會”——光是這個前綴,就勾起瞭我滿滿的迴憶。2008年,北京奧運會,那真是舉國歡騰的時刻。我至今還記得那些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的運動員們,特彆是舉重項目,那些令人震撼的力量展示,每一次抓舉、每一次挺舉,都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這本書既然以這個偉大的盛事為背景,肯定是對那段輝煌曆史的緻敬。我非常好奇,它會如何描繪奧運會開幕式的盛況,以及北京這座城市在那段時間裏所散發齣的獨特魅力。書名中提到的“舉重世界紀錄”,這更是讓我期待不已。那些人類極限的挑戰,那些被一次次刷新、超越的數字,背後一定蘊含著無數的汗水、淚水和堅持。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看到那些傳奇人物的故事,瞭解他們是如何訓練、如何剋服睏難,最終站上世界之巔的。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等待我去發掘,去感受那份屬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驕傲和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