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物理真好玩

正版 物理真好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左捲健男 著
圖書標籤:
  • 物理
  • 科普
  • 趣味物理
  • 實驗
  • 青少年
  • 科普讀物
  • 物理學
  • 好玩
  • 正版
  • 啓濛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易寶易硯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湖北教育齣版社
ISBN:9787556408757
商品編碼:29679031084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3-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物理真好玩
作者 (日)左捲健男
定價 29.00元
齣版社 湖北教育齣版社
ISBN 9787556408757
齣版日期 2017-03-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你能想象自己變成透明人嗎?
比薩斜塔實驗是謊言?
被高跟鞋踩到比被大象踩到還痛?
小球落入貫通地球的洞中會怎樣?
用杠杆撬起地球需要多少年?

歡迎閱讀本書,讓你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物理知識,以有趣的故事、大膽的想象,讓知識不再乏味,輕輕鬆鬆愛上物理!

日本暢銷科普係列圖書:《數學很好玩》《化學很好玩》《物理很好玩》
我為什麼要學數學?
我為什麼要學物理?
我為什麼要學化學?
它們有什麼用?
在課堂上學到的理科知識,到底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聯?本係列圖書會告訴我們:在生活中,這些理科知識無處不在,學好它們非常重要。  
本係列圖書的作者是來自各個科普領域的專傢、教師,通過圖文結閤、通俗易懂的方式嚮讀者介紹關於數學、物理、化學等領域的一係列知識,顛覆對常識的看法,教你如何用枯燥的常識改變生活!小讀者們將在閱讀的過程中玩到欲罷不能,激活理科潛能!


   作者簡介
作者:左捲健男
日本法政大學教職課程中心教授。1949年齣生於櫪木縣,畢業於韆葉大學教育學係,後於東京學藝大學研究生院進修研究生課程(物理、化學和科學教育)。在中學、高中任教26年後,於京都工藝縴維大學學術中心擔任教授,2004年起任同誌社女子大學教授。2008年起任現職。著有《成人復習中學物理》《新高中化學》《新高中物理》《你不知道的水知識》等。


審校:徐建烽
新浪五星教師、首師大附中物理高級教師,北京海澱區骨乾教師,全國青年物理教師大賽二等奬,北京首屆海澱區現場教學大賽一等奬。善於從浩瀚題海中發掘基本規律及通解通法,從復雜運動中把握物理學本質,教風親切灑脫,詼諧幽默,被學生稱為'*牛'物理教師。


   目錄
1 光綫、光的反射和摺射


在完全漆黑的房間裏能看見周圍環境嗎?_003
假如你變成透明人的話_007
棱鏡、光綫、光的摺射_014
我們看不見的光_020

2 熱現象

熱量與溫度有何區彆?_029
超高溫與超低溫_034
加熱五日元硬幣,中間的圓孔會如何變化?_046
我們都穿著“空氣衣服”_051
人類夢想的永動機_053


3 重量、重力、浮力、密度、壓力

吃1韆剋食物體重會如何變化?_065
稱一稱空氣的重量_069
萬有引力與質量_073
為什麼會有上浮與下沉?_086
1韆剋的棉花與鐵哪個重?_097
比薩斜塔實驗是謊言?_104
被高跟鞋踩到比被大象踩到還痛?_111
喝果汁時的大氣壓_117


4 靜電和電壓

靜電與動電_123
油罐車的鐵鏈毫無意義_128
用吸管進行的科學遊戲_136


5 關於地球的物理學知識

測量地球大小的方法_143
地球的時速是多少?_151
小球落入貫通地球的洞中會怎樣?_156
用杠杆撬起地球需要多少年?_162
1941年的“放射性食鹽”騷動_165

後  記_175
作者簡介_177

   編輯推薦

   文摘

   序言

宇宙的低語:探索那些令人驚嘆的物理現象 目錄 序言:好奇心的火花 第一章:日常中的魔法——力與運動的和諧 1.1 是什麼讓球滾起來,又是什麼讓它停下?——慣性與摩擦的奧秘 1.2 推與拉的藝術——牛頓運動定律的生動演繹 1.3 無形的手——重力,它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1.4 速度與激情——動量與碰撞的震撼瞬間 1.5 鏇轉的宇宙——角動量與陀螺效應的奇妙平衡 第二章:能量的舞蹈——看不見的驅動力 2.1 熱乎乎的世界——熱能與溫度的傳遞 2.2 光與影的交織——光的性質與傳播 2.3 電的脈搏——靜電與電流的奧秘 2.4 磁的呼喚——磁場的形成與應用 2.5 能量守恒——宇宙中最深刻的法則之一 第三章:物質的低語——構成一切的基石 3.1 小小的原子——不可思議的微觀世界 3.2 元素的傢族——周期錶的智慧 3.3 固態、液態、氣態——物質形態的變幻 3.4 化學反應的火花——分子間的奇妙互動 3.5 材料的性格——不同物質的獨特屬性 第四章:波的鏇律——穿越時空的信使 4.1 聲之韻律——聲音的産生、傳播與感知 4.2 光的波浪——衍射、乾涉與全息的魔術 4.3 電磁波的傢族——無綫電、微波、X射綫…… 4.4 量子世界的奇遇——波粒二象性的顛覆認知 4.5 波在宇宙中的作用——從引力波到信息傳遞 第五章:宇宙的宏大敘事——從微觀到宏觀的旅程 5.1 時間的維度——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5.2 彎麯的時空——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圖景 5.3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論的證據 5.4 星辰的誕生與死亡——恒星演化的壯麗史詩 5.5 黑洞的誘惑——時空的終極扭麯 第六章:人與物理的交響——科學的探索與應用 6.1 工具箱的智慧——物理學如何造福人類 6.2 生命與物理——生物體的物理學原理 6.3 技術的浪潮——物理學的創新驅動 6.4 未解之謎的召喚——物理學的前沿探索 6.5 科學素養的培養——理解世界的關鍵 序言:好奇心的火花 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無時無刻不在低語著物理的秘密。從指尖滑過的冰涼,到仰望星空時的浩瀚,再到每一次呼吸中的氣流湧動,物理學以最基礎、最普遍的方式,編織著我們所能感知和理解的一切。它不是冰冷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而是隱藏在每一次現象背後的那股驅動力,是解答“為什麼”的最佳嚮導。 我們是否曾好奇,當我們在高高的跳颱上躍下,身體為何會加速墜落?又是什麼力量讓月亮在夜空中永恒地追隨著地球,而不曾飄嚮遙遠的宇宙?當我們用手摩擦掌心,一股暖意隨之而來,這股暖意又來自哪裏?為什麼有時我們能聽到雷鳴,而有時卻隻看到閃電?為什麼我們能通過電視屏幕看到遠方的景象,聽到遠方的聲音?這些看似尋常的問題,都指嚮瞭物理學的核心。 物理學,是關於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最根本的學問。它試圖理解宇宙最基本的構成單位,以及它們之間如何相互作用。它不迴避任何一個微小的塵埃,也不放過任何一個宏大的星係。它是一種觀察、實驗、推理和建模的係統性思維方式,旨在揭示隱藏在自然現象背後的普遍規律。 這趟旅程,我們將一同踏上探索宇宙低語的徵程。我們將撥開日常錶象的迷霧,深入理解那些塑造我們生活、影響我們命運的物理原理。我們將從最簡單、最直觀的現象開始,逐漸深入到那些令人驚嘆的、顛覆我們認知的物理世界。這不僅僅是一次知識的積纍,更是一次思維的拓展,一次對宇宙奧秘的敬畏。準備好瞭嗎?讓我們一起,傾聽宇宙的低語,感受物理的魅力。 第一章:日常中的魔法——力與運動的和諧 物理學的入門,往往是從最容易觀察到的現象開始的。當我們踢齣一顆足球,它會嚮前滾動,然後逐漸減速,最終停下。這簡單的過程,卻蘊含著深刻的物理原理。 1.1 是什麼讓球滾起來,又是什麼讓它停下?——慣性與摩擦的奧秘 足球之所以能滾起來,是因為我們對它施加瞭力。但一旦離開瞭我們的腳,它還會繼續滾一段距離,這是因為慣性。慣性是物體保持其原有運動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綫運動)的性質。換句話說,如果一個物體沒有受到外力,它就會一直保持現在的運動狀態。足球在滾動時,它的慣性讓它想要繼續滾動。 然而,足球最終會停下來,這是因為摩擦力。當我們用力推或拉一個物體時,或者當物體在錶麵上滑動時,會産生一種阻礙其運動的力,這就是摩擦力。地麵與足球之間的摩擦,以及空氣阻力,都在不斷地消耗足球的動能,使其減速直至停止。如果沒有摩擦力,足球一旦被踢齣,理論上就會永遠保持速度勻速直綫運動下去,這是非常奇特的想象。 1.2 推與拉的藝術——牛頓運動定律的生動演繹 艾薩剋·牛頓爵士,這位偉大的科學傢,用他提齣的三條運動定律,為我們描述瞭力與運動之間的關係。 第一定律(慣性定律):物體的慣性,正如我們剛剛討論的,物體在不受外力或閤外力為零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綫運動狀態。這句話用最簡潔的方式概括瞭慣性的概念。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即産生加速度)與作用在其上的閤外力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嚮與閤外力的方嚮相同。簡單來說,你施加的力越大,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快;物體的質量越大,同樣的力産生的速度變化就越慢。你可以想象一下,推一輛空購物車和一個裝滿東西的購物車,顯然推滿載的購物車需要更大的力纔能獲得相同的速度提升。公式F = ma(力等於質量乘以加速度)就是這句話的精確數學錶達。 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對於每一個作用力,總存在一個大小相等、方嚮相反的反作用力。當你用力拍桌子時,桌子也會給你一個同樣大小、方嚮相反的力,所以你的手會感到疼。火箭的升空,也是因為發動機嚮下方噴射高溫氣體(作用力),氣體則給火箭一個嚮上的反作用力,推動火箭飛嚮太空。 1.3 無形的手——重力,它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為什麼蘋果會從樹上掉下來?為什麼我們能穩穩地站在地麵上?這都是因為重力。重力是物體之間的一種相互吸引力,地球擁有巨大的質量,因此它對我們以及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施加著強大的引力,這就是我們感受到的重力。 重力不僅將我們牢牢固定在地球上,它還塑造瞭整個宇宙的形態。正是萬有引力,將行星拉嚮太陽,讓月亮圍繞地球鏇轉,將恒星聚集在一起形成星係。它是一種無形卻無處不在的力量,是我們理解天體運動和宇宙結構的基礎。 1.4 速度與激情——動量與碰撞的震撼瞬間 動量是物體質量與速度的乘積,它描述瞭物體運動的“慣性量”。質量越大、速度越快的物體,其動量就越大。動量守恒定律指齣,在一個孤立的係統中,總動量保持不變。 想想保齡球運動。一個高速滾動的保齡球撞擊一排靜止的保齡球瓶,會發生一係列的碰撞。在碰撞過程中,動量會在球之間傳遞,使得球瓶四散飛濺。即使在碰撞中,總的動量(包括球和球瓶)也會保持不變(忽略摩擦等損耗)。這種能量和動量的傳遞,是很多物理現象的基礎,從颱球的運動到粒子間的相互作用,無不體現動量守恒的智慧。 1.5 鏇轉的宇宙——角動量與陀螺效應的奇妙平衡 除瞭直綫運動,物體還可以繞著一個軸進行鏇轉。角動量是描述物體鏇轉運動的物理量,它與物體的轉動慣量和角速度有關。與綫動量守恒類似,在沒有外力矩作用的情況下,總角動量也是守恒的。 一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花樣滑冰運動員。當他們在鏇轉時,如果他們收緊手臂,縮小身體的半徑,他們的角速度就會增加,鏇轉得更快。這是因為他們的轉動慣量減小瞭,為瞭保持角動量守恒,角速度必須補償性地增加。反之,當他們張開手臂時,角速度會減慢。陀螺效應也是角動量守恒的直觀體現,一個鏇轉的陀螺能夠保持穩定,抵抗外力乾擾,正是因為它具有較大的角動量。這種穩定的鏇轉,在宇宙中也隨處可見,例如行星的自轉和公轉。 第二章:能量的舞蹈——看不見的驅動力 能量,是物理學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它不是一種物質,而是一種狀態,一種做功的能力。能量以各種形式存在,並在不斷地轉化和傳遞。 2.1 熱乎乎的世界——熱能與溫度的傳遞 當我們感到溫暖,或者物體變熱,這是因為熱能。熱能是構成物質的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無規則運動的動能總和。溫度是衡量物體內部分子運動激烈程度的宏觀標誌。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劇烈。 熱能的傳遞主要有三種方式:傳導(例如,加熱金屬棒的一端,另一端也會變熱)、對流(例如,燒水時,熱空氣或熱液體上升,冷空氣或冷液體下降,形成循環)和輻射(例如,太陽的光和熱通過真空傳遞到地球)。理解熱能的傳遞,對於我們控製溫度、利用能源至關重要。 2.2 光與影的交織——光的性質與傳播 光是我們感知世界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它是一種電磁波,也錶現齣粒子的性質(光子)。光以直綫傳播(在均勻介質中),並且擁有速度——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光的傳播帶來瞭反射(光遇到物體錶麵後改變傳播方嚮返迴的現象,例如鏡子成像)和摺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嚮發生改變的現象,例如水中的筷子看起來會彎摺)。通過光的傳播,我們得以看見萬物,而光的光譜,更是揭示瞭物質的構成信息。 2.3 電的脈搏——靜電與電流的奧秘 電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能量形式。靜電是物體帶電的現象,這是由於原子中電子的得失引起的。當物體帶有同種電荷時,會相互排斥;帶有異種電荷時,會相互吸引。 電流是電荷的定嚮移動。當我們接通電路,電子在導綫中定嚮流動,就形成瞭電流。電流可以産生磁場,也可以對外做功,例如驅動電動機,點亮燈泡。理解電的産生、流動和應用,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基石。 2.4 磁的呼喚——磁場的形成與應用 磁是一種與電密切相關的現象。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場會對其他磁體或運動的電荷産生力的作用。我們日常使用的指南針,就是利用地球的磁場來指示方嚮。 電流能夠産生磁場,這被稱為電磁效應。發電機就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磁的應用無處不在,從硬盤存儲信息,到磁懸浮列車,再到醫學影像的核磁共振,都離不開磁場的奇妙作用。 2.5 能量守恒——宇宙中最深刻的法則之一 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指齣,在一個孤立的係統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既不會憑空産生,也不會憑空消失,隻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傳遞到另一個物體。 這一定律在解釋各種現象時都發揮著關鍵作用。例如,當我們從高處跳下,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當我們在車上刹車,動能轉化為熱能(刹車片發熱)。理解能量守恒,讓我們能夠分析能量的轉化過程,並有效地利用和節約能源。 第三章:物質的低語——構成一切的基石 我們周圍的一切,從空氣、水,到桌子、我們自己,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理學對物質的探索,深入到微觀粒子層麵,揭示瞭物質的構成方式和性質。 3.1 小小的原子——不可思議的微觀世界 物質最基本的構成單位是原子。原子非常非常小,我們肉眼無法看見。它由原子核(包含質子和中子)和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原子之間的組閤方式,決定瞭物質的種類和性質。 原子內部還有更小的粒子,例如誇剋、中微子等,這些構成瞭物理學研究的更深層領域。微觀粒子的行為方式,常常與我們日常的宏觀經驗大相徑庭,充滿瞭奇妙的“量子效應”。 3.2 元素的傢族——周期錶的智慧 不同的原子,根據其質子數(原子核中質子的數量)的不同,就形成瞭不同的元素。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種,它們按照性質的規律排列,就形成瞭我們熟知的元素周期錶。 元素周期錶就像一本物質的“傢族譜”,它不僅清晰地列齣瞭所有元素,更展示瞭它們之間相互關聯的規律。例如,同一列的元素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理解元素周期錶,是我們認識物質世界的重要一步。 3.3 固態、液態、氣態——物質形態的變幻 物質最常見的狀態有三種:固態、液態和氣態。固態物質(如冰、石頭)的分子排列緊密,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液態物質(如水、油)的分子可以自由移動,有固定的體積但沒有固定的形狀;氣態物質(如空氣、蒸汽)的分子運動非常自由,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 物質的狀態會隨著溫度和壓力的變化而改變,例如水可以結成冰(固態)、變成水(液態)、蒸發成水蒸氣(氣態)。這些相變過程,是能量轉化的重要體現。 3.4 化學反應的火花——分子間的奇妙互動 當不同種類的原子結閤成分子,並且分子之間發生相互作用時,就發生瞭化學反應。化學反應會産生新的物質,並且通常伴隨著能量的變化(放熱或吸熱)。 例如,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這是一個放熱反應。我們呼吸時,體內的化學反應將食物轉化為能量,支持生命活動。理解化學反應的原理,是認識物質轉化和能量利用的關鍵。 3.5 材料的性格——不同物質的獨特屬性 不同的物質,擁有各自獨特的屬性。有些物質導電性好(如金屬),有些則絕緣(如塑料);有些很堅硬(如鑽石),有些則柔軟(如棉花);有些耐高溫,有些則易燃。 正是這些不同的屬性,使得物質能夠被應用於各種各樣的領域。科學傢們通過研究物質的微觀結構和粒子間的相互作用,來設計和閤成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 第四章:波的鏇律——穿越時空的信使 波,是一種能量傳播的形式,它在宇宙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將信息、能量傳遞到遙遠的地方。 4.1 聲之韻律——聲音的産生、傳播與感知 聲音就是一種以波的形式傳播的機械波。當物體振動時,就會引起周圍介質(如空氣)的振動,這些振動以波的形式嚮外傳播,直到我們的耳朵,被我們的聽覺係統感知。 聲音的頻率決定瞭音調的高低,振幅決定瞭響度的大小。聲音可以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但傳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聲音無法傳播。聲音的傳播也受到乾涉和衍射等波的普遍現象的影響,例如我們在拐角處也能聽到彆人的說話聲,就是聲音衍射的結果。 4.2 光的波浪——衍射、乾涉與全息的魔術 光除瞭具有粒子性,也展現齣明顯的波動性。當光通過狹縫或遇到障礙物時,會發生衍射,即光綫會嚮障礙物的陰影區域傳播。 當兩束光疊加時,會産生乾涉現象,形成明暗相間的條紋。這是證明光具有波動性的經典實驗。全息技術更是巧妙地利用瞭光的乾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和再現瞭物體的三維影像,宛如魔法。 4.3 電磁波的傢族——無綫電、微波、X射綫…… 光隻是電磁波傢族中的一員。電磁波是一係列波長和頻率不同的波,它們都是由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組成的,並且都以光速在真空中傳播。 這個傢族非常龐大,包括我們日常使用的無綫電波(用於通信)、微波(用於微波爐和雷達)、紅外綫(用於熱成像)、可見光、紫外綫、X射綫(用於醫學成像)以及伽馬射綫(來自宇宙射綫和放射性衰變)。它們在宇宙中傳遞著信息和能量,也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4.4 量子世界的奇遇——波粒二象性的顛覆認知 在微觀的量子世界裏,粒子(如電子、光子)錶現齣一種令人費解的波粒二象性。這意味著它們既可以錶現齣粒子的性質(具有能量和動量),又可以錶現齣波的性質(可以發生衍射和乾涉)。 這種二象性顛覆瞭我們宏觀世界的直觀認知,是量子力學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揭示瞭微觀粒子行為的概率性和不確定性,為我們理解原子、分子以及更基本的粒子奠定瞭基礎。 4.5 波在宇宙中的作用——從引力波到信息傳遞 波在宇宙中無處不在,並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測的一種時空漣漪,由大質量天體的加速運動産生,例如黑洞閤並。2015年,科學傢們首次探測到引力波,為我們打開瞭觀察宇宙的新窗口。 除瞭傳遞能量,波也是信息傳遞的載體。從聲音、光,到無綫電波,我們利用波來交流、傳輸數據。宇宙中的天體發齣的各種電磁波,也攜帶瞭大量關於它們過去和現在的寶貴信息,幫助我們瞭解宇宙的演化。 第五章:宇宙的宏大敘事——從微觀到宏觀的旅程 物理學不僅僅解釋瞭微觀世界的奧秘,也為我們描繪瞭宏大宇宙的壯麗圖景。 5.1 時間的維度——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徹底改變瞭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它提齣瞭“時空”的概念,認為時間和空間並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關聯的。 根據狹義相對論,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時間會變慢(時間膨脹),物體的長度會縮短(長度收縮)。這是因為光速在所有慣性參考係中都是恒定的,為瞭保持這一恒定,時間與空間必須做齣補償性的調整。 5.2 彎麯的時空——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圖景 廣義相對論則將引力與時空聯係起來。它認為,質量和能量會使周圍的時空發生彎麯,而物體在彎麯的時空中運動,就錶現為受到引力的作用。 換句話說,地球圍繞太陽轉,並不是因為太陽拉著地球,而是因為太陽巨大的質量彎麯瞭周圍的時空,地球隻是沿著這個彎麯的時空“直綫”運動。廣義相對論成功地解釋瞭許多天體現象,並對現代宇宙學的發展産生瞭深遠影響。 5.3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論的證據 大爆炸理論是目前被廣泛接受的描述宇宙起源的模型。它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個極其緻密、熾熱的奇點,然後迅速膨脹並冷卻,演化至今。 支持大爆炸理論的主要證據包括:宇宙的膨脹(哈勃定律),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大爆炸的“餘暉”),以及輕元素的豐度(宇宙中氫和氦的比例與理論預測一緻)。這些證據共同描繪瞭一幅宇宙從無到有的壯麗畫捲。 5.4 星辰的誕生與死亡——恒星演化的壯麗史詩 恒星是宇宙中最引人注目的天體之一。它們通過核聚變産生光和熱,照亮宇宙。恒星的生命周期,從誕生到最終的死亡,是一個漫長而壯麗的演化過程。 恒星的質量決定瞭它的命運。質量較小的恒星會變成紅巨星,然後成為白矮星;而質量較大的恒星則可能經曆超新星爆發,成為中子星或黑洞。這些不同階段的恒星,都以其獨特的方式,參與著宇宙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傳遞。 5.5 黑洞的誘惑——時空的終極扭麯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最極端的天體之一。它具有如此強大的引力,以至於連光也無法逃脫。黑洞是恒星死亡後的産物,或者是由巨大的氣體雲坍縮形成。 黑洞的存在,是廣義相對論的直接預言。雖然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黑洞,但可以通過它們對周圍物質産生的影響來探測它們。黑洞是探索極端物理條件和時空性質的天然實驗室。 第六章:人與物理的交響——科學的探索與應用 物理學的魅力,不僅在於它對宇宙奧秘的揭示,更在於它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並不斷激發新的探索。 6.1 工具箱的智慧——物理學如何造福人類 從古老的杠杆、滑輪,到現代的激光、半導體,物理學的原理滲透到我們使用的各種工具和技術中。力學原理讓我們可以建造橋梁、製造汽車;光學原理催生瞭相機、望遠鏡;電磁學原理則驅動瞭電力、通信和信息技術。 物理學的研究成果,不斷轉化為改善人類生活、提高生産效率的技術,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提供瞭強大的動力。 6.2 生命與物理——生物體的物理學原理 生命並非完全獨立於物理定律之外。人體內的許多過程,都涉及到物理學原理。例如,血液循環的動力學,神經信號的傳遞(電信號),眼睛的成像(光學),骨骼的受力分析(力學)。 物理學與生物學的結閤,催生瞭生物物理學這一交叉學科,它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生命體的運作機製,並為醫療健康領域帶來新的解決方案。 6.3 技術的浪潮——物理學的創新驅動 從蒸汽機的發明到原子能的利用,從晶體管的誕生到互聯網的普及,每一次重大的技術飛躍,都離不開物理學原理的突破。物理學傢的理論研究,往往是後來技術創新的源泉。 例如,量子力學的發現,催生瞭激光、半導體技術,進而帶來瞭計算機、智能手機等革命性的産品。物理學的探索,就是對未來技術發展的不斷預言和奠基。 6.4 未解之謎的召喚——物理學的前沿探索 盡管人類已經取得瞭巨大的成就,但宇宙中仍然存在著許多未解之謎,等待著物理學傢去探索。例如,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是什麼?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如何統一?宇宙的最終命運是什麼? 這些前沿問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傢,不斷挑戰認知的邊界,探索物理學的未知領域。 6.5 科學素養的培養——理解世界的關鍵 學習物理學,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是一種科學素養的培養。它教會我們如何觀察、如何思考、如何推理、如何解決問題。掌握基本的物理學原理,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周圍的世界,辨彆信息,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物理學的探索,是對人類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最好詮釋。它讓我們認識到,宇宙是多麼的奇妙和復雜,而我們人類,又是多麼渺小卻又充滿智慧的存在。願我們都能保持那份好奇的火花,繼續在這浩瀚的宇宙中,傾聽它的低語,感受它的脈搏。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近在讀《物理真好玩》,說實話,我一開始並沒有太高的期望。我的印象裏,物理學就像是另一門語言,充滿瞭晦澀的符號和難以理解的概念,感覺離我這個普通人的生活太遙遠瞭。但這本書,卻以一種齣人意料的方式,讓我對這門曾經讓我頭疼的學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 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把物理學寫成一本高高在上的教科書,而是像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用一種非常親切、活潑的方式,帶領讀者進入物理的世界。它不會一上來就拋齣公式,而是從我們身邊最熟悉不過的生活現象入手。比如,為什麼我們走路不會摔倒,為什麼我們扔球的時候,球會沿著一條拋物綫落下,甚至是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地球在高速鏇轉。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在書裏卻被剖析得淋灕盡緻,而且解釋得非常有條理。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那些復雜物理概念的解釋方法。作者就像一位魔術師,能夠將那些枯燥的理論,用一種非常形象、生動的方式呈現齣來。它會運用大量貼切的比喻,或者設計一些有趣的小實驗來輔助說明,讓你在不經意間就能理解那些原本很抽象的概念。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慣性”的講解,沒有長篇大論的理論,而是通過一些生活中的場景,比如公交車突然啓動時我們身體的反應,瞬間就讓你體會到慣性的存在。 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極具魅力。它沒有那種生硬的學術腔調,反而更像是一位知識淵博的朋友,在和你閑聊,分享他所發現的物理世界的奧秘。它會時不時地拋齣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你去思考,去質疑,讓你覺得自己在參與到一次知識的探索之旅中,而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愛上瞭學習物理。 總的來說,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物理真好玩》的全部內容,但它已經徹底改變瞭我對物理學的固有看法。它讓我意識到,物理學原來可以如此有趣,如此貼近我們的生活,並且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這本書無疑是一次美妙的發現,它讓我對科學的探索充滿瞭期待。

評分

最近偶然翻閱瞭《物理真好玩》,怎麼講呢,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個塵封已久的寶箱,裏麵閃爍著令人驚喜的光芒。我一直對物理這個學科抱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充滿瞭各種復雜的公式和抽象的理論,離我平凡的生活太過遙遠,以至於我很少主動去瞭解它。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我完全沒預料到的方式,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對物理學的認知。 這本書的特彆之處在於,它並沒有直接將讀者帶入到枯燥的理論海洋中,而是巧妙地將物理學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聯係起來。它不會上來就拋齣一堆公式,而是會從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現象齣發,比如為什麼我們晾曬的衣服會乾,為什麼雨滴落下時會有形狀,甚至是如何讓一個物體在空中飛得更遠。這些我們每天都在經曆,卻從未深思過的問題,在書中都被一一解答,而且是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一些復雜概念的解釋方式。作者仿佛擁有神奇的魔法,能夠將那些讓人頭疼的物理原理,用極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齣來。它會運用一些齣人意料的比喻,或者結閤一些有趣的實驗來輔助說明,讓你在會心一笑的同時,就能夠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我記得裏麵有一個章節,探討的是“動量守恒”,作者用瞭“撞球”的例子,將這個概念解釋得清晰易懂,讓我覺得原來物理學也可以如此富有畫麵感。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引人入勝。它不是那種一本正經的科普教材,而是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在和你分享他所發現的關於世界的奇妙規律。它會時不時地拋齣一些問題,引導你去思考,去觀察,讓你主動去參與到探索的過程中。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我感覺學習不再是一件費力的事情,而是一種充滿樂趣的智力探險。 總而言之,盡管我還沒有將《物理真好玩》這本書的內容完全吸收,但它已經成功地打破瞭我對物理學的刻闆印象。它讓我看到瞭物理學原來可以如此有趣,如此貼近生活,並且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奇妙的世界。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並且能夠帶來深刻啓發的書籍。

評分

剛拿到《物理真好玩》這本書,老實說,起初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我對物理的印象,基本上還停留在高中時代,那些復雜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總給我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讓我覺得它離我的日常生活太遙遠瞭。然而,這本書卻像一陣清風,悄悄地吹散瞭我對物理的固有偏見,讓我開始看到它的另一麵。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沒有把物理學描繪成一門隻有少數天纔纔能掌握的學科,而是將那些深奧的物理原理,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呈現齣來。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理論,而是通過無數個我們日常生活中都能遇到的現象,來闡述物理的規律。比如,它會解釋為什麼肥皂泡會有彩色的光暈,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天鏇地轉,甚至是一些關於聲音和光傳播的常識,都會被巧妙地融入到有趣的敘述中。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一些復雜概念的解釋,都非常有創意。作者似乎特彆擅長用一些齣人意料的比喻,將那些抽象的物理量或現象,變得通俗易懂。我記得裏麵有一個章節,講的是關於“能量守恒”的,與其枯燥地解釋公式,作者卻用瞭一個關於“錢”的流動來類比,讓我瞬間就理解瞭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間轉換的道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讓我感覺學習過程非常輕鬆愉快。 而且,這本書的文字風格也相當有感染力。它不像很多科普書籍那樣,過於學術化,或者充斥著大量的專業術語。相反,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或者是一個充滿熱情的嚮導,帶著你在物理的世界裏漫遊,時不時地拋齣一些引人深思的問題,讓你主動去思考,去探索。這種引導性的敘述,讓我感覺自己也在參與到知識的構建過程中,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 總的來說,盡管我還隻是初步地翻閱瞭《物理真好玩》的部分章節,但它已經讓我徹底改觀瞭對物理學的看法。它讓我意識到,物理學並非高冷難懂,而是充滿著智慧和趣味,並且深深地植根於我們的生活之中。這本書無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啓濛,讓我對科學探索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並且期待著在接下來的閱讀中,能有更多的發現。

評分

《物理真好玩》這本書,怎麼說呢,最近剛好翻瞭幾頁,雖然我還沒完全看完,但就目前為止,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次意外的驚喜。我一直覺得物理這門學科,要麼就是考試前啃得死去活來的公式和概念,要麼就是在電視上看到那些炫酷的實驗,總覺得離生活很遠。但這本書,它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開始用一種完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身邊的世界。 就拿日常生活裏的一些小事來說吧,以前我從來沒想過為什麼泡好的咖啡會慢慢變涼,或者為什麼甩乾衣服的時候,水會神奇地從衣服裏“飛”齣去。這本書裏,作者用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方式,把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現象,用物理學的原理給解釋瞭個遍。不是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而是結閤瞭大量的例子,有時候甚至是有點齣乎意料的例子,讓人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枯燥。 而且,它還很有趣,不是那種為瞭有趣而故意編造的情節,而是它本身就蘊含著很多有趣的知識。比如,我記得裏麵有講到關於慣性的部分,一開始我以為慣性就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聽起來挺無聊的。結果書裏舉瞭一個例子,說是在快速行駛的公交車突然刹車時,我們為什麼會嚮前傾,還有過山車在加速和減速時,我們身體的感受,這些都跟慣性有關。一下子就覺得,原來物理學就在我們的身體和感受裏,我以前隻是沒有發現而已。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挺吸引人的,感覺作者就像是一個很博學的朋友,在跟你聊天,講一些他發現的“物理的秘密”。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也沒有艱深晦澀的專業術語,即使是剛接觸物理的人,也能輕鬆地理解。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優秀的科普讀物,都能做到這一點,讓知識變得親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象牙塔裏的東西。 總的來說,雖然我還在探索這本書的更深層次內容,但就目前的閱讀體驗來說,它確實讓我對“物理”這個詞有瞭全新的認識。它讓我覺得,物理學並不是一門冷冰冰的學科,而是充滿瞭智慧和樂趣,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我非常期待接下來的閱讀,相信它還會帶給我更多驚喜。

評分

最近隨手翻瞭翻這本《物理真好玩》,怎麼說呢,感覺像是誤入瞭一個以前從未去過的奇妙花園。我對物理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中學課本裏那些復雜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總覺得跟實際生活沒什麼太大關係,所以一直敬而遠之。但這本書,它卻用一種我意想不到的方式,讓我開始對這個曾經“畏懼”的學科産生瞭好奇。 它並沒有上來就拋齣一大堆公式讓你頭暈目眩,而是從非常生活化的現象入手,一點一點地揭示背後的物理原理。比如,它會聊到為什麼我們吃冰淇淋會覺得涼,為什麼下雨的時候會聽到雷聲,甚至是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都不會注意到的小細節,比如為什麼風會吹動旗子,為什麼我們在黑暗中看不見東西。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在書裏卻被剖析得條條是道,而且解釋得非常有邏輯,讓人讀瞭之後恍然大悟。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裏的一些比喻和類比非常到位。它不會讓你覺得在聽一場枯燥的講座,反而像是在聽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講故事,或者是一個好奇的玩伴在分享他的發現。舉個例子,我記得裏麵有一個關於“熵”的解釋,一開始聽這個詞就覺得要犯睏瞭,但作者用瞭“房間越來越亂”這個例子,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變得非常形象,瞬間就能理解它的意思。這種化繁為簡的能力,確實是優秀科普讀物的標誌。 而且,這本書的敘事方式也很有特色。它不是平鋪直敘的,而是常常會設置一些小小的懸念,或者引導你思考一些有趣的問題。有時候讀著讀著,就會忍不住停下來,自己也在腦子裏琢磨一下,然後對比書裏的解答,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吸收瞭更多的知識。它讓我覺得,學習物理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一個主動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總而言之,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深入地閱讀這本書的每一個角落,但它已經成功地改變瞭我對物理學的刻闆印象。它讓我看到,物理學原來可以如此有趣,如此貼近我們的生活,甚至隱藏在每一個看似平凡的角落裏。這本書就像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認識世界的新方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