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美味汤 滋补汤1588例
定价:19.90元
作者:生活彩书堂编委会著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064685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汤是大众公认的滋补佳品,俗语又有“会喝汤,才健康”的古训。
所以,在家煲出一锅热乎乎的滋补汤便成为众多厨房新手的梦想。
别急,本书将为你一网打尽天下美汤。
本书精选1588道营养好喝的超级靓汤,食材简单,做法容易,并附有大厨做汤的秘诀心法,供您在家中学习制作。滋补美味禽蛋汤、养生炖补畜肉汤、慢性病食疗汤、美容养颜汤、健脾养胃汤、养心安神汤、四季滋补汤……愿美味好汤陪您度过清爽、健康的每一天。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食谱的刻板印象。我拿到的这本装帧精美,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很舒服。最妙的是它的章节划分,它不是简单地按食材分,而是按照“季节养生”和“特定人群调理”来组织。比如,“惊蛰过后,润燥祛湿篇”里,所有的汤品都围绕着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展开,配图也极其讲究,那种水墨晕染的风格,让每一碗汤都像是一件艺术品,而非简单的食物照片。这种美学上的追求,使得做汤变成了一种享受和仪式感,而不是例行的家务劳动。我尤其喜欢它在每道汤旁边附带的小知识卡片,比如某个药材的产地故事,或是某个地方流传的古老做法。这些“题外话”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冷冰冰的菜谱,而是在听一位热爱生活的老者娓娓道来他的美食心得。
评分说实话,最初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被它的“专业性”吓到了。它里面的术语和一些传统中医药材的配伍,对于我这种厨房新手来说,简直是一头雾水。我期待的是那种“一看就会,十分钟搞定”的快手汤,结果它上来就给我讲“药引”和“时令气血调和”。不过,当我强迫自己耐下性子,从最基础的“清汤底的熬制”那一章开始啃下去后,发现里面的逻辑性非常强。作者的行文风格非常严谨,但又带着一种老派师傅的温和。他不像其他食谱那样直接给出配方,而是先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比如,为什么某些食材需要飞水,哪些需要提前浸泡,这背后隐藏的化学变化和口感提升的原理都被解释得清清楚楚。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这个原本对厨房敬而远之的人,开始对“煲汤”这项活动产生了真正的兴趣和敬畏感。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让你快速做出汤,而在于让你理解汤的本质。
评分我对市面上很多声称“滋补”的汤谱持保留态度,很多无非是把一些常见食材堆砌起来,强行贴上“大补”的标签。但翻阅《美味汤 滋补汤1588例》后,我发现它的“滋补”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的。书里对汤的分类极为精细,不仅有常见的“清热解毒”、“益气养血”,还有一些非常细分的类别,比如针对“久咳不愈者”的特定汤品,或是针对“产后气血亏虚,但脾胃虚寒”的过渡期调理汤。我母亲最近身体有些乏力,我按照书中的指引,选择了一款“健脾开胃”的组合,严格按照配方和火候来做,坚持了十天。虽然不是立刻见效的“神效”,但她确实反馈说感觉精神状态好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犯困。这种循序渐进、注重个体差异的调理思路,让我对书中的“1588例”有了信心,它们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调理方案。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厚度就让人心里对“1588例”这个数字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中规中矩的食谱合集,每道汤都有固定的格式,无非是食材、步骤、功效。没想到,它更像是一本汤品的“百科全书”。我最欣赏的是它对食材的处理方式,比如讲到菌菇类汤品时,作者并没有简单罗列几种常见的香菇、平菇,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时节的野山菌在风味和营养上的细微差别。书里甚至有一章专门分析了“水质对汤味的影响”,这种对细节的执着,真的体现了作者在烹饪上的匠心。我尝试做了其中一道需要文火慢炖六小时的“古法老鸭汤”,光是准备工作和火候控制的描述就用了好几页纸,详尽到令人咋舌,甚至连容器的选择——是砂锅还是陶罐,对汤品最终的口感都会有微妙的影响,都被一一考量进去。这哪里是一本菜谱,分明是一部关于“汤道”的学术专著,让人对“家常汤”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要说这本书的缺点,或者说,它不太适合所有人的地方,那就是它对“便捷性”的牺牲。如果你是那种想在下班后半小时内端上一碗热汤的人,这本书可能不太适合你,至少初次尝试时不太适合。书中的许多“精华”汤品,动辄需要提前浸泡、焯水、甚至预先熬制底汤,工序相当繁琐。我试着做了一次“花胶炖鸡汤”,光是处理花胶和鸡肉的步骤,就花了我一个下午的时间。这说明,这本书的定位更偏向于“有时间、有闲情逸致”的烹饪者,或者说,是那些希望通过慢炖来达到极致风味和调理效果的人。它鼓励你慢下来,去感受食材在时间中的转化。对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在周末或有空的时候,把它当作一个项目来完成,而不是日常的快餐选择。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值得珍藏、偶尔拿出来钻研的“汤经”,而非每天翻阅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