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垃圾:不要把这些资源放错地方
定价:29.80元
售价:21.8元,便宜8.0元,折扣73
作者:冀海波
出版社:甘肃科技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424194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 商品名称: 垃圾:不要把这些资源放错地方-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 出版社: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9-01 |
| 作者:冀海波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29.80 | 页数:148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42419460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刚看到《垃圾:不要把这些资源放错地方》这个书名,就觉得非常有意思,也很具有警示意义。现在社会发展节奏快,消费主义盛行,很多人似乎不太在意“垃圾”的产生,觉得扔掉就没事了。但这本书恰恰点出了核心问题——这些被抛弃的东西,并非真的“无用”,而是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归宿”。我很好奇作者冀海波是如何定义“垃圾”的,是仅仅指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还是更广义的概念,包括那些被闲置、被遗忘但仍具价值的事物?书中是否会探讨“垃圾”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例如,当我们将垃圾视为资源时,它能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是否会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讲述那些将“垃圾”转化为高价值产品的企业或个人?我对这些方面非常感兴趣,也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了解到更多关于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经济的知识,甚至从中找到一些创业的灵感。 9787542419460,这个ISBN码,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等待被揭晓的谜底,我迫不及待想要知道里面究竟藏着多少智慧和启发。
评分《垃圾:不要把这些资源放错地方》——光是这个书名,就足以勾起我内心深处对“物尽其用”的哲学思考。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似乎变得越来越“浪费”,无论是食物、衣物,还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之快,让人不禁担忧。这本书让我觉得,作者冀海波可能是在呼吁一种回归,一种对物品的尊重,一种对地球资源的珍惜。我很好奇,作者会对“放错地方”给出怎样的定义?是简单地指未被回收利用,还是包含了更深层的含义,比如,不恰当的生产方式,过度包装,抑或是文化观念上的误区?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平实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为我讲述关于“垃圾”的另一种可能性。它能否教会我如何识别那些被低估的“资源”?它能否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践行“不把资源放错地方”的理念?9787542419460,这个数字的组合,对我而言,是通往一个更具智慧和责任感的阅读体验的邀请函。
评分当我在书店或网上看到《垃圾:不要把这些资源放错地方》这个书名时,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在我看来,“垃圾”这个词往往伴随着负面联想,如污染、浪费、丑陋。但作者冀海波用“资源”这个词来形容它们,并且强调“不要放错地方”,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我猜测,本书很可能是在挑战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引导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随意丢弃的物品。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垃圾”与“资源”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进行连接的?他会从哪些角度来论证“垃圾”的资源属性?是物理层面的可回收利用,还是化学层面的转化升值?或者,更深层次地,是信息、知识、甚至是废弃模式本身所蕴含的“资源”?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颠覆性的观点,让我能够对“垃圾”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9787542419460,这个识别码,仿佛预示着一场关于认识论和实践的变革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垃圾:不要把这些资源放错地方》,让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无数的画面。我想象着那些堆积如山的垃圾场,它们不仅是环境的负担,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我曾阅读过一些关于循环经济的文章,对“变废为宝”的概念略知一二,但总觉得不够深入,不够具体。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有理由相信,这里面会有更详尽的阐述,更令人信服的论据。作者冀海波,这个名字我虽然不熟悉,但我相信他一定对这个主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关于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的详细介绍,比如电子垃圾、塑料垃圾、厨余垃圾等等。它们各自的特性是什么?有哪些创新的回收技术?这些技术又如何被广泛应用?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能给普通读者带来启发,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不把资源放错地方”。 ISBN号9787542419460,承载着我对这本书的期许,希望能从中汲取知识,成为一个更负责任的地球公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上粗犷的文字,隐约传递出一种不容忽视的信息。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仅从书名《垃圾:不要把这些资源放错地方》和作者冀海波的名字,我便能联想到许多关于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我知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人对待“垃圾”的态度是回避和不屑的,我们习惯于将它们打包、丢弃,眼不见为净。然而,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最被忽视的角落。我期待这本书能够颠覆我对“垃圾”的固有认知,让我看到那些被我们当作废弃物的东西,实际上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作者是否会从宏观的角度,剖析当前全球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从而引出“垃圾”作为一种潜在资源的必然性?亦或是从微观入手,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案例,展示那些被“二次生命”的垃圾,如何重焕光彩,服务于人类社会?我很好奇,作者会以怎样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改变,去付诸行动。 ISBN码9787542419460,这个数字串仿佛是一把钥匙,等待我去解锁书中隐藏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