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月子怎么吃?
坐月子是我国特有的习俗,产妇经过分娩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休息恢复。从医学角度讲,产妇生殖器官或身体完全恢复到孕前状态,一般需要6~8周的时间。月子期间的滋补很重要,吃好了能较快地恢复虚弱的身体。对于如何吃,家里的老人经验丰富,纷纷“献上”妙方。然而传统观念毕竟存在一些误区,面对新老观念,新妈咪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进补宜忌,以及月子期所需哪些营养素等等问题,《明星月嫂教你吃对月子餐》将给你答案。Part1 健康坐月子,从科学饮食开始
第一章?月子里的饮食原则?//?003
科学月子餐该怎么吃?//?004
月子饮食要因“虚”进补?//?007
月子餐滋补不长肉的吃法?//?010
月子餐也讲究进食顺序?//?012
月子里补充水分的重要性?//?014
科学烹调,吃上健康月子餐?//?016
四季坐月子的不同吃法?//?018
南北方坐月子的饮食差别?//?021
不同体质的进补方式?//?023
月子餐必不可少的水果?//?026
第二章?月子饮食进补禁忌?//?029
忌久喝红糖水?//?030
忌饮用茶水?//?032
忌过早喝老母鸡汤?//?033
忌过多喝浓汤?//?034
忌马上食用人参?//?035
忌吃辛辣、油炸、甜腻食物?//?036
忌吃硬、咸、生冷食物?//?037
忌吃“两精”?//?038
忌吃油条?//?040
忌多吃巧克力?//?041
忌立刻节食减肥?//?042
Part2?吃好月子餐,营养食材有讲究
第三章?月子餐不可或缺的营养素?//?045
蛋白质:修复损伤组织?//?046
脂肪: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049
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051
维生素:促进新陈代谢?//?053
膳食纤维:通畅肠道、排毒素?//?057
钙:强筋健骨,提高泌乳量?//?059
铁:补血,避免贫血发生?//?061
第四章?滋补、催乳月子食材精选?//?063
小米:开胃补气又安眠?//?064
山药:提供黏液蛋白?//?065
黑木耳:补血效果佳?//?066
鸡蛋:丰富的蛋白质来源?//?067
猪蹄:催乳、养颜的美容食品?//?068
猪肝:滋补气血虚亏?//?069
鸡肉:产后滋补佳品?//?070
鲫鱼:补虚通乳?//?071
鳝鱼:富含DHA和卵磷脂?//?072
阿胶:滋补产后血虚?//?073
莲子:养心安神抗抑郁?//?074
红枣:补气养血的“红娘”?//?075
花生:调理气血,生乳汁?//?076
枸杞:温补肝肾?//?077
红糖:活血化瘀,促进恶露排出?//?078
米酒:补气血的“液体蛋糕”?//?079
通草:民间下奶草?//?080
Part3?坐享42天,吃对了养出好身体
第五章?第一阶段(1~7天):排恶露、消水肿?//?083
新妈妈身体状况?//?084
饮食调理事宜?//?086
第六章?第二阶段(8~14天):清肝火、增乳汁?//?115
新妈妈身体状况?//?116
饮食调理事宜?//?118
第七章?第三阶段(15~28天):补气血、调脏器?//?127
新妈妈身体状况?//?128
饮食调理事宜?//?131
第八章?第四阶段(29~42天):增体质、塑形体?//?141
新妈妈身体状况?//?142
饮食调理事宜?//?144
Part4?药食同源,这样吃不落月子病
第九章?吃对了,产后不适一扫光?//?155
产后贫血?//?156
产后眩晕?//?161
产后上火?//?165
产后多汗?//?169
产后发热?//?173
产后脱发?//?178
产后水肿?//?184
恶露不尽?//?189
产后便秘?//?194
产后腹痛?//?200
产后抑郁?//?205
第十章?特殊新妈妈的月子食疗?//?211
高血压新妈妈月子饮食调理?//?212
高血糖新妈妈月子饮食调理?//?218
高血脂新妈妈月子饮食调理?//?224
身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新妈妈月子饮食调理?//?229
素食新妈妈月子饮食调理?//?234
附录?产后辣妈恢复操
科学月子餐该怎么吃
坐月子是中国特有的习俗,产妇分娩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休息恢复,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从医学角度讲,产妇生殖器官或身体完全恢复到孕前状态,一般需要6~8周,西医则把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
月子期间的滋补非常重要,只有吃好了,虚弱的身体才能更快、更好地恢复。对于如何吃,家里的老人经验丰富,纷纷献上妙方。不过,由于传统观念存在一些误区,因此新妈妈不能一味地听从家人的安排,月子期间的饮食也要与时俱进,总的来说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分段进补
大热大补是月子饮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实际上产后新妈妈的身体还处于虚弱的阶段。中医认为,虚不受补,过于虚弱的身体,滋补过量,不仅无法吸收,甚至造成负担。另一方面,分娩产生的大量恶露还没有排出体外。因此,进补需要考虑身体状况,按照新妈妈身体恢复的四个阶段分段实施,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调理重点是最为适宜的。
2.进食有序
新妈妈进食时也应注意摄取食物的先后顺序,比如先吃平性、温性的热食,再吃一些凉性的蔬菜,饭后半小时再吃水果。这种吃法既不伤胃,也能吸收到蔬菜、水果的精华。如果空腹就吃凉性或纤维较粗、难消化的蔬果,寒气入侵体内,就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打嗝、吐酸水、胃痛胀气、排软便或拉肚子等症状。
3.均衡多样
月子饮食一定要保证营养均衡。不过,由于不同的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同,因此,要满足人体多方面的营养,就要避免偏食,注意荤素搭配,做到食物多样。月子期间一般以摄入鸡、鱼、蛋、肉为主,但不要过量、过多地摄入荤食,否则不利于肠胃蠕动,会影响消化,降低食欲。配上一些素食是最好的。素食含有大量纤维素,能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另外,主食也要粗细搭配,如粗粮与精米、精面搭配食用。
4.干稀搭配
月子里的饮食,汤汤水水比较多,食物中的汤汁营养丰富,而且比较容易下咽。除了喝汤外,新妈妈还可以饮用果汁、牛奶等饮品,这比单纯饮水要好,因为饮水过多会冲淡胃液,降低食欲。总的来说,月子里要多喝营养丰富的下奶汤和其他营养饮料,再配合主食,尽量做到每餐饮食干稀搭配。
5.适量适当
产后过量滋补,会让新妈妈的体重迅速增加,对于身体恢复没有任何益处。如果新妈妈准备母乳喂养,需要较多的奶水,食量就可以比孕期稍微增加一些,最多增加1/5的量;如果奶量正好够宝宝吃,食量则与孕期等量即可;如果没有奶水或是不准备母乳喂养,食量与孕期差不多就可以了。
6.合理烹调
月子里的膳食讲究清淡,这就要注意烹饪方法,比如少用煎、炸等不健康的烹调方式。北方地区烹调时喜欢用各式各样的调料,其实,新妈妈饮食应避免加太多的调料,用少许葱、姜即可,盐也不可太多。口味清淡有利于今后宝宝断奶。另外,做法上也要多一些花样,多做高营养的汤水,饭菜要做得细软,这样才有利于新妈妈消化和吸收。
合美家母婴服务机构由6大核心体系构成:产后康复、专业母婴膳食营养、中医西式调理保健、新生儿健康护理、新生儿早期智力开发、英式管家服务,用心致力于为世界的妈妈们提供舒适、规范、有保障的服务。
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孕期必备的“救命稻草”。我一直被身边各种关于月子餐的说法弄得团团转,不知道该信哪个。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为我指明了方向。我特别欣赏它对“科学”的坚持。它不会盲目地跟从传统的习俗,而是会用科学的原理来解释月子餐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它会详细讲解产后身体需要哪些营养素,以及这些营养素在哪些食物中含量丰富,并且会告诉我们,在不同的阶段,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求会有什么变化。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循序渐进”的原则。它明白身体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它建议我们不要一开始就进行大补,而是要根据身体的恢复情况,一点点地增加营养的摄入。它还非常细致地讲解了产后不同阶段的饮食重点,比如产后初期,身体比较虚弱,需要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到了中期,身体需要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来修复;到了后期,就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饮食,并且开始调理身体。书里还穿插了一些明星妈妈在月子期间的真实分享,让我觉得非常贴近生活,也很受启发。它让我明白,坐月子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饮食,让自己在恢复身体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美食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是我在怀孕期间看到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它彻底改变了我对月子餐的看法。我之前总以为月子餐就是为了“补”,然后就使劲吃各种大补的东西,结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这本书让我明白,月子餐的精髓在于“平衡”和“恢复”。它不仅仅是提供食谱,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产妇身体在产后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来帮助身体恢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食材选择的讲解,它会详细解释为什么某种食材适合产妇,又为什么某种食材需要避免,并且会给出详细的理由。例如,它会告诉我,产后初期,身体的消化功能还比较弱,所以应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蔬菜泥等等,而不是一些油腻、辛辣的食物。它还强调了“个体化”的重要性,明白每个妈妈的体质和恢复情况都不同,所以它提供的是一种指导性的原则,而不是生搬硬套的食谱。书里还穿插了一些明星妈妈在月子期间的真实经历和感悟,让我觉得非常亲切,也很受启发。它让我觉得,坐月子并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和执行的。这本书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母婴生活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对“月子餐”的重新定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油腻、单一、甚至有些“粗暴”的食补方式,而是真正以产妇的身体恢复和健康为核心,提供了一套非常人性化、科学化的饮食方案。我一直对传统月子餐的一些说法持怀疑态度,比如“不能吃盐”、“一定要吃猪脚”之类的,总觉得有些牵强,不够科学。但这本书却用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解答了我所有的疑问。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吃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要吃。比如,关于产后排恶露,书里就详细分析了不同食材对子宫收缩和恶露排出的影响,并推荐了相应的食谱,让我明白原来温和的食疗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它还特别强调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产后不同阶段的身体状况,调整饮食的重点和方式,避免了“一次性大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产后水分的补充,书中解释了为什么不能大量饮用冷水,以及哪些饮品更适合产妇,这一点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月子期间情绪管理和睡眠的建议,这些看似与饮食无关,但实际上都与产妇的整体恢复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全面和细致。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月子期间的饮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不再是茫然和恐惧,而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相信自己能够通过科学的饮食,顺利度过产后恢复期,重拾健康和活力。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颠覆了我之前对月子餐的很多固有认知。我一直以为月子餐就是各种滋补的汤汤水水,要不就是各种大鱼大肉,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这个框架。它强调的是“吃对”,而不是“吃得多”或者“吃得多营养”。我特别喜欢它对于食材选择的细致讲解,比如为什么这个阶段要避免吃什么,而这个阶段又适合吃什么,都有科学的依据。不仅仅是罗列菜谱,而是深入到食材的性味、功效,以及产妇在不同恢复阶段的身体需求。举个例子,书里提到产后初期,身体的消化功能还比较弱,过多的油腻食物反而会加重负担,这时候应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材,比如小米粥、蔬菜泥等等。而到了产后中期,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来修复,就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鱼类、瘦肉的摄入,但烹饪方式依然强调少油少盐。书里还详细介绍了各种蔬菜水果的营养成分和适合月子期间食用的时机,让我这个新手妈妈不再盲目听信“老一辈”的经验,而是能够真正做到科学坐月子。我之前一直担心自己会因为坐月子而体重飙升,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原来健康的月子餐也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恢复身材,甚至在不知不觉中瘦下来,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太棒的消息了!而且,书里还穿插了一些明星妈妈的月子经历,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亲切感和共鸣,仿佛真的有经验丰富的月嫂在身边指导一样,感觉非常踏实。
评分这本书真的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坐月子”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一直听长辈说,月子里就是要大鱼大肉,各种补品堆砌,才能让身体恢复得快。但是这本书却用科学、理性的方式,告诉我月子餐的真正意义在于“循序渐进”和“因人而异”。它不会简单地给出一些“万能”的食谱,而是会详细分析产妇在产后不同阶段的身体需求,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调整饮食。我特别喜欢书里对食材属性的讲解,比如哪些食物是温和的,哪些是偏热的,哪些是偏凉的,以及它们对产妇身体的影响。这让我不再盲目地遵循一些陈旧的观念,而是能够根据科学的理论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例如,书中提到产后初期,身体需要温和的滋补,避免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而到了产后中期,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来修复,就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鱼类、瘦肉的摄入。书里还非常细致地讲解了产后情绪的调节,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改善情绪,这一点我之前完全没有想到。它不仅关注身体的恢复,更关注产妇的心理健康。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茫然无措,而是充满了信心,知道如何科学、健康地度过我的月子期。
评分这本书真的把我从一个对月子餐一无所知的小白,变成了一个有点小专业的新手妈妈。我之前对于“坐月子”这件事情,最大的困扰就是吃什么。长辈们给的建议五花八门,有说要大补特补的,有说要忌口这个忌口那个的,我听得一头雾水,也不知道哪个才是对的。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堆食谱,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理解了月子餐背后的科学原理。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产后身体恢复的阶段性分析,以及根据不同阶段的身体需求来设计饮食。书里详细地解释了产后不同时期,身体有哪些变化,需要哪些营养素的补充,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促进身体的恢复。比如,产后初期,身体非常虚弱,需要温和的滋补,这本书就推荐了以流质、半流质为主,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到了中期,身体开始慢慢恢复,就可以逐渐增加一些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书里还特别提到了产后情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调节情绪,这一点我之前完全没有想到。它不仅仅是关注身体的恢复,更是关注产妇的整体健康。我之前一直担心产后会水肿,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很多引起水肿的食物是要避免的,而有些食物反而有助于消肿,比如薏米。这让我觉得非常实用,也很有针对性。这本书让我觉得坐月子不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和执行的。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给新手妈妈们量身定做的一份“月子饮食地图”,让我不再因为对月子餐的未知而感到焦虑。我一直以为月子餐就只能是那些看起来很“滋补”但可能不太美味的食物,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复杂的营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我这个对烹饪和营养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掌握。我最欣赏的是书里对“多样化”的强调。它不仅仅是提供几种简单的食谱,而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并且会根据产妇在不同恢复阶段的需求,给出不同的饮食建议。比如,产后初期,身体需要温和的滋补,以流质、半流质为主,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到了中期,身体开始慢慢恢复,就可以逐渐增加一些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而且,书里还非常细致地讲解了产后情绪的调节,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改善情绪,这一点我之前完全没有想到。它不仅仅关注身体的恢复,更是关注产妇的心理健康。我尤其喜欢书里对“月子误区”的纠正,很多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说法,比如“不能碰凉水”、“一定要吃猪肝补血”等等,书中都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和替代方案,让我不再被这些传统观念束缚。这本书让我觉得,坐月子也可以是一件既科学又美味的事情,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母婴生活充满了期待。
评分作为一个即将成为妈妈的人,我对月子期间的饮食简直是摸不着头脑,听了太多五花八门的建议,反而不知道该听谁的。幸好我遇到了这本书,它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非常实用,而且充满了温度。我尤其喜欢它将复杂的营养学知识,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出来,让我这个“小白”也能轻松理解。书中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生活化的语言,来阐述月子餐的科学原理。例如,在讲到如何补充蛋白质时,它不会枯燥地列出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而是会告诉你,为什么产后需要蛋白质,以及哪些食物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比如鸡胸肉、鱼肉、豆制品,并且会给出具体的烹饪建议,比如蒸、煮、炖,尽量保持食物的原味和营养。我特别欣赏书里对“月子误区”的纠正,很多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说法,比如“不能碰凉水”、“一定要吃猪肝补血”等等,书中都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和替代方案,让我不再被这些传统观念束缚。它鼓励我们用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式来对待月子期,而不是被一些陈规旧俗所困扰。而且,书里的食谱设计也非常贴心,考虑到了产妇的口味和营养需求,并且提供了详细的食材用量和制作步骤,即使是厨艺不精的我也能轻松上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月嫂,在我身边耐心指导,让我充满信心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为新手妈妈量身打造的月子餐宝典!我之前对月子餐的认知就是各种油腻的汤,各种需要忌口的传统说法,让我感到很迷茫。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月嫂,一点点地为我解开月子餐的谜团。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个体化”的强调。它明白每个妈妈的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恢复的需求也会有差异,所以它提供的是一种“原则”和“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的食谱。它会教你如何去分析自己的身体,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食材,如何去搭配出营养均衡的月子餐。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化繁为简”的理念。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各种复杂的理论搞得晕头转向,但是这本书却用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把复杂的营养知识讲清楚。比如,它会告诉你,产后为什么要多喝水,喝什么样的水,又比如,它会告诉你,如何通过饮食来补充流失的铁元素,以及哪些食物更容易被身体吸收。书里还穿插了一些明星妈妈在月子期间的真实感悟,让我觉得非常贴近生活,也很受启发。它让我明白,坐月子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饮食,让自己在恢复身体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美食的乐趣。这本书让我觉得,做一个快乐、健康的妈妈,其实并不难。
评分这本书真的是我孕期收到的最实用的一份礼物!我一直以为月子餐就是各种大补的汤,比如鸡汤、猪蹄汤,还有各种名贵的食材。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明白,月子餐的关键在于“对”,在于“科学”,而不是“贵”和“多”。我特别喜欢书里对食材的讲解,它会告诉你为什么某种食材适合产妇,为什么另一种食材需要避免,并且会详细解释背后的原理。比如,它会讲到产后身体需要排出的恶露,以及哪些食材有助于恶露的排出,又比如,产后身体会流失大量的钙,需要及时补充,而书中就会推荐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并且告诉我们如何通过烹饪来更好地吸收。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菜谱,而是将饮食与产妇的身体恢复紧密结合起来。它会根据产后不同阶段的身体状况,推荐不同的饮食方案。比如,产后初期,身体比较虚弱,需要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到了中期,身体需要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来修复;到了后期,就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饮食,并且开始调理身体。书里还穿插了一些明星妈妈的真实分享,让我觉得非常亲切,仿佛真的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月嫂在身边指导我一样。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即使是没有医学背景的我也能轻松理解。我之前一直担心坐月子会发胖,但是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健康的月子餐也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管理体重,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恢复身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