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哈利波特与心理学
定价:49元
作者: 尼尔·墨霍兰德(Neil Mulholland);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121230967
字数:267000
页码:38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所选文章的宽度和多样性,让包括高中和成人在内的各类的读者都能从中读到他们需要的内容。这些文章的作者有教授、精神分析学家,也有研究生和临床心理学家,融合了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因此,它所吸引的不仅仅是哈利波特迷,而是所有可能的读者。
内容提要
成千上万的读者借由哈利·波特系列的大门走进魔法世界,而这个男孩经受的考验,他的同伴以及他的仇敌的故事,会将我们带入另一段旅程――麻瓜和魔法师脑中的心理学世界。曲折而扣人心弦的情节和J.K.罗琳对人物深刻而复杂的心理学洞见,使读者被霍格沃茨学校及其周围的神秘气氛深深吸引。
《哈利·波特与心理学:大难不死的男孩和他的小伙伴们》以心理学视角探寻“密室”深处,告诉读者在情节和人物背后的人性与动机是如何使这套魔幻小说成为不朽的畅销之作的。请你马上抢占沙发的一角,看看《哈利·波特与心理学:大难不死的男孩和他的小伙伴们》作者对你爱的魔法师的经历的解读。
目录
作者介绍
穆岩,中山大学心理学系讲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卡耐基·梅隆大学心理学系博士。主要研究兴趣在于学习心理学,尤其关注儿童与青少年在学习中的情绪问题,合作中的学习效率,以及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与环境等。
文摘
《哈利·波特与心理学:大难不死的男孩和他的小伙伴们》:
探索这些不同类型的权力告诉我们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其实有时候好不去抵抗社交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服从警察的管理、听从老板的命令、与群体处好关系,这些做法其实是有好处的。毕竟,如果没有一个人服从规则的话,我们的社会就得沦陷入混乱和无序中。如果我们从来不会跟从别人的做法,那么我们就可能丧失掉宝贵的学习机会。但是一个关键的区别在于理解什么时候权力拥有者是正义的,什么时候他们是邪恶的。
有时候,一种权力的来源会伪装为另一种。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书中,多洛雷斯·简·乌姆里奇看起来拥有合法的权力。她拥有校长的头衔而且宣称自己代表魔法部。可是,对于大多数霍格沃茨的教授来说,他们并不认为乌姆里奇的权力是合法的。人们之所以服从乌姆里奇仅仅是因为她拥有的强制权力——她可以开除她不喜欢的老师(比如特里劳妮教授),可以禁止学生参加他们喜欢的活动(比如禁止哈利和韦斯莱兄弟参加魁地奇队),甚至可以进行体罚(比如迫使哈利用自己的血写字)。但是强制的权力是有限度的:只要人们觉得自己可以逃脱惩罚,他们就会选择不服从。比如,当韦斯莱兄弟在走廊里放了那么多烟花的时候,其他的教授都没有帮助乌姆里奇。
当然,一个个体可以同时拥有多种类型的权力。邓布利多作为校长拥有合法权力,同时因为他的智慧和魔法技巧而拥有专家权力,还因为其他人对他的爱与尊重而拥有感召权力。哈利作为“那个大难不死的男孩”拥有的名声使得他有时也拥有感召权力,想想看科林·克里维睁大了眼睛仰慕地跟随他的情境吧,同时他不断增长的魔法技能也使得他越来越多地拥有专家权力。理解一个人拥有的权力类型能够帮助我们预测谁会服从这个人以及这个人的权力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奖励与强制权力可能只在一种特定环境中有效,比如老师正在盯着的时候,而感召或合法权力则可能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尽管去做吧
就算我们知道权力是哪里来的,我们仍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人们是怎样抵抗社交影响的?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个为直接的答案:也许哈利之所以能够无视或者他同伴的影响是单纯地因为他所拥有的道德与信念。心理学的研究对这一可能性是如何看的呢?
关于态度与信念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些类型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更大一些。想想看,你对某一种圆珠笔品牌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喜欢的话,羽毛笔也可以,你可能不会太在意。如果有人给你一支不是你喜欢的牌子的圆珠笔,你大概不会拒绝使用它甚至觉得恶心把它扔掉。如果你必须谈谈为什么某一支笔是你喜欢的,你可能说不出太多东西。但是现在你想想看你喜欢的哈利·波特系列里的角色是哪一个,或者你所支持的政党,或者你讨厌的食物。你肯定会地知道自己对这些事物的态度。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对圆珠笔的态度被心理学家称为弱态度。
……
序言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逻辑清晰,论证严谨,但又一点都不显得严肃古板。作者尼尔·墨霍兰德的文笔十分流畅,他能够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些相对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并且能将这些概念与《哈利波特》中的具体情节完美地结合起来。例如,他在分析哈利与蛇对话的能力时,探讨了“潜意识”和“情感联结”的可能,以及这背后所蕴含的关于“遗传”和“环境”的心理学讨论。这种联系非常巧妙,让我不禁惊叹作者的学识和创意。他还深入分析了霍格沃茨的教育模式,以及它如何通过“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学习理论”来塑造学生的性格。这些分析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那个充满魔法的校园,原来那里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愉悦,它让我觉得,学习心理学并非高不可攀,而是能够与我们熟悉的生活和故事紧密相连。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真的太吸引人了。作者尼尔·墨霍兰德的文字充满了力量和洞察力,他没有生硬地搬弄心理学名词,而是将那些复杂的理论融入到对哈利波特故事的解读之中,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我特别喜欢他分析伏地魔心理的那部分,他并没有简单地将伏地魔描绘成一个纯粹的恶魔,而是深入探讨了他童年经历、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以及对权力的病态追求,这些都为理解这个角色的“邪恶”提供了更加人性化、也更加令人不安的视角。这种分析方式让我觉得,即便是最极端的角色,背后也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动因,这是一种非常震撼的认知。同时,作者也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心理学中的概念,比如“投射”、“认知失调”等,来解释书中人物的行为。读到这些地方,我常常会恍然大悟,原来书中那些令人费解的情节,背后有着如此深刻的心理学原理。这本书不仅加深了我对哈利波特故事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开始思考自己和周围人的心理状态,学会用更辩证、更包容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超越阅读本身,触及内心深处的共鸣。作者尼尔·墨霍兰德的解读,让我看到了《哈利波特》世界背后更深层次的人性维度。他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舒服的情感,比如恐惧、嫉妒、失落,而是将它们作为分析人物行为的关键点。我特别欣赏他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哈利身上的体现的探讨,这让我对哈利所经历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佩服他的坚韧。同时,作者也通过对其他角色的分析,展现了不同个体在面对逆境时的不同应对机制,这让我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的选择和反应。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角色的内心,也折射出我们自己的影子。它让我明白了,即便是最平凡的心理现象,在特定的情境下,也能产生深刻的影响。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和力量,也更加期待未来能够继续探索心理学的奥秘。
评分读完《哈利波特与心理学》这本书,我真的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直以来,我都对哈利波特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更多的是关注魔法、冒险和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我从未预料到的方式,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巧妙地融入到霍格沃茨的奇幻故事中。作者尼尔·墨霍兰德以一种极其生动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剖析了书中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比如,他深入探讨了哈利作为一个“被选中的孩子”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童年创伤,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他的性格和行为模式。邓布利多的智慧和看似难以捉摸的行为,也被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这位伟大的巫师背后,其实也有着复杂的情感和心理动机。斯内普的爱恨交织,以及他对哈利的复杂情感,更是被作者挖掘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感叹人性的多面性和深不可测。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联想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用更深刻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它不仅仅是一本分析名著的书,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的心理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于它能够将一个我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故事,赋予全新的生命和意义。我从小就沉浸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对其中的情节和人物了如指掌,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之前只是看到了故事的表面。作者尼尔·墨霍兰德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他不仅仅关注案件本身,更深入挖掘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动机和心理。他分析赫敏的完美主义,罗恩的自卑感,以及他们三人之间独特而又稳固的友谊,都充满了细腻而深刻的观察。我尤其喜欢他探讨“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在哈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即便是魔法世界,角色的成长也离不开基本的心理需求。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些熟悉的角色,发现他们身上那些被我忽略的,却又如此真实的人性光辉。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哈利波特》系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人类的心理活动有了更多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