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光传输网络与技术
定价:52.00元
售价:38.0元,便宜14.0元,折扣73
作者:李淑艳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68246705
字数:
页码: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光传输网络与技术》内容围绕传输技术发展的历程,重点研究了光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及传输现场的基础维护。
《光传输网络与技术》主要讲述SDH、MSTP、DWDM、OTN、PTN五种光传输技术的应用。针对五种技术,主要从概述、产生背景、关键技术三方面进行描述,合理地设置教学情境和学习型工作任务。
《光传输网络与技术》概念清晰、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重点突出实践,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光传输工程培训用书及传输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章 SDH原理
1.1 SDH概述
1.1.1 SDH产生的技术背景
1.1.2 与PDH相比,SDH有哪些优势
1.1.3 SDH的缺陷
1.2 SDH信号的帧结构和复用步骤
1.2.1 SDH信号STM-N的帧结构
1.2.2 SDH的复用结构和步骤
1.2.3 映射、定位和复用的概念
1.2.4 小结
1.3 开销和指针
1.3.1 开销
1.3.2 指针
1.3.3 管理单元指针Au-PTR
1.4 SDH设备的逻辑组成
1.4.1 SDH网络的常见网元
1.4.2 SDH设备的逻辑功能块
1.5 SDH网络结构和网络保护机理
1.5.1 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
1.5.2 链形网和自愈环
1.5.3 链形网
1.5.4 环形网自愈环
1.5.5 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及特点
1.6 光接口类型和参数
1.6.1 光纤的种类
1.6.2 光接口类型
1.6.3 光接口参数
1.7 定时与同步
1.7.1 引言
1.7.2 同步方式
1.7.3 SDH同步定时参考信号来源
1.7.4 主从同步网中从时钟的工作模式
1.7.5 SDH的引入对网同步的要求
1.7.6 我国同步网现状
1.7.7 同步定时信号的传输
1.7.8 BITS的模块划分
1.7.9 SDIrI网的同步方式
1.7.1 0SDt{设备的同步方式
1.7.1 1网同步工作的举例
1.8 传输性能
1.8.1 误码性能
1.8.2 可用性参数
1.8.3 抖动漂移性能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MSTP技术简介
2.1 MSTP概述..
2.1.1 MSTP技术的发展状况
2.1.2 MSTP技术的标准状况
2.2 MSTP的原理及技术特点
2.2.1 MSTP的原理
2.2.2 MSTP的关键技术
2.2.3 MSTP的性能分析
2. 2.4.MSTP的技术特点
2.3 MSTP设备及组网
2.3.1 设备介绍
2.3.2 业务接入能力
2.3.3 网管操作说明
2.3.4 格林威尔公司MSAP设备介绍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DWDM简要原理
3.1 什么是波分复用
3.2 波分复用系统对光纤的要求
3.3 波分复用系统关键器件
3.3.1 分波/合波器件
3.3.2 光源
3.3.3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3.4 光监控信道(OSC)
3.5 DWDM的应用方式
3.6 DWDM网络单元
3.7 DWDM的组网形式
3.8 DWDM的优点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PTN技术
4.1 PTN技术概述
4.1.1 PTN技术产生的背景
4.1.2 PTN技术基本概念和特点
4.1.3 PWE3技术
4.1.4 PTN网络生存性
4.1.5 PTN发展现状及趋势
4.2 PWE3原理
4.2.1 技术简介
4.2.2 关键技术
4.3 MPLSVPN
4.3.1 MPLS体系结构
4.4 PTN保护机制
4.4.1 网络级保护(L2VPN)
4.4.2 L3VPN技术
4.5 VLAN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OTN技术
5.1 OTN概述
5.1.1 OTN光传送网的产生
5.1.2 OTN光传送网的特点
5.1.3 OTN节点设备类型
5.1.4 OTN与现有光传送网络的关系
5.2 OTN光网络的分层结构
5.3 OTN光传送模块帧结构和开销的定义
5.3.1 ODUk光数字单元
5.3.2 OTUk光传送单元
5.3.3 OCh光通道
5.3.4 OMS光复用段
5.3.5 OTS光传输段
5.3.6 NNI接口
5.3.7 ODUK子层的信号传送模块帧结构和开销信息
5.3.8 OPIJk的信号帧结构和开销信息
5.4 0TN的光物理接口
5.5 OTN设备功能块的定义
5.5.1 客户光段层业务信号接口功能块
5.5.2 ODUk子层的功能块
5.5.3 OTUk子层的功能块
5.5.4 OCh子层的功能块
5.5.5 OMS子层的功能块
5.5.6 OTS子层的功能块
5.6 OIN的网络保护
5.7 OTN的抖动和漂移性能
5.7.1 OTUk接口(NNI)允许输出的大抖动和漂移
5.7.2 OTUk接口(NNI)的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
5.7.3 OT1U1接口(NNI)的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
5.7.4 OT1U2接口(NNI)的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
5.7.5 OTU3接口(NNI)的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
5.8 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传输现场基础维护
6.1 现场维护基础.
6.1.1 传输的基本概念
6.1.2 常见的传输设备、结构
6.1.3 各类传输设备常见告警(面板与头柜)及含义
6.1.4 DDF、ODF架资料及相关资料的查询
6.1.5 小PDH光端机
6.1.6 注意事项
6.2 基本维护操作
6.2.1 电路环路、调度与测试
6.2.2 使用万用表测试中继电缆
6.2.3 环回
6.2.4 尾纤的插拔
6.2.5 光接口清洁操作
6.2.6 光功率测试
6.2.7 误码测试
6.2.8 单板的插拔和更换
6.2.9 单板复位
6.2.10 设备告警声音切除
思考与练习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SDH原理
1.1 SDH概述
1.1.1 SDH产生的技术背景
1.1.2 与PDH相比,SDH有哪些优势
1.1.3 SDH的缺陷
1.2 SDH信号的帧结构和复用步骤
1.2.1 SDH信号STM-N的帧结构
1.2.2 SDH的复用结构和步骤
1.2.3 映射、定位和复用的概念
1.2.4 小结
1.3 开销和指针
1.3.1 开销
1.3.2 指针
1.3.3 管理单元指针Au-PTR
1.4 SDH设备的逻辑组成
1.4.1 SDH网络的常见网元
1.4.2 SDH设备的逻辑功能块
1.5 SDH网络结构和网络保护机理
1.5.1 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
1.5.2 链形网和自愈环
1.5.3 链形网
1.5.4 环形网自愈环
1.5.5 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及特点
1.6 光接口类型和参数
1.6.1 光纤的种类
1.6.2 光接口类型
1.6.3 光接口参数
1.7 定时与同步
1.7.1 引言
1.7.2 同步方式
1.7.3 SDH同步定时参考信号来源
1.7.4 主从同步网中从时钟的工作模式
1.7.5 SDH的引入对网同步的要求
1.7.6 我国同步网现状
1.7.7 同步定时信号的传输
1.7.8 BITS的模块划分
1.7.9 SDIrI网的同步方式
1.7.1 0SDt{设备的同步方式
1.7.1 1网同步工作的举例
1.8 传输性能
1.8.1 误码性能
1.8.2 可用性参数
1.8.3 抖动漂移性能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MSTP技术简介
2.1 MSTP概述..
2.1.1 MSTP技术的发展状况
2.1.2 MSTP技术的标准状况
2.2 MSTP的原理及技术特点
2.2.1 MSTP的原理
2.2.2 MSTP的关键技术
2.2.3 MSTP的性能分析
2. 2.4.MSTP的技术特点
2.3 MSTP设备及组网
2.3.1 设备介绍
2.3.2 业务接入能力
2.3.3 网管操作说明
2.3.4 格林威尔公司MSAP设备介绍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DWDM简要原理
3.1 什么是波分复用
3.2 波分复用系统对光纤的要求
3.3 波分复用系统关键器件
3.3.1 分波/合波器件
3.3.2 光源
3.3.3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3.4 光监控信道(OSC)
3.5 DWDM的应用方式
3.6 DWDM网络单元
3.7 DWDM的组网形式
3.8 DWDM的优点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PTN技术
4.1 PTN技术概述
4.1.1 PTN技术产生的背景
4.1.2 PTN技术基本概念和特点
4.1.3 PWE3技术
4.1.4 PTN网络生存性
4.1.5 PTN发展现状及趋势
4.2 PWE3原理
4.2.1 技术简介
4.2.2 关键技术
4.3 MPLSVPN
4.3.1 MPLS体系结构
4.4 PTN保护机制
4.4.1 网络级保护(L2VPN)
4.4.2 L3VPN技术
4.5 VLAN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OTN技术
5.1 OTN概述
5.1.1 OTN光传送网的产生
5.1.2 OTN光传送网的特点
5.1.3 OTN节点设备类型
5.1.4 OTN与现有光传送网络的关系
5.2 OTN光网络的分层结构
5.3 OTN光传送模块帧结构和开销的定义
5.3.1 ODUk光数字单元
5.3.2 OTUk光传送单元
5.3.3 OCh光通道
5.3.4 OMS光复用段
5.3.5 OTS光传输段
5.3.6 NNI接口
5.3.7 ODUK子层的信号传送模块帧结构和开销信息
5.3.8 OPIJk的信号帧结构和开销信息
5.4 0TN的光物理接口
5.5 OTN设备功能块的定义
5.5.1 客户光段层业务信号接口功能块
5.5.2 ODUk子层的功能块
5.5.3 OTUk子层的功能块
5.5.4 OCh子层的功能块
5.5.5 OMS子层的功能块
5.5.6 OTS子层的功能块
5.6 OIN的网络保护
5.7 OTN的抖动和漂移性能
5.7.1 OTUk接口(NNI)允许输出的大抖动和漂移
5.7.2 OTUk接口(NNI)的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
5.7.3 OT1U1接口(NNI)的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
5.7.4 OT1U2接口(NNI)的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
5.7.5 OTU3接口(NNI)的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
5.8 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传输现场基础维护
6.1 现场维护基础.
6.1.1 传输的基本概念
6.1.2 常见的传输设备、结构
6.1.3 各类传输设备常见告警(面板与头柜)及含义
6.1.4 DDF、ODF架资料及相关资料的查询
6.1.5 小PDH光端机
6.1.6 注意事项
6.2 基本维护操作
6.2.1 电路环路、调度与测试
6.2.2 使用万用表测试中继电缆
6.2.3 环回
6.2.4 尾纤的插拔
6.2.5 光接口清洁操作
6.2.6 光功率测试
6.2.7 误码测试
6.2.8 单板的插拔和更换
6.2.9 单板复位
6.2.10 设备告警声音切除
思考与练习
附录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学术化,但又不至于枯燥乏味。作者在描述复杂的概念时,常常会引用一些经典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这使得内容更具权威性和深度。我注意到书中在介绍不同光传输技术时,都会详细分析其优缺点以及适用的场景,这种对比性的分析对于我这种希望全面了解行业现状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但最近公司在推进一个涉及光纤网络的项目,我需要快速了解相关技术。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茫茫知识海洋中的一座灯塔,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关于DWDM(波分复用)和OTN(光传送网)的章节,这两种技术在现代光网络中应用非常广泛,我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更深入的解释和最新的技术进展。我一直觉得,在技术领域,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这本书能够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不乏对实际工程应用的考量。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司的项目需求,并为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这本书让我感觉到,作者是一位真正有经验、有洞察力的专家,他的知识分享将是我宝贵的财富。
评分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严谨的逻辑结构和清晰的论述方式。作者在介绍光传输网络时,并没有急于深入到高深的技术细节,而是从最基本的光学原理开始,循序渐进地展开,让像我这样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逐步理解。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每一个概念的解释都非常到位,而且常常会配以精美的插图和图表,这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也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一直对光纤通信中的信号传输和衰减问题很感兴趣,这本书在这方面应该会有很详细的介绍。我是一名光学工程专业的学生,目前正在撰写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就与光通信息息相关。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更扎实的理论支撑,以及一些前沿的研究思路。我注意到书中有很多章节是关于光网络的设计、优化和维护的,这对于我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非常有价值。我喜欢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地记忆一些术语。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一种专业、严谨又不失易懂的良好印象,我相信它能成为我学习道路上的重要伙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朴实,但却透露着一种专业和沉稳的气质。翻开内页,我立刻被其内容所吸引。作者在书中对光传输网络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这对于我理解当前技术格局非常有帮助。我是一名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我的研究方向就包括了光通信。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帮助我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光纤传感和光网络安全的内容,这部分是我目前研究的重点。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精炼,但信息量却很大,读起来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也恰恰是我所需要的。我喜欢这种“干货满满”的书籍,它能够帮助我快速掌握核心知识,节省时间。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够为我未来的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激发我更多的研究灵感。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导师,它将带领我深入探索光传输网络的未知领域。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插图质量非常高,细节清晰,标注也很明确,这对于理解抽象的光学原理和网络拓扑结构非常有帮助。我是一名业余爱好者,对光传输技术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资源。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喜欢书中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光传输网络的认知。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光器件和光模块的介绍,这部分内容对于了解光网络的“硬件”构成非常关键。我普段在家裡喜歡自己動手做一些小實驗,希望這本書也能給我一些啟發,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耐心地引導我一步步探索光传输的奥秘。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介绍光传输网络各个方面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我的搜索终于有了结果。它的内容之丰富、讲解之细致,都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扎实,装帧上也看得出是用心了,纸张的触感很好,阅读起来不会觉得粗糙。拿到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它很厚重,信息量应该不小。我平时工作会接触到一些光通信的基础知识,所以一直想找一本更系统、更深入的书来学习。这本书的排版也比较清晰,章节划分得当,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方便快速定位感兴趣的内容。从目录来看,它涵盖了从光传输的基本原理到各种先进的技术,感觉非常全面。我特别期待里面关于光网络架构和管理的部分,这对我目前的实际工作非常有帮助。我是一名刚入行的网络工程师,接触到光传输的场景越来越多,但很多细节和理论知识还比较模糊。这本书的光环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希望它能帮助我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融会贯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这本书的出版时间也比较新,应该能反映最新的技术动态,这一点我很看重,毕竟光通信技术更新换代很快。我平时学习习惯是喜欢边看书边做笔记,这本书的留白也足够,方便我写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整体来说,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非常高,希望它能成为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