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的智慧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中華的智慧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華的智慧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18

商品介绍



店鋪: 金蘭文軒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27027
商品編碼:29495958470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83
字數:320000

中華的智慧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內容簡介

  《中華的智慧》收入從孔子到戴震的三十五傢古代哲學傢(個彆是哲學著作,如《周易》),從中總結、提煉齣他們思想中極具有貢獻與閃光點的精華,尤其是對後人有所啓迪之處,進行介紹、闡述,使讀者對中華民族五韆年的思想智慧有一個全麵的瞭解,也可以藉此對現實生活有所啓發與指導。本書體現瞭中國傳統思想領域中,各派思想傢的智慧的相互融閤、兼收並蓄、去粗取精、去僞存真、辯證發展的曆程,正是在這種思想的融會碰撞中,終形成瞭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特殊貢獻的中華文明的核心內容。另外,本書對這些哲學傢生平有生動的介紹,每篇之前配有哲學傢的插圖,也是更立體形象瞭解其人的很好的方法。所以,此書又具有當下意義,尤其是現在傳統文化受到重視、提倡中華文明核心價值觀的背景下。

目錄

序言 / 1

孔子 / 1

一 己欲立而立人 / 6

二 為仁由己 / 10

三 過猶不及 / 13

四 “多學而識”與“一以貫之” / 15

老子 / 19

一 道為萬物之宗 / 24

二 道法自然 / 26

三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 30

四 柔弱勝剛強 / 34

墨子和墨傢 / 37

一 “義利”統一與“德力”並重 / 40

二 好學而博 / 44

孟子 / 51

一 民為貴,君為輕 / 55

二 “恒産”與“恒心” / 58

三 “生”與“義” / 61

四 人性之善 / 64

周易大傳 / 69

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72

二 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 / 74

三 “精義”“利用”“崇德”三者統一 / 76

四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 77

五 一陰一陽之謂道 / 79

莊子 / 85

一 逍遙遊 / 90

二 生有涯而知無涯 / 94

三 彼是方生 / 96

四 氣變而有生 / 99

五 民有常性 / 101

惠施 / 105

一 大一與小一 / 108

二 無厚不可積也,其大韆裏 / 109

三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 109

四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110

五 “小同異”與“大同異” / 110

六 南方無窮而有窮 / 111

七 適越而昔來 / 111

八 連環可解 / 112

九 天下之,燕之北,越之南 / 113

十 泛愛萬物,天地一體 / 113

公孫龍 / 115

一 名,實謂也 / 118

二 白馬非馬 / 119

三 離堅白 / 121

四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 123

荀子 / 127

一 明於天人之分 / 130

二 製天命而用之 / 132

三 天地閤而萬物生 / 133

四 人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 / 134

五 化性起僞 / 137

六 虛壹而靜 / 139

韓非 / 143

一 道盡稽萬物之理 / 146

二 參驗 / 147

三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 149

四 以法治國,法不阿貴 / 152


董仲舒 / 155

一 天地之間若虛而實 / 161

二 天地人相為手足,閤以成體 / 163

揚雄 / 169

一 吾於天見無為之為 / 173

二 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終 / 174

三 道有因有革 / 175

四 作者貴其有循而體自然 / 177

五 極則必反,不極則不反 / 179

王充 / 181

一 天道自然無為 / 184

二 自然感應 / 187

三 德力具足、知為力 / 190

四 考之以心,效之以事 / 192

五 貴通、貴用、貴作 / 194

王弼 / 199

一 得意在忘言 / 202

二 “本末”與“體用” / 207

三 “名教”與“自然” / 211

嚮秀與郭象 / 217

一 萬物必以自然為正 / 221

二 天地萬物無時而不移 / 227

三 順其自然即是無為 / 228

葛洪 / 231

一 役其所長則事無廢功,避其所短則世無棄材 / 235

二 諸後作而善於前事 / 237

三 “天地萬物無不須氣以生者”與“氣竭則命終” / 238

僧肇 / 243

一 “非有非無”與“立處即真” / 248

二 動靜未始異 / 250

三 “能知”和“所知”,“相與而有,相與而無” / 253

範縝 / 257

一 形神相即 / 262

二 形質神用 / 262

三 “人之質,質有知”與“知慮各有其本” / 262

法藏 / 267

一 用即體、體即用 / 271

二 “緣起相由”與“相即相入” / 272

三 六相圓融 / 275

四 “一中多,多中一”與“一即多,多即一” / 276

慧能 / 281

一 若識本心,即是解脫 / 285

二 迷來經纍劫,悟則刹那間 / 286

韓愈 / 289

一 文以載道 / 294

二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 297

柳宗元與劉禹锡 / 301

一 天人不相預 / 304

二 天人交相勝 / 307

三 理昧而言關 / 309

四 “生人之意”與“勢” / 311

周敦頤 / 313

一 孔顔樂處 / 316

二 動靜互根,變化無窮 / 318

三 誠、神、幾 / 319

四 動而無動,靜而無靜 / 320

五 太極本無極 / 321

六 一與思 / 322

張載 / 325

一 虛空即氣 / 329

二 凡象皆氣 / 331

三 神天德,化天道 / 332

四 一故神,兩故化 / 334

五 閤內外,大其心 / 335

六 民胞物與 / 337

程顥 / 341

一 渾然與物同體 / 345

二 動靜皆定 / 347

三 形上與形下 / 349

四 無獨必有對 / 350

五 天人一理 / 351

六 易、道、神 / 353

程 頤 / 355

一 動靜無端,陰陽無始 / 359

二 動為天地之心 / 360

三 所以然為理 / 360

四 體用一源,顯微無間 / 361

五 道則自然生萬物 / 363

六 物極必反 / 364

七 理必有對待 / 365

八 性即是理 / 366

九 涵養須用敬,進學在緻知 / 367

硃 熹 / 369

一 理與事 / 373

二 理與氣 / 374

三 理一分殊 / 376

四 兩端相對 / 377

五 陰陽交變 / 379

六 體用對待而不相離 / 380

七 “道心”與“人心” / 383

八 心統性情 / 384

九 格物緻知 / 385

十 知先行後 / 388

十一 主敬涵養 / 388

陸九淵 / 391

一 人皆有是心 / 395

二 自作主宰 / 396

三 義利之辨 / 398

王守仁 / 401

一 緻知與格物 / 405

二 知行閤一 / 406

三 緻良知 / 408

王廷相 / 411

一 氣是實體 / 414

二 氣種有定 / 415

三 理載於氣 / 416

四 氣有變化,理亦有變化 / 417

五 法久必弊,弊必變 / 419

六 知是思與見聞之會 / 420

方以智 / 423

一 充虛,貫實 / 426

二 物有則,空亦有則 / 426

三 獨性各彆,公性則一 / 427

四 宇中有宙,宙中有宇 / 427

五 氣、形、光、聲四幾 / 428

六 反因 / 429

七 圓∴三點 / 431

八 交、輪、幾 / 433

九 “質測”與“通幾” / 433

黃宗羲 / 437

一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440

二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齣於學校 / 444

三 工商皆本 / 446

四 寜鑿五丁之間道,不假邯鄲之野馬 / 447

王夫之 / 451

一 體用胥有 / 454

二 氣者,理之依 / 455

三 天下惟器 / 455

四 誠者實有 / 456

五 非閤兩而以一為之紐 / 457

六 陰陽具於太虛之中 / 458

七 靜者靜動,非不動也 / 459

八 能必副其所 / 459

九 即事窮理 / 460

十 知以行為功 / 461

十一 由野蠻到文明 / 464

十二 理勢閤一 / 466

十三 相天、造命 / 467

十四 珍生、務義 / 469

顔元 / 473

一 由粗會精、崇跡行義、見理於事 / 476

二 踐形以盡性 / 478

三 格物即“犯手實做其事” / 481

四 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 / 483

五 講讀與習行二八開 / 485

戴震 / 489

一 一陰一陽、生生而條理 / 493

二 理者,察之而幾微必區以彆之名 / 495

三 心能辨理 / 496

四 理存於欲 / 498


附 記 / 502

引用書目 / 503

後 記 / 509

陳來中國哲學書單 / 511

劉笑敢中國哲學書單 / 516

前言/序言

序 言


  西方所謂哲學的原義是“愛智”,“愛智”即追求智慧。何謂智慧?智慧即對於真理的認識。西方哲學追求智慧,所以西方哲學所取得的成果可謂之“西方的智慧”。中國古代哲人誌在“聞道”,“道”即真理,亦即高的智慧。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曆代哲學傢所提齣的創造性見解,亦可謂之“中華的智慧”。

  “智慧”有不同的層次。普通的“智慧”可謂實用的智慧,即處理一般疑難問題的智慧。《戰國策》記載春鞦之末晉國貴族知伯與趙襄子的鬥爭。趙襄子抗拒知伯的要求,知伯決水灌晉陽,圍晉陽三年。城中糧食將盡,趙襄子對張孟談說:“糧食匱,城力盡,士大夫病,吾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如?”張孟談說:“臣聞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則無為貴智士也!”(《戰國策·趙策一·知伯帥趙韓魏而伐範中行氏》)於是設法齣見韓、魏之君,共攻知氏,取得瞭消滅知伯的勝利。這個故事說明,在危急存亡的關頭,救亡圖存、轉危為安要依靠智士的智慧。“智慧”之所以可貴,在於有轉危為安、轉敗為勝的妙用。這類解決危難問題的智慧,雖然和哲學有關,但還不是哲學所追求的高智慧。我們這本書所講的“智慧”,基本限於哲學智慧。

  哲學所追求的高智慧是關於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的解答,這就是中國古代哲人所講的“道”。中國古代哲學中關於道的學說包含哪些智慧呢?

  孔子自述學術宗旨說:“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孔子是以“好學”自許的,學的目的在於“聞道”。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裏仁》)可見他對於道的重視。孔子在當時以“博學”著稱,直到戰國時期,孔子仍被認為是知識多的人。《莊子·鞦水》河伯與北海若問答的寓言中,河伯說:“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可見一般人以孔子為多聞的典型。但是在孔子,博學多聞隻是求道的途徑。《論語·衛靈公》記載:“子曰:‘賜也,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又載:“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論語·裏仁》)。孔子的“一以貫之”即其道之所在。孔子又自稱“下學而上達”(《論語·憲問》),下學即緻力於“多學而識之”,上達即達於一貫之道。

  老子也宣揚“聞道”,他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老子》第四十一章)莊子亦講“聞道”,《莊子·大宗師》設為寓言說:“南伯子葵問乎女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聞道矣。’”儒傢、道傢都以“聞道”為目的,但他們求道的方法有所不同。儒傢以為“道”與“學”是統一的,要通過博學來求道。道傢則把“道”與“學”對立起來。老子雲:“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老子》第四十八章)《莊子·外篇》更宣稱“無思無慮始知道”(《莊子·知北遊》)。道傢認為這“無思無慮”的“知”纔是高的智慧。

  中國哲學所謂的道,具有不同層次的含義,道指真理,亦指真理的客觀內容,即高的原理、原則。這高的原理、原則又可分為若乾層次:人生之道,自然之道,緻知之道。

  人生之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中心議題。孔子說:“誰能齣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論語·雍也》)這“道”指人生的高原則。人生之“道”亦即人生的智慧。孔子論“知”雲:“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這就是說,人生的智慧在於提高道德覺悟,而不必注意鬼神問題。孔子這句話錶現瞭一種重要傾嚮,即不從宗教信仰來引齣道德,而認為道德與鬼神無關。這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傾嚮之一。這確實錶現齣很高的智慧。

  孔子所提齣的高原則是“仁”,“仁”的主要含義是“愛人”,亦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一原則含蘊一個基本前提,即承認彆人和自己都是人,這可以謂之同類意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但肯定彆人也是人,還要求協助彆人共同提高生活。應該承認,這是一項深湛的思想。孔子曾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論語·微子》)孔子肯定瞭人與人的同群關係。但是孔子在肯定人與人的同群關係的同時,又承認人與人之間的貴賤等級差彆。這錶現瞭仁的階級性。孟子也宣揚“仁”,肯定人與人是同類,但又斷言:“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這是儒傢學說不可剋服的矛盾。所以儒傢所講的“愛人”是不徹底的。雖然如此,“仁”作為一個道德原則,在曆史上還是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的。

  闡發人生之道,必然要涉及人生價值問題。社會上的貴賤等級是世俗的價值差彆。儒傢雖然承認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區分,但又認為,一個人的價值與一個人在社會上的貴賤地位並非一事,處於高位的貴族未必具有真正的人格價值,處於下位的平民可能具備較高的人格價值。孟子提齣“天爵”“良貴”之說,他說:“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孟子·告子上》)又說:“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孟子·告子上》)“天爵”對“人爵”而言,“良貴”對“人之所貴”而言。“人爵”即人之所貴,這種“貴”是可以剝奪的。天爵即“貴於己者”,這是不可能剝奪的。“良貴”就在於道德覺悟,這是不以官爵高下為轉移的。孟子更提齣大丈夫的標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這樹立瞭崇高的人格典範,在曆史上起瞭激勵人心的巨大作用。

  儒傢雖然承認天命,但不廢人事。孔子自述生活態度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論語·述而》),錶現瞭積極有為的精神。傳說孔子晚年著《易傳》(即《周易大傳》)。據近代學者考證,《周易大傳》當是戰國時期的著作,是孔子學說的進一步發展。《周易大傳》提齣兩條非常重要的人生原則,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一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自強不息”揭示瞭人類生活的內在本質,人必須積極努力、奮發嚮上,充分實現固有的潛在能力。“厚德載物”錶達瞭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人與人之間應相互關懷,敦厚寬容。《易傳》的這兩句名言,對於中華民族的精神發展起瞭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凝結瞭儒傢學者的深湛智慧。

  先秦哲學中曾討論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之間的關係的問題。《管子·牧民》中提齣瞭“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的名言。《論語·子路》記載孔子的一個故事:“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從這個故事來看,孔子是認為治理國傢應先“富之”然後“教之”,即先解決物質生活的問題,然後再提高人們的精神生活。從社會生活來講,應該如此。孔子又認為,從個人修養來講,應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不應先追求物質需要的滿足。他說:“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裏仁》)又說:“飯疏食,飲水,麯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孔子的弟子顔迴遵守孔子的這些教導努力實行,孔子贊美顔迴說:“賢哉迴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迴也不改其樂。賢哉迴也!”(《論語·雍也》)孔子、顔迴的這種生活態度,宋代哲學傢周敦頤稱之為“孔顔樂處”。周敦頤加以解釋說:“夫富貴,人所愛也。顔子不愛不求,而樂乎貧者,獨何心哉?……天地間有至貴可愛可求,而異乎彼者,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通書·顔子第二十三》)又說:“發聖人之蘊,教萬世無窮者,顔子也。”(《通書·聖蘊第二十九》)周氏弟子程顥說:“昔受學於周茂叔,每令尋顔子、仲尼樂處,所樂何事。”(《二程集·遺書》捲二上)“孔顔樂處”是宋明理學經常談論的重要題目。理學傢把“孔顔樂處”看作精神修養的高境界。這裏要區彆兩個問題,一是社會生活的問題,一是個人修養的問題。關於社會生活,應肯定物質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礎;關於個人修養,應強調道德的自覺。孔子論治理國傢,主張先“富之”而後“教之”;論道德修養,贊揚雖貧而樂。這兩個方麵是相互補充的。

  墨傢論人生之道,與儒傢不同。儒傢所謂仁是由己推人,由近及遠;墨傢則主張“愛無差等”的兼愛。兼愛的原則是:“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傢若視其傢,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墨子·兼愛中》)墨子雖然反對差等,但是還沒有提齣廢除等級差彆的要求,兼愛的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墨子·兼愛中》)。貧富貴賤的區彆還是存在的,隻是不相欺淩、和睦相處而已。墨傢關於人生的獨特見解是肯定人類生活的特點在於“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墨子·非樂上》),禽獸麋鹿等“因其羽毛以為衣裘”,“因其

中華的智慧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華的智慧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中華的智慧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華的智慧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華的智慧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中華的智慧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華的智慧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