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唢呐基础教程 | 其他参考信息 | |
| 作者: | 陈家齐 编著 | 开本: | 366000 |
| 定价: | 39.80元 | 页数: | 193 |
| 沁墨缘价: | 23.86元 | 出版时间: | 2012-7-1 |
| ISBN号: | 9787547704950 | 印刷时间: | 2012-7-1 |
| 出版社: | 同心出版社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编辑推荐
前言
章 唢呐历史源流
节 唢呐的流布地域及其不同称谓
第二节 唢呐的起源
第三节 唢呐在我国出现的年代及使用概况
第二章 唢呐乐器常识
节 常用唢呐的种类及其表现性能
第二节 唢呐各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
第三节 唢呐的选购和养护
第三章 唢呐吹奏基础知识
节 学习唢呐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唢呐持法
第三节 吹奏姿势
第四节 口形与含哨
第五节 半音控制
第六节 唢呐吹奏的呼吸方法
第四章 唢呐基础练习
节 D调指法练习
1.发音练习
2.分奏练习(1)
3.分奏练习(2)
4.分奏练习(3)
5.分、连奏练习(1)
6.D调五声音阶练习
7.分、连奏练习(2)
8.D调五声音阶模进练习
9.我爱吹唢呐
10.春光好
11.十样景
12.彝家舞曲(二重奏)
13.高控制和叉口指法练习
14.超吹练习
15.D调七声音阶及切分音练习
16.D调五声音阶模进练习
17.附点音符练习
18.五声音阶分、连奏练习
19.五声音阶旋律练习(1)
20.采茶捕蝶
21.伐木
22.快乐的心
23.彝寨风情
24.万年欢
25.综合练习(1)
26.综合练习(2)
27.金蛇狂舞
28.分、连奏练习(3)
29.五声音阶旋律练习(2)
30.伟大的北京
第二节 G调指法练习
1.C调五声音阶练习(1)
2.G调五声音阶练习(2)
3.G调五声音阶练习(3)
4.G调七声音阶练习
5.八度大跳练习
6.长鼓舞曲
7.五声音阶旋律练习
8.《刘三姐》主题歌连奏
9.孟姜女
10.欢乐的农家
11.春之歌
12.翻身道情
13.春到茶山
14.渔家织网唱丰收
15.延边舞曲
16.送肥
第三节 A调指法练习
1.A调五声音阶练习(1)
2.A调五声音阶练习(2)
3.A调七声音阶练习(1)
4.A调七声音阶练习(2)
5.A调五声音阶旋律练习
6.儿童舞曲
7.A调七声音阶旋律练习
8.我爱北京天安门(二重奏)
9.分解和弦练习
10.八度大跳练习
11.滚葫芦
12.运粮忙
第四节 F调指法练习
1.F调五声音阶练习
2.F调五声音阶模进练习
3.F调五声音阶旋律练习
4.在北京的金山上
5.秋收起义歌
6.综合练习
7.哈达献给毛主席
8.F调七声音阶练习
9.海青歌
10.八板
11.豆叶黄
12.下调驻马亭(片断)
13.幸福年
第五节 C调指法练习
1.C调五声音阶练习
2.C调五声音阶模进练习
3.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
4.C调七声音阶练习(1)
5.C调七声音阶练习(2)
6.幕间曲(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7.黎族舞曲
8.一江风(片断)
9.节 奏练习
第五章 唢呐常用技法演练
节 手指技巧
一、打音
1.打音练习(1)
2.打音练习(2)
二、倚音
1.五哥放羊
2.三十里铺
三、指弹音
1.指弹音练习(1)
2.指弹音练习(2)
四、垫音
1.单垫音练习(1)
2.单垫音练习(2)
3.复垫音练习
五、指颤音
1.指颤音练习(1)
2.指颤音练习(2)
3.手指技巧综合练习
第二节 滑音技巧
一、气滑
二、指滑
三、气、指配合滑
1.滑音练习(1)
2.滑音练习(2)
3.小二番
4.浏阳河
5.滑音练习(3)
第三节 连奏技巧
1.F调快速连奏练习
2.C调快速连奏练习
3.G调快速连奏练习
4.A调快速分、连奏练习
5.D调快速连奏练习
第四节 分奏技巧
一、单吐
1.吐、库奏混合练习(1)
2.吐、库奏混合练习(2)
一、三吐与双吐
1.三吐练习(1)
2.三吐练习(2)
3.儿童舞曲(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
4.三吐练习(3)(电影《地道战》插曲)
5.双吐练习(1)
6.三吐、双吐混合练习
7.双吐练习(2)
8.民谣
9.女战士刀舞(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
10.快速分奏练习
三、顿音
顿音与连奏练习
四、重音
五、保持音
重音与保持音练习
六、弹舌音
弹舌音练习
七、弹音
1.单弹音余音练习
2.单弹音练习
3.复弹音练习(1)
4.复弹音练习(2)
5.工尺上
第五节 色彩性技巧
一、花舌音
1.花舌音练习(1)
2.花舌音练习(2)
一、箫音
1.箫音练习(1)
2.箫音练习(2)
3.海青歌(片断)
三、气拱音
气拱音练习
四、唇颤音
五、气颤音
六、腹颤音
颤音综合练习
七、舌推音
八、变色音
第六节 循环换气
1.小拜塔
2.四六句
3.小开门
4.闷工调二板傍妆台
第七节 吹腔、咔腔、口琴与喉音技巧
一、吹腔
二、咔腔
三、口琴
四、喉音
打枣
……
第六章 综合练习曲
第七章 乐曲选练
第八章 唢呐哨片的制作与加工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朴实,没有花哨的插图,封面上印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我是一名对唢呐充满了好奇但又完全是零基础的初学者,之前也了解过一些入门的书籍,但总觉得要么太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跳跃性太强,跟不上节奏。拿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排版,文字大小适中,不会觉得拥挤,而且每个章节的标题都很明确,让我一眼就能知道这一部分会讲什么。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唢呐基础知识的介绍,比如唢呐的构造、保养方法、正确的持吹姿势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入门书籍中很少能看到如此详尽的讲解。作者的语言也很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耳边循循善诱,没有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我这个新手也能轻松理解。书中的插图也很到位,比如示范持吹姿势的图,非常直观,方便我对照模仿。我最期待的就是后面的练习曲了,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真正踏上唢呐的学习之路,吹奏出动听的旋律。
评分我是一名在社区大学担任音乐基础课程的讲师,经常需要为学生推荐入门教材。这次偶然了解到这本书,便购入了一本进行评估。我主要从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角度来审视这本书。首先,这本书在结构上清晰明了,章节划分合理,易于教学者组织课程。其次,作者在内容上,对唢呐演奏的基础知识,如持琴、口型、气息控制、指法等,都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讲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每一个基本功的练习,都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且配以图示,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另外,书中选取的一些练习曲目,都是经典且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乐感和基本功。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编写思路非常清晰,注重实际操作,能够有效地引导初学者建立起正确的演奏习惯。我认为,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唢呐的学生,或者作为音乐教师的教学辅助材料,这本书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我是一名有着多年管乐学习经验的乐手,这次是出于对民族乐器唢呐的兴趣才购入的这本书。拿到书后,我第一时间翻阅了其章节安排和内容逻辑。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编排感到非常满意,它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路径,这一点对于任何乐器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在介绍基础知识时,并没有像很多入门书籍那样,上来就讲一堆枯燥的理论,而是巧妙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的演奏技巧中,让学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相关概念。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于气息运用和指法变换的讲解,这部分内容写得非常细致,并且提供了大量的示范性练习,这对于唢呐这种对气息和指法要求极高的乐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试着按照书中的示范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练习,感觉这本书的内容确实能够帮助我快速地找到正确的发力点和指法感觉。我对于书中后续的进阶内容也非常期待,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进一步提升我的唢呐演奏水平。
评分说实话,我本身对唢呐的了解不多,但一直觉得唢呐的声音非常有穿透力,听起来很喜庆,所以一直想尝试一下。在网上搜寻了不少入门教程,最后选择了这本书。拿到手后,我先随便翻了翻,感觉这本书挺厚实的,内容应该挺丰富的。我主要关注的是它是否适合完全没有基础的人。书的开头部分,果然就像我预期的那样,从最基础的乐器介绍开始,讲解了唢呐的各个组成部分,还有怎么握,怎么吹,这些对于新手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而且,书里有很多图片,跟着图片模仿,感觉就好多了,不会像自己瞎摸索那样摸不着头脑。我试着照着书里说的,用嘴巴去感受一下气息的流动,虽然一开始吹不出什么像样的声音,但我觉得至少找到了一个方向。书后面的乐谱,看起来也挺简单的,虽然我一个音符都不认识,但感觉将来是可以一步一步学会的。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了我一种“踏实”的感觉,觉得好像真的可以从零开始学会吹唢呐了。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在音乐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油条”来说,虽然不是唢呐专业,但对乐器学习的规律有着一定的体会。我拿到这本书,首先关注的是其内容的深度和系统的性。翻阅下来,我发现这本书在基础理论的阐述上,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做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音阶、指法、气息的控制等核心概念,作者都给予了细致的讲解,并且结合了实际的练习方法。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唢呐发声原理的解释,这对于理解如何发出饱满、圆润的音色至关重要。此外,书中提供的乐谱,我仔细看了几首,发现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入门曲目,而且都配有清晰的简谱,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我注意到,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这使得内容更加接地气,而不是简单的教科书式罗列。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内容编排和理论深度上,都能满足不同程度的学习者的需求,我认为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唢呐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