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中文版 作 者: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甦等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1 I S B N:9787115111302 字 数:1266000 页 码:621 版 次:1 装 帧:平装 开 本:大16开 重 量:1260g 原 价:88.00元编辑推荐
相关购买点击进入: 心理学与生活(第18版)(英文版) ★心理学与生活被誉为“普通心理学”第*品图书 ★心理学与生活被世界多所大学心理学系指定教材 心理学也许是现代生活中人们广泛涉及的主题,因为,其实人的生活先也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为人处世,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知识和帮助。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 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是一本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品书、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经典教材。 我国心理学界有不少教师多年来一直在用本书英文版作为教学的第*参考用书。但遗憾的是,由于版权方面以及一百多万字繁重的翻译量等原因,致使本书一直没有一个中译本。怀着对我国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8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精心翻译。正如王垒教授所言:“这部教材的翻译是北大心理学系的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目录
第1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 第2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3章 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4章 感觉 第5章 知觉 第6章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第7章 学习与行为分析 第8章 记忆 第9章 认知过程 第10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第11章 人的毕生发展 第12章 动机 第13章 情绪、压力和健康 第14章 理解人类人格 第15章 心理障碍 第16章 心理治疗 第17章 社会过程与关系 第18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 专业术语表 参考文献 人名和主题索引内容介绍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也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教材。不仅如此,这本心理学与生活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作为一本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特教学方法的成熟教材,心理学与生活原书中所有元素-比如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极具价值的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的“人名和主题索引”等等,对于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在该中译版本中都被完整地翻译和保留了下来。另外,与心理学与生活教学配套使用的还有一系列丰富、独特的教学辅助资料和工具,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公司和培生教育出版公司合作,为使用本教材的教师提供主要课件。 这本心理学与生活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它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独特风格同样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好读物。作者介绍
理查德·格里格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曾获LexHixon社会科学领域杰出教师奖。在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专长,是美国心理学会实验心理学分会的会员。从《心理学与生活》这部经典教科书第14版修订时开始,格里格成为该书的合著书。
作为一名家有幼儿的宝妈,我每天都在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真的会感到手足无措,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这本书里面的“发展心理学”部分,简直是我的福音!它系统地介绍了儿童从婴幼儿到青春期的发展规律,让我对孩子的行为有了更科学、更理性的认识。比如,书中关于“依恋理论”的解释,让我理解了孩子为什么会表现出分离焦虑,以及如何建立安全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儿童行为管理的方法,比如如何正面管教,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这些都对我非常有帮助。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凭感觉摸索,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指导方向。它让我更加自信地陪伴孩子成长,也让我看到了孩子身上无限的可能性。这本书不仅让我成为了更好的母亲,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评分我是一名大学生,主修的专业和心理学擦边,但很多时候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感觉离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点遥远。这本书的出现,真的是及时雨!它巧妙地将枯燥的心理学理论,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中。比如,关于“社会认知”的那部分,书中用了很多关于社交媒体、群体行为的例子,让我瞬间茅塞顿开,原来我们刷短视频、点赞评论,背后都有如此精妙的心理学原理在支撑。而且,书里还讲了很多关于学习方法、记忆技巧的内容,这对于我这种学业压力大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宝藏!我试着运用书中介绍的“间隔重复”和“主动回忆”的方法来复习功课,效果真的比死记硬背好太多了,记忆也更牢固。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涉及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等我们年轻人非常关心的话题,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反而觉得特别接地气。它让我觉得,心理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学科,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智慧。
评分自从进入职场,我总感觉自己像个陀螺,被各种工作压得喘不过气,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个行业。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迷茫的内心。它里面关于“职业倦怠”、“工作压力与应对机制”的部分,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原来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困扰。书中的案例分析特别深入,让我看到了不同职业、不同人生阶段的人们是如何面对挑战的,也从中汲取了很多力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心流”的理论,书中解释了如何通过找到工作的意义和乐趣,进入一种高效而愉悦的工作状态。我开始尝试着将一些重复性的工作,赋予一些新的挑战和意义,或者在工作中寻找一些可以让我投入其中的小乐趣,渐渐地,我发现工作不再那么令人抗拒,反而有了一些成就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教科书,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导手册,它帮助我理解自己,也帮助我更好地与外部世界互动。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最近一直因为工作压力大,情绪很不稳定,晚上也睡不好,白天总是昏昏沉沉的。偶然间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封面设计就挺吸引人的,心理学与生活,听起来就很有共鸣。回家迫不及待地翻开,里面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流,一点一点地疏导我内心的焦虑。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研究,让我自己去体会、去理解情绪的来源和运作机制。比如,关于“认知重评”的练习,我尝试着在感到沮丧的时候,问自己“这件事真的有那么糟糕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这种自我对话的方式,真的让我从一个负面情绪的漩涡中抽离出来。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生动有趣,一点也不像枯燥的学术著作,很多地方都让我会心一笑。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陪我一起探索内心深处的世界,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现在,我能更好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也能用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了。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感到好奇,总想弄明白人们为什么会做出某些选择,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绪。这本书真的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从最基础的生理心理学,到更复杂的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内容非常全面。而且,它并不是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研究案例,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心理学的魅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认知偏差”的讨论,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谓的“理性”往往是被很多无意识的因素所影响的。比如,关于“确认偏误”,我发现自己以前在做决策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了相反的证据。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更加审慎地思考,也让我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认识自我和理解他人的一扇窗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