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你的2岁孩子 育儿/家教 书籍 |
| 作者: | [美]兰西斯·伊尔克,[美]卡罗尔·哈柏 紫图 出品 |
| 定价: | 49.9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出版日期: | 2018-03-01 |
| ISBN: | 9787559615633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内容简介 | |
| 你的孩子2岁了,他的生活技能、运动技能和语言能力等已经有了明显提高,情绪也比较稳定,显得温和而友善,和他们相处显得比一岁半容易多了。他们开始借助一些语言或亲密的动作,来表达对你的爱,一切看上去都很好。可是,“可怕的两岁”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 当孩子表现出教养的困难和麻烦时,如果父母知道这不是个别行为,而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共有的暂时现象,心里就会踏实很多。同样,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如果了解孩子在某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就可以减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盲目性。 为了告诉父母孩子在成长各个阶段的发展和行为,美国格赛尔人类发展研究所在耶鲁大学对数以千计的孩子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汇集在《你的N岁孩子》系列。书中不仅详细总结了孩子各年龄段在身心发展特质、心智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和人际关系表现,也总结了他们这一阶段的成长规律,并列举孩子的很多典型表现,在此基础上给父母提供教养建议、亲子共处技巧。 我们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加了解孩子,从而理解并欣赏孩子的行为。 |
| 目录 | |
| 《你的2岁孩子》 作者序? 给父母一份关于孩子的成长地图 001 名家序(一)? 众里寻他千百度 005 名家序(二)? 在这里寻找答案 010 名家序(三)? 在帮助孩子的同时懂得孩子 012 编者序? 科学,爱 014 两岁孩子能力发展及教养简表 018 章“乖乖的两岁”和“可怕的两岁”——两岁孩子的性情转变 两岁孩子的生活技能、运动技能和语言能力等已经有了明显提高,情绪也比较稳定,显得温和而友善,和他们相处显得比一岁半容易多了。但“可怕的两岁”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父母在这个阶段又有些什么要注意的呢?本章将告诉你答案。 1. 给父母的提醒 008 ? ? 同龄孩子间的性格差异可能与孩子的人格特质有关 ? ? 你做对了,孩子才会做得对 ? ? 你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不会改变 第二章 好奇与执拗——两岁孩子的身心发展特质 在很多父母看来,两岁的孩子是人喜欢的,也是照顾的。他们不再像一岁半时那么盲目、莽撞、冲动,一刻也坐不住,也不会再只以自我为中心、不管他人,需要你追着他到处跑。你不用再时刻跟在他身边保护他了,也不用再担心他一不小心就摔倒,真的是这样吗? 1. 两岁的孩子变得懂事、温和 014 ? ? 情绪稳定、快乐自足 ? ? 喜欢观察和探究身边的 2. 两岁半到三岁之间的期 018 ? ? 他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和自己对着干 ? ? 对一切都要求“一致” ? ? “ 做选择”是件异常艰难的事情 ? ? 固执、不听话,其实是为了获取感 ? ? 两岁孩子的顽固、多变是成长的经阶段 ? ? 家长多用“为什么”可以让他增长知识 ? ? 情绪很紧张 第三章? 以自我为中心——两岁孩子的人际关系 孩子到了两岁后,开始喜欢与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但奇怪的是,他们之间并没有多少深入的接触和交流。许多父母对此都有疑虑:孩子的这种相式,到底有没有意义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要拘泥于他们“没有接触和交流”这点,因为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喜欢与对方在一起,事实上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会收获很多。 1. 两岁:基本不会注意其他人 030 ? ? 孩子们彼此之间并不做实际交流 ? ? 打架只是沟通方式的表现 ? ? 相互间的关系变动很大,大人应为他们安排多种活动 2. 两岁半:要父母引导的时期 036 ? ? 希望每件东西都归他所有 ? ? 有很强的攻击性 ? ? 大人要多给孩子正确的引导,锻炼他们的社会能力 3. 兄弟姐妹:尽量不要让他单独与弟弟妹妹相处 041 第四章? 尊重 引导——与两岁孩子相处的技巧 本章所说的技巧有一种秘诀的意思,年轻的父母用这些专家提供的技巧可以更好地与两岁的孩子相处,帮助他在这一段时间健康成长。比如,接受孩子将玩具摆在同一个地方等,这些小技巧对于培养他一生的自我意识有很重要的作用。 1. 使生活愉快的十三个技巧 046 ? ? 技巧一:约定规矩 ? ? 技巧二:接受孩子追求“一致” ? ? 技巧三:接受并允许他有寄托物 ? ? 技巧四:收好不能让他拿到的重要物品 ? ? 技巧五:对孩子的指令要留有余地 ? ? 技巧六:尽量想办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 ? 技巧七:不要让他跟你“讨价还价” ? ? 技巧八:自己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 ? 技巧九:转移关注点或带他离开 ? ? 技巧十:告诉他事情的安排及过程 ? ? 技巧十一:让音乐无处不在 ? ? 技巧十二:对他的哭闹置之不理 ? ? 技巧十三:给孩子做选择的机会 2.给父母的提醒 061 第五章? 动作协调和语言 |
| 编辑 | |
| ★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美国格塞尔人类发展研究所根据上千位孩子真实成长跟踪总结的早教百科! 为了告诉父母孩子在成长各个阶段的发展和行为,美国格赛尔人类发展研究所在耶鲁大学对数以千计的孩子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汇集在《你的N岁孩子》系列。书中不仅详细总结了孩子各年龄段在身心发展特质、心智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和人际关系表现,也总结了他们这一阶段的成长规律,并列举孩子的很多典型表现,在此基础上给父母提供教养建议、亲子共处技巧。 ★ 兰登书屋30年当家好书,阶梯教养圣经,两代父母,3亿家长的信赖选择! 《你的N岁孩子》系列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了兰登书屋30多年的当家品牌,并被授权到各地,成为了两代父母、3亿家长的信赖选择。自2012年引进简体版后,一直好评如潮,短短7年间持续就超过100万册,好评率高达99.6%。众多家长口口相传,倾情,被奉为“新手爸妈读的育儿宝典”。 ★ 内容全面,入厕训练到穿衣吃饭,再到培养幽默感,你想知道的关于2岁孩子的一切,本书都将告诉你! 你的孩子2岁了,他的生活技能、运动技能和语言能力等已经有了明显提高,情绪也比较稳定,显得温和而友善,和他们相处显得比一岁半容易多了。他们开始借助一些语言或亲密的动作,来表达对你的爱,一切看上去都很好。可是,“可怕的两岁”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打开本书,你想问的问题都在里面,让你轻松当爸妈,养娃so esay!!! ★《你的N岁孩子》全新升级改版 1.内文改用手感更好的轻型纸,封面特种纸,高端大气,也更适合用于赠送亲朋好友; 2.开本更加小巧适手,方便家长们随身携带,闲暇之余便能翻出来一探究竟; 3.对语言文字进行加工润色,更加口语化、生活化,方便家长们理解阅读; 4.聘请知名育儿专家对内文进行审订,与时俱进,剔除部分过时的、*的案例及分析;同时结合原书观点新增了一些新鲜案例,以确保科学合理性。 ★ 中国儿童教育专家罗玲、李跃儿、胡萍、小巫、兰海、安燕玲、海文颖倾情作序! 因为有这样一套书,告诉你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标识,解开他每个年龄的密语……不再纠结所谓的“问题”,为人父母也变成了*容易的事! |
我得说,这本书在“游戏化学习”方面的独到见解,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玩耍”的认知。我以前总觉得,玩耍就是玩耍,学习就是学习,两者需要分开进行。但这本书明确指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游戏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环境。它提供的建议不再是枯燥的“教具操作指南”,而是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场景重塑方案”。比如,如何把厨房里普通的面粉和水变成一个探索“沉浮”和“混合”的科学实验;如何利用沙发垫和毯子构建一个能练习空间感知和团队协作的“秘密基地”。这些建议充满了想象力,而且所需材料极其简单,都是家中唾手可得之物。最重要的是,书中的引导语设计得非常高明,它教我们如何提问,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例如,当孩子把水洒得到处都是时,与其训斥,不如引导他去观察“水流的路径”或者“湿润的范围”。这种潜移默化的启发式教育,让我看到了培养孩子好奇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全新路径。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让我们在与孩子尽情享受亲子时光的同时,高效地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发展。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逻辑和数据支持的人,我对那种充斥着“爱与魔法”的空泛之谈是敬而远之的。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像很多育儿书那样只会告诉你“要相信你的直觉”,而是提供了大量基于儿童心理学和早期教育研究的理论支撑。每一次提出一个育儿建议,作者都会用清晰的逻辑链条解释“为什么这样做有效”。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建立日常惯例”的那一章。书中详细阐述了为什么重复性的活动(比如睡前故事的固定顺序)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并且引用了依恋理论来佐证,而不是仅仅说“这样比较省心”。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这个“理工科”的家长读起来非常过瘾。它让我明白,育儿不是玄学,而是有科学依据的行为引导。读完后,我立刻回去重新梳理了我们家的早晨流程,加入了几个书里推荐的“过渡仪式”,结果第二天早上,那个本应是“打仗”时间的早晨,竟然奇迹般地顺畅了许多。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看似模糊的“爱”转化成了清晰可操作的“策略”。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精妙,它不像那种流水账式的育儿记录,而是像一个精心打磨的工具箱,里面的每一件工具都锋利且实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各种“发展里程碑”时所采用的对比方法。她不会用冷冰冰的图表来轰炸你,而是通过生动的、甚至有些幽默的日常生活片段来展示孩子的成长轨迹。比如,关于精细动作的发展,她描述了从抓握到能自己拿起小饼干的整个心路历程,让我不禁回想起我家那位小家伙笨拙却可爱的尝试。更重要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关于“父母自我关怀”的内容。这一点是很多育儿书常常忽略的“隐形陷阱”。作者坦诚地分享了自己作为母亲也会有的焦虑和疲惫,这让我感到极大的安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真诚感,使得整本书的专业性并没有因为亲切感而打折扣,反而因为有了人性的温度而更具说服力。我甚至把书中关于如何“为自己争取独处时间”的那几页,用便利贴贴在了我的电脑旁,这简直是对我精神健康的巨大支持。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养育孩子,更是提醒我要如何更好地做我自己。
评分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读完了这本“育儿秘籍”!说实话,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的育儿书多如牛毛,大多都是陈词滥调,让人读完感觉就像是喝了一杯温吞水。但这本书,它简直就是为我这种在育儿路上摸爬滚打、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的父母们准备的“心灵鸡汤”加上“实战演练手册”。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她似乎完全理解我们这些家长在面对孩子无休止的“为什么”和突如其来的“情绪风暴”时的那种抓狂。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正面管教”的章节,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奖励不要惩罚”,而是深入剖析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比如,当孩子摔玩具时,书里引导我们去思考他是真的想破坏,还是仅仅在测试界限,或者是在寻求关注。这种由表及里的分析,让我对孩子的许多“不乖”行为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同理心,从一个“管理者”转变成了一个“陪伴者”。我立刻尝试了书里提到的几个小技巧——比如“暂停五秒钟再回应”的策略,效果立竿见影,家庭的“战火”频率明显下降了。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标准答案,而在于提供一套可以灵活套用的思考框架,让你在复杂的育儿情境中,找到属于自己家庭的节奏。我强烈推荐给所有觉得育儿像“打怪升级”但不知道下一关该怎么走的父母们!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次心灵的涤荡。我通常读书很慢,容易被复杂长句绕晕,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极其流畅自然,仿佛作者正坐在我对面,端着一杯咖啡,语气平和地与我分享她的人生智慧。最让我动容的是,它并没有把“完美父母”设定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坦率地承认了育儿过程中的不完美和混乱是常态。书中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作者有一次因为过度疲劳,对孩子发了脾气,事后她不是简单地道歉了事,而是运用了书中教的方法,与孩子一起“修复”了这次情绪的裂痕。这个例子非常真实,让人感到震撼。它教会了我,父母也是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面对和修复错误。这种关于“情绪韧性”的讨论,是我在其他育儿书籍中鲜少看到的深度。这本书让我放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包袱,不再追求那种虚无缥缈的“模范家长”形象,而是更专注于建立与孩子之间真实、有弹性的连接。这对于我这种容易陷入自我苛责的家长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