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管理之道的核心就是提升管理者的领导力。西方有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东方有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以修行为特征的管理模式正在成为当今管理思想的主流。修行已成为管理界的一股潮流,然而能将修行与事业同步的并不多见。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修行和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对阳明心学体系的深入解读,围绕“知”和“行”两大主题,把知行合一观念融入企业管理实践当中。同时运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系统地诠释了企业经营变革与个人修为同步提升的理念,以及如何提升管理者自身的领导力,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本书含有丰富的企业经典案例和有趣的心理学小游戏,并配有大量精美插图,结合曾伟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够帮助读者充分理解知行合一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作者简介 广东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客座教授,明德堂创始人,禅宗沩仰宗第十一代传人。
在多年实践总结之中,曾伟教授创立了管理心学领导力训练营,主讲课程《领导力,大智慧》,以“唤醒良知做管理”为口号,应用《大学》之道教你提升领导力。
目 录 第一篇
管理的力量来自哪里
第一章
人行动的力量从哪里来
知的力量 /004
良知的力量 /008
人人心中有杆秤 /012
假话背后的良知 /018
第二章
怎样让人产生真正的行
让心停下来 /022
关系大过天 /024
做管理是跟神打交道 /031
安而行之是管理的*高境界 /035
心是理之凝聚 /040
违背良心的后果 /043
心安理得 /048
第三章
彻底清除知行合一的障碍
谁在欺骗我们 /056
睡了还能知吗 /065
未来不可知 /070
我们被什么绑着 /077
怎样发脾气 /085
第二篇
心量格局定成败
第四章
大学之道
大人有大量 /094
有人挣钱很轻松 /095
人的良知是怎么失去的 /101
只有亲人能治你 /104
挣钱更好,亏钱也好 /111
第五章
前 言 序言 问题都是想出来的常人总认为有问题是正常的,问题往往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其实很多问题往往都是我们想出来的。我曾经亲身经历过一次被劫匪打劫,但*终化解了。有一天晚上,我和夫人在一个偏僻的小路上散步,突然听到身后有摩托车的声音,由远而近地过来,在我身后不远处停了下来。我回过头,借着微弱的月光,看见有人在做着什么,没等我看清,就听到一个声音传过来:“打劫!”紧接着,就看到远处有一个人拿着一把长长的刀走了过来。我站了两秒钟,然后向这个劫匪缓慢地迎了上去,同时观察到,这是一个有点慌慌张张的年轻人,不像是惯犯,我便有了些底气。等他快靠近时,我出其不意地问了一句:“你知道我是谁吗?”这是一句很莫名其妙的话。听到这句我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的话,对方愣住了,停顿了大约有好几秒。我更加断定这是个并无“杀气”的新手,于是接着说:“抢什么劫啊?这里人来人往的,多危险啊,要逮住你就麻烦了。”他开口说话了:“大哥,我没钱吃饭了,给点钱吧。”我说:“晚上出来散步,还真没带钱,快点走吧,来人你就走不了了!”他停了一会儿,我又催了一下:“快点走!别让你爹妈替你担心!”他竟然走了回去,把刀放进摩托车的后备箱里,开车走了。我现在回忆这件事,脑海中*清晰的印象就是,我当时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劫匪,也没有把当时的处境当成一个问题,只是快速地在觉知和反应,没有思考,只有快速地应对整个过程,还真有点流畅,这应该也叫知行合一吧。其实,任何人在紧急情况下都只是应对,而不是思考,因为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思考也就没有问题,而只是在做当下必须做的事。所以,当我们知行合一时,问题变成了事情;当我们知而不行时,事情变成了问题。所以,知了以后立马就去做,不要给自己想来想去的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的方式。问题没了,做事而已,内心就没了障碍,日积月累就一定见效。有的人想发财,但总是想来想去,而不去做,发财就成了一个问题;有的人想赚钱,立马就去做一些能赚钱的事,比如说去打工,或者自己创业,遇到障碍,持之以恒地坚持,这种人,赚钱对他来讲就没有问题了,只有事情。事实也是这样,凡是持之以恒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情的人,一定会赚钱的,只是赚多赚少而已。而一个天天想赚钱却不做任何有用的事情的人,注定是赚不了钱的,赚钱*终对他来讲就成了天大的问题。我们在企业做管理也是这样,很多事情明明立马就可以做,也不难做,但我们一迟疑,想一想,脑海中就可能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说:凭什么别人不做我要做?做了是不是一定有用呢?这些问题好像都有道理,但其实根本就立不住。比如说“别人都做你才做”,人人都这么想,不就永远没人做吗?“做了是否有用”,你没做,这个问题哪有答案啊!把这个问题放在做之前,显然又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根本不会有答案的,是没有意义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去思考,不给大脑思考的时间,立马就做,也就是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我们欧博管项目的老师,以及老师们在项目企业抓效果时,都是通过稽核检查来让人没有思考的时间,知道就去做。这看似笨办法,但很有效,因为它抓住了问题的实质:问题都是想出来的。让我们没有想的时间,问题就只是事情,一件一件去做就好了,做多了一定有效,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奥妙所在。知行合一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因为它让我们没有时间思考,从而也就不会生出问题,只是做事而已。但有些事情想做也没法做,那又怎么办呢?比如说:有人得了癌症,去也去不掉,治也治不好,在这样的事情面前,我们能做什么呢?事实上,很多得了癌症的人,一动手术、一化疗,往往没几个月就走了。所以,在这个地方,按照知行合一的思路,知病(知)祛病(行),好像效果不理想,因为这个病祛除不掉,也治不好,那该怎么办呢?我认识两个得了癌症的病人,其中一个自确诊后已经活了11年,而且现在活得挺硬朗的。他的经验就是与疾病和解,把疾病当成身体的一部分,不与疾病对立,不整天想着让这个疾病怎么从自己身上离开,不整天想着怎么去灭掉(治)这个疾病,而是与这个疾病长期和平共处,养着它,这叫养病。事实证明,对这种人类都无能为力的疾病,养比治更重要。因为你在生理上,药物或仪器在帮你削弱疾病;但在心理上,你这种与疾病势不两立的对抗状态,毫无疑问也给疾病细胞注入了能量,反而强化了它。这种对抗肯定加速消耗你身体中生命的能量,生命力会下降得更快,很多处在这种治疗当中的病人就是这样虚弱地走向死亡。而我看到的这位朋友,11年来从未显出非常虚弱的状态。毫无疑问,不与疾病对立,而是接受、包容的心态,保证了他巨大的生命能量和生命力,从而让他好好地活着。另一个病例是:去年一位60多岁的朋友查出了癌症,医生当时认为他必须化疗,预估他也就半年左右的生命时间。事实是,一年多已经过去了,他却活得特别地精神,皮肤白嫩而红润,比他病前更显健康。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呢?他没有去进行化疗,也没有四处求医,而只是在当地的一个修行人开的私立医院吃了一些中药,调养了一段时间。*关键的是,他彻底改变了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戒牌,几乎所有的不良嗜好快速戒掉。然后,在这位医生的陪伴下,他前后两次去山上修行,一去就是半个月,整天诵经,真心忏悔,真心感恩,才发生了如此不可思议的变化。这又是一件不是消灭疾病、而是接受疾病的例子。他不是从如何对付疾病的部分入手,而是从如何改变不良习惯的部分下手,戒掉那些坏习惯。不与疾病对立,不去嗔恨疾病。我把这种方法称之为“随缘放下”。所以,知行合一让问题无从产生,把问题变成事情,做事而已,效果明显;随缘放下,通过接受问题,消除对立,慈悲同体,从而化解问题,也是我们面对问题的有效方法。一动一静,一个积极,一个包容,阴阳相济,能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只有事情,没有问题。事情是需要的,是生命力绽放的舞台;而问题是想出来的。知行合一或慈悲同体,就能让问题直接消失。本书正是从知行合一与慈悲同体两个方面来谈问题的解决之道。其实,慈悲同体是知行合一的本质,知行合一是慈悲同体的显现,合二为一即是修行。这也正是曾子《大学》所讲的“大学之道”。<
知行合一要落地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知行合一要落地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