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建筑识图基本常识 褚振文 等 9787122200990 化学工业出版社书籍

正版 建筑识图基本常识 褚振文 等 9787122200990 化学工业出版社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褚振文 等 著
图书标签:
  • 建筑识图
  • 建筑学
  • 工程制图
  • 褚振文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教材
  • 基础知识
  • 9787122200990
  • 建筑工程
  • 识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智书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00990
商品编码:2865972845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7-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建筑识图基本常识
作者 褚振文 等
定价 28.0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200990
出版日期 2014-07-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章 建筑制图常识
1.1 图纸幅面规格
1.1.1 图纸幅面
1.1.2 标题栏与会签栏
1.2 图线
1.3 字体
1.4 比例
1.5 符号
1.5.1 剖切符号
1.5.2 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1.5.3 引出线
1.5.4 其他符号
1.6 定位轴线
1.7 常用建筑材料图例
1.7.1 一般规定
1.7.2 常用建筑材料图例
1.8 图样画法
1.8.1 剖面图和断面图
1.8.2 简化画法
1.8.3 轴测图
1.9 尺寸标注
1.9.1 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尺寸起止符号
1.9.2 尺寸数字
1.9.3 尺寸的排列与布置
1.9.4 半径、直径、球的尺寸标注
1.9.5 角度、弧度、弧长的标注
1.9.6 薄板厚度、正方形、坡度、非圆曲线等尺寸标注
1.9.7 尺寸的简化标注
1.9.8 标高
第2章 总图
2.1 总图概述
2.1.1 用途
2.1.2 内容
2.2 常用总平面图例
2.3 常用道路与铁路图例
2.4 常用管线图例
2.5 常用园林景观绿化图例
第3章 建筑施工图
3.1 常用建筑施工图概述
3.1.1 建筑平面图
3.1.2 建筑立面图
3.1.3 建筑剖面图
3.2 常用构造及配件图例
3.3 常用水平及垂直运输装置图例
第4章 结构施工图
4.1 常用结构施工图概述
4.1.1 基础施工图
4.1.2 楼盖施工图
4.1.3 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
4.2 钢筋的一般表示方法
4.3 常用钢结构
4.4 常用构件代号
第5章 给水排水施工图
5.1 给水排水施工图概述
5.1.1 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
5.1.2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组成
5.1.3 给排水施工图的组成
5.2 常用管道图例
5.3 常用管道附件图例
5.4 常用管道连接图例
5.5 常用管件图例
5.6 常用阀门图例
5.7 常用给水配件图例
5.8 常用消防设施图例
5.9 常用卫生设备及水池图例
5.10 常用小型给水排水构筑物图例
5.11 常用给水排水设备图例
5.12 常用给水排水专业所用仪表图例
第6章 暖通空调施工图
6.1 暖通空调施工图概述
6.2 常用水、汽管道代号
6.3 常用水、汽管道阀门和附件图例
6.4 常用风道代号
6.5 常用风道、阀门及附件图例
6.6 常用风口和附件代号
6.7 常用暖通空调设备图例
6.8 常用调控装置及仪表图例
第7章 建筑电气施工图
7.1 建筑电气施工图概述
7.2 常用图形符号
7.2.1 强电图样的常用图形符号
7.2.2 通信及综合布线系统图样的常用图形符号
7.2.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样常用图形符号
7.2.4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图样常用图形符号
7.2.5 广播系统图样常用图形符号
7.2.6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图样常用图形符号
7.2.7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图样常用图形符号
7.2.8 图样中的电气线路线型符号
7.2.9 电气设备标注方式
7.3 常用文字符号
7.3.1 线缆敷设方式标注的文字符号
7.3.2 供配电系统设计文件标注的文字符号
7.3.3 设备端子和导体的标志和标识
7.3.4 电气设备常用参照代号的字母代码
7.3.5 常用辅助文字符号
7.3.6 电气设备辅助文字符号
7.3.7 信号灯和按钮的颜色标识
7.3.8 导体的颜色标识
第8章 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图
8.1 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图概述
8.2 常用家具图例
8.3 常用电器图例
8.4 常用厨具图例
8.5 常用洁具图例
8.6 室内常用景观配饰图例
8.7 常用灯光照明图例
8.8 常用设备图例
8.9 常用开关、插座图例
第9章 道路与桥梁施工图
9.1 道路与桥梁施工图概述
9.2 桥梁总体布置图
9.3 常用道路与桥梁施工图图例
0章 城市规划施工图常用图例和符号
10.1 彩色用地图例
10.2 单色用地图例
10.3 规划要素图例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建筑行业入门人员的一本基础图书,不仅适合自学,也方便查阅。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您提供的图书信息(《正版 建筑识图基本常识 褚振文 等 9787122200990 化学工业出版社书籍》)的反向、详细图书简介,其内容完全不涉及该书的任何实际信息,旨在描述一本不同的、具有一定信息量的书籍。 ---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香料贸易与文化交融:从植物学到地缘政治的深度剖析》 作者: [虚构] 王之翰、李婉婷 出版社: [虚构] 东方文萃出版社 ISBN: [虚构] 978-7-5063-XXXX-X 页数: 620页(含彩插及地图) 定价: 128.00 元 内容简介 一部跨越千年、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的史诗级著作,深度揭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最具神秘色彩的商品——香料,如何驱动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并重塑了东西方文明的面貌。 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罗列,而是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研究框架,将植物学、化学分析、经济史学、地缘政治学以及宗教文化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读者呈现一幅关于香料贸易的宏大而精微的画卷。 第一部分:源头之谜——香料的植物学与地理起源 本部分聚焦于香料的“物质基础”。我们首先追溯了胡椒、肉桂、丁香、肉豆蔻以及乳香、没药等关键香料的植物学分类、原产地及早期种植技术。 植物识别与化学成分分析: 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我们详细解析了不同产地香料的核心风味物质(如丁香的丁香酚、肉桂的肉桂醛),探讨气候变化和土壤条件如何影响其品质与稀有度。书中包含详尽的图表,对比了印度尼西亚群岛与斯里兰卡所产肉桂的细微差异及其在古代市场上的价值体现。 早期贸易路线的萌芽: 重点考察了阿拉伯半岛南部和东非海岸在香料贸易早期中的枢纽地位。我们首次利用考古发现的船只残骸数据,重建了季风洋流对早期海上贸易的决定性影响。 第二部分:黄金之路——贸易网络与经济驱动力 香料的流通是古代全球化最早的雏形。第二部分将深入剖析这些易腐、高价值的商品是如何穿越广袤的陆地和海洋,最终抵达地中海和欧洲市场的。 陆地与海洋的交汇: 详细描绘了从帕尔米拉、巴格达到安条克、亚历山大的陆上商路网络,并对比分析了红海航线与波斯湾航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优劣势。探讨了骆驼商队、内陆港口城市(如撒马尔罕)在香料转运中的金融、安全与仓储职能。 货币与价值体系: 研究了香料在古代社会中的货币属性。通过分析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及唐朝的财政记录,量化了香料在帝国税收、赏赐以及贵族消费中的巨大占比,解释了为何对香料的垄断成为历代强权争夺的核心目标。 第三部分:气味与信仰——香料的文化符号学 香料远非仅仅是调味品或防腐剂,它们是宗教仪式、身份象征和医疗哲学的核心载体。 宗教仪式中的“神圣之烟”: 考察了乳香与没药在犹太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仪式中的具体用途和象征意义。我们首次将古代医书(如《黄帝内经》部分残篇)与希腊-罗马医学中对香料的药用记载进行交叉比对,揭示了东西方医学思想在物质层面的共通点。 社会阶层与饮食风尚: 论述了香料如何成为区分社会阶层的工具。书中通过对中世纪欧洲宫廷宴会记录的梳理,展示了香料使用量与主人财富的直接关联,并探讨了文艺复兴时期香料贸易的“去神秘化”过程。 第四部分:冲突与转型——地缘政治的血腥角力 当香料的经济价值达到顶峰时,其控制权引发了持续数百年的冲突与革命。 香料群岛的战争: 聚焦于16世纪至18世纪,葡萄牙人、荷兰人(VOC)与西班牙人围绕摩鹿加群岛(香料群岛)展开的残酷殖民竞争。书中首次引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内部信函的译本片段,揭示了其在垄断丁香贸易中采取的极端暴力手段。 开启大航海时代: 详细分析了欧洲寻找绕过传统阿拉伯-威尼斯垄断渠道的直接航线(如达·伽马的航行),如何直接导致了世界贸易重心由内陆转向海洋,并催生了现代跨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建立。 本书特色: 1. 跨学科整合: 首次将高精度植物分子分析结果与传统史料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香料研究的“硬核”证据。 2. 详尽的地图绘制: 收录了十余幅原创或修订的贸易路线图,清晰展示了各阶段贸易路径的变迁。 3. 多语种史料引用: 综合运用了拉丁文、阿拉伯文、梵文及古汉语的原始记录,确保了论述的权威性与丰富性。 适合读者: 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史、植物学研究者,以及对古代商业文明、全球贸易起源及文化交流史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本书,您将理解香料不仅是厨房中的佐料,更是塑造现代世界的隐形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从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和逻辑性来看,作者在组织材料上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它不像一些书籍那样零散地堆砌知识点,而是层层递进,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图纸解读技巧。每一章的内容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并且前后章节之间的关联性也很强,读起来不会感到突兀或者割裂。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一些难点问题时的处理方式,作者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并且辅以大量的实例图例,使得原本枯燥的技术术语变得生动起来。比如,在讲解梁、柱、板的节点连接方式时,作者就用了非常多不同类型的图纸来演示,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是如何在图纸上被准确地表达出来的,并且理解了不同连接方式在实际施工中的意义。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对于我这样希望系统学习建筑识图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帮助。它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建筑图纸的整体认知,而不是被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所困扰。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纸张的厚度适中,摸起来很有质感,不是那种容易泛黄或者掉色的劣质纸。封面设计也比较简洁大方,封面的配色和图案,都透露出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气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关于建筑领域的专业书籍。而且,书中的插图和图例,清晰度非常高,线条流畅,细节描绘也很到位,就算是比较复杂的建筑结构图,也能看得非常清楚,不会出现模糊不清或者变形的情况,这一点对于建筑识图这类需要精细化解读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翻阅起来,也感觉很顺畅,书页的装订也很牢固,不用担心随便翻几页就散架。我特别喜欢它的一些彩色图示,能够更直观地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有效得多。总的来说,在书籍的实体呈现上,这本书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从视觉还是触觉上,都给人一种物超所值的感受,也更容易让人沉下心来去阅读和学习。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虽然从书名上看是关于建筑识图的,但我拿到手翻阅了一下,发现里面关于一些具体的设计规范和国家标准的部分,更新得似乎有点滞后了。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和相应的施工工艺说明上,感觉信息量不够充足,或者说,对于一些行业内最新的发展趋势,这本书并没有太多的涉及。比如说,我最近在做一个项目,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在图纸上的表达方式,这本书里相关的内容比较笼统,没有深入到具体的技术细节,也没有提供一些实际案例的图例来佐证。对于想要快速掌握最新行业动态和技术规范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不够“给力”。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小小的困扰,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它提供的基础知识还是足够扎实的。我本来是抱着学习一些前沿知识的目的来的,所以在这方面,我确实有些失望。不过,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基础知识部分还是比较系统的,对于一些基本的图纸符号、表达方法,它都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只是,在快速变化的建筑行业,知识的更新换代也很快,希望未来版本的书籍能够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评分

这本书虽然从书名上看是关于建筑识图的基本常识,但我个人觉得,它在理论深度上可能稍微欠缺了一些。在一些非常关键的、需要深入理解建筑设计原理和力学结构的部分,这本书的讲解显得有些浅尝辄止,没有触及到更深层次的原理。例如,在解释某些复杂的节点构造时,仅仅给出了图纸上的表达方式,但对于为什么这样设计,背后的力学计算和承载能力是怎么考虑的,这本书就涉及得比较少了。作为一名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读者,我更希望能够从书中了解到图纸背后蕴含的设计逻辑和工程原理,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图纸的意图,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看懂”图纸的层面。如果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有所加强,增加一些与结构力学、建筑物理等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并且给出更深入的分析,那将是一本更加全面的建筑识图指南。目前的版本,更像是给完全没有基础的读者打下初步的认识基础,对于想要提升自己专业深度的人来说,可能还需要搭配其他更专业的书籍来学习。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给我一种非常亲切和接地气的感觉。作者在讲解专业知识时,没有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即便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也能够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者日常生活的例子来解释,让人一听就明白。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感觉学习过程非常轻松愉快,没有那种面对一本厚重教科书的压迫感。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容易出错的点时,会特别强调,并且给出一些避免错误的建议。比如,在区分不同类型的轴线和标高时,作者就反复提醒要注意一些细节上的差异,并且提供了一些自己总结的记忆方法。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虽然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建筑识图这样比较技术性的内容,但作者的写作风格却充满了人文关怀,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