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介绍:
PPP在我国被译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国际公认的市场参与公共资源配置,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提供领域的有效途径之一。
由于PPP项目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就PPP项目出台国家层面专门的税收规定。一方面给PPP项目的税务实践操作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也造成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对于PPP项目的税收政策理解及适用不相一致,容易引起税企争议。
除此之外,在“营改增”全行业试点实施以后,对于PPP项目整体盈利情况、内部交易模式等更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降低上述影响,防范风险,做好PPP项目税务管理工作,促进PPP业务健康开展,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华政税务师事务所共同组成PPP项目研究课题小组,历时半年多时间,通过对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PPP项目的全方位涉税风险分析和税务筹划研究,以财税政策为基础,按照PPP项目的业务流程,针对不同类型PPP项目的业务模式,从全流程、全税种、多主体的角度进行税务管理分析,提出管理建议,终编制形成《PPP项目税务实战》。
内容简介:
本指南共分为九章。
其中:第一章为PPP项目的概述,主要根据国家PPP现行政策法规及PPP理论,从PPP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PPP的运作模式、PPP模式的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章至第五章为PPP项目各个阶段的税收管理。PPP项目分为四个阶段,项目前期阶段、项目建设阶段、项目运营阶段及项目移交阶段。对各个阶段的涉税环节及涉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管理建议。
第六章为政府补助,PPP项目涉及不同类型的政府补助,为如何适用增值税政策和企业所得税政策提供参考。
第七章为合同签订要点,PPP项目合同金额大、类别多。通过合同条款的约定,有效控制涉税风险。
第八章为融资,按照PPP项目的融资类型,分别进行涉税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第九章为PPP项目的财税管理,主要分为BOT项目的会计处理、其他运作模式下的会计处理以及影响较大的合并报表的内容。
目录:
第一章 PPP概述 1
第一节 PPP基本概念 1
一、PPP概念及特点 1
二、PPP的核心要素 4
三、PPP的作用 5
四、PPP参与主体及合同体系 6
五、PPP运作模式 14
第二节 PPP项目管理政策 16
一、PPP项目适用范围及项目属性 16
二、PPP项目论证 18
三、PPP项目采购管理 23
四、PPP项目监管 26
第二章 PPP项目前期阶段 28
第一节项目投标 28
一、识别阶段 28
二、评估阶段 28
三、投标阶段 33
第二节政府谈判要点 34
一、谈判目的 34
二、谈判流程 35
三、谈判要点 35
第三节项目公司组建 44
一、项目公司股权架构 44
二、项目公司注册地点及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48
三、项目前期费用处理 53
四、项目资本金和项目公司注册资本 56
第三章 PPP项目建设阶段 58
第一节施工管理 58
一、总承包计税方法的选择 58
二、总承包方施工管理模式 60
第二节项目用地 70
一、项目用地取得方式 70
二、项目用地的涉税分析 71
第三节项目拆迁费用 77
一、政府为拆迁主体 77
二、项目公司为拆迁主体 80
第四章 PPP项目运营阶段 83
第一节运营管理 83
一、PPP项目操作模式 83
二、PPP项目付费机制 84
第二节收入的管理 86
一、合理确定试运行时间 86
二、收入的增值税管理 87
第三节税收优惠管理 91
一、增值税 91
二、企业所得税 94
三、土地使用税 100
四、房产税 103
第四节成本费用管理 104
一、进项税额管理 104
二、资产管理 106
第五章 PPP项目移交阶段 112
第一节资产移交 112
一、到期无偿移交 112
二、到期或提前有偿移交 114
三、项目公司清算 117
第二节股权转让 119
一、操作模式 119
二、税收政策 120
三、涉税分析 120
四、国有股权转让流程 121
五、管理建议 122
第三节股权撤出(减资) 122
一、操作模式 122
二、税收政策 123
三、涉税分析 123
四、操作提示 124
第六章政府补贴 125
一、政府补贴定义 125
二、政府补贴类型 125
三、涉税分析 126
四、管理建议 128
五、税会差异管理 129
第七章合同签订要点 131
第一节 PPP 项目合同签订要点 131
一、项目的合作范围 131
二、项目的合作期限 131
三、项目用地 131
四、付费机制 132
五、项目移交 132
第二节股东协议签订要点 132
一、政府入股资金来源的约定 132
二、同股不同权的约定(放弃分红、不参与管理等) 132
三、股权退出的约定 133
第三节基金合同签订要点 133
一、基金设计约定 133
二、决策权约定 133
三、收益与风险分配约定 133
四、基金管理费约定 133
五、基金份额退出或转让机制 134
第四节融资合同签订要点 134
一、付款条件约定 134
二、抵押担保约定 134
三、有无追索权约定 134
四、发行债券(项目收益债等)的约定 134
五、资产证券化的约定 134
第五节总承包合同签订要点 135
一、明确计税方式 135
二、甲供、甲指、甲控 135
三、发票类型和税率 135
四、质保金的形式 135
五、质保金发票开具 135
第六节运营服务合同签订要点 136
一、明确运营责任主体 136
二、明确开始运营的条件 136
三、明确运维维护的相关内容 136
第七节原料供应合同签订要点 136
一、明确原料供应商的纳税人身份和选择的计税方法 136
二、明确价款结算方式及结算价格,完善价格构成条款 136
三、明确开票时间和开票责任 136
四、约定价外费用和物资回购 137
第八节产品或服务购买合同签订要点 137
一、合同价款进行价税分离 137
二、明确付款条件 137
三、明确提供发票的类型及取得时间 137
第九节保险合同签订要点 137
一、明确发票的取得时间 137
二、明确发票的取得类型 137
第十节其他合同签订要点 138
一、明确取得发票的类型 138
二、明确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填写要求 138
第八章 PPP项目融资 139
第一节政府引导基金 139
一、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 139
二、国开发展基金 141
第二节产业基金 143
一、产业基金的组织形式 143
二、产业基金各方的涉税分析 145
三、基金退出方式的选择 146
第三节保理融资 148
一、无追索权保理 148
二、有追索权保理 150
第四节贷款 152
一、银团贷款 152
二、股东贷款 152
三、统借统还政策的应用 153
第五节融资租赁 154
一、融资租赁模式 154
二、涉税分析 155
三、管理建议 157
第六节资产证券化 157
一、国家政策支持 157
二、资产证券化的形式 158
三、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159
三、税收政策 160
四、涉税分析 161
第七节融资方式的对比 163
第九章 PPP项目财税管理 165
第一节 PPP项目会计核算 165
一、BOT项目核算的相关规定 165
二、其他PPP运作模式的会计处理 181
三、各种模式适用准则 183
第二节 PPP项目的报表合并 187
一、SPV项目公司由谁并表 187
二、合并财务报表案例分析 190
第三节税务管理 192
一、税务档案管理 192
二、税务备案管理 194
附录 198
阅读 PPP项目税务实战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非常复杂。我原本期待的是一本能够帮助我解决实际税务问题的工具书,尤其是在 PPP 项目日益复杂化的今天,税务风险的防范和优化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 PPP 项目中常见的税务陷阱,例如在项目收益确认、成本分摊、关联交易等方面可能出现的税务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甚至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模板性的税务筹划方案,或者针对特定行业(如市政道路、公共交通、环保设施等)的 PPP 项目,给出更具针对性的税务建议。然而,这本书的整体风格偏向学术化和理论化,虽然引用了很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理论落到实处,如何应对现实中千变万化的税务情况,书中着墨不多。我尝试从中寻找关于项目公司合并报表税务处理的详细讲解,或者关于跨境 PPP 项目的国际税收筹划策略,但这些内容在我阅读的章节中并不突出。可以说,这本书更像是在描绘一幅 PPP 项目税务的宏大蓝图,但对于如何在具体的“施工现场”进行税务操作,它提供的指引相对有限。
评分说实话,对于 PPP项目税务实战 这本书,我的期望值是蛮高的。毕竟,PPP 项目涉及的金额巨大,税务问题更是错综复杂,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解答我在实操中遇到的疑惑的书。比如,在项目特许经营权转让时,如何准确核定其税务成本?在项目公司利润分配给社会资本方时,涉及哪些税种,如何进行合理的税务处理?在项目终止或撤销时,又会产生哪些税务风险,如何进行税务清算?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税务顾问,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但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重点似乎更多地放在了 PPP 项目的税收政策解读和宏观层面的风险提示上,对于我迫切需要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案例分析,提供的篇幅相对较少。书中的理论阐述虽然严谨,但常常让我感觉“够得着,但用不上”。我尝试在书中寻找关于如何进行详细的税务尽职调查,或者如何在招投标过程中识别税务风险的实用技巧,但这些具体内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教材,而非一本操作指南,对于我这样需要直接面对业务处理的读者来说,实用性还有待提升。
评分我对 PPP项目税务实战 这本书的感受,可以用“高不成低不就”来形容。我原本是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 PPP 项目税务的“秘籍”,比如如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最大化项目收益,如何规避潜在的税务风险,甚至如何与税务机关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我设想书中会有很多具体的税务筹划案例,详细分析不同筹划方案的优劣,以及操作步骤。例如,在项目股权架构设计上,书中能否给出一些关于不同持股比例、不同投资主体的税务影响的对比分析?在项目合同条款中,如何约定税收责任的划分,以避免未来不必要的纠纷?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的成本费用核算来降低税负?然而,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偏向于对 PPP 项目税收制度的概述和梳理,虽然内容丰富,但缺乏足够深入的实操指导。我希望看到的是那些能够指导我如何识别和解决具体税务问题的“工具”,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宏观概念的阐述。例如,书中对“税收筹划”的讨论,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没有给出具体的“如何做”的指引。这让我觉得,虽然这本书的知识体系很完整,但在解决我实际工作中的具体税务问题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评分我拿到 PPP项目税务实战 这本书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毕竟 PPP 项目在当前基建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税务又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等不同阶段的税务处理的详细指南,例如,在项目公司设立阶段,如何合理规划股权结构以规避潜在的税务风险?在建设阶段,涉及到大量的工程款支付和发票处理,书中是否有关于增值税、契税等具体税种的应对策略?在项目运营阶段,如何处理收益分配、成本摊销以及与政府部门的税收协调问题?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多地是在梳理 PPP 项目税收的宏观框架和原则,对于具体的操作细节,例如不同类型的 PPP 项目(BOT、ROT、O&M 等)在税务处理上的差异,或者各地税务机关可能存在的不同执行口径,书中并未给予足够清晰的阐述。我希望看到的,是那些能够指导我如何填写申报表、如何进行税务合规性审查、如何与税务机关有效沟通的“干货”,但这本书的篇幅更多地被理论性的探讨所占据。虽然书中也列举了一些案例,但这些案例往往经过高度提炼,缺少了真实业务场景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让我很难将其直接应用于我的实际工作中。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一个刚入行的税务助理,看得云里雾里。我原本以为 PPP项目税务实战 这种名字,至少能给我点实操的指引,比如怎么填写那些繁琐的表格,或者遇到某个具体情况,最有效的税务处理方式是什么。结果呢?这本书更像是在讲一套理论体系,那些高屋建瓴的概念,诸如“税收筹划的战略意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税务边界”之类的,虽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对我这种需要每天面对具体票据和申报系统的人来说,简直是隔靴搔痒。书里充斥着大量的法律条文引用和案例分析,但这些案例要么过于宏大,要么细节缺失,让我很难将书本知识迁移到实际工作中。我花了一个星期,试图找出书中关于增值税进项抵扣的详细操作步骤,或者关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具体风险点,但翻来覆去,都是些“应予关注”、“需进一步研究”之类的模糊表述。我甚至怀疑,作者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实际操作过 PPP 项目的税务申报?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已经在 PPP 领域摸爬滚打了很久,对税务规则已经有一定基础,只是想从更高层面去理解和优化税务策略的资深人士。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理论书籍,而非一本操作手册,实在让我有些失望,完全没有达到我期待的“实战”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