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图书名称: | 梦的解析 |
| 作 者: |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著 |
| 定价: | 35.00 |
| ISBN号: | 9787532953318 |
| 出版社: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
| 出版日期: | 2016-9-1 |
| 印刷日期: | 2016-9-1 |
第一版 序言 1
第二版 序言 3
第三版 序言 5
第四版 序言 7
第五版 序言 9
第六版 序言 11
第八版 序言 13
英文第三版 序言 15
第一章 有关梦的问题的科学文献 1
第一节 梦与清醒状态的关系 4
第二节 梦的材料——梦中记忆 7
第三节 梦的刺激和来源 14
第四节 为什么醒后梦会被遗忘 27
第五节 梦的显著心理特征 30
第六节 梦中的道德感 40
第七节 做梦及其功能的理论 45
第八节 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53
第二章 梦的解析方法:一个梦例的分析 59
第三章 梦是欲望的满足 75
第四章 梦的伪装 81
第五章 梦的材料及来源 95
第一节 梦中最近的和无关紧要的材料 96
第二节 作为梦的来源的幼儿期材料 107
第三节 梦的躯体方面的来源 123
第四节 典型的梦 134
第六章 梦的工作 153
第一节 凝缩作用 153
第二节 移置作用 167
第三节 梦的表现手段 169
第四节 表现力的考虑 185
第五节 梦的象征表现:进一步的典型梦例 191
第七章 梦的过程的心理学 211
第一节 梦的遗忘 213
第二节 回归作用 221
第三节 欲望满足 229
第四节 梦中惊醒——梦的功能——焦虑梦 240
第五节 原初过程和继发过程——压抑 248
第六节 潜意识与意识——现实 261
附录 论梦 269
作为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标志的《梦的解析》一书,1956年美国唐斯博士把它列为“改变历史的书”和“划时代的不朽巨著”之一,这是一部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著作。
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科学探索和解析,发掘了人性的另一面:“潜意识”,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在这部独创性的著作中,弗洛伊德主要分析了梦的凝缩、梦的转移和梦的二重加工;讨论了梦的隐意内容;解析了愿望满足的原理;描述了俄狄浦斯情结;还说明了幼儿生活对成人条件作用的不可避免的影响。作为世界上第一部以科学方法来分析研究“梦”的著作,它是现代人非读不可的具有难以衡量的价值的杰作。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知名医师、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利比多”“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他提出的精神分析学方法后来被认为并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激发了后人提出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理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评价三: 这本《梦的解析》如同一场思想的盛宴,又像是一场严谨的学术辩论。我必须承认,起初我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去翻阅,期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读心术”的窍门,或是能窥探“生活犯罪心理学”的秘诀。然而,弗洛伊德先生用他那严密的逻辑和深邃的洞察力,带领我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和复杂的精神世界。他对于梦境的分析,并非是随意的联想,而是建立在对人类心理机制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每一个梦境的意象,在他看来,都可能是潜意识在与意识对话的某种编码。我特别着迷于他对于性本能和童年经历在塑造人格中的作用的阐述,这在当时无疑是颠覆性的。读这本书,需要一种沉下心来的态度,去理解那些看似古怪的理论,去跟随着作者的逻辑链条,一步步地解开梦境的密码。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瞬间变“聪明”的书,而是需要你去思考,去反思,去质疑,最终可能颠覆你固有的认知。我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精神分析的实验室,在弗洛伊德的指导下,尝试着去解剖人性的奥秘。对于渴望深入了解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领域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奠基之作。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去评价。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里面充斥着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和理论。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并非我想象中的那种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而更像是一场深入潜意识的探险,充满了晦涩的术语和错综复杂的联系。初读时,我感觉自己像个刚登上陌生大陆的探险家,面对着一片未知的丛林,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迷失方向。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致入微的方式,剖析了梦境的种种象征和潜藏的意义,似乎每一个梦境的碎片,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个人历史或深层欲望。我尝试着将书中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梦境分析中,但发现这并非易事。有时候,一个梦境的解析会牵扯出许多我从未意识到的内心冲突,让我感到一丝不安,又夹杂着些许好奇。它迫使我去审视自己,去理解那些被压抑的、被遗忘的情感,那些构成我内心世界的隐秘角落。这本书更像是为那些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深度自我探索的人准备的。它需要耐心,需要反复咀嚼,需要不懈的追问。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瞬间获得“读心术”的神奇手册,而是需要你自己去构建理解的桥梁。
评分评价五: 《梦的解析》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它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于“心理学”和“梦境”的浅薄认知。我曾以为这会是一本轻松的读物,能够让我瞬间掌握一些“读心术”的技巧,或者了解一些“生活犯罪心理学”的案例。然而,弗洛伊德先生用他深邃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分析,将我带入了一个更为宏大且复杂的精神分析世界。他将梦境视为潜意识的“皇家大道”,并以极其细致的笔触,解读了其中隐藏的各种象征、愿望和冲突。我曾尝试着去运用书中的理论来分析自己的梦境,过程是充满挑战的,但每一次的尝试,都让我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那些看似毫无逻辑的梦境碎片,在弗洛伊德的理论指导下,似乎都能找到它们存在的根源,连接着我们被压抑的欲望,童年的经历,以及我们未曾意识到的情感需求。这本书并非提供一套现成的“读心秘籍”,而是提供了一种理解人性的工具和视角,它引导你去探索,去挖掘,去反思。它需要你付出耐心和思考,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解框架。对于任何一个对人类心理深处奥秘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次不可或缺的精神洗礼。
评分评价二: 拿到这本《梦的解析》,我原本以为会是那种能让我瞬间变得“洞察人心”的读物,毕竟“读心术”、“生活犯罪心理学”这些标签确实很吸引人。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于此,更是一种对人类心灵深层奥秘的震撼。弗洛伊德的分析方法,极其精妙又带着一丝令人不安的精准。他不仅仅是解读梦境,更是在剥离我们意识外壳下的真实自我。我记得其中一章关于象征的分析,一个看似普通的物品,在梦中却可能承载着性、死亡、权力等原始的冲动。这种联想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惊叹于人类潜意识的复杂性。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联想到一些电影中关于犯罪心理的描绘,那些看似匪夷所思的行为,在弗洛伊德的理论框架下,似乎都能找到某种逻辑上的根源,尽管这种逻辑并非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它让我开始重新思考,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动机,那些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细微信号,是否都指向了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视角,让我开始以一种更具分析性和批判性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它并非速成的技巧,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引导我去探究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
评分评价四: 我一直对人类心理活动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在看到《梦的解析》这个书名的时候,脑海中闪过了各种关于“读心术”和“犯罪心理学”的联想。但真正捧起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这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和复杂得多。弗洛伊德先生的笔触,严谨而不失力量,他用一种近乎科学的方法,去探索人类最隐秘的情感和欲望。他对于梦境的分类和解析,让我惊叹于潜意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书中的案例分析,每一个都像是一次精密的心理剖析,让我看到了日常生活中不曾察觉的心理运作机制。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关于“压抑”和“象征”的论述,这为我理解许多人际关系中的微妙之处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并没有直接教我如何去“读懂”别人,但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会有某些行为?为什么会有某些想法?为什么有些梦境会如此奇怪?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内心的“阴影”部分,那些被我们有意或无意忽略的情感和冲动。它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思考,去消化那些理论,去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它逐渐塑造了我理解世界和人性的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