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09、G120工程做法(建筑标准图集)—建筑专业

J909、G120工程做法(建筑标准图集)—建筑专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组织编制 著
图书标签:
  • 建筑工程
  • 建筑标准图集
  • 建筑做法
  • J909
  • G120
  • 建筑专业
  • 施工图集
  • 工程建设
  • 设计参考
  • 规范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云韬图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802421691
商品编码:2847593316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J909、G120工程做法(建筑标准图集)—建筑专业

定价:125.00元

售价:81.3元,便宜43.7元,折扣65

作者: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组织编制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8024216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05J909《工程做法》国家建筑标准图集包括室外工程、外墙饰面工程、室内装修工程、屋面工程、建筑涂料五方面,建筑各部分的工程做法及材料附表、附录。
图集内容符合当前国家节能、环保要求,按全国各气候分区、地质分布的特点,基本将民用建筑与一般工业建筑的常用做法编入图集,补充一些技术上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体系的做法(如非粘土砖系列:烧结页岩实心砖、烧结页岩粉煤灰实心砖等;建筑涂料系统化;楼地面保温)。
内容丰富,查找索引方便。

目录

总目录
总说明
总选用表
部分 室外工程
室外工程说明SW1
室外工程做法选用表SW3
台阶 SW5
坡道 SW12
散水 SW18
运动场地 SW22
小区道路 SW28
第二部分 外墙饰面工程
外墙饰面工程说明 WQ1
外墙饰面做法选用表 WQ3
清水墙、一般抹灰外墙面 WQ5
装饰抹灰外墙面 WQ6
外墙涂料外墙面 WQ9
合成树脂幕墙外墙面 WQ11
外墙饰面砖外墙面 WQ14
石材与其他板材外墙面 WQ18
第三部分 室内装修工程
室内装修工程说明 SN1
楼地面
楼地面分项说明 LD1
楼地面做法选用表 LD2
水泥混凝土楼地面 LD4
水磨石楼地面 LD11
地砖楼地面 LD15
 橡塑合成材料楼地面 LD19
  石材楼地面 LD20
涂层楼地面 LD24
木质楼地面 LD34
地毯楼地面 LD45
耐磨楼地面 LD47
耐腐蚀楼地面 LD49
防静电楼地面说明及构造 LD57
防静电楼地面 LD58
防油楼地面 LD64
不发火楼地面 LD68
采暖楼地面 LD75
室内运动场楼地面 LD82
其他类楼地面 LD87
保温楼地面 LD90
附录 LD92
踢脚
踢脚做法选用表 TJ1
水泥踢脚 TJ2
水磨石踢脚 TJ6
地砖及石材踢脚 TJ8
木踢脚 TJ11
各类卷材及板材踢脚 TJ14
特种涂层及饰面踢脚 TJ18
内墙饰面
内墙饰面分项说明及做法选用表 NQ1
内墙饰面做法选用表 NQ2
清水墙、抹灰刷涂料内墙面 NQ5
抹灰刷涂料内墙 NQ6
石材内墙面 NQ22
面砖内墙面 NQ27
装饰板内墙面 NQ50
壁纸内墙面 NQ60
软包内墙面 NQ62
吸声内墙面 NQ63
耐腐蚀内墙面 NQ69
顶棚吊顶
顶棚吊顶分项说明 DP1
顶棚吊顶做法选用表 DP2
抹灰刮腻子顶棚 DP4
抹灰刮腻子顶棚、涂料壁纸顶棚 DP7
涂料壁纸顶棚、保温吸声顶棚 DP8
保温吸声顶棚 DP9
大型纤维板材吊顶 DP10
方块型纤维板材吊顶 DP12
吸声吊顶 DP15
金属吊顶 DP19
织物张拉吊顶 DP25
第四部分 屋面工程
屋面工程说明 WM1
Ⅰ级设防防水层做法选用表 WM6
Ⅱ级设防防水层做法选用表 WM7
Ⅲ级设防防水层做法选用表 WM8
屋面做法选用表 WM9
卷材涂膜防水屋面 WM11
蓄水屋面 WM16
刚性防水屋面 WM17
架空屋面 WM18
架空屋面、人造草皮屋面 WM21
种植屋面 WM22
种植屋面、停车屋面 WM23
停车屋面 WM24
平瓦屋面 WM25
油毡瓦屋面 WM31
筒瓦、琉璃瓦、小青瓦屋面 WM33
金属板瓦屋面 WM34
金属板瓦屋面、板材屋面 WM35
加铺隔热膜瓦屋面 WM36
保温隔热层厚度计算说明和材料要求 WM37
居住建筑卷材、涂膜防水屋面保温隔热层厚度选用表 WM38
居住建筑刚性防水屋面保温隔热层厚度选用表 WM39
居住建筑种植屋面和蓄水屋面保温隔热层厚度选用表 WM40
居住建筑瓦屋面保温隔热层厚度选用表 WM41
公共建筑卷材、涂膜防水屋面保温隔热层厚度选用表 WM42
公共建筑刚性防水屋面保温隔热层厚度选用表 WM43
公共建筑种植屋面和蓄水屋面保温隔热层厚度选用表 WM44
公共建筑瓦屋面保温隔热层厚度选用表 WM45
尚无节能要求的其它建筑保温隔热层厚度选用表 WM46
各类屋面不同传热系数K的保温层厚度表(一) WM47
各类屋面不同传热系数K的保温层厚度表(二)、隔热膜用于屋面的热工性能表 WM48
第五部分 建筑涂料工程
建筑涂料工程说明 TL1
建筑涂料选用表 TL7
建筑涂料选用表 TL8
外墙涂料 TL9
外墙涂料、内墙涂料 TL10
内墙涂料 TL11
混凝土及抹灰面油漆 TL13
木材面油漆 TL15
金属面油漆 TL19
钢材面防火涂层构造 TL21
相关技术资料
相关技术资料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图书内容提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标准解析 本书聚焦于现代建筑工程实践中的核心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及相关规范应用,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及质量监督人员提供一本详实、实用的参考手册。全书内容紧密围绕建筑工程从基础到主体结构、再到装饰装修的各个关键环节展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确保所介绍的方法和标准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要求。 第一部分:工程基础与地基处理技术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的起点——地基与基础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 1. 地质勘察与场地准备: 详细阐述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解读方法,重点分析了不同地质条件(如软土、岩溶、膨胀土等)对基础设计的影响。内容包括场地平整度、施工测量放线的精度要求,以及如何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降水(或止水)措施。 2. 浅基础与深基础施工工艺: 区分了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的施工特点。 浅基础部分: 重点解析了垫层浇筑的质量控制点,如养护条件、混凝土标号的复核,以及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验算与安装精度。对于独立基础的放线、植筋和混凝土浇筑的分层控制进行了详尽的图文说明。 深基础部分: 详述了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内容涵盖预制桩的打入工艺(包括静载试验与低应变检测),以及灌注桩的钻孔、清孔、钢筋笼吊装与混凝土浇筑的“一桩一测”质量监控流程。特别强调了泥浆护壁、套管(护筒)设置在复杂地质中的关键技术点和质量通病防治。 3. 地下工程与防水技术: 详细介绍了地下室、设备基础坑的开挖与支护。内容包括放坡系数的确定、临时支撑结构的受力分析和监测要求。防水工程部分是本章的重中之重,系统介绍了刚性防水、柔性防水(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防水卷材)和复合防水体系的应用。重点剖析了防水层的搭接、涂料涂刷的厚度控制、关键部位(如穿墙套管、变形缝)的处理节点构造详图及验收标准。 第二部分:主体结构施工与混凝土技术 本部分聚焦于建筑结构安全的核心——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精细化管理。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控制: 阐述了从原材料进场检验到混凝土搅拌站出机检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链条。包括砂、石骨料的级配要求、外加剂的引入及对和易性的影响分析。强调了混凝土入场取样、试块制作与标准养护的规范操作流程。 2. 模板与脚手架工程: 作为结构安全的基础,本章对模板工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内容包括木模板、钢模板、新型组合模板体系的选择原则与安装精度标准。重点讲解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如满堂红、筒仓模板)的结构计算依据、安全验算流程、搭设与拆除的专项方案要求。对于脚手架,侧重于落地式脚手架的搭设间距、剪刀撑设置、连墙件的拉结方式和承载力验证。 3. 钢筋工程与预应力技术: 详述了钢筋的采购验收、加工制作与现场绑扎安装。内容涵盖钢筋的“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流程,箍筋间距、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的精确控制。重点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张拉、压浆工艺,包括孔道灌浆密实度的检测方法(如真空法)和孔道清洗标准。 4. 结构浇筑、养护与拆模: 详细介绍了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如泵送、溜槽),分层厚度控制和振捣密实的要求。特别分析了超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方案与分段浇筑的施工缝处理技术。养护部分强调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养护措施(如保温、保湿、保湿),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给出了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最小拆模时间标准及拆模后的外观检查要点。 第三部分:建筑装饰装修与节能保温 本部分关注建筑的最终表现形式和功能性——围护结构与内部装饰。 1. 砌体工程与墙体结构: 探讨了烧结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不同材料的砌筑工艺。重点解析了构造柱、圈梁与墙体的拉结要求,以及防开裂构造措施(如加强带设置)。对砌体砂浆的标号、搅拌、砌筑过程中的灰缝饱满度和垂直度控制进行了详细说明。 2. 门窗与幕墙安装: 阐述了建筑外围护系统的安装精度。包括普通门窗的洞口处理、填缝、密封胶的选型与施打技术。对于玻璃幕墙和金属装饰幕墙,重点分析了龙骨的安装误差控制、转接件的受力分析、防火封堵措施以及幕墙的抗风压和水密性试验要求。 3. 节能保温与屋面工程: 详细介绍了外墙外保温系统(如EPS板、XPS板、岩棉板)的粘接、锚固及面层抗裂砂浆的施工要点。强调了保温层空鼓、脱落的预防措施。屋面工程部分,系统讲解了平屋面和坡屋面的防水构造层次、坡度控制和排水坡口的细部处理,并针对不同防水材料(如TPO、PVC、沥青基)的焊接或粘结工艺给出了操作指导。 4. 室内装饰面层与饰面: 涵盖了地面找平层、楼地面面层(如水磨石、地砖、木地板)的施工工艺。强调了地面系统的平整度、空鼓率检测标准。对于墙面装饰,包括抹灰层的质量控制、各类石材、瓷砖的铺贴工艺、灌浆饱满度和对缝要求,以及金属、木饰面挂贴的牢固性和防火要求。 第四部分:施工现场管理与质量验收 本部分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最终的合规性。 1. 施工测量与变形控制: 强调了高精度测量技术在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如三维激光扫描、全站仪定位。内容包括结构沉降观测、楼层线性的控制标准,以及如何根据观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控制结构累积误差。 2. 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 涵盖了针对高处作业、起重吊装、基坑作业等高危工序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应急预案。同时,详细说明了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材料堆放、成品保护的具体标准和检查方法。 3. 质量控制与验收程序: 按照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体系》的要求,系统梳理了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流程。重点讲解了隐蔽工程(如防水、钢筋隐蔽)的验收记录、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最终竣工验收阶段的资料归档和程序规范。本书提供了大量实际案例分析,用以说明如何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确保最终验收一次性通过。

用户评价

评分

J909、G120工程做法(建筑标准图集)—建筑专业,这本书我是在一个朋友那里看到的,他是一名刚入行的建筑设计师,当时他在纠结一个阳台防水的处理细节,就翻到了这本图集。他跟我讲,这本书就像是建筑界的“葵花宝典”,里面收录了各种常见建筑构件的标准做法和详细节点图。比如,窗户的安装,从基层处理、嵌缝、打胶,到防雨、防风的细节,几乎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导,连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都写得清清楚楚。他特别提到,书中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比如地下室外墙防水、屋面保温隔热等,都有深入的讲解和优化方案,这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他告诉我,他之前画图总是凭感觉,但看了这本书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够严谨。书中大量的图示和表格,让复杂的工程做法变得直观易懂,他现在画施工图时,都会参考里面的标准图集,这样不仅效率高了,图纸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他还在书里发现了一些他之前没接触过的先进工艺和材料,这对他开拓视野很有帮助。总的来说,他觉得这本书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规范施工行为,以及提升设计师的专业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是个对细节要求非常高的人,尤其是在自己动手装修房子的时候。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在网上看到别人推荐了J909、G120工程做法(建筑标准图集)—建筑专业,说它里面有很多关于家居装修的实用内容,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将很多看似复杂的建筑施工工艺,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比如,我一直在纠结厨房的防水怎么做才做得好,看了这本书的图集,我才明白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讲究,从地面找平,到墙角拉毛,再到防水涂层的厚度和施工遍数,都有明确的要求。书中对于水电管线的布置,也有很详细的图示,让我知道了哪些地方是承重墙,哪些地方可以开槽,避免了不必要的破坏。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在家居装修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漏水、开裂,都可能是因为没有遵循正确的施工步骤。这本书就像一个“装修指导手册”,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效果,并且知道如何去要求施工队伍,甚至在一些小地方,我自己也能动手去完成,非常有成就感。虽然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装修,但它里面关于建筑基础知识的内容,也让我对建筑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作为一个在建筑工程领域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前辈,我见证了中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J909、G120工程做法(建筑标准图集)—建筑专业,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图集,更像是一部时代的记录,一部技术演进的里程碑。我记得刚入行那会儿,很多工程做法都是凭经验,甚至有些是靠“手艺”。而这本书,可以说是将这些分散的、经验性的做法,系统化、标准化了。它最宝贵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我可以看到,书中对一些传统工艺的优化,对新型材料的引入,以及对一些特殊工程,如高层建筑、超限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都有着非常详尽的阐述。它为我们这些一线工程师提供了最权威、最可靠的技术指导。每一次我打开这本书,都会有新的发现。比如,在抗震设防方面,它给出了不同烈度下的结构构造措施,这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再比如,在节能环保方面,它提出了很多先进的绿色建筑理念和施工方法,这符合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本书,是无数工程师智慧的结晶,是推动中国建筑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评分

我是一名资深的建筑施工项目经理,手上管理着大大小小的项目有十几年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J909、G120工程做法(建筑标准图集)—建筑专业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在意,心想不就是一些画出来的图纸嘛,施工现场经验比什么都重要。但随着项目的推进,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复杂的设计节点,或者需要处理一些历史遗留的施工问题时,我开始频繁地翻阅它。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通用的做法,而是结合了不同地域、不同工程类型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多种可选的解决方案,并且详细说明了每种方案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成本考量。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一些隐蔽工程细节上的严谨性,比如楼板裂缝的控制、管道穿越墙体的密封处理等等,这些地方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巨大的麻烦。书中提供的图例非常清晰,包含了各种材料的性能指标、施工顺序、验收标准,甚至连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伸缩缝的处理、变形缝的设置,都给出了详细的图解和说明。我发现,很多时候施工队伍之所以出现问题,根源在于对标准做法理解不清。这本书就像一个统一的“语言手册”,让设计、施工、监理之间能够基于同一个标准进行沟通和评判,大大减少了扯皮和返工的几率。它为我们解决现场难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是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评分

作为一个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工程师,我对这份J909、G120工程做法(建筑标准图集)—建筑专业,可以说是又熟悉又感到新意。熟悉是因为,它里面列举的很多做法,都是我们这些年一路走过来,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经验结晶。比如说,对于一些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处理,书里的节点详图精确到了毫米级别,从钢筋的绑扎间距,到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再到养护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都写得非常具体,这对于确保工程质量至关重要。但新意就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过去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它融入了近年来建筑行业的一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新型的保温材料、防水卷材,以及一些绿色建筑技术,都给出了相应的标准做法。这对于我们这些传统工程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更新知识的机会。我经常会带着年轻的同事一起看这本书,指着图纸上的某个节点,告诉他们,你看,这个地方以前我们是怎么做的,现在有了新的材料,我们可以这样优化,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成本,还能提升建筑的整体性能。这本书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