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法国 我的一次文化之旅
:38.00元
作者:刘敦煌,刘钰晨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3529568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欧亚大陆西边的半岛,是法国布列塔尼大区和首府雷恩市的所在地。作者实际观察并使用了近170幅图片,汇集了各种故事,讲述旅程的见闻和当地的景色、人文和水环境。
n流畅的文字和精彩的影像,告诉我们,那里是别样的风情,别样的文化。虽然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但青青的河流和繁多的花草,牢牢地链接了欧亚大陆的东边。使我们明白,建立环境友好的社会与精致的生活不是梦想。
n目录
作者介绍
刘敦煌,男,1953年7月,汉族,湖北武汉人,工作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高级工程师。
n刘钰晨,女,1982年2月,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毕业学士,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毕业硕士,法国雷恩大学毕业博士。
n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挑剔和刻薄的,但正是这种近乎傲慢的审视,让我感到无比的耳目一新。作者对庸俗和肤浅的批判,毫不留情,如同锋利的冰锥刺破了那些陈词滥调的泡沫。他笔下的法国,不是旅游宣传册上那个永远在微笑的田园牧歌,而是一个充满内在张力、对自身文化遗产抱持着既骄傲又沉重的民族。他对某些过于“精致化”的艺术品所流露出的不屑,让我这个原本抱持着敬畏之心去欣赏的读者,开始反思自己欣赏的角度是否也带着某种盲从。这种“带着批判的爱”,比单纯的赞美要深刻得多。它迫使读者以一个更成熟、更具辨识力的眼光去看待那些被奉为圭臬的事物。阅读过程中,我数次忍不住低声赞叹作者那近乎残忍的精准措辞,它们像是手术刀一样,切开了表面的光鲜,直抵核心的肌理。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实在令人惊叹,它完全摒弃了线性的时间叙事,更像是一系列被打乱的、但又彼此呼应的音乐片段。作者似乎对“秩序”有一种天然的反叛,他会毫不突兀地从对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沉思,猛地跳跃到对当代法国电影中“存在主义焦虑”的剖析。这种跳跃非但没有造成阅读上的混乱,反而营造出一种迷幻的、梦境般的体验。我发现自己常常需要停下来,回溯前几页的内容,不是为了理解情节,而是为了跟上作者那不受拘束的思维轨迹。这种写作手法,与其说是记录文化,不如说是在模仿文化本身——那种深沉、多层、充满历史回响,却又时刻向未来张望的复杂状态。它挑战了读者既有的阅读习惯,迫使我们放弃对清晰路径的依赖,转而享受在思想的迷宫中探索的乐趣。读完一个章节,常常需要几分钟来整理思绪,这种“被震撼后需要重置”的感觉,恰恰证明了文本的强大冲击力。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声音是极其私密且内省的,它更像是一份写给自己的深度思考日记,而非公之于众的文化考察报告。作者很少直接告诉读者“应该如何感受”,而是通过大量内心的独白和对自身感知的剖析,引导读者进入他个人的精神景观。他似乎在不断地与自己对话,探讨知识、记忆与当下体验之间的关系。例如,当他面对一座宏伟的教堂时,他关注的焦点往往不是建筑的宏伟,而是这种宏伟如何在他内心激起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渺小感”或“疏离感”。这种深度的自我挖掘,使得文本具有了一种近乎哲学的穿透力。它让人意识到,真正的文化体验,最终都会回归到个体生命经验的折射上。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叙事技巧,它将冰冷的文化符号,通过一层层柔软的个人情感滤镜,最终传递给了屏幕外的我们,带来一种既遥远又亲切的共鸣。
评分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对“时间感”的颠覆性处理。作者似乎能同时感知到遥远的过去与眼前的瞬间。在描述一顿正餐的摆盘时,他能瞬间拉扯出路易十四时期凡尔赛宫宴会的影子,并立刻转到现代米其林厨师对食材的伦理考量。这种时间维度的拉伸与压缩,使得阅读体验变得极其立体。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个现代人的游记,而是站在历史的河流中,观察着不同时代的水流在脚下交汇。尤其是在探讨手工艺品时,那种对手艺人精湛技艺的描述,充满了对“慢”的赞颂,与当下社会追求效率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了强烈的张力。这种对“慢”的坚守,在作者的笔下,不再是怀旧的伤感,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和对抗平庸的姿态。读完后,我发现自己对“等待”这个概念都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酝酿和沉淀。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仿佛每一个词语都被塞进了普罗旺斯阳光炙烤下的薰衣草田里,散发着难以言喻的芬芳。我几乎能闻到那种干燥泥土混合着陈年葡萄酒的复杂气息。叙述者对于细节的捕捉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他不是简单地罗列名胜古迹,而是将历史的重量和日常生活的琐碎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编织在一起。当我读到他对巴黎左岸一家老咖啡馆里,一位侍者如何精确地平衡着牛奶泡沫和浓缩咖啡的动作时,我感到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立刻订一张机票,去亲眼见证那份近乎仪式感的专注。这种描述的力度,使得那些早已被无数游记写烂的场景,在我眼前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这不是一篇导游手册,它更像是一面放大镜,聚焦于那些隐藏在宏大叙事背后的微小光斑,让我领悟到“法式生活”绝非一个扁平的标签,而是一系列精心雕琢的、充满温度的瞬间集合体。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揭开一张古老的挂毯,上面绣满了精致的矛盾与和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