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长虹年谱
:58.00元
作者:廖久明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0100992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一)序言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高长虹其人。
(二)谱文根据时间顺序,尽量原封不动地编入了与谱主生平事迹有关的材料,作品在罗列全部题目基础上概括介绍了重要内容。
(三)全文抄录了未收入《高长虹全集》的3篇文章,校正了《高长虹全集》的50余处错漏。
(四)结合谱主本事,相对详细地介绍了密切相关的时代背景和报刊情况。
(五)由于高长虹是狂飙社发起人和主要负责人,而目前研究狂飙社的成果很少,故结合谱主本事适当介绍了狂飙社情况。
(六)为了较为直观地反映高长虹作品的影响,以脚注形式标明了收入合集中的高长虹作品。
(七)《高长虹全集》收录了4篇署名、‘虹”的作品,作为编者的董大中和廖久明对此存在分歧,故本谱附录T--人围绕该问题展开讨论的通信。
(八)由于高鲁冲突与莽原社(主要由狂飙社、未名社成员组成)的内部矛盾有关,并且人们围绕这三个关系复杂的社团有极大争议,故本谱附录了《莽原社·狂飙社·未名社述考》。.
(九)正如林志浩、彭定安、钱理群、曾庆瑞、高远东、言行等先生认为,高鲁冲突对鲁迅的进化论思想造成了重大影响,故本谱在详细罗列与鲁迅有关的高长虹文字的同时附录了《鲁迅文字摘抄》,主要摘抄鲁迅文章、书信中与高长虹有关的文字。
目录
序:一个赤诚爱国而又特立独行的人
例 言
谱 文
1898--1909生
1910一1916年
1917—1922年
1923生
1924生
1925扭
1926生
1927仅
1928生
1929年
]930—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生
1942—1945年
1946—1954年
附 录
关于“虹”的通信
……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高长虹年谱》的出版,对我来说,是一个重新认识“文学史”的机会。常常我们会以一种凝固化的视角去看待过去,似乎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但事实远非如此。文学的演进,思想的碰撞,往往是曲折而复杂的。年谱这种体例,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凝固感,它通过时间这个维度,展现人物的动态发展,以及他与时代环境的互动。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看到高长虹先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面临的挑战、所做的选择、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这些经历如何最终塑造了他的文学观和人生观。这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传记,更是一种对历史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对那些被边缘化但依然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思想的致敬,它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丰富图景,以及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
评分拿到《高长虹年谱》的时候,我有一种“终于等到你”的感觉。我一直觉得,文学史的梳理不应该只聚焦于那些被广泛认可的“大家”,那些在边缘地带默默耕耘、独立思考的作家,同样值得被看见,被理解。高长虹先生恰恰是这样一位人物。他的思想,他的创作,在那个时代无疑是带有挑战性和颠覆性的。我迫切地想要知道,在历史的洪流中,他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他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的作品又承载着怎样的时代烙印?年谱的形式,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尘封的记忆,让我得以循着时间线,一步一步地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详实的史料,严谨的考证,让我能更深入地走进高长虹先生的精神世界,理解他选择的道路,以及这条道路的意义。
评分阅读这本书,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始终相信,每一位有价值的作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时代对话,与后人对话。高长虹先生,无疑是一位勇于发声、敢于探索的先行者。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我们更容易被表面的声音所吸引,而忽略了那些深层的、经过沉淀的思考。《高长虹年谱》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聆听一位在特殊时期,以独特方式前行者的声音。我期待它能以扎实的史实为基础,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为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立体的高长虹形象,让我能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遗产,以及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所留下的独特印记,它将是理解那个时代文学思潮的重要窗口。
评分作为一个对近现代文学史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高长虹先生的名字在我脑海中一直是个有些模糊却又充满吸引力的存在。他的文学轨迹,似乎总是在主流之外,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脉络。因此,当我看到《高长虹年谱》的出现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让我能够更系统、更立体地认识这位在文学界扮演着特殊角色的先行者。年谱这种体例,本身就具备了梳理人物生平、还原时代背景的天然优势。我相信,通过对高长虹先生不同时期生活、创作、交游等细节的详细记录,我们不仅能看到他个人的成长轨迹,更能窥见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以及他与那个时代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视角,它能帮助我们跳出单一的评价框架,去理解一个复杂人物的丰富内涵。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让我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复古而沉静的色调,搭配烫金的“高长虹年谱”几个大字,散发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厚重感。拿到手中,纸张的触感温润细腻,不是那种轻飘飘的,而是带着恰到好处的质感,仿佛能感受到作者本人对于书籍品质的严谨态度。翻开扉页,前言部分的引文 selection 别具匠心,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高长虹先生生平的大致轮廓,引人遐想。目录清晰明了,条理分明,让我对全书的篇章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尽管尚未深入阅读,但仅从这初步的触感和设计来看,出版社在这本书的制作上无疑是投入了极大的心力,这本身就足以让人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期待它能带来一次深刻的思想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等待着我去细细品味其内在的灵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