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孤独星球Lonely Pla旅行指南系列:四川和重庆(2015年全新版)
定价:69.0元
作者:澳大利亚Lonely Pla公司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03186974
字数:816000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Lonely Pla旅行指南由经验丰富的作者亲赴实地调研,不仅涵盖了**、*准确的旅游资讯,而且拥有不少知名目的地的新玩法,地图详细实用,彩色章节图文并茂,带你去发现、探索、理解这个世界的美。《四川和重庆》拥有翔实靠谱的信息,赏心悦目的插图,更有作者的推荐。
内容提要
无数人冲着美食来到川渝,而它永远不会让你失望。小面、抄手、兔头,这些地道小吃会让你对“辣”的理解上升到五感俱全的立体空间。“椒姜辉映”的自贡盐帮菜名扬川内,乐山美食、宜宾小吃自成一派,长江河鲜、竹海山珍……不要错过泸州的桂圆和宜宾的荔枝,更不要忘了古窖池里孕育的陈酿——五粮液。
探索风景和人文,川渝也不会让你失望。北纬30°勾勒出中国美的景观大道:耸入天际的雪山随时出没;大江深切的峡谷里,高山杜鹃一路相伴;神秘湖泊藏在深山;有如星外来客的巨硕冰帽,见证过远古地球的沧海桑田。流传不灭的格萨尔王传奇遍布康北草原,呼啸的马蹄声中,你会听懂康巴汉子的情怀。飞舞的经幡、摇转不息的经筒,色达、亚青的造城奇迹,皆是触摸藏地灵魂的入门书。上有九寨黄龙,下有乐山大佛,神秘的三星堆和引水鼻祖都江堰稳居中位。在遥远的大凉山腹地,来一场“藏彝走廊”的火把狂欢,或深入川东南的悬崖峭壁,寻找僰人的神秘悬棺。
目录
作者介绍
孤独星球(Lonely Pla,缩写:LP)是世界上大、的自助旅行指南出版社,由托尼惠勒、莫琳惠勒(Tony Wheeler & Maureen Wheeler)夫妇于1972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创立。公司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目前有500多位员工以及350多位签约旅行作者。至今共出版了20多种类型的600多个主题,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年销售达700万册,约占全球英文旅行指南的四分之一。Lonely Pla主要出版《孤独星球》旅行书籍系列,是专门针对背包客撰写的旅行系列丛书,在世界各国的自助旅行背包客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声誉,被称为“旅行”。Lonely Pla这两个单词成为衡量旅行信息准确可靠与否的标准。
文摘
成都及周边为何去
成都踏着慢半拍的步调,将激情融化于红油翻滚的火锅,将活力都摆进龙门阵。它可以一茶一座一下午,也可以用“雄起”表明大事不含糊的态度。“好耍”就是这个城市的基因。一曲《明天不上班》,把成都人本来独自偷着乐的惬意和爽劲扩散到了全国。
成都的文艺气质早在汉赋、唐诗盛行的古代便已奠定,如今更是各国新锐艺术扎堆的弄潮处,从的大师到初出茅庐的新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展露才华的平台。它有着可能是全国多也大的设计书店,各个品牌的全球旗舰店也钟情于此地,限量版不在原产国、不在巴黎,却在成都。
金沙遗址对古蜀国的“爆料”还在持续中,都江堰润泽着成都平原,武侯祠里荡漾着蜀韵汉风,国宝大熊猫在此安家、天天卖萌。城内,过时的工业元素化身为创意产业;城外,十余个古镇延续着小桥流水的精致——安仁让时间静止于民国,白鹿镇已穿上了洋装。人文以外,尚有青城山与西岭雪山,托举出盆地的钟灵毓秀。
何时去
3月至5月 春天的号角在龙泉和新津依次吹响。桃红梨白后,杜鹃在西岭雪山亦步亦趋。
6月至9月 周边所有景点都正当时,但游人如织也不可避免,去天台山玩水或去青城后山避暑都不错。
10月至11月 阳光是个稀罕物,当它难得赏脸时,赶紧去看大熊猫。要不就找个露天茶馆泡着,熬一熬就能等来银杏将全城染成金黄的美丽季节。
12月至次年2月 与其在城市里瑟瑟发抖,不如索性上西岭雪山玩雪,顺道在花水湾泡个温泉,再一头扎进火锅店,让一片红红火火驱走从体表到内心的阴霾。
序言
与其他动辄堆砌历史名词的指南不同,这套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具有“代入感”。它似乎明白,旅行者需要的不是枯燥的教科书式知识,而是那些能让你在现场产生情感共鸣的故事。比如,在描述某座古建筑时,它没有简单地介绍修建年代和建筑风格,而是穿插了当地流传的民间传说,甚至引用了某位近代文人在游历此地时写下的诗句。这种文学性的笔触,让冰冷的砖瓦仿佛有了温度和灵魂。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按照书中的指引找到了一个据说曾是古代驿站的旧址。当翻开书本,读到书中描述的“古人在此地交换马匹,留下多少风尘仆仆的故事”时,站在那片荒芜的空地上,我竟产生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妙错觉。这种能够激发想象力和人文关怀的写作手法,是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它让旅行不再只是“看风景”,而是一种深度的“对话”。
评分我是一个美食狂热者,对一个地方的文化探索往往是从它的烟火气开始的。这本书在美食部分的挖掘深度,彻底颠覆了我对传统旅行指南的认知。它不仅仅是罗列了那些游客必去的“十大名菜”,而是深入到了街头巷尾,挖掘那些连本地人都津津乐道的“苍蝇馆子”。我记得,书中花了整整三页篇幅来介绍一种叫做“钵钵鸡”的小吃,从不同流派的底料差异、鸡肉的腌制手法,到哪家店的老板坚持用传统的砂锅煨制汤汁,描述得绘声绘色,让人隔着纸张都能闻到那股麻辣鲜香。更绝的是,它还附带了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吃地图”,专门标注了那些即将失传或正在被现代化改造的传统制作工艺点。这让我有机会在一家快要搬迁的老字号店里,亲眼看到师傅用最原始的石磨磨制香料的过程。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指南,不如说是一本深入当地生活脉络的美食人类学报告,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这次旅行的味觉和文化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对指南中关于光影和构图的细节提示非常看重。很多指南只是笼统地说“这里适合拍照”,但这本书的专业性体现在它对特定时间点的精准捕捉。它会明确指出,某座山峰的最佳日出机位在哪里,需要提前多久到达才能抢到一个好的前景位置;或者,在某个古镇的石板路上,下午三点半的侧光最能凸显青苔的质感。更重要的是,它甚至为每一处推荐的拍摄地,都附上了“天气对照片氛围的影响”的分析。比如,它建议在多云天气去拍摄某片竹林,因为漫射光能更好地展现竹叶的层次感,避免了正午阳光带来的死白。这种对视觉艺术层面的考量,让我带回的照片质量远超以往。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去哪里”,更是在告诉我“如何以最佳的方式去记录它”,无疑是为我这次的视觉创作之旅提供了无价的参考蓝图。
评分坦白说,我这次旅行原本是抱着“随缘”的心态,但这本书在“慢生活”和“深度体验”方面的推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并没有把所有宝贵的资源都集中在热门景点上,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介绍那些需要更多耐心才能抵达的目的地。比如,它详细描述了一个隐藏在深山里的少数民族村落,连如何取得当地向导的信任、参与他们一年一度的丰收节庆,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和文化禁忌的提醒。我正是根据这些提示,得以在一个完全不商业化的环境中,体验了一次真正的篝火晚会,与当地的长者围坐一起听他们讲述古老的歌谣。这种“反主流”的推荐,保证了我的旅行体验是独一无二且充满尊重的。它教会我,真正的旅行不是去打卡,而是去融入和学习,这本指南在引导读者进行高质量的、低碳足迹的探索方面,做得极为出色。
评分这本旅行指南简直是为我这种“说走就走”的背包客量身定做的!首先,光是拿到手上那厚实的质感,就让人对接下来的探险充满了信心。我尤其欣赏它在交通信息上的详尽程度。别的不说,光是成都到拉萨的那一段公路信息,它就给出了至少三种不同难度的路线选择,每条路线的历史背景、沿途的补给点、甚至连哪些路段需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简直就像有个老司机在旁边耳提面命一样。我记得有一次,我原本计划走一条看起来比较近的路线,结果翻开书里关于那条路线的“风险提示”那一小块,才发现那里正好是雨季泥石流的高发区,立马果断调整了计划。这种对潜在危险的预警能力,对于一个独行者来说,比任何华丽的风景介绍都来得实在。而且,它的地图绘制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连一些不起眼的小巷子里的地标建筑和特色小吃摊位都能找到清晰的标记,这为我在那些迷宫般的古城里穿梭省了不少冤枉路和查询手机流量的烦恼。这本书的实用性,绝对是五星好评,让我的每一次出行都充满了安全感和掌控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