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曾国藩家书 国学古籍 正版图书 唐品 主编 成功学9787545523874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曾国藩家书 国学古籍 正版图书 唐品 主编 成功学978754552387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曾国藩
  • 家书
  • 国学
  • 古籍
  • 传统文化
  • 成功学
  • 唐品
  • 中华文化
  • 修身养性
  • 人生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地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23874
商品编码:28236523251

具体描述

书名:曾国藩家书精粹
作者:唐品 主编开本:16开
定价:39.8
页数:449
现价:见顶部出版时间2017-04-01
ISBN号:9787545523874印刷时间:2017-04-01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版次:1
商品类型:正版图书印次:1
内容提要作者简介唐品,本名唐建福,1964年11月18号生于湖南临澧县。1984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即进入江西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96年调入广东旅游出版社。编辑策划有季羡林、周一良等主编的《东方文化丛书》30余种,余秋雨著作全集22种《秋雨合集》。策划出版了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胡平先生代表作《禅机》。另有于丹教授书《于丹 重温好看古诗词》发行150余万册。现为自由出版策划人、北京唐品靠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策划。目录*章养心之道
勉在孝悌上用功
除骄傲习气,勿夜郎自大
进德修业全由自主
贤肖不在高位而在谨朴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
以息心忍耐为要
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
做人要有气量
心无愧悔,襟怀坦然
讲求将略、品行、学术
大者得正,小者包荒
切忌骄矜之气、悖谬之语
满招损,谦受益
切忌骄傲之气
骄则满,满则倾
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
拼命报国,侧身修行
人生唯有常是*美德
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豁达光明,才有恬淡冲融
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
第二章自勉之道
大器晚成,不*忧虑
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须和睦、奉勤为先
对盈虚自然之理,不*抑郁
牢骚太甚者,其后*多抑塞
每日有常,自有进境
读书当勤勉,做人需忠恕
须勤谦,切戒骄奢淫佚
时时自惕劳、谦、廉
不宜过露痕迹
盛时常作衰时想
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
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
得宽闲岁月,切莫错过好光阴
不宜过于菲薄,近于自弃
谨记修身三戒,力除傲、惰二弊
受挫之时,乃长进之机
力守悔字、硬字两诀,以求挽回
第三章成事之道
力行格物、诚意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自立志,不*借助于人
专心致志,并心一往
“勤敬”二字须臾不可离
成大事者须兼顾
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
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致败者约有二端:常傲、多言
宜力持不懈,有始有卒
人生适意之时当尽心竭力
专求怡悦,不存郁损之怀”
凡作一事,皆宜有始有终
无论行坐,均须重厚
古今庸人皆以惰败,才人皆以傲败
办大事者,须多选替手
衣食起居,勿沾富贵习气
积劳而使人不知其劳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艰危之时,坚持硬字、悔字二诀
第四章为学之道
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为学*要虚心,切勿恃才自傲
学问之道,总以有恒为主
事事应勤思善问
读书有难解者,不*遽求甚解
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
读古文之要义_
读书须能涵泳体察
每日用功,自有进步
学书法不可迷于所往
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读经要胸怀博大活泼,不可无恒
读书宜求个明白
作文写字,应以珠圆玉润为主
为学全靠自己扎挣发愤,扬长避短
须读唐宋诗,作五言诗
唯读书可变化气质
手抄与摹仿宜并进
多加涉猎而探讨之
好文章须熟读成诵
文笔宜从“简当”二字上着力
每日参学,自有进益
好文字*气、识、情、趣中有一长
作文须在气势上下功夫
第五章交往之道
交友拜师以专一为要
*信*诚,侠义之士
交友须勤加来往
不可占人便益
非道义可得者,不可轻易接受
与人不合,办事多不能成
用人之道:奖之以好言
人以巧诈来,我以诚愚应
不可动辄笑人之鄙陋
观人之法:有操守无官气、多条理少大言
负人不惮改过
坚忍、言明、不贪乃选将之要
交往总以谦谨为主
高明之地,唯倍增敬慎
交友须择志趣远大者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与他人交际,须省己之不是
于忍气二字加倍用功
交友切记“久而敬之”四字
保人荐贤宜谨慎
自身检点以杜小人之口
第六章理财之道
家和则福自生
补品慎用,银两安排得当
赠人乃保持盈泰之道
洗心涤虑力挽家运
诸事不可不尽心
治家八事,缺一不可
努力读书,不可积钱买田
勤劳之家多兴旺
居家之道,唯崇俭可以长久
勤俭乃持家之道
俭朴之风不可尽改
凡事不可过于奢华
时刻牢记“勤”“俭”二字
惜福贵乎勤俭
俭而奢易,奢而俭难
勤俭自勉以长保盛美
撑持门户,宜自端内教始
有紧有松,有发有收
爱惜器物,条理有序
居家以习劳苦为*要义
第七章为政之道
为官亦不忘勤奋好学
做官常存谦虚敬畏之心
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构讼
以做官发财为可耻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
谨慎谦虚,时时省惕
力尽人事,不存丝毫侥幸之心
居官以耐烦为*要义
戒骄傲、多言二弊
以勤字报君,以爱民报亲
爱民*去害民之吏,治军*去蠹军之将
愿死疆场,不愿死于牖下
怀见危授命之志
极盛之后应加倍小心
投身到报国的大业中
责任重大,如履薄冰
推诚相与,吏治或可渐有起色
安危之际,不可为一己之身名计
为政以国事为重
服官以耐劳忍气为要
无形之功不宜形诸奏牍
不可惊动官长,烦人应酬
构怨太多影响仕途
生平以享大名为忧
公事馈赠宜节俭
第八章*之道
谨记节劳、节欲、节饮食
身体如常,即为如天之福
读书不求强记亦养身之道
早起乃*千金妙方
宜戒酒、起早、勤洗脚
毋滥服药、饭后散步乃*要诀
保养之法在慎食节欲
读书作字陶写性情
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以早起、务农、疏医、远巫为要
放心静养,不可怀忿怄气
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
保养以莫生肝病为要
不可过劳,须心平气和
食蔬亦*之宜
*以少恼怒为本
体弱宜清静调养
*家唯恐出汗
养身之法有五事
切记*六事精彩导读
《治家之道:修身齐家,安邦定国》 本书精选历代名士关于家庭教育、家风传承、个人品德修养的经典论述,汇集了古今学者对“家”这一永恒主题的深刻洞见。旨在为现代家庭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家智慧,帮助读者从内心出发,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进而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第一部分:修身养性,立德之本 内省与自律: 深入剖析“吾日三省吾身”的实践意义,引导读者认识到反思自身言行是品德锤炼的关键。从古人的道德实践中学习如何克制私欲,培养高尚情操,成为品德高尚、言行一致的君子。 勤勉与节俭: 阐述“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强调勤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节俭是持家兴旺的根本。通过对古代勤劳节俭的典范事迹的学习,启发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奢侈浪费,珍惜劳动成果。 感恩与孝道: 探讨“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强调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倡导感恩之心,懂得回馈社会,培养有情有义的品格。 仁爱与诚信: 阐释“仁者爱人”的普世价值,引导读者学会关爱他人,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诚信是立业之本,本书将深入讲解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第二部分:齐家之道,和睦之源 夫妻之道: 聚焦夫妻间的相处之道,探讨如何建立平等、尊重的婚姻关系。学习古人如何以德辅人,相互扶持,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教子之法: 汇集了丰富的育儿经验,从品德教育、学业指导、兴趣培养等方面,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强调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知书达理的品格。 家风传承: 深入探讨家风的形成与传承机制。通过对历史上有良好家风的家族案例分析,启发读者如何在家中树立积极向上、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让家风成为支撑家庭发展的精神力量。 邻里和睦: 倡导与邻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理解并学习古人“远亲不如近邻”的智慧,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为家庭营造安宁稳定的外部环境。 第三部分:安邦兴业,家国同心 责任担当: 阐述个人在家庭、社会乃至国家中的责任。如何从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做起,逐步承担起更广泛的社会责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治世之策(以家为基): 将家庭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繁荣紧密联系。通过对古代贤臣良将以家为本、治国安邦的论述,启发读者理解个人修养对社会秩序的积极影响。 长远规划: 引导读者树立长远的人生目标,并将家庭的未来发展纳入考量。学习如何未雨绸缪,为家庭的持续繁荣和后代的福祉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旁征博引,既有深刻的理论阐述,又不乏生动的生活实践。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深刻领悟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是根本,一个和睦的家庭是幸福的基石,而一个充满责任感的公民则是社会繁荣的保障。无论是希望提升个人品格,还是追求家庭幸福,亦或是期盼社会进步,本书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智慧宝典。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些能够真正触及文化精髓的读物。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所呈现的,是一种经过历史沉淀而愈发闪耀的智慧光芒。我从中看到了古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对道德伦理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们对人生价值的独特思考。这些内容,不仅能够开阔我的视野,更能帮助我构建起一个更加完整和深刻的世界观。它让我理解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层含义,也让我看到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紧密联系。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为了完成一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从中汲取养分,滋养自己的心灵,并将其融会贯通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它所传达的道理,更在于它所展现的那种精神气质。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人身上那种高尚的品格和追求。书中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正直善良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和一份担当。这种精神力量,在当下尤为珍贵。它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内心的强大和精神的丰盈。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仿佛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交流,汲取了他们身上的智慧和勇气,也受到了他们高尚品德的熏陶。这种精神上的滋养,是任何金钱都无法买到的,也是任何现代教育都难以完全替代的。

评分

当我第一次翻阅这本书时,就被其中所蕴含的智慧深深吸引了。它不像一些现代的成功学书籍那样,充斥着浮夸的口号和不切实际的鸡汤,而是以一种更加内敛、深刻的方式,展现了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和经验。书中的道理,虽然是几百年前的,但读来却毫不觉得过时,反而觉得字字珠玑,句句是真理。它教会我如何看待人生中的得失,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如何在顺境中保持谦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这些并非是空洞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具体的劝诫,融入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深刻反思。阅读这本书,就像与一位智者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我从中汲取了力量,也找到了方向。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使我进行自我反省和成长。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那些直白的教导来得更加深刻和持久。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接地气”。它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故弄玄虚的辞藻,而是用一种非常朴实、真诚的语言,讲述着如何过好一生的道理。其中的许多观点,都与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息息相关。比如,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对待金钱和名誉等等。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发现,书中的道理仿佛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能够直接解答我内心的疑惑。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给我带来压力,而是让我觉得,这些道理是可以被理解、被实践的。它鼓励我去尝试,去改变,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种温和而坚定的引导,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就蕴藏在最平凡的生活之中。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纸张的触感温润,散发着淡淡的书香,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直接触碰到了古籍的灵魂。封面配色沉稳大气,印制的字体古朴典雅,整体散发着一种厚重而宁静的气息,非常适合案头细读。我喜欢书页的留白设计,给人一种舒展的空间感,阅读时不易产生压迫感,更能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翻开书页,印刷清晰,排版疏朗,即使是古籍的原文,在经过整理和注释后,也显得格外易读。书中的配图,如果恰巧有的话,也会是点睛之笔,增添阅读的趣味性和历史感。拿到这本书,就好像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不仅仅是知识的馈赠,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品味的体现。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拥有一本如此精心制作的书籍,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让我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方可以安放心灵的净土。这种对书籍品质的极致追求,无疑也为内容的解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