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造像全集(第2卷) 文物出版社 刘景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表于2025-01-07
龙门石窟造像全集(第2卷) 文物出版社 刘景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基本信息
书名:龙门石窟造像全集(第2卷)
定价:380.00元
作者:刘景龙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0-01
ISBN:9787501013845
字数: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1.762kg
编辑推荐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内容提要
《龙门石窟造像全集(第2卷)》收录的窟龙,自第160窟至第500窟,北邻宾阳洞,南接第543窟(万佛洞),南北长400米,共有编号窟龙341个。具有代表性的窟龙主要有优填王造像、第403窟(敬善寺)和第435窟(摩崖三佛),基本属于唐代造像的区段。
龙门石窟中优填王造像数量在中国各地石窟中是多的。记述有关优填王造像的佛教经典有《增一阿含经》、《观佛三昧经》、《法显传》、《释迦谱》、《经律异像》、《法苑珠林》、《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各种记述或详或略,大体相同。习惯上称呼的“优填王像”,实际系指优填王所造之像。《增一阿含经》云:“释提桓因请佛三十三天,为母说法,……是时人间不见如来久,……优填王波斯匿王思睹如来,遂得苦患,是时王敕国界之内诸奇巧师匠,而告之曰,我今欲作如来形象,是时优填王即以牛头山旃檀,作如来形,像高五尺。”龙门石窟中的优填王造像,有的就山造像,有的列宠置像,从遗存、遗迹判断原有近百尊,其中放置的像均已无存。本区段的优填王造像近50尊。宾阳洞、万佛洞、老龙洞、莲花洞、赵客师洞、破洞、古阳洞等处都有分布,均为高宗时期(公元650-683年)所造,造像大都在长方形座上倚坐,后有背靠,高度一般在1米左右,偏袒右肩,薄衣透体,少衣褶。
第362窟前壁北侧高昌人张安总章二年(公元669年)为父母造像记(《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0422条)及已无造像的第484,窟(新罗像宠)题铭(《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0590条),都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左证。
第403窟(敬善寺)前室北侧转角有“敬善寺石像铭”,因而得名。该窟由前、后室组成。前室平面略呈椭圆形,门额正中一圆拱宠,两侧各一飞天。门前南北两壁各雕一菩萨立于半月形仰覆莲台上。门两侧二力士上身袒裸,佩项饰,下身着裙,体魄雄健,足踏山石,北侧力士头残,南侧力士头戴仰莲形宝冠。
后室平面近方形,穹隆顶,正壁主像为阿弥陀佛。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僧祇支,胸结带,手施说法印,在迭涩束腰八角莲座上结跏趺坐,不露足。原作佛头现存日本大阪美术馆。座下饰一周宝装覆莲办及两躯护法狮子。佛背后刻莲办纹身光。两侧胁侍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弟子、菩萨造型写实。正壁南北转角处造像宠主尊均立(坐)于由主佛座伸出的长茎莲花上。洞内南、北、柬三壁上部,主要造像之间及门额均雕出姿态各异、坐于连茎莲花座上的菩萨五十躯,形象新颖别致。洞顶线刻似未完工的莲花藻井,周围八身彩绘供养飞向主尊飞舞。
该窟是唐朝皇室直接开窟造像的重要洞窟,供养比丘像代表着造像施主进入主像行列,为龙门石窟首见。据“敬善寺石像铭”考证,该洞系唐太宗纪国太妃(纪王慎之母)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前所开凿。
目录
凡例
龙门石窟造像综论/刘景龙
内容提要/刘景龙
图版目录
图版
Contents
Notes
LongmeGrottoes/Liu Jinglong
Abstract/Liu Jinglong
List of Plates
Plats
作者介绍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文摘
规模宏大的第1443窟(古阳洞),是龙门石窟开凿早的一座洞窟,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前后,从此拉开了龙门开窟造像的序幕。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景明初,宣武帝下令仿照代京灵岩寺石窟(即云冈石窟),在龙门山为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营建石窟各一所,永平年间中尹刘腾又为宣武帝造石窟一所,造就是现存的宾阳三洞。至此,在龙门石窟出现了次开窟高潮。北魏时期开凿的洞窟主要还有:第712窟(莲花洞)、第1519窟(火烧洞)、第1609窟(皇甫公洞)、第1381窟(药方洞)、第u8l窟(魏字洞)、第1192窟(唐字洞)、第1038窟(赵客师洞)、第1034窟(普泰洞)等。
在北魏皇室在龙门大规模营造的高潮中,洛阳一带民间开窟造像之风盛行。现在洛阳周边地区(原洛州辖区)保存下来的诸多小型石窟,如陕县温塘石窟、义马鸿庆寺石窟、孟津谢庄石窟、洛阳吉利万佛山石窟、偃师水泉石窟、伊川鸦岭石窟、伊川吕寨石窟、嵩县铺沟石窟、宜阳虎头寺石窟、新安西沃石窟和巩县石窟寺等,经调查,大多是与龙门石窟宾阳洞、皇甫公洞同时开凿的石窟。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洞窟形制,前期主要接受云冈石窟昙曜五窟的影响,为平面马蹄形、穹窿顶的草庐形式,如第1443窟(古阳洞),第104、140、159窟(宾阳三洞),第712窟(莲花洞),第]519窟(火烧洞)等。后期的洞窟形制平面为方形,穹窿顶上雕大莲花,后壁设坛,左右壁开凿大龙,如第1034窟(普泰洞)、第1181窟(魏字洞)、第1609窟(皇甫公洞)等。后期的洞窟形制似乎是北魏晚期龙门石窟的独特样式。这一时期的佛造像以三世佛为主,面相消瘦,为秀骨清像,着褒衣博带式服装,衣褶层迭稠密,衣裾垂覆宝座。菩萨所披帔帛交叉下垂,大裙下摆两角尖长。飞天手捧菓盘或持各种乐器,飘逸潇洒。北魏窟内雕供养人行列和维摩诘变相、佛本生故事。其中富代表性的是第]40窟(宾阳中洞)大型礼佛图——孝文皇帝、皇后礼佛图。其雕刻手法,继承了云冈石窟的直乎刀法,造像的艺术风格从云冈的浑厚粗犷转向龙门的典雅端庄。
中国的佛教造象样式,自束汉以来历代都有变化。龙门石窟的北魏造像,是我国传统艺术融合印度造象样式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印度的佛像一般着偏袒右肩式或通肩式袈裟。前者见于云冈石窟第工6-20窟主佛,并在龙门石窟第1443窟(古阳洞)两侧壁上层大宠中的主佛形象上沿袭了下来。云冈石窟第8窟和第20窟左右立佛像穿着的通肩式袈裟,宽而薄的长衣紧贴身体,并随着躯体的起伏,形成若干平行弧线。这种样式,在北魏早期佛教造像中也较为流行,同属印度造象样式。在云冈石窟第二期的洞窟裹,出现了褒衣博带式佛装,衣服为对襟式,露出内部的僧祇支,胸前系带,右襟披搭于左臂上。这是北魏王朝汉化政策在石窟造像中的重要表现。龙门石窟的北魏造像,以褒衣博带式服装为主,面相清秀,潇洒飘逸,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密切相关。
北魏末年政治动荡,结束了龙门石窟造像的次高潮。
序言
凡例
龙门石窟造像综论/刘景龙
内容提要/刘景龙
图版目录
图版
Contents
Notes
LongmeGrottoes/Liu Jinglong
Abstract/Liu Jinglong
List of Plates
Plats
龙门石窟造像全集(第2卷) 文物出版社 刘景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龙门石窟造像全集(第2卷) 文物出版社 刘景龙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龙门石窟造像全集(第2卷) 文物出版社 刘景龙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龙门石窟造像全集(第2卷) 文物出版社 刘景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龙门石窟造像全集(第2卷) 文物出版社 刘景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