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我國地方軟法治理的規製研究:基於“”現象的考察和論證
定價:39.00元
作者:段海風
齣版社:人民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154827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著重從法理學的視域,結閤部門法理論,以地方“”為例,考慮軟法治理的規製問題。首先通過比較中外各種定義,分析瞭軟法與相關概念的關係,期望從法律現實主義的角度認識軟法,評價軟法治理。同時,從多個方麵論證瞭對軟法治理進行規製的必要,並具體論述如何規製。
本書采用瞭實證分析、比較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在視角和理念上均有創新之處,豐富和深化瞭學界對於軟法問題的研究,於地方法治建設具有鮮明的啓發意義。
內容提要
本書主體部分由6章構成。章提齣問題,論析選題的研究價值;第2章比較中外有關定義,提倡中性意義上的軟法界定;3、4兩章,主要論述“為何規製”的問題;5、6兩章在前兩章基礎上,提齣瞭我國軟法治理的總體規製目標。
目錄
目?錄
摘要
第 1 章?緒?論?…………………………………………………… 001
1.1?研究背景?……………………………………………………… 001
1.2?研究價值?……………………………………………………… 002
1.2.1?軟法有關問題的研究價值?…………………………… 002
1.2.2?地方“”及其規製問題的研究價值?……… 005
1.3?有關研究綜述?………………………………………………… 007
1.3.1?國外的軟法研究?……………………………………… 007
1.3.2?的軟法研究?……………………………………… 013
1.3.3?對於“”問題的研究?………………… 019
1.4?基本研究方法?………………………………………………… 023
1.4.1?實證分析方法?………………………………………… 023
1.4.2?規範分析方法?………………………………………… 023
1.4.3?比較分析方法?………………………………………… 024
1.4.4?文獻整理方法?………………………………………… 024
1.5?尋求的創新之處?……………………………………………… 024
第 2 章?軟法概說?………………………………………………… 027
2.1?何為軟法?……………………………………………………… 027
2.1.1?軟法的定義?…………………………………………… 027
2.1.2?軟法概念的證成?……………………………………… 033
2.2??軟法的性質?…………………………………………………… 036
2.2.1?準法律性??……………………………………………… 036
2.2.2?柔性?…………………………………………………… 038
2.2.3?靈活性?………………………………………………… 039
2.3??軟法與相關概念的關係?……………………………………… 040
2.3.1?軟法與硬法?…………………………………………… 040
2.3.2?軟法與“活法”等概念?……………………………… 044
2.3.3?軟法與政策?…………………………………………… 046
2.4?軟法的錶現形式?……………………………………………… 046
2.4.1?國際法上的錶現形式?………………………………… 047
2.4.2?的錶現形式?……………………………………… 048
2.5?“”:中國特色的軟法?…………………………… 050
2.5.1?“”的曆史和內涵?………………………… 050
2.5.2?“”和“行政規定”、“其他規範性文件”的
?????關係?…………………………………………………… 051
2.5.3?“”的類型化?……………………………… 053
2.5.4?“”的特徵?………………………………… 055
2.5.5?“”屬於軟法的範疇?……………………… 056
2.6??軟法治理的發生機製?…………………………………… 057
2.6.1?軟法治理的內涵?……………………………………… 057
2.6.2?軟法治理的實現方式?…………………………… 059
第 3 章?軟法治理的利弊衡量與規製必要?……………………… 063
3.1?從法律現實主義的視角認識軟法及軟法治理?………………………063
3.1.1?法律現實主義的有關理論及啓發意義?……………… 064
3.1.2?由法律現實主義認識軟法?…………………………… 066
3.1.3?立足法律現實主義評價及規範軟法治理?…………… 069
3.2?軟法治理的優勢?……………………………………………… 071
3.2.1?彌補硬法的不足?……………………………………… 072
3.2.2?推動開放性的公共治理和善治的形成?……………… 073
3.2.3?實現對本土資源和法外資源的充分利用?…………… 074
3.2.4?更能滿足、國際經濟發展的需要?……………… 075
3.3?軟法治理的不足?……………………………………………… 076
3.3.1?軟法和硬法、法治在程度上存在衝突?………… 078
3.3.2?責任製度不規範或不明確?…………………………… 080
3.3.3?可能侵占道德及私人空間?…………………………… 080
3.3.4?不易獲得司法救濟?…………………………………… 081
3.4?軟法治理的總體評價?………………………………………… 082
3.4.1?程度上具備實質閤理性,但缺形式閤理性?… 082
3.4.2?大體適閤社會的需要,具有獨特的價值?…………… 085
3.4.3?存在不少現實問題,需要多管齊下加以規製?……… 086
3.4.4?“軟硬兼施”的混閤治理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088
第 4 章?軟法治理利弊在地方“”上的體現?……………… 091
4.1?我國地方“”的積極功能?………………………… 091
4.1.1?減少法律及政策的缺失?……………………………… 091
4.1.2?緩解中央、地方利益的固有矛盾?…………………… 096
4.1.3?化解地方無立法權或立法成本較高的睏局?………… 097
4.2?地方“”盛行滋生的問題?………………………… 099
4.2.1?消解法律或政策的和效力?……………………… 099
4.2.2?內容和程序不規範、科學?………………………… 102
4.2.3?扭麯市場規則?………………………………………… 103
4.2.4?輕視民眾權益的有效保護?…………………………… 104
4.2.5?承諾之後難以兌現?…………………………………… 105
4.2.6?法經濟學視角的分析?………………………………… 105
4.2.7?“”産生上述弊端的原因?………………… 107
4.3?地方經濟類“”的特殊性?………………………… 109
4.3.1?總體上錶現齣較強的立法試驗創新色彩?…………… 109
4.3.3?容易造成“良性違憲”或“良性違法”?…………… 112
4.3.4?浙江土地流轉改革中的“”例析?………… 114
小?結?……………………………………………………………… 120
第 5 章?對於我國軟法治理的總體規製目標?…………………… 121
5.1?保證法製統一?………………………………………………… 121
5.1.1?維護法律尊嚴?………………………………………… 121
5.1.2?逐步健全和細化法律?………………………………… 124
5.1.3?進行必要的司法審查?………………………………… 125
5.1.4?實現軟、硬法的協調互補?…………………………… 127
5.2?促進民主協商?………………………………………………… 128
5.2.1?溝通、協商的模式?…………………………………… 128
5.3?創新社會治理?………………………………………………… 130
5.3.1?增進居民自治是我國社會治理方式改革的目標?…… 130
5.3.2?減少公權力性軟法對社會的乾預?…………………… 131
5.3.4?公權力機構在社會治理中應多采用柔性手段?……… 132
小?結?……………………………………………………………… 133
第 6 章?對於地方“”類軟法的規製方法?…………… 135
6.1?由主管部門審查,保障其閤法、閤理性?…………………… 135
6.1.1?審查對象?……………………………………………… 136
6.1.2?審查內容?……………………………………………… 139
6.1.3?審查程序的完善和審查主體的拓寬?………………… 141
6.2?引入交流式立法,增進製定過程民主化?…………………… 144
6.2.1?交流式立法的意義?…………………………………… 144
6.2.2?國外代錶性的交流式立法實踐?……………………… 146
6.2.3?交流式立法對我國規範性文件的製定要求?………… 147
6.3?憑藉司法審查,形成剛性規製?……………………………… 149
6.3.1?對“”進行司法審查的原因?……………… 149
6.3.2?國外對行政規範性文件進行司法審查的方式?……… 150
6.3.3?我國對“”進行司法審查的依據?………… 151
6.3.4?我國對“”進行司法審查的具體方式?…… 153
6.3.5?我國地方“”可訴性的強化?……………… 154
6.4?健全清理機製,實現及時廢止?……………………………… 155
6.4.1?健全清理機製在我國當前的迫切性?………………… 155
6.4.2?我國政策對健全清理機製的要求?…………………… 156
6.4.3?我國“”清理機製的健全之策?…………… 157
小?結?……………………………………………………………… 159
第 7 章?結?語?…………………………………………………… 161
參考文獻……………………………………………………………… 165
後?記………………………………………………………………… 179
作者介紹
段海風,男,生於河南信陽。2001 年河北大學經濟法專業本科畢業,2005-2008年於廣西師範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學理論專業碩士學位,2011-2014 年於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攻讀法學理論專業博士學位。2012 年赴颱灣訪學。2001-2011 年在廣西師大齣版社從事編輯、法務工作,2010年獲評副高職稱。2014 年 7 月轉廣西師大法學院任教。主要關注領域為地方法治建設與評估、知識産權、企業治理等。先後公開發錶文章三十餘篇,參編著作四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廣西教學改革重點項目等,參與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各級科研項目多項,現任廣西地方法製建設協同創新中心辦公室主任,負責廣西法治建設與評估網(含數據庫)的創建。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題目讓我眼前一亮,尤其是有“現象”這個關鍵詞,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一個現象的深入考察和論證,通常意味著作者在現實世界中發現瞭某種值得關注的趨勢或問題,並試圖通過理論分析去解釋它。而“我國地方軟法治理的規製研究”這個核心主題,則指嚮瞭地方政府在治理過程中,除瞭傳統的法律手段之外,所運用的那些非強製性的、更具柔性、更貼近民情的治理方式。我個人認為,在當下中國,地方治理的活力和創新往往體現在這些“軟法”之中。比如,如何通過倡導、示範、榜樣力量來引導民眾的環保行為,如何通過社區自治來解決鄰裏糾紛,如何通過行業協會的自律來規範市場秩序等等。這些“軟法”的運用,雖然不像刑法、民法那樣具有強製力,但卻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因此,對這些“軟法”進行“規製研究”,探討其如何被有效引導和管理,避免其走嚮失範,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通過具體的案例,揭示這些“軟法”背後的邏輯,並提齣前瞻性的規製思路。
評分在我看來,一本真正有價值的學術著作,應當能夠填補學術空白,或者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提齣新穎的觀點。這本書的題目,特彆是“軟法治理”和“規製研究”這兩個核心概念的結閤,讓我覺得它可能觸及到瞭一個正在興起且亟待深入探討的領域。我好奇的是,作者如何界定“軟法”?在我國具體的地方治理實踐中,有哪些典型的“軟法”形式?這些“軟法”在運行過程中,會遇到哪些挑戰和問題?而“規製”又是指什麼?是法律上的規範,還是製度上的設計,亦或是政策上的引導?書中是否會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來支撐其理論分析?我尤其期待看到作者對於“現象”的細緻觀察和深入解讀,這個“現象”可能是某種普遍存在的治理模式,也可能是一些地方齣現的創新性嘗試,抑或是一些潛在的風險點。這本書能否為理解和完善我國地方治理體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這是我最關心的。
評分讀到這本書的名字,我立刻聯想到瞭一些地方政府在治理過程中,除瞭發布強製性的法律法規之外,還會采取一些“柔性”的措施來引導社會行為,比如一些倡議、公約、甚至是地方特色的文化宣傳等。書名中的“軟法治理”似乎就涵蓋瞭這些內容,而“規製研究”則錶明作者不僅僅是描述這些現象,而是要深入分析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導。我個人覺得,這種研究方嚮非常有價值,因為“軟法”在地方治理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能夠更靈活地適應地方的實際情況,更貼近民情,也更能激發社會主體的參與性。但與此同時,“軟法”也可能存在隨意性、缺乏透明度、甚至被濫用的風險。因此,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規製”,確保其健康發展,是擺在所有治理者麵前的難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尤其是在“現象”的考察和論證部分,期待作者能夠分享一些具體的案例和分析,讓我能更直觀地理解“軟法治理”的復雜性和重要性。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社會治理的創新性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在法律框架日益完善的同時,如何通過非強製性的、更具彈性的方式來引導和規範社會行為,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智慧。書名中的“軟法治理”恰恰觸及瞭這一點,它不同於傳統的“硬法”強製,更側重於通過激勵、引導、協商等方式實現社會秩序。而“規製研究”則錶明,作者並非隻是描繪現狀,而是要探討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製度來約束和引導這些軟法的應用,使其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避免其可能帶來的隨意性或不公平。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軟法”在地方實踐中的具體錶現形式,例如行業協會的自律規範、社區的公約、誌願者的倡議等等,以及這些“軟法”是如何在地方層麵發揮作用的。同時,我也希望作者能夠就這些“軟法”的産生機製、運行模式、以及可能存在的弊端進行細緻的考察和論證,並提齣切實可行的規製建議,這對於理解和完善我國的治理體係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書名《我國地方軟法治理的規製研究:基於“”現象的考察和論證》一下子就吸引瞭我。雖然我並非法律專業的科班齣身,但“軟法治理”這個概念本身就充滿瞭想象空間,再加上“規製研究”和“現象的考察與論證”,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枯燥的法律條文堆砌,而更像是一次深入社會肌理的探索。我特彆好奇書中提到的“現象”究竟是什麼,它如何與地方軟法治理相結閤,又將産生怎樣的“規製”效果?我期待作者能夠用生動、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法律理論和實踐案例娓娓道來,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能窺見我國地方治理的智慧與挑戰。尤其是在當前社會轉型期,地方層麵的創新治理方式層齣不窮,如何有效地引導和規範這些“軟實力”的運用,防止其失範,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這本書的齣現,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和深入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