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国标图集 17GL301、17GL302综合管廊给水管道及排水设施

正版国标图集 17GL301、17GL302综合管廊给水管道及排水设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综合管廊
  • 给水管道
  • 排水设施
  • 图集
  • 国标
  • 17GL301
  • 17GL302
  • 工程设计
  • 市政工程
  • 管道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建筑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518207497
商品编码:27590037966

具体描述













图集简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网及钢板网技术规范》 图书名称: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网及钢板网技术规范》 标准编号: JGJ/T 358-2015 发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标准性质: 行业标准 --- 前言 本技术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91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编制的。 钢筋网和钢板网作为预制增强材料,在土木工程、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它们具有制作方便、施工快捷、节约工时、保证配筋率、提高结构整体性和抗裂性等诸多优点。然而,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不同设计、生产和施工单位在应用中存在标准不一、质量控制不严等问题,亟需出台一部系统、规范性的技术文件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本规范旨在统一我国钢筋网和钢板网的设计、生产、检验、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促进新型建材的推广和应用。本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提升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化和工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概述 本规范详细规定了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钢筋网和钢板网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施工应用和质量验收标准。其内容涵盖了从原材料选择到成品检验,再到现场安装的全过程控制。 第一章 总 则 本章确立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术语定义。明确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及其他土木工程中使用的钢筋网和钢板网的设计、制造、验收和应用。对“钢筋网”、“钢板网”、“焊接钢筋网”、“预应力钢筋网”、“钢板网”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精确界定,为后续条款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 材料与产品规格 本章对钢筋网和钢板网的原材料提出了严格要求,是确保产品性能的基础。 2.1 钢筋网的材料要求: 钢筋种类: 明确了可用于制作钢筋网的钢筋材质,包括热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等,并对其强度等级和化学成分提出了具体指标。 钢筋的表面状态: 要求钢筋表面不得有影响粘结性能的油污、铁锈等杂物。 焊接质量: 重点强调了纵向筋与横向筋的焊接点应采用电阻点焊,并规定了焊点的最小抗剪强度要求,确保网片整体性的牢固。 2.2 钢板网的材料要求: 钢板材质: 规定了用于制作钢板网的钢板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确保其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满足结构受力要求。 切口和拉伸工艺: 详细说明了钢板网的生产工艺,即通过精确的剪切和拉伸工艺形成菱形或方形网孔。对网孔的均匀性、拉伸后的厚度和尺寸偏差进行了严格限制。 2.3 产品规格与公差: 本章系统规定了钢筋网和钢板网的几何尺寸参数,包括网片长度、宽度、网孔尺寸(间距)、钢筋直径或板材厚度。同时,对成品尺寸的允许偏差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以适应不同结构工程的精确安装需求。 第三章 产品的检验与验收 本章是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合格的依据,主要侧重于质量控制点和检验方法。 3.1 型式检验: 规定了在产品定型或生产工艺、原材料发生重大变更时必须进行的全面检验项目,包括拉伸性能试验、焊接性能试验、几何尺寸复核等。 3.2 出厂检验: 明确了每批次产品应进行的例行检验项目,如外观质量检查、网孔尺寸测量、对角线测量等,并规定了抽样数量和判定标准。特别强调了对钢筋搭接长度和焊接点连接质量的检查频次。 3.3 性能试验: 指导用户对特定工程要求下的网片进行静载荷试验或抗拉伸试验,以验证其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第四章 钢筋网和钢板网在结构中的应用 本章是本规范的核心应用指南,详细阐述了钢筋网和钢板网在不同结构部位的设计、安装和保护层厚度控制。 4.1 设计原则: 配筋率的确定: 指导设计人员如何根据结构计算结果,选用合适的钢筋网型号,确保满足最小和最大配筋率要求。 连接构造: 详细规定了钢筋网片之间、钢筋网与预埋钢筋之间的连接方式(如绑扎、焊接或搭接),以及搭接长度的计算依据。 4.2 施工应用: 垫层与支架: 强调了钢筋网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被准确放置于设计位置。规定了支撑垫块或专用支架的选用标准和间距,以保证钢筋网的“上部钢筋网应置于混凝土截面的上部”等重要原则。 保护层厚度控制: 这是结构耐久性的关键。本章明确了不同环境和结构部位所需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以及如何通过垫块和间距确保钢筋网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保持设计厚度。 钢板网的应用: 特别针对钢板网在现浇混凝土中的应用,指出了其在抗裂和增强界面粘结方面的优势,并要求其拉伸方向应与主要的受拉应力方向一致。 4.3 质量验收: 本章提供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查表和验收标准,包括对绑扎质量、支垫牢固性、保护层厚度抽检等环节的验收程序,确保施工符合设计意图。 第五章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本章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对成品保护提出了要求,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为损坏,并保障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 --- 总结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网及钢板网技术规范》(JGJ/T 358-2015)是指导我国预制增强材料在土木工程中标准化应用的重要技术文件。本书内容全面、技术依据充分,主要围绕原材料质量控制、成品规格标准化、关键性能指标检测、结构应用设计规范以及施工安装质量验收这五大方面展开论述。该规范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钢筋网和钢板网在预制构件、现浇结构、路面、桥梁、地下工程等领域的健康、安全和高效应用,是结构工程师、设计人员、生产厂家及施工单位不可或缺的技术参考手册。 此书内容不涉及:任何关于综合管廊(综合管沟)的结构形式、管线综合布局、防火分区、通风散热设计、防洪排涝设计、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管道的具体材质选择、接口处理、标高控制、管廊基坑支护、特殊部位(如断开处、接头处)的构造详图、以及管廊内部的巡检通道、照明、监控等机电系统的具体安装技术要求。其核心焦点完全集中在作为结构增强材料的钢筋网和钢板网本身的技术规范层面。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这本书打开了我对城市地下世界的一扇窗户。我一直好奇,我们城市的水是如何输送过来的,又去往何方,这本《正版国标图集 17GL301、17GL302综合管廊给水管道及排水设施》解答了我很多疑问。虽然书中充满了专业术语和图纸,但它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示了综合管廊内部的“生命线”——给水和排水管道。我看着书中那些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管线,想象着它们是如何串联起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将洁净的水源送达千家万户,又将生活产生的污水安全地排出。书中对给水管道的材质、连接方式、以及铺设深度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让我明白了为何我们家的水龙头能持续不断地出水。而排水设施的部分,则让我看到了城市“排毒”的过程,从污水收集到排放处理,每一个环节都显得如此重要。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雨水收集和处理的图示所吸引,这让我了解到,即使是看似简单的“下雨”,也需要如此精密的工程设计来保障城市的正常运作。这本书让我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体会到在地下默默工作的工程师们的付出。

评分

对于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一本权威、准确的标准图集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这本《正版国标图集 17GL301、17GL302综合管廊给水管道及排水设施》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本难得的宝藏。我主要负责给水管网的规划和设计,因此我对书中关于给水管道的部分尤为关注。首先,图集中对不同压力等级、不同输送介质的给水管道,在综合管廊内的敷设方式、支吊架设置、以及接口连接都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详细的图示。这对于我们在实际工程中确保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管道热胀冷缩的处理、以及在穿越建筑物或设备区域时的特殊要求。此外,关于排水设施的设计,我也进行了细致的研读。书中对雨水、污水管道的管径计算、坡度设计、以及各种附属构件(如检查井、雨水口、跌水井等)的尺寸和构造都进行了详细规定。我注意到书中还对不同地区、不同降雨强度的排水需求进行了考量,这充分体现了图集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总而言之,这本图集为我们在一线工作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是指导我们规范化、标准化施工的权威参考。

评分

这本书简直太让人惊喜了!我一直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行维护感到好奇,但市面上相关的通俗读物实在太少。偶然翻到这本《正版国标图集 17GL301、17GL302综合管廊给水管道及排水设施》,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里面详实的内容和严谨的图示,一下子就打开了我认知的新世界。书的开篇就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示了综合管廊的整体结构,从埋深、跨度到内部空间划分,都描绘得清清楚楚。我尤其被那些关于给水管道的布置和连接方式吸引,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管线,我才意识到原来城市的水源供给是如此复杂而精密的系统。书中对不同口径、不同材质的水管的选用依据,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敷设要求,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甚至能想象出,在城市的地下深处,这些管道是如何有条不紊地输送着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水源,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转。而排水设施的部分,更是让我对雨水、污水的分流收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那些复杂的坡度设计、检查井的设置、以及泵站的选型,都体现了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对城市环境的深切考虑。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生活背后,隐藏着如此庞大而精密的工程体系,而这本图集,就是解读这个体系的一把钥匙。

评分

这是一本我期待已久的书!作为一名参与城市更新项目的工程师,我深知综合管廊建设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在给水和排水方面。这本《正版国标图集 17GL301、17GL302综合管廊给水管道及排水设施》以其专业、详实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翻阅了书中关于给水管道的部分,发现它不仅涵盖了基础的设计原则,还深入到了一些细节的处理。例如,书中对于给水管道的保温措施,以及在寒冷地区如何防止冻胀的措施,都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我们在北方城市进行项目设计非常有参考价值。另外,关于管道的检测和维修通道设计,书中也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而排水设施的部分,更是让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毛细血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对不同类型的排水管材的选择依据、连接方式、以及施工质量控制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雨污分流的设计,以及如何在大雨期间有效排放雨水,避免城市内涝的措施。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我们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工程挑战。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城市发展和市政工程的爱好者,我一直想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行方面知识的书籍,这次终于让我眼前一亮。这本《正版国标图集 17GL301、17GL302综合管廊给水管道及排水设施》的内容,尽管篇幅不小,但信息量巨大,而且逻辑清晰,非常适合作为专业人士的参考和普通爱好者的学习资料。我最看重的是它对给水管道和排水设施的系统性讲解。从最基础的管材选择、连接方式,到复杂的压力计算、水力学分析,再到实际的安装和施工要求,书中都做了详尽的阐述。尤其是对于给水管道的防腐、保温以及漏损检测等方面,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不同类型的水源(如市政自来水、工业用水、中水回用等)在综合管廊内的敷设区别,以及各自的安全防护措施。而排水设施方面,则详细介绍了雨水、污水、以及合流制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技术要点,包括管径的确定、坡度的设计、跌水井和检查井的结构要求,还有截流井和污水提升泵站的布置原则。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城市水环境的治理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需求,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参数和规范要求,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切实感受到工程设计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