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绘宗十二忌写山水诀(标点注译)/人美文库 | 开本: | 16开 |
| 作者: | (元)饶自然//黄公望|校注:邓以蛰//马采 | 页数: | |
| 定价: | 10 | 出版时间: | 2016-09-01 |
| ISBN号: | 9787102075006 | 印刷时间: | 2016-09-01 |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
精 彩 页: 内容提要: 《绘宗十二忌写山水诀》收录了饶自然撰的《绘宗十二忌》和黄公望撰的《写山水诀》两部作品。《绘宗十二忌》是作者据宋代山水画理论加以整理,使之条理化,并逐一予以说明,其中少数涉及气韵、笔墨,多数是指出经营位置之弊。《写山水诀》多以三言两语为一则,从树、石、水、山的具体画法,到笔墨、设色技巧,用绢用纸方法,从立意、托喻到“三远”、四时,并置杂陈。......
作者简介: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带卖卜。 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饶自然(1312-1365),字太虚,号玉笥山人,江西人。善画山水,著有《山水家法》一书,已佚,现仅存其中《绘宗十二忌》。对于山水画的初学者来说,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不得其法”,感觉画什么都不对劲,既没有古人的神韵,也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本《绘宗十二忌写山水诀》就恰恰解决了我的这个困扰。它没有一开始就灌输复杂的技法,而是从“忌”入手,让我明白在创作过程中应该避开哪些“坑”。比如“忌叠床架屋”,这个“忌”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构图的大忌。通过对这个“忌”的详细讲解,我才意识到,一个好的构图,不仅仅是元素的堆砌,更是要有主次分明,虚实相生,才能营造出开阔或深邃的空间感。书中的标点和注释非常及时,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古人的意思,并且作者还会穿插一些自己的见解,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非常生动有趣。我之前购买过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不少画册,质量都非常棒,这次的《绘宗十二忌写山水诀》也同样让我满意,无论是排版还是印刷,都属上乘。这本书真的是一本为有心在山水画领域精进的读者量身打造的读物。
评分最近在研究山水画的过程中,偶然翻到了这本《绘宗十二忌写山水诀》。坦白说,一开始我对“十二忌”这个说法有些好奇,但更多的是一种“看能否再有什么新颖的角度”的期待。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技法类的书籍那样,告诉你“下一笔怎么画”,而是从一个更高的维度,一种“规矩”和“戒律”的角度来审视山水画的创作。这里的“忌”不是束缚,而是“定法”,是前人通过无数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比如“忌笔墨不能,笔能而墨不能”的讨论,让我深刻认识到笔墨的统一性和互补性。我之前总觉得笔墨是分开练习的,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高妙的山水画,笔与墨是浑然一体,互为表里。书中的注释非常详尽,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引申出相关的画理和创作心得,就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旁边细细讲解。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国家级的出版社,在图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上一直做得很好,这本书的译注也体现了这一点。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更适合有一定绘画基础,并且希望在山水画领域有所突破的爱好者。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让你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和创作规律。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之美充满了向往,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窗户纸,难以窥其精髓。最近有幸读到《绘宗十二忌写山水诀》,感觉就像是为我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本书的核心——“十二忌”,不是简单的规条,而是对画家创作过程中容易陷入的思维误区和技术瓶颈的精准概括。它并非要求画家死守教条,而是通过“不为”来引导“为”的更高境界。书中对“忌俗”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关于画面是否“土气”,更是关于画家胸中丘壑是否真切,以及对自然山水的观察是否到位。这种对内在修养和外在观察的强调,让我意识到,画山水不仅仅是手艺,更是对人生阅历和精神世界的 Reflection。书中的注解和翻译对于我这样非专业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让我能够轻松理解那些古老而精妙的画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我一直很信赖,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和可读性上都做得非常出色,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也无可挑剔,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在闲暇之余,我常常会翻阅一些关于中国传统书画的书籍,希望能从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审美。最近入手了这本《绘宗十二忌写山水诀》,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提出的“十二忌”概念。之前接触过不少关于山水画的书,但大多是侧重于具体的笔墨技法或者构图原则,而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更宏观、更具哲学意味的视角。它没有直接告诉你“画得像不像”,而是告诉你“什么样是不应该画的”,这种反向的引导方式反而更加发人深省。书中对每一个“忌”的解释都非常透彻,并且配以古代画论的原文和白话翻译,使得理解变得非常容易。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忌板滞”的论述,它让我意识到,山水画的生命力在于“气韵生动”,而“板滞”恰恰是扼杀了这种生命力的最大敌人。书的装帧设计也很考究,字体清晰,排版合理,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书籍一向品质上乘,这本书也不例外,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了出版方的严谨和专业。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创作思想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这本《绘宗十二忌写山水诀》真的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有启发性的一本书!我原本对山水画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画山画水”的层面,总觉得大师们笔下的山峦起伏、云烟变幻玄妙莫测,自己临摹起来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神韵。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并没有直接教你“怎么画”,而是从“为什么这么画”入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古人绘画的“忌讳”。“十二忌”这个概念非常新颖,我之前从未见过有哪本书如此系统地梳理过。书中对每一个“忌”都做了详细的阐释,比如“忌形神不称”,我之前画山水就经常是形似而神不至,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忽略了山水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它引导你去思考山水“似”与“不似”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运用去传达这种“神”。书中的标点和注释也十分用心,让我在阅读古老画论时,不会因为文言文的晦涩而望而却步,能够顺畅地理解其中的精髓。人民美术出版社出品,品质确实有保障,纸张印刷都非常舒服,排版也清晰大气,捧在手里就有一种厚重感。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小例子,作者通过引用历代名家的画作来佐证“十二忌”,让理论变得生动形象,我反复翻阅,每次都有新的感悟。这本书不愧是“文库”系列,内容扎实,值得反复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