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布列松之后的马格南图片社核心人物、纪实摄影大师献给纽约的黑白赞歌。旧日影像重叠成平常生活的“非决定性瞬间” 。
.....................
※编辑推荐※
☆ 马格南图片社前任主席、纽约学派核心人物、国际摄影中心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艾略特·厄威特献给纽约的一曲黑白赞歌,创 作时间贯穿厄威特职业生涯,收录了许多以往鲜见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
☆ 厄威特眼中的纽约,有时是粗糙的,有时是优雅的,但总是忠于生活的。他就像他最爱的拍摄对象——狗一样,带着好奇心徘徊于这个城市,抓住一个个“非决定性瞬间”,不猎奇,也不加批判,时常流露出幽默温情的一面。
☆ 采用与原版相同的特别印刷手法,由国内顶级印刷厂印制,最大限度保留高光和暗部细节,局部过油加深层次,达到接近原作的高印刷品质。
.....................
※内容简介※
本书从著名纪实摄影师艾略特·厄威特职业生涯中精选122张拍摄于纽约的作品,以跨页、单页、留白的形式交错编辑而成,交织出纽约的方方面面:名人和普通人、白天和黑夜、建筑和风景、平静与喧闹、整齐与混沌……尽显这个伟大城市的复杂多样性。从厄威特幽默的镜头语言中可以感受到现代性、工业化、城市生活对人的影响。
##故事力量来自叙事,另一种来自图像,厄威特做到了非决定性瞬间的捕捉,像个闲逛者和旁观者,抓住了纽约。
评分##从纽约回来就收到了这本摄影集,感觉还是很穿越的。艾略特·厄威特捕捉的是纽约的光和神秘的轻盈,而不是那种无所不在却又难以言明的沉重。另外,就是觉得,纽约似乎已经很久都没再有什么明显改变了。
评分##2018年已读047:这本关于纽约的摄影集让我想起盖伊·特立斯的《被仰望与被遗忘的》,此书仿佛是后者的影像版,或喧哗或静谧的纽约城,那些或声名显赫或籍籍无名的纽约客,那些大世界与小秘密,那些平凡却光彩熠熠的日常,皆被定格在那些灵性觉醒的瞬间。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摄影,一种是艾略特的,一种是其他每个人的”,厄威特镜头下那一个个凝固的时刻,有着与语言同样丰富的内涵与魔力。
评分前言写得实在太好,简直令读者失语。当然,对于摄影来说,失语就失语吧。厄威特的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意味,如果没有发觉,那就再多看一下。我喜欢:21页梦露的翘臀;26页被‘泊”在停车场里的马;34页的中文商标“荣发”,他一定很奇怪这两个汉字的意思“rong fat”;49页的衣服像两派洁白的牙齿;86页教皇头上的灯具像天使的光环;92页的花生太好笑了;111页的乳房太美;122页小孩仿佛在拖巨石;126的雕塑把箭射向行人;127的恐龙像穿着高筒靴;128是柏拉图的洞穴;以及最后一张是睡去但失眠的城市。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这就是纽约的意味吗?我想,当代罗马的特征正在于这种表露无疑的多样性,你生活在这个城市,你看到的就是这个城市的本质。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