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世界知识地图册(2015) | 作者 | 天地经纬 |
| 定价 | 10.00元 | 出版社 | 地质出版社 |
| ISBN | 9787116081512 | 出版日期 | 2013-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大32开 | 商品重量 | 0.2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世界知识地图册(2015)》图面淡雅精致,包括总图、分洲分国图两部分组成。总图详细地表示了世界政区、地形等地理和经济要素。分洲分国图,图面清晰,美观实用,中英文结合。多个国家的表现形式,地区一览性强,便于阅读。同时,展现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区、城市、道路、旅游等各个方面。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的出版背景——湖北新华书店。这让我对它的内容质量多了一份信任感。作为一本偏向知识普及和学术参考的地图册,其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是至关重要的。2015年的版本,在数据更新上显然是做足了功课,对比我手边几本更早的旧版世界地图,这本在某些新兴国家的国界确认、甚至是一些国际组织成员关系的标注上,都体现了新的共识和变化。这对于确保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落伍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非常上乘,那种厚实、光洁的纸张,让地图的色彩表现力得到了完美的发挥,即便是触摸起来也有一种扎实的质感,拿在手里就觉得分量十足。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长期珍藏的知识载体。它不仅是知识的窗口,也是一件可以经受时间考验的出版精品,非常值得购买和细细品味。
评分与其他一些地图集相比,这本《世界知识地图册(2015)》在信息密度和可读性之间拿捏得极其到位,这是最让我佩服的一点。很多百科全书式的地图集,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塞进一页纸里,结果就是地图变得密密麻麻,根本无法有效阅读。但这本书采用了非常聪明的版面设计策略,它懂得“留白”的艺术。对于基础的政区图,它保持了极高的清晰度和简洁性,确保最核心的信息一目了然。而对于需要详细解读的专题内容,它则会采用跨页或附带详细说明文字的形式进行扩展,这种分层级的展示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我发现自己可以很轻松地进行“浅层浏览”和“深度钻研”的模式切换。今天想快速回顾一下某个区域的政治划分,扫一眼政区图即可;明天想深入了解该区域的气候带和主要农作物分布,再细读旁边的专题解读,效率极高,阅读疲劳感也大大降低,这对于长时间使用工具书的人来说,简直是设计上的一个创举。
评分这本《世界知识地图册(2015)》绝对是我的年度惊喜!作为一个对全球地理和历史演变充满好奇心的人来说,它简直就是一座宝藏。我记得当时是偶然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它的,翻开目录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淘到宝贝了。它不仅仅是关于国家边界和首都的简单罗列,更多的是一种宏大的叙事感。比如,它对不同大洲的地质构造变迁的描绘,那种用色彩和线条交织出的地球演化史,非常震撼人心。我尤其喜欢它对特定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标注,那种将时间轴上的重要节点,精准地锚定在地理坐标上的做法,让我对很多历史事件的理解瞬间立体了起来。例如,在讲述冷战格局时,地图上那些微妙的势力划分和军事部署的图示,比单纯看文字描述要清晰和深刻得多。而且,2015年的版本,收录了一些当时最新的国际局势变化,对于理解那个时间点上的世界格局,提供了非常及时的参考。翻阅它,就像是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环球旅行,每翻开一页,都有新的知识点等待被解锁,那种满足感是其他工具书无法比拟的。
评分说实话,我以前对地图集这类工具书总有一种刻板印象,觉得它们内容枯燥、更新换代慢。但这本《世界知识地图册》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排版设计简直可以用“匠心独运”来形容。色彩的运用非常考究,既保证了信息的清晰度,又极具视觉美感。我特别欣赏它在局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那些高精度的城市剖面图,不仅仅标注了主要街道,还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符号和标志性建筑的微缩插图,让人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厚的地方风情。还有,它在专题地图部分的处理上非常独到,不像有些图册那样生硬地堆砌数据,而是通过巧妙的图例和信息图表,将复杂的社会经济数据可视化。我记得有一张关于全球能源分布的图,用不同颜色深浅来表示储量和消耗量,一目了然,效率极高。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查阅不同国家资源禀赋和发展差异的研究者来说,这种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简直是福音。可以说,这本书在美学和实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评分这册地图册的侧重点,似乎非常注重人文地理的深度挖掘,而不仅仅停留在自然地理的表层。我是一个对文化人类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像纯粹的地理教科书那样强调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而是将人类活动、族群分布、语言迁移等复杂因素,巧妙地融入到地图的肌理之中。比如,在介绍非洲大陆时,它对不同部落的迁徙路径和文化影响范围的描绘,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研究的前沿视角。我经常花很长时间去研究那些关于世界主要宗教分布的地图,看看不同信仰区域是如何相互渗透、又如何保持各自独立性的。那种如同抽丝剥茧般展现人类文明交织的网络,非常引人入胜。而且,它对于一些非主流或边缘化群体的地理分布也有所关注,显示出一种包容性和多维度的视角,这在很多主流出版物中是比较少见的,显得尤为可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