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通宝鉴(上下)
作 者:(明)著,(清)整理,评注,译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2011-10-1
《穷通宝鉴》为命学经典著作之一,原名《拦江网》,取“横江置网,一网打尽”之意。原书未署作者姓名和著作年代,但从书中大多列举明朝名人宰辅的命例分析,可以判断此书作于明朝末年。此书成书后,当时仅作为一种“私人密录式的抄本”,或者是只供弟子们传看的“巾箱秘本”,在江湖上流传。到清朝初年,“人于日官之手,易名日《造化元钥》”。光绪时有抄本在社会上流传,入楚南余春台之手,由其详加增删,细加编辑,并更名为《穷通宝鉴》刊行于世。
本书以阴阳五行为经,以月令为纬,辅以寒暖调候,以官为首,以财为次,独树一帜,在命理学界拥有相当高的影响和地位。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不依附于传统命学其他任何观察角度,比如八字结构的格局问题、日主的旺衰问题、十神的生克取象等,而专论定四时五行的衰旺喜忌,以五行的阴阳均衡作为论命的主要依据,同时非常强调调候。
其次,结构合理,提纲挈领,取舍得当,纲目清晰。以十干配十二月,察其生旺休囚,以定取用总则。每月各列若干条,论述五行生克,从实际经验,配合命例,立一成以驭万变,秩然有序。
第三,在四柱五行生克上,舍地支而独用天干。这一方面说明作者的命理学观点,重视天干在推演上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来自江湖派的独特的断命方式,形成了五行论命的特定模式。
后来命理学家多以此书为宗,来论述五行的旺衰喜忌。民国年间著名命理学家徐乐吾先生十分看重此书,他颇有心得地说: “仆研习命理有年,生平服膺者为《子平真诠》、《穷通宝鉴》、《滴天髓》三书。”所以他不惜时间和精力,两次评注此书,为此书的广泛流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次白话评注,方成竹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功底,通过比较多个版本,查缺补漏,纠错正误,并对生僻字词予以注释,在此基础上,对原文主旨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增加了部分命例,从而为本书提供了到目前为止为完整和准确的一个版本。
基本信息
书名:子平真诠
:36.00元
作者:(清)沈孝瞻,徐乐吾 评注
出版社:藏文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805892672
字数:200000
页码:24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子平真诠》本是清乾隆进士沈孝瞻写的一份心得笔记。有人曾将《滴天髓阐微》与《子平真诠》作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将《滴天髓阐微》比作树上的硕果,那么《子平真诠》就是摘取硕果的阶梯甚当。
内容提要
该书有体有用,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判断干支的旺衰、如何取用神、用神在具体格局中如何应用、如何确定六亲等学习八字命理的必备的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正基于此,命理学家徐乐吾先生应邀欣然为该书增注,所注内容譬解详明,例证丰富,更加便于初学者研习使用。
作者介绍
沈孝瞻,清朝人,乾隆年间己未年进士。
为清朝的八字理论家,对中国八字命理学的贡献较丰,属于命理学书房派,主要着重于命理学的理论研究。
著有《子平真诠》一书,为八字命理学经典著作。
对后代、包含当代都影响较大。
当然,由于沈孝瞻本身为进士,类似现代的教授博导的地位,所以命理学研究主要为理论阶段,类似现在的教授博导研究《易经》以卦爻辞为主。故少实践经验,书中少实例举证,所举实例,也多在古书中摘选。
《子平真诠》本是清乾隆进士沈孝瞻写的一份心得笔记。有人曾将《滴天髓阐微》与《子平真诠》作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将《滴天髓阐微》比作树上的硕果,那么《子平真诠》就是摘取硕果的阶梯甚当。 在命理学中,《滴天髓》一书堪称以日为主之五行命书的瑰宝,相传为宋代的京图所著。清代的任铁樵在《滴天髓原注》的基础上增注的《滴天髓阐微》更为精妙,且辅以大量的命造例证——以例辅理,因理引例,使命学重新回到了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为主的论命道路上,其“旺者宜克,旺极宜泄。弱者宜生,弱极而克”的观点至今仍对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基本信息
书名:滴天髓阐微
定价:36.00元
作者:京图 著
出版社:藏文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805892689
字数:280000
页码:2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在命理学中,《滴天髓》一书堪称以日为主之五行命书的瑰宝,相传为宋代的京图所著。清代的任铁樵在《滴天髓原注》的基础上增注的《滴天髓阐微》更为精妙,且辅以大量的命造例证——以例辅理,因理引例,使命学重新回到了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为主的论命道路上,其“旺者宜克,旺极宜泄。弱者宜生,弱极而克”的观点至今仍对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内容提要
四柱命理学可以分为理法和技法两部分,而《滴天髓阐微》可以说是理法方面的高峰之作。子评论命的根本原理在该书中得到了完整、充分的阐述,而且作者在列举大量实例引证的过程中,将各种不同的取用神方法渗透展示,体现了灵活、辨证论命这一子平八字的重要思想。此书一出,一时洛阳纸贵,人们争相传抄,作为经典应用,并世代秘传。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成功地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避开了传统古籍的艰涩难懂。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启发性,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耐心地在你耳边耳提面命,引导你一步步走出迷雾。他善于用现代的语言去重新诠释那些古老的术语,让那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词汇,变得可以被理解和吸收。例如,在讲解一些复杂的格局转化时,作者使用的比喻和类比极其精妙,仿佛一下子点亮了思维的盲区。这种流畅自然的叙述,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让我在长时间阅读后也不会感到疲惫或思维堵塞。这种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的文字功底,使得学习过程本身成为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煎熬的任务。
评分我特别欣赏其中穿插的一些实践案例分析环节,它们是检验理论是否真正落地的试金石。这些案例的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性,涵盖了各种人生阶段和社会背景下的复杂命盘。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将整个推演过程进行了透明化的展示,从起运、大运流年介入,到具体事件的应期判断,每一步的推理逻辑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远比直接告知答案来得更有价值。通过跟随作者的思路走一遍完整的案例分析,我不仅巩固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系统的、结构化的思考方法。这套书真正做到了将“术”与“道”相结合,它不仅教你如何看命,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带着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去观察和分析复杂的世界。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整体学术深度感到非常惊喜,它绝非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可比拟。作者在阐释那些晦涩难懂的命理核心概念时,展现了极高的学养和清晰的逻辑梳理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典论断的解读,引入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和实际案例进行佐证,让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鲜活可感。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取用神”这一关键环节的深入剖析,那套层层递进的分析思路,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片面理解的模式。读完后,感觉自己对八字命盘的整体结构有了更宏观和立体的认知。这种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推导过程,让我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时,信心倍增,不再是盲目套用公式,而是真正理解了其背后的运行法则。对于渴望真正掌握命理精髓的同好来说,这套书无疑是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知识地基。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我深知资料的稀缺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性。这套书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上所下的功夫,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汇编前人言论,更是在进行一种深度的批判性继承。作者对于不同流派观点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比对和分析,并且给出了自己审慎的判断,这对于我们这些想要建立独立思考体系的读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力求还原最原始、最纯粹的学术思想,同时又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哲学框架下进行考察。这种对学术严谨性的坚守,让这本书的参考价值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命理书籍,更像是一部兼具历史考据与实践指导的综合性典籍。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剔,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看着就让人觉得是费了心思的精品。封面设计上,那种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美感,特别是字体选择,既有古籍的韵味,又不失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非常抓人眼球。我一直很偏爱这种能让人在阅读之余,也能享受视觉体验的图书。翻开内页,排版布局清晰合理,重点内容和注释部分区分得非常明确,即便是初涉命理学的门槛,也能很顺畅地跟着书中的脉络深入下去。尤其值得称赞的是,那种对细节的把控,比如章节标题的字体大小和行距的调整,都体现了编者对读者阅读体验的尊重。这种用心做书的态度,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出版市场中,实属难得。每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仪式感满满的探索,让人忍不住想一直沉浸其中,细细品味每一个字句背后的深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