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来,中国工人不仅亲手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而且在生产劳动之余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经验的厚度与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而本书则是让他们从暗处现身,通过具体作品展示其不容小觑的文学力量。
工人诗歌具有为底层立言的意义、历史证词的价值、启蒙的意义和文学价值。当一首首“我的诗篇”汇总成编,整体既构成一部以工人视角书写的关于当代中国转型的社会史诗,同时亦可视为中国工人的生活史诗与精神史诗。
##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现世中珍贵的关怀的产物,诗本身的源头令人感动,诗所能抵达的读者的内心却不尽相同。
评分##感谢。
评分##最喜欢于坚《大池》、魏国松《那天大雪》《高处》、绳子《关于一条生产线的描述》、谢湘南《生产,在生产中,被生产淋湿》、泥文《填简历》、陶天财《摆龙门阵》、池沫树《在橡胶厂》、李浩《哀歌》、寂之水《审判》
评分##诗人、评论家秦晓宇在拍摄关于中国工人诗歌的纪录片《我的诗篇》之外,选编的一本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诗歌中的代表性佳作的诗歌作品集。编者选编这些诗歌作品时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就是其作品内容,有无关于自身个体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大背景的充分体验、质疑与反思。这样带有明显社会学倾向的选择标准,使得这本书在文学价值之外,也具备了较高的史料和文献价值。编者撰写的长达数万字的长篇序言,以及正文后附的中国工人诗歌创作研讨会的讨论实录,既为理解和解读这些工人诗歌,提供了多视角的面向,也充分展现了工人自身跟学术界对于这些工人诗歌作品的不同定位与理解。这样一本书,不只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对文化社会学和社会文化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同样很有参考价值。
评分##没看纪录片的话,并不太懂诗人的情绪。看着片子,这些诗句句句入心。
评分##诗歌究竟是一种需要长久浸淫,砥砺磨练的高贵技艺,还是一种人人皆可嗟叹之、歌咏之、足之蹈之的心志心声?
评分##很感谢有这本诗集的出现,如果是一篇一篇的看,哪看得见这样的人生百态? 书里还细心的写了每位作者的诗歌的获奖情况,方便去了解一些不太知名的奖项。 喜欢的里面的很多首,但记忆最深的还是打牌那篇,几乎扑哧一声笑出来,但笑完了,不又是空虚和麻木吗? 慢慢的读,感受灵魂的微微颤栗。几次几乎潸然,为生命。
评分##诗歌究竟是一种需要长久浸淫,砥砺磨练的高贵技艺,还是一种人人皆可嗟叹之、歌咏之、足之蹈之的心志心声?
评分##《罗布泊》《炸裂志》《语言》《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我写过断指》这几篇我尤其喜欢。来自生命的力量,搅得我不得安宁,大中午的灌下二两酒,流成两行泪 (好吧,我读过的那个版本看来只是朗诵会上那些的集子,没有这个版本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