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日本美术史

图说日本美术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辻惟雄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绳纹美术——原始的想象力
1作为美术的绳纹土器
2绳纹美术的“发现”
3何谓绳纹文化
4绳纹土器的器形演变——从诞生到终结
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循期、晚期
5土偶的丰饶与神秘
6首饰及其他
7住居
8绳纹美术的意义
第二章 弥生美术与古坟美术
一、取代绳纹的审美意识(弥生美术)
1何谓弥生文化、何谓弥生美术
2弥生土器
3铜铎与铜镜
4“绳纹式”与“弥生式”
二、接触大陆美术(古坟美术)
1与弥生美术的连续性
2黄金的随葬品与埴轮
3装饰性古坟_
第三章 飞鸟美术与白凤美术——接受东亚佛教美术
1佛教公传与大陆美术的大规模传人
2庄严的佛教美术
3佛像的影响
4飞鸟寺与法隆寺的建造
5大规模土木工程与道教石造物
6飞鸟大佛以后的造像
7救世观音像异样的“可怖相”
8百济观音及其他
9童颜信仰——白凤佛的世界
10塑像的出现
11飞鸟、白凤时代的绘画、工艺
第四章 奈良时代的美术(天平美术)——盛行唐国际化样式
1平城迁都与唐文化的影响
2造寺与造像_
大规模的寺院建设与造寺司/药师寺东塔与铜鋈金佛
3塑像、干漆像的流行
法隆寺五重塔底层的塑像群/兴福寺的干漆像/东大寺法华堂(三月堂)的塑像和干漆像
4东大寺大佛的铸造
5唐招提寺的新样式
6大型绣佛与《过去现在因果经》
7正仓院珍宝
第五章 平安时代的美术(贞观美术、藤原美术、院政美术)
一、密教的咒术与造型(贞观美术)
1密教美术的传人
2密教的修法与佛画
3两界曼荼罗
4曼荼罗诸图
5贞观雕刻的特异性
6神佛融合像
7世俗画
8书法与密教法具、莳绘
二、和式化时代(藤原美术)
1和风美术的形成
2藤原的密教美术
3信仰的趋势——憧憬净土
净土往生的思想/《往生要集》的反响
4极乐庄严的净土教建筑
5寝殿造的形成
6佛像的和式化与定朝
7定朝以后的佛像、铊雕像
8藤原佛画
以曼荼罗为主的密教图像/净土教绘画/描绘释迦的绘画/祖师像与罗汉像
9佛教工艺与书法
10宫廷画师的音讯
11大和绘的产生
12其他11世纪绘画作品
13净土庭园与《作庭记》
三、尽善尽美(院政美术)
1末法之世的审美意识
2绘画——耽美与跃动
佛画/装饰经/豪华的和歌集册子与扇绘/绘卷物——说话绘卷与物语绘卷/六道绘/宋朝美术的移植及其影响
3雕刻、工艺、建筑
建筑与佛像/莳绘、螺钿、铜镜、陶器、花篮、护身袋——设计的多样化与和风化/日式陶瓷器的出现
4风流与人造物
第六章 镰仓美术——贵族审美意识的继承与变革
1注重现实与美术的动向
2宋建筑的新潮流——大佛样
3佛像的“文艺复兴”
天才佛像师运庆的出现川央庆的创作/定庆、湛庆、康辨、康胜——后运庆时代的制作风格/庆派以外的雕刻、镰仓地方的雕刻
4佛画的新动向
宋佛画影响的深化广怫教说话画的流行/来迎图的新风格/垂迹画与影向图
5大和绘的新样式
肖像画与似绘/绘卷物的发展/从绘卷看中世
6画师与绘佛师
7随禅宗传入的新美术——顶相、墨迹、水墨画
中国禅宗传入日本/顶相与墨迹——禅宗高僧的容貌/禅寺的新建筑——禅宗祥
8工艺——追求厚重
第七章 南北朝美术与室町美术
一、唐样扎根(南北朝美术)
1佛像佛画的形式化与宋元明形式美术的发展
2宋元明美术(唐物)的移植与“风流”
3水墨画的移植与发展
4日本水墨画家的出现与创作活动
5大和绘的新倾向与缘起绘
二、室町将军的荣华(室町美术前期——北山美术)
1客厅装饰的鼎盛期与御伽草子绘
2本土唐绘的发展与明兆
3诗画轴的流行与如拙、周文
三、转折期的辉煌(室町美术后期——东山美术一战国美术)
1义政东山山庄的客厅装饰
枯山水艺术
2工艺的新动向
3桃山样式的胎动——大和绘屏风画与建筑装饰
4雪舟与战国武将画
5和汉样式从组合到统合—
6自然灰釉的魅力——陶瓷器
……
第八章 桃山美术——绚烂的装饰
第九章 江户时代的美术
第十章 近现代(明治~平成)的美术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日本美术通史的里程碑之作,探索自绳纹时代以来直至现代的日本美术发展史,跨越一万数千年;涉及领域从传统的绘画、雕塑到工艺、建筑,包括近代以来的摄影、设计、漫画等,可谓包罗万象;运用近四百帧的彩色图版,深入全面展现日本美术的特质。

作者对以往所谓的标准型日本美术史提出了质疑和挑战,试图运用不同于西方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来诠释。全书贯穿了作者对日本美术特质的精辟概括:即“装饰性”“游戏性”和“万物有灵论”。“装饰性”具有广泛的通融性,使得日本美术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概念;“游戏性”揭示出日本文化与游戏之心的深层关系;“万物有灵论”则代表了日本人崇尚自然的精神世界。这三种特质超越了时代和领域,可以说是理解日本美术魅力的金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很清晰实用

评分

##一年前看了一半,这次复习加看完了。非常全面详细的概论,图片豪华,内容深入浅出,学术史和古代文献用的很丰富,就是有些地方缺乏梳理和总结。 日本美术史可以简化为岛国与大陆的交流史:弥生飞鸟白凤时期朝鲜文化拓荒,奈良平安时期唐朝美术传入形成“大和绘”,镰仓室町时期宋元美术传入形成“禅画”,战国江户时期明初浙派和明末南宗传入形成“南画” 结合社会史,大和绘服务于统治阶层并发展出土佐派、狩野派、琳派;禅画到南画的转变其实是知识阶层从僧侣到文人的嬗变;江户新兴的浮世绘则依托于市民阶层。三种画风对应三种阶层和文化趣味,表现为华丽、淡雅、诙谐。 最后再加上一个幕末开始的西化潮流,和式、汉化、西化三种潮流的变动,不止在文艺、甚至在政治领域体现:朝廷至上的儒学根源、关白幕府的大和特色、脱亚入欧的现代化进程。

评分

##一年前看了一半,这次复习加看完了。非常全面详细的概论,图片豪华,内容深入浅出,学术史和古代文献用的很丰富,就是有些地方缺乏梳理和总结。 日本美术史可以简化为岛国与大陆的交流史:弥生飞鸟白凤时期朝鲜文化拓荒,奈良平安时期唐朝美术传入形成“大和绘”,镰仓室町时期宋元美术传入形成“禅画”,战国江户时期明初浙派和明末南宗传入形成“南画” 结合社会史,大和绘服务于统治阶层并发展出土佐派、狩野派、琳派;禅画到南画的转变其实是知识阶层从僧侣到文人的嬗变;江户新兴的浮世绘则依托于市民阶层。三种画风对应三种阶层和文化趣味,表现为华丽、淡雅、诙谐。 最后再加上一个幕末开始的西化潮流,和式、汉化、西化三种潮流的变动,不止在文艺、甚至在政治领域体现:朝廷至上的儒学根源、关白幕府的大和特色、脱亚入欧的现代化进程。

评分

##很一般

评分

##彩图无数,结构清晰,但都是堆砌资料,细节描述,断代分期,枯燥无味,每天晚上读不了几页就昏昏欲睡… 好好的艺术史,居然能写的这么无聊,服了!这是真.流水账

评分

##很一般

评分

不知楼上那位是如何看出我们除了石窟,佛画和佛像完败日本的,不是我们的艺术除了明清以前一直都是日本学习模仿的对象吗

评分

##很完整

评分

##对日本历史了解不系统,看他的美术史,能关联的知识点也很稀少,这样的知识水平会对书评不客观。 日本美术史和它的文化一般,永远是和强者的结合体,看不到独立的东西。直到近现代的作品,才有些趣味。这是我个人的观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