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國際物理奧賽的培訓與選拔
定價:59.00元
作者:鄭永令
齣版社:復旦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309119664
字數:789000
頁碼:451
版次:2
開本:16開
前言
理論篇
第*1章 力學(含相對論)
第2章 熱學
第3章 電磁學
第4章 光學
第5章 原子物理學
實驗篇
第6章 力學實驗和熱學實驗
第7章 電磁學實驗
第8章 光學實驗
附錄
附錄A
國際物理奧林匹剋競賽大綱
第31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剋競賽試題與解答
第32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剋競賽試題與解答
第33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剋競賽試題與解答
第34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剋競賽試題與解答
附錄B
基本物理常量
太陽係天文數據
物理常用數據
三角公式
微積分公式
近似公式
《國際物理奧賽的培訓與選拔(第二版)》由擔任2000~2003年國際物理奧賽guo傢集訓隊教練的6位復旦大學物理係教授集體編寫,在培訓與選拔國際物理奧賽guo傢集訓隊隊員所用習題和選拔題的基礎上整理修訂而成,編寫時又根據當前情況進行瞭適當的刪節和補充,題目內容覆蓋普通物理學的各個方麵,題目深度富含多種層次,適閤各種類型讀者的需要,作者根據每個題目的具體情況,提齣完整的解題思路,並作瞭詳簡適當的解答,某些題目在解答之後,還就該題的解題方法、題目背景、物理意義等作齣點評,以拓寬讀者的思路。
《國際物理奧賽的培訓與選拔(第二版)》可供有誌於參加國內和國際物理競賽的學生 參考,對培訓和選拔各類物理競賽隊員的教師有所幫助,對於準備參加物理類研究生考試的讀者同樣且右參考價值。
鄭永令,復旦大學物理係教授,《大學物理》編委,《物理教學》副主編,2000-2003年國際物理奧賽中國guo傢隊領隊、主教練。
對於已經有一定競賽基礎,希望衝擊更高層級的學習者來說,選擇參考書的標準無異於尋找“能突破瓶頸”的鑰匙。我過去在處理一些涉及對稱性原理和守恒律的復雜問題時,總感覺缺少一個統一的理論框架來指導解題思路,往往隻能靠大量的題海戰術進行歸納,效率低下且容易遺漏關鍵點。這本書的結構性優勢在於,它似乎非常注重物理學中那些深刻的、貫穿始終的基本原理。我仔細看瞭其中關於拉格朗日力學和哈密頓力學的章節,它不僅詳細介紹瞭變分原理,還給齣瞭如何利用這些框架來處理電磁場和量子力學的初級模型,這對於培養“物理直覺”至關重要。這種跨學科的串聯能力,是真正區分普通競賽選手和頂尖選手的關鍵。如果這本書能在更復雜的電動力學部分,如麥剋斯韋方程組的協變形式或相對論性電磁場,提供更具洞察力的幾何或張量分析視角,那就太完美瞭。
評分這本物理奧賽的參考書,說實話,拿到手上的時候,我心裏是有點打鼓的。畢竟,國際級彆的競賽對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要求不是一般的高。我之前也看過一些市麵上的奧賽輔導材料,很多都是把課本知識點堆砌起來,然後生硬地加入一些難度係數極高的例題,讀起來非常晦澀,根本不知道該從何下手。這本書的排版和整體設計看起來就顯得專業很多,不像那種應試教育的速成手冊。我尤其關注瞭它在基礎概念的闡述部分,很多高中物理教材裏一帶而過或者解釋得不夠透徹的地方,它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剖析,比如對電磁感應定律的微積分推導,以及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力學起源,都給齣瞭清晰的脈絡。這讓我感覺作者不僅僅是想讓我們“學會解題”,更是想讓我們“理解物理”。光是前幾章對力學係統穩定性和微擾理論的介紹,就已經遠遠超齣瞭普通高考大綱的要求,這正是為衝刺國際賽場打地基的關鍵所在。我希望能看到更多關於實驗設計和數據處理的深入討論,這在很多理論導嚮的參考書中是缺失的環節。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是那種“快速上手”的速成指南,而更像是一部需要反復研讀、值得收藏的“武功秘籍”。對於基礎不牢固的同學來說,直接啃可能會有些吃力,因為它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和對物理現象的敏銳洞察力。我個人認為,最理想的使用方式是將其作為現有知識體係的“拔高和整閤工具”。它的深度和廣度非常適閤用來填補知識體係中的“黑洞”。特彆是關於光學和波動的章節,它對於波動方程的解析解法和傅裏葉分析的應用給齣瞭非常清晰的指導,這在很多高中教程裏都是空白。這種對數學工具的熟練運用,正是通往高級物理殿堂的敲門磚。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提供瞭多少“答案”,而在於它教會瞭讀者如何提齣“更深刻的問題”,這是任何競賽訓練中最寶貴的收獲。希望作者能在下一版中增加一些曆年IPhO中那些標誌性的、需要高度創造力的原創性實驗題的詳盡解析。
評分我是一個對物理競賽抱有極大熱情的學生,但坦白說,很多市麵上聲稱能“直通國際賽場”的書籍,讀完後常常有種“華而不實”的感覺,充斥著大量的復雜公式堆砌,卻缺乏對物理思想的深度挖掘。而我翻閱這本教材後,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邏輯構建異常嚴謹且富有層次感。它不像那種為應試而生的“題海戰術”指導書,它更像是一部結構精巧的大學預科教材。特彆是關於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初步的章節,作者的處理方式非常巧妙,沒有直接跳到復雜的薛定諤方程,而是通過一係列巧妙的思想實驗和定性分析,引導讀者逐步建立起對這些顛覆性概念的直觀認識。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極大地緩解瞭初學者麵對前沿物理時的畏懼感。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時,總能結閤曆史背景和實際物理模型的演變過程,這使得知識點不再是孤立的符號,而是擁有瞭生命力和發展軌跡。希望後續內容能在非經典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入門上,繼續保持這種高屋建瓴的講解風格。
評分老實說,我購買這本教材是帶著“試一試”的心態,因為之前的經驗告訴我,很多國內齣版的奧賽輔導材料,在內容的“國際化”程度上總差那麼一點火候。國際物理奧賽(IPhO)的試題往往帶有很強的創新性和對實驗操作的考查,這要求我們不僅僅是掌握公式,更要學會“像物理學傢一樣思考”。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基礎物理概念的“重塑”。例如,在流體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的初步介紹中,作者沒有停留在宏觀現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探討瞭統計平均和集體行為的齣現機製,這種處理方式非常接近大學物理的研究視角。它迫使讀者不斷反思:“我真的理解這個現象背後的微觀動因嗎?” 這種思維訓練遠比單純的解題技巧寶貴得多。我期待能在後續的章節中看到更多關於如何將抽象理論應用於解決開放性問題的案例分析,而不是僅僅展示標準解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