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I:世纪初生

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I:世纪初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国] 威廉·夏伊勒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篇 从大街到左岸:1925
第一章 逃离美国
第二章 巴黎的好运
第二篇 芝加哥:1904—1913
第三章 我的祖先从德国来
第四章 芝加哥的忧与喜
第五章 父亲的早逝
第三篇 在爱荷华州的成长:1913-1925
第六章 锡达拉皮兹
第七章 肖托夸的风潮
第八章 寇伊大学
第九章 初涉报业
第十章 寇伊的校友
第四篇 巴黎岁月:1925-1927
第十一章 报社诸君
第十二章 探索巴黎
第十三章 成为记者的夏天
第十四章 友人何往
第十五章 名媛芳踪
第五篇 驻外记者:1927-1930
第十六章 林德伯格的飞行
第十七章 驻外记者在伦敦
第六篇 巡游生涯:1928—1930
第十八章 列国游
第十九章 世纪之交的维也纳
第二十章 故乡的大萧条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1925年8月20日,从巴黎驶回美国的列车还有几个小时就要开动,

21岁的夏伊勒却收到了一封改变他一生的信。

世纪初的美国喧嚣、吵闹、贪婪、腐败,

而巴黎,则是灯红酒绿的世界梦幻之都。

这时的欧洲民主还未衰落,专制尚未兴起,正享受着战争前难得的和平。

这里有伟大的画作, 精美的歌剧,绝伦的美食,诱惑的红灯区;

还有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伊莎朵拉·邓肯五花八门的名人轶事……

和威廉·夏伊勒独一无二的故事。

本书是夏伊勒三卷本回忆录的第一卷,另两卷是《噩梦年代:1930—1940》《旅人迟归:1945—1988》。

夏伊勒出生于世纪之交的美国中西部小镇,为了逃离那里的保守氛围,他来到欧洲,找到了一份报社的工作。他在伦敦报道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巴黎报道林德伯格的跨大西洋飞行,在日内瓦报道国际联盟的会议。作为记录者,他见证了菲茨杰拉德夫妇、海明威、格特鲁德·斯泰因、伊莎朵拉·邓肯等人的生活片段,有时自己也置身其中。对于大洋彼岸的故事——芝加哥的地下之王、“猴子审判”、风靡全美的“肖托夸集会”、哈定时代的丑闻等等,夏伊勒也娓娓道来。一幅欧美大陆世纪初生的画卷徐徐展开。

一位故事高手……现代史中那些欧洲重量级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对他们的精准描述,堪比作者对自己的描述。——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作者

活在历史中的人……非常易读,描写了大量有趣的、戏剧化的故事。——《纽约时报》书评

非常感人,绝对值得一读……第一部分是对美国的思考,在重述世纪之交的美国中西部生活时有一种酸甜参半的味道……(在第二部分)他带来了对欧洲的新闻体书写。——《星期六书评》

清醒而活泼、睿智而温暖——所有的元素一应俱全,并且正当其时。——《纽约客》

诚恳……富于探索精神……作者的一生和历史比翼齐飞,他照亮了后者。——《洛杉矶时报》

用户评价

评分

##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上世纪许多历史事件的现场见证者。一个幸运的人。

评分

##想起了十几年前第一次读光荣与梦想时的感受,更喜欢夏伊勒的个人体验和淡淡忧伤,然后读完后只记得小镇青年对于闭塞家乡的愤懑——那个时候记者真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评分

##快快快上市!

评分

##那个年代的西方知识分子,真是和现在不一样。

评分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部分觉得有些晦涩生硬。还有,作者回忆各种认识的人有点流水帐的感觉,不是我想要了解的历史情节,不是很喜欢。

评分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安逸而动荡不安的世界的直白写照。作者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社交圈子,总是能学到新东西。作者也有很好的新闻职业敏感。

评分

##多好。就这样吧,还有明天。

评分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巴黎,文化高地,文人荟萃,群星璀璨,群魔乱舞,暗流涌动,精彩纷呈。

评分

##不免琐碎和重复。但在封闭的疫情期间遥望黄金时代的巴黎还是非常舒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