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包邮 中国古代书法史(修订本)+中国现代书法史(修订本) 2本书法碑帖艺术研究书法理论

区域包邮 中国古代书法史(修订本)+中国现代书法史(修订本) 2本书法碑帖艺术研究书法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书法史
  • 中国书法
  • 书法理论
  • 碑帖艺术
  • 艺术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现代史
  • 修订本
  • 艺术研究
  • 书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商品名称:区域包邮 中国古代书法史(修订本)+中国现代书法史(修订本) 2本书法碑帖艺术研究书法理论
商品编号:25773780232
店铺: 千牛图书专营店
商品毛重:1.0kg

具体描述

 

书名:中国古代书法史

书号:9787545600551

页数:429页

定价:179元

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

开本:16开

装订:精装

书名:中国现代书法史

书号:9787545600544

定价:149元

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4月第2次印刷

开本:16开

装订:精装

页数:374页

 

中国古代书法史

目录

*一章 混沌萌生史前至夏
*一节 刻画符号4
第二节 陶文7
第三节 造字传说9

第二章 浑然入序商至西汉
第一节 甲骨文22
第二节 金文28
第三节 石刻文33
第四节 瓦当玺印文47
第五节 简帛盟书墨迹45

第三章 求度追韵东汉至南北朝
*一节 汉隶恢弘70
一、摩崖70
二、石经74
三、碑刻75
四、草书与草书家82
第二节 魏楷清劲87
一、可数碑刻90
二、三体石经95
三、正书之祖钟繇97
第三节 晋字尚韵703
一、行书昌运707
二、书法世家776
三、王羲之与王献之735
第四节 北碑南帖750
一、南铭北碑之*153
二、北碑种种156
三、郑道昭父子。168
四、干字文772
五、南朝碑刻775
六、南朝四家777

第四章 崇规隆法隋唐五代
*一节 真楷造极797
一、欧阳询193
二、虞世南198
三、褚遂良207
四、薛稷205
五、柳公权207
第二节 颜真卿皂领272
第三节 草体观止223
一、孙过庭224
二、贺知章226
三、张旭228
四、怀素233
第四节 行书扬波239
一、李世民240
二、陆柬之247
三、李邕242
四、杨凝式246
第五节 隶篆余绪248
一、李阳冰249
二、史惟则257
三、韩择木252
第六节 书论皇皇254

第五章 尚意宣情宋至明中
*一节 北宋四家269
一、蔡襄270
二、苏轼274
三、黄庭坚287
四、米芾287
第二节 赵佶与瘦金体294
第三节 南宋诸家300
第四节 赵孟頫及同代书家307
一、赵孟頫308
二、鲜于枢378
三、邓文原327
四、耶律楚材3122
五、康里崾崾324
第五节 明初书家328
一、祝允明329
二、文徵明334
三、王宠339
第六节 书论继轨342

第六章 抒性扬理明中至清
*一节 浪漫派354
一、徐渭354
二、张瑞图358
三、王铎367
四、傅山365
第二节 帖学派369
一、董其昌370
二、张照375
三、刘墉379
第三节 碑学派386
一、金农388
二、郑燮394
三、邓石如401
四、伊秉绶405
五、何绍基409
第四节 书论集成476
一、《画禅室随笔》477
二、《艺概·书概》478
结语423
参考文献427

 

 

中国现代书法史

目录

上篇 史论
*一章 困惑与求索
两难选择8
苦痛滋润77
“现在”诠释73
杨氏旋风77
碑学大厦27

第二章 回归与维新
硬笔出现26
书法与维新29
考古重大发现33
书画斋社37

第三章 存古与蜕变
科举寿终48
国粹保存57
新文化运动57
书画社团与学校64

第四章 救亡与破壁
救济国难72
拯危书画77
耀彩西欧87
草书社与书学会85

第五章 复兴与式微
名迹“归赵”93
两岸初兴98
兰亭论辩102
文化阻滞107
传统复兴111

第六章 突变与踌躇
大众登台120
现代书派123
书协领衔129
专业教育139
国际交流141
书论潮起144
法古承师748

下篇 大家157
第七章 “石鼓”大师吴昌硕
寝抱石鼓165
兼善行隶169
刻印第175

第八章 碑学首领康有为
转益多师184
碑论高远189
康体风范195

第九章 草书“标准”于右任
得惠北碑205
草书标准208
炉火纯青213

第十章 帖派旗帜沈尹默
入碑出帖224
归宗二王230
书而论道235

第十一章 草狂诗纵毛泽东
放手写帖247
纵意题字250
草狂诗纵258

第十二章 师传典范曹秋圃
下笔周秦269
诗心禅意274
淡庐一门278

第十三章 宗“王”巨匠吴玉如
终生宗王289
行草擅长292
论书独往296

第十四章 真灵奇逸林散之
笔宗帖派307
墨化虚灵312
草追奇逸375

第十五章 榜书第一沙孟海
穷源竟流327
榜书第一337
论书识高336

第十六章 瘦骨通神启功
博识通览347
学术为尚357
精研“结体”359
瘦骨通神363
参考文献369

暂无相关内容


《中国古代书法史》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从文字的起源、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到历代著名书法家的生平、艺术风格及其代表作品,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论述。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结合大量的史料和碑帖拓本,展现了中国书法从实用走向艺术,再到精神升华的辉煌历程。 书中不仅对每个朝代书法的主流风格、代表人物和艺术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还探讨了书法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思想等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商周的古朴雄浑,到秦汉的厚重大气,再到魏晋的飘逸洒脱,唐代的法度森严与创新融合,宋代的尚意风流,元代的尚态,明清的书法流派纷呈,直至近代书法的转型与探索,无不展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追求和精神气质。 本书对于研究中国书法史的演变规律,理解历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欣赏和鉴别书法作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它是书法爱好者、研究者、学生以及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读物。 《中国现代书法史》 本书聚焦于20世纪以来中国书法艺术的转型与发展,深入剖析了中国现代书法在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由此催生的各种艺术探索与实践。作者追溯了现代书法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探讨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书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语境下继承与创新传统书法艺术。 书中详细介绍了20世纪初至今,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书法家如何打破陈规,在技法、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大胆的革新。从强调笔墨意趣的回归,到引入现代绘画观念与表现手法,再到对书法精神内涵的重新挖掘,本书呈现了现代书法发展过程中多元化的艺术图景。作者还关注了书法教育、书法展览、书法理论的建设等相关议题,展现了现代书法作为一个独立艺术门类所呈现出的蓬勃生命力。 本书不仅是对中国现代书法艺术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总结,更是对未来书法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它帮助读者理解中国书法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轨迹,欣赏现代书法家们在继承与创新中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为当下和未来的书法艺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与启示。 书法碑帖艺术研究 碑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载体,是历代书法家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本书籍深入探讨了碑帖的艺术价值、历史意义及其在书法研究中的地位。从古代金石学的发展,到碑帖的选本、鉴赏、临摹与创作,本书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 书中对历代重要的碑刻和法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等名篇,不仅分析了其书写特点、艺术风格,还挖掘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故事。同时,书籍也关注了碑帖的拓印技术、修复保护等问题,强调了对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对大量碑帖的深入研究,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直观认识,掌握鉴赏和临摹碑帖的方法,从而提升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和实践能力。它是一部关于如何理解、学习和传承书法经典的实用指南。 书法理论 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书写技艺,更是一种蕴含着深厚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的艺术门类。本书籍旨在系统阐述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论体系,探讨书法创作的原理、审美标准以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书中从书法的美学特征入手,分析了笔墨的构成、线条的韵律、结构的组织、章法的布局等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并解释了“骨”、“肉”、“力”、“气”等传统理论概念的含义。同时,书籍也探讨了书法创作中的“意”与“法”、“形”与“神”的关系,以及书法家在创作中如何体现个人情感、哲学思考和时代精神。 此外,本书还涉及了书法史上的重要理论流派和代表人物,如王羲之的“书如其人”、孙过庭的“五乖五合”、董其昌的“南北宗论”等,并对现代书法理论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本书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逻辑与审美追求,提升对书法作品的解读能力,并为书法创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启发。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书法初学者,一直想系统地学习书法,但又不知道从何入手。《中国古代书法史》这本书的到来,简直就是我学习路上的“指路明灯”。我之前看过一些临摹字帖,但总觉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这本书,它不仅仅是介绍书法家的生平或者作品,更重要的是它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中国书法发展的脉络,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会有篆、隶、楷、行、草的演变,为什么每个时期的书法风格会有所不同。书中对汉字演变和书法发展的关联讲解得非常清晰,让我更容易理解每个时期的书法特点。例如,我对隶书的认识,以前只是觉得它方方正正,但读了这本书后,我才了解到隶书的出现是适应了书写便捷的需求,以及它在汉代书法艺术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

评分

这套书的质量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无论是装帧设计还是内容编排,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拿到书时,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面,打开后,扑面而来的墨香更是让我惊喜。我之前对书法史的了解比较零散,很多时候都是在看具体的碑帖时才去了解其背景,这样很不系统。而这套书,它从宏观角度,将中国书法史的演变过程清晰地呈现在我面前。《中国古代书法史》部分,它详细地介绍了从文字的萌芽到各个朝代的书法大家,每一个阶段的特点都剖析得入木三分,大量的经典碑帖图片更是让我的学习事半功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每个时期书法风格的成因分析,让我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这套书无疑是我的“精神食粮”。《中国古代书法史》让我领略了汉字从图画符号到抽象艺术的漫长演变过程,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我沉醉于古人如何在有限的方寸之间,通过笔墨的起承转合,表达出他们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志趣。书中对不同朝代书法风格的细腻描述,让我能够区分出唐楷的严谨、宋米的洒脱,以及元代的尚意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艺术视野。而《中国现代书法史》则让我看到了书法艺术在近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感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在时代变迁中对书法艺术的坚守与创新。这本书让我明白,书法并非一成不变的古董,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活态艺术。

评分

这套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即使是对于像我这样初涉书法领域的读者来说,也完全不会感到晦涩。我一直对中国书法很感兴趣,但总觉得那些古老的碑帖看起来有些“高深莫测”。《中国古代书法史》这本书,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循序渐进地为我讲解书法的发展历史,从最古老的文字形态,到各个朝代的代表性书体,再到重要书法家的风格特点,都讲解得非常清晰易懂。书中配有大量的图片,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时期书法的魅力。而《中国现代书法史》则让我看到了书法艺术的“现代化”进程,它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激励我去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评分

这套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书本本身。它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国数千年的书法艺术发展史。《中国古代书法史》部分,它带领我穿越时空,领略了从甲骨文的古朴到行草的洒脱,每一个时代的书法都如同那时代的印记,刻写着历史的痕迹。我对书中所提到的“尚意”书风印象深刻,让我理解到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文人情怀的抒发。而《中国现代书法史》则让我看到了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发展,它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融入了新的时代精神。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更加立体和丰满,也激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探索。

评分

《中国现代书法史》这本书更是满足了我对近现代书法发展的求知欲。我一直觉得,书法虽然是传统艺术,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这本书就很好地梳理了从晚清以来,书法是如何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既保留传统精髓,又融入时代精神的。书中对民国时期书法大家的介绍,像于右任、沈尹默等,他们的书法既有深厚的古法功底,又充满了时代的新意,让我看到了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现代书法“创新”与“守旧”的讨论,以及对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书法风格的分析,都非常深刻。它不像有些书籍那样只是简单罗列名家作品,而是深入探讨了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对书法风格形成的影响,让我对现代书法的理解上升了一个高度。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了解现代书法的一扇新窗口。

评分

读完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在阅读《中国古代书法史》时,我被那些古老的文字所散发的魅力深深吸引。从甲骨文的象形趣味,到金文的庄重威严,再到隶书、楷书的规范严谨,以及草书的奔放自由,每一种书体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和文化特征。书中对每一位重要书法家的介绍都非常详实,他们的艺术生涯、书法思想以及代表作品都一一呈现,让我对书法史上的巨匠们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中国现代书法史》则让我看到了书法艺术在现代社会的演变,它如何在新的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书法艺术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书法不能仅仅停留在临摹,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古代书法史》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以详实的史料和精美的插图,为我打开了中国书法史的一扇大门。书中对各个朝代书法风格的演变,以及不同书法流派的形成原因,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魏晋风骨”的论述,让我体会到书法与文人精神的紧密结合。而《中国现代书法史》部分,它则将目光聚焦在近现代,展现了书法艺术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创新。它让我明白,书法并非是陈旧的艺术,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更系统地认识中国书法。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质感一流,印刷清晰细腻,每一页都充满了墨香和历史的厚重感。我一直对中国书法艺术情有独钟,但总是觉得对书法史的脉络和发展了解不够系统。这次偶然看到这套书,简直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翻开《中国古代书法史》,从甲骨文、金文的古朴雄浑,到篆书、隶书的端庄典雅,再到楷书、行书、草书的恣意挥洒,每一个朝代的书法特点都被讲解得鞭辟入里,不仅有理论的梳理,更有大量的经典碑帖拓片作为例证,配以详尽的解读,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各位书法大家运笔挥毫的瞬间。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每个时期书法流派的分析,比如王羲之的书法是如何集大成并影响后世的,颜真卿的楷书为何能创立“颜体”的雄浑气象,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尚意”书风又有何独特之处,这些内容都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研究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中国书法史的著作。《中国古代书法史》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书法史介绍,更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字演变和审美发展史的精彩画卷。书中对各个时期的书法特点,以及代表人物的分析都非常到位,大量的碑帖拓片作为例证,更是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二王”书风的解读,以及对唐代楷书大家们成就的分析,都让我受益匪浅。而《中国现代书法史》则让我看到了书法艺术在近现代的发展轨迹,它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定位。这套书无疑是我研究书法艺术的得力助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