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豪杰纵横天下的“帝王之书”、“权谋之书”、“生存之书”。
“有写史,有考史,有论史, 兼具这三方面的成就…….大者纲提领挈,细者缕析毫分……”
——钱穆
本书由台湾学者黄锦鋐主持翻译,台湾二十七位教授译。译文以紧贴原著为要务,文字简洁典雅,不以“现代眼光”做解人,不平添枝叶,不擅作发挥,以拙驭巧,让读者讲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君实”。
这是一部豪杰纵横天下的“帝王之书”、名臣良将从政经略的“权谋之书”、芸芸众生安身立命的“生存之书”。
全书分册基本以朝代及重大事件为分界,保持单册内容的相对完整。便于读者搜寻。
《资治通鉴》译序
宋神宗《资治通鉴》序
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宋神宗奖谕诏书
宋史司马光传
执行编译教授简介
册 卷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卷第二十八 汉元帝永光二年(前 403 ~前 42)
卷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烈王七年(前 403 ~前 369)
卷第二周纪二周显王元年~四十八年(前 368 ~前 321)
卷第三周纪三周慎靓王元年~周赧王十七年(前 320 ~前 298)
卷第四周纪四周赧王十八年~四十二年(前 297 ~前 273)
卷第五周纪五周赧王四十三年~五十九年(前 272 ~前 256)
卷第六秦纪一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始皇帝十九年(前 255 ~前 228)
卷第七秦纪二秦始皇帝二十年~秦二世皇帝元年(前 227 ~前 209)
卷第八秦纪二秦二世皇帝二年~三年(前 208 ~前 207)
卷第九汉纪一汉高帝元年~二年(前 206 ~前 205)
卷第十汉纪二汉高帝三年~四年(前 204 ~前 203)
卷第十一汉纪三汉高帝五年~七年(前 202 ~前 200)
卷第十二汉纪四汉高帝八年~十二年(前 199 ~前 188)
卷第十三汉纪五汉高后元年~汉文帝前二年(前 187 ~前 178)
卷第十四汉纪六汉文帝前三年~前十年(前 177 ~前 170)
卷第十五汉纪七汉文帝前十一年~汉景帝前二年(前 169 ~前 155)
卷第十六汉纪八汉景帝前三年~后三年(前 154 ~前 141)
卷第十七汉纪九汉武帝建元元年~元光元年(前 140 ~前 134)
卷第十八汉纪十汉武帝元光二年~元朔四年(前 133 ~前 125)
卷第十九汉纪十一汉武帝元朔五年~元狩四年(前 124 ~前 119)
卷第二十汉纪十二汉武帝元狩五年~元封元年(前 118 ~前 110)
卷第二十一汉纪十三汉武帝元封二年~天汉二年(前 109 ~前 99)
卷第二十二汉纪十四汉武帝天汉三年~后元二年(前 98 ~前 87)
卷第二十三汉纪十五汉昭帝始元元年~天凤六年(前 86 ~前 75)
卷第二十四汉纪十六汉昭帝元平元年~汉宣帝地节二年(前 74 ~前 68)
卷第二十五汉纪十七汉宣帝地节三年~元康四年(前 67 ~前 62)
卷第二十六汉纪十八汉宣帝神爵元年~三年(前 61 ~前 59)
卷第二十七汉纪十九汉宣帝神爵四年~黄龙元年(前 58 ~前 49)
卷第二十八汉纪二十汉元帝初元元年~永光二年(前 48 ~前 42)
.。。。。。。。。。。
。。。。。。。。。。
。。。。。。。。。。
我不得不说,《全十册》白话资治通鉴,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中国历史认知的新大门。黄锦鋐先生的白话翻译,绝对是功不可没,他让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文言文,变得像白开水一样易懂,却又不失原著的深度和韵味。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那些曾经只在课本上寥寥数语带过的事件,在这里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充满了戏剧性与张力。从春秋争霸的群雄逐鹿,到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巩固,再到盛世的繁荣与衰落,历史的画卷一幅幅在眼前展开。黄锦鋐先生的白话,在还原历史场景的同时,也让那些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我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的金戈铁马,也能感受到那些政治家们内心的挣扎。每次读到关键的历史节点,比如某个决策的失误导致了王朝的动荡,或者某个英明的君主力挽狂澜,都会让人感慨万千。这部书,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政治智慧、人性洞察和权力运作的百科全书。
评分翻开《全十册》白话资治通鉴,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古代政治智慧宝库的大门。黄锦鋐先生的翻译,恰到好处地消解了文言文的隔阂,让我这个历史爱好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司马光先生那精妙绝伦的史笔。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入剖析,不仅仅是事件的罗列,更是对事件背后原因、发展脉络以及影响的抽丝剥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政治斗争的细致描写,那些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那些步步为营的谋略,无不展现了古代统治者的高超手腕。每一次读到关键转折点,都会让人屏息凝视,为历史的走向而担忧或欣喜。而且,黄锦鋐先生的白话,并没有流于简单的口语化,而是保留了原著的严谨和大气,使得阅读体验既轻松又不失厚重感。书中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也十分到位,那些帝王将相,不再是扁平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个体,他们的决策,他们的困境,都写得入木三分。读这部书,不仅仅是在了解历史,更是在学习如何认识人性,理解政治,以及思考如何应对复杂的世界。
评分对于一个渴望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读者而言,《全十册》白话资治通鉴,无疑是一本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黄锦鋐先生的白话翻译,简直是将司马光先生那博大精深的史学思想,化繁为简,呈现在我们面前。我常常会在阅读中,被书中对事件的精辟分析所折服,那些看似简单的历史转折,在司马光先生的笔下,都充满了深刻的因果联系。黄锦鋐先生的白话,更是将这种逻辑性完美地呈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我喜欢书中对帝王将相的评价,既有对其功绩的肯定,也有对其过失的鞭挞,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正是历史真正的价值所在。这部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教会我如何从宏观的角度审视问题,如何去理解人性的复杂,以及如何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黄锦鋐先生的译本,让这部千古名著,真正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评分《全十册》白话资治通鉴,真的是一部可以反复阅读,常读常新的巨著。黄锦鋐先生的白话译本,让这部古代经典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锦鋐先生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一味地追求直白,而是巧妙地保留了原著的文风和语感,使得阅读起来既流畅又充满历史的厚重感。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经过了司马光先生深思熟虑的考量,而黄锦鋐先生的白话,更是将这种考量清晰地呈现出来。我常常会在阅读中,对书中人物的决策进行自己的分析,试图去理解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困境。这部书,不仅仅是关于历史事件的陈述,更是关于如何认识和驾驭历史规律的深刻探讨。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无数次的王朝兴衰,看到了无数次的改革与反动,也看到了人类社会在不断试错中前进的足迹。黄锦鋐先生的译本,让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一种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传播开来。
评分《全十册》白话资治通鉴,绝对是历史爱好者不可多得的瑰宝。黄锦鋐先生的译文,简直是神来之笔,将司马光先生那深邃的历史洞察,用最贴近我们现代人的语言娓娓道来。我常常会在阅读中停下来,反复咀嚼书中某些段落,想象着那个时代的场景,那些人物的表情。书中所涉及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轨迹,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司马光先生总是能从宏观的角度审视问题,指出问题的根源,以及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黄锦鋐先生的白话,精准地传达了这种分析的逻辑性,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历史的脉络。我常常会对比不同朝代的治国理念和政策,从中看到治乱兴衰的规律。这部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历史的辉煌与曲折,也映照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评分《全十册》白话资治通鉴,是我近期阅读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一部作品。黄锦鋐先生的白话译文,功力深厚,他不仅做到了忠实于原文,更让那些古老的文字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史充满兴趣,而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司马光先生以其严谨的史学态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无数重要的事件,而黄锦鋐先生的白话,则将这些事件生动地展现在我眼前。我常常会惊叹于书中人物的智慧与谋略,也会对那些历史的转折点感到唏嘘。黄锦鋐先生的译文,在保持原著严谨的同时,又充满了现代的感染力,让我在阅读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温度。这部书,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对历史规律的深刻反思,它教会我如何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评分终于读完了《全十册》白话资治通鉴,心中感慨万千。黄锦鋐先生的白话翻译,真的是功不可没,他让司马光先生这部煌煌巨著,变得触手可及,让我这个对文言文有些畏惧的读者,也能畅游其中,领略其中的智慧。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司马光先生总是能洞察到事物的本质,而黄锦鋐先生的白话,更是将这种洞察力,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仿佛看到了王朝的兴衰,看到了政治的博弈,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每一次读到关键的历史转折,都会让我掩卷深思,思考其中的原因与影响。这部书,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启示。黄锦鋐先生的译本,让这部千古名著,真正地成为了我们现代人汲取智慧的源泉。
评分读《全十册》白话资治通鉴 黄锦鋐,感觉像是穿越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亲身经历了王朝的兴衰更迭,看到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崛起与沉浮。黄锦鋐先生的白话翻译,功力深厚,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髓,更使得晦涩的古文变得通俗易懂,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领略司马光先生那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深刻的洞察力。书中的细节描绘,常常让我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那个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漩涡,感受着权谋的较量,人性的博弈。每一册的厚重感,都蕴含着千年的智慧与教训,读来令人不禁掩卷沉思。从春秋战国的争霸,到秦汉的统一与分裂,再到唐宋的盛世与变革,历史的长河在眼前徐徐展开,那些熟悉的名字,那些曾经书本上略过的事件,都在这里变得鲜活立体,有了温度和血肉。特别是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刻画,司马光先生的笔触,既有对他们功绩的肯定,也有对其局限和错误的批判,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更是让人肃然起敬。黄锦鋐先生的白话,在保持这份客观的同时,又增添了现代人更容易理解的视角,让历史的教训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可以当下借鉴的经验。
评分《全十册》白话资治通鉴,真的是一本能够刷新你对中国古代历史认知的书。黄锦鋐先生的白话翻译,真的太到位了,把司马光先生那原本可能让人望而却步的文言文,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我曾经以为历史书总是枯燥乏味的,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书中的叙事,充满了画面感,仿佛我亲身经历了一段又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到秦汉的统一,再到唐宋的繁荣与危机,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黄锦鋐先生的白话,不仅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更用一种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述了那些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人物命运。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事件的分析,司马光先生总能看到事物发展的深层原因,而黄锦鋐先生的白话,则将这种分析的逻辑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习历史,更是在学习如何理解人性,如何看透权力,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局势中做出明智的判断。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沉浸在《全十册》白话资治通鉴的海洋里,黄锦鋐先生的翻译,简直是点睛之笔,让这部浩瀚的史书变得平易近人。阅读的过程,就像是与司马光先生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以其宏大的视野,梳理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得失,而黄锦鋐先生则用清晰流畅的白话,将这份智慧传递给我。我常常在读到某些历史事件的描述时,感到惊叹,司马光先生对事件的分析,入木三分,总能看到其背后隐藏的规律。黄锦鋐先生的白话,更是将这种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让我能够深刻理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微妙之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读物,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的教科书。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示,无论是对帝王的评价,还是对普通人的命运的描绘,都充满了深刻的洞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