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精)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秀娟... 编
图书标签:
  • 心流
  • 积极心理学
  • 幸福感
  • 个人成长
  • 自我提升
  • 生活方式
  • 心理学
  • 体验
  • 专注
  • 高效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木垛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
ISBN:9787508675541
商品编码:25373417593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1-02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优体验)(精)
  • 作者:(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译者:陈秀娟
  • 定价:39
  • 出版社:中信
  • ISBN号:978750867554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1-02
  • 印刷时间:
  • 版次:
  • 印次:
  • 开本:32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237
  • 字数:108千字

编辑**语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著的《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优体验)(精)》为读者提出了日常获得心流体验的实践方法,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幸福感并获得*优体验的行动指南。积极心理学大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该概念已为心理学爱好者广为传播。作者提出,人们在心流状态下*为快乐,这是一种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和所在情境的**的投入和集中而忽略身边一切事物的状态。目前很多心理咨询团体、个人提升实践中,都运用“心流”的理念,通过让人们进入心流的状态而提高效率、提升幸福感等。

内容提要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满足的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
    **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本书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分析如何进入心流状态,获得*优体验。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幸福感和效率,获得积极人生的行动指南。

作者简介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前美国心理学会**马丁?塞利格曼誉之为“世界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军人物”。
  契克森米哈赖一直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的理论。他曾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系主任,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其著作包括《心流》《发现心流》《创造力》等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心流》自1990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影响了**千万研究者和读者。

目录

目录

**序 | 自得其乐的奥秘 田方萌 // 001
引 言 | 如何活得*好 // 019
生存,就是在行动、感觉及思考过程中体验一切。年复一年,体验的内涵决定我们生活的品质。日常生活包括工作、维持健康和生存以及休闲三大类活动,如何在其中分配或投资时间,则成为个人*重要的决定。
何谓美好人生 // 022
体验生活的方式 // 026
人生时间的分配 // 029
三类社交形态 // 034
心理体验抽样法 // 036
**章 | 心流,生命的高潮 // 039
所谓“心流”,就是许多人形容自己表现*杰出时那种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也就是运动家所谓的“**状态”、艺术家及音乐家所说的“灵思泉涌”。
你对快乐了解多少 // 042
意图与目标 // 047
掌控你的精神能量 // 049
心流体验:专注的快乐 // 052
心流活动:能力与挑战的平衡 // 054
第二章 | 不同的活动,相异的感受 // 061
改变生活品质的**步是:注意每天所做之事,并体验在不同活动、场合、时段的感受。
日常活动的不同感受 // 064
规划生活,获得*优体验 // 067
重视人际互动 // 071
环境也会影响情绪 // 073
了解自己的生物周期 // 076
注意做事方法 // 078
第三章 | 工作的悖论 // 081
当人处于高挑战、高技巧的状态下,且自觉十分专心、深富创造力、相当满意之时,多半是在工作当中,而非闲暇时段。
工作演进史 // 083
工作中的两难情境 // 086
工作带来心流 // 090
对工作的偏见 // 091
攀登职业** // 093
避免成为工作狂 // 095
第四章 | 休闲的利弊 // 097
休闲并不比工作*令人快乐,拥有自由时间也不见得能提升生活品质,除非当事人知道如何有效利用空闲时间,但这份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防止意识混乱 // 100
主动式休闲与被动式休闲 // 102
在娱乐中寻找心流 // 106
世代间的心流差异 // 108
善用休闲时光 // 111
创造真正的娱乐 // 113
第五章 | 人际关系与生活品质 // 115
友谊不仅可提供及时的情绪回馈,也是个人潜能开发的大好机会。但是,现代生活并不利于友谊的维系。
享受人际互动 // 118
友谊的价值 // 121
性观念的两极 // 124
正视家庭 // 126
面对孤独 // 129
性格二分法 // 131
第六章 | 改变生活状态 // 137
若能在工作与人际关系上做些小小的改变,必能将我们厌恶的压力转为心流体验,日常生活的品质必定大为提升。
对生活充满热忱 // 140
克服工作倦怠 // 144
平常小事,重大发现 // 147
设定工作优先次序 // 151
创意让平凡生活闪光 // 153
享受家庭互动的心流 // 155
展开愉悦的对话 // 158
第七章 | 自得其乐的性格 // 161
具有自得其乐性格的人,不太需要物质财富、娱乐、舒适、权力或名望,因为他所做的事情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回馈。
自得其乐 // 164
为何不能*快乐 // 170
专注的力量 // 171
学会管理时间 // 173
掌控注意力 // 174
第八章 | 爱你的命运 // 177
对每个人而言,美好生活的*大障碍就是自己,但若学会与自己共存,拒*需求的**,自我便会变成朋友、帮手及建立充实人生的基石。
生活的艺术 // 180
了解自我,学会与己共存 // 181
朝目标前进 // 186
热爱命运 // 188
**序 | 自得其乐的奥秘 田方萌 // 001
引 言 | 如何活得*好 // 019
生存,就是在行动、感觉及思考过程中体验一切。年复一年,体验的内涵决定我们生活的品质。日常生活包括工作、维持健康和生存以及休闲三大类活动,如何在其中分配或投资时间,则成为个人*重要的决定。
何谓美好人生 // 022
体验生活的方式 // 026
人生时间的分配 // 029
三类社交形态 // 034
心理体验抽样法 // 036
**章 | 心流,生命的高潮 // 039
所谓“心流”,就是许多人形容自己表现*杰出时那种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也就是运动家所谓的“**状态”、艺术家及音乐家所说的“灵思泉涌”。
你对快乐了解多少 // 042
意图与目标 // 047
掌控你的精神能量 // 049
心流体验:专注的快乐 // 052
心流活动:能力与挑战的平衡 // 054
第二章 | 不同的活动,相异的感受 // 061
改变生活品质的**步是:注意每天所做之事,并体验在不同活动、场合、时段的感受。
日常活动的不同感受 // 064
规划生活,获得*优体验 // 067
重视人际互动 // 071
环境也会影响情绪 // 073
了解自己的生物周期 // 076
注意做事方法 // 078
第三章 | 工作的悖论 // 081
当人处于高挑战、高技巧的状态下,且自觉十分专心、深富创造力、相当满意之时,多半是在工作当中,而非闲暇时段。
工作演进史 // 083
工作中的两难情境 // 086
工作带来心流 // 090
对工作的偏见 // 091
攀登职业** // 093
避免成为工作狂 // 095
第四章 | 休闲的利弊 // 097
休闲并不比工作*令人快乐,拥有自由时间也不见得能提升生活品质,除非当事人知道如何有效利用空闲时间,但这份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防止意识混乱 // 100
主动式休闲与被动式休闲 // 102
在娱乐中寻找心流 // 106
世代间的心流差异 // 108
善用休闲时光 // 111
创造真正的娱乐 // 113
第五章 | 人际关系与生活品质 // 115
友谊不仅可提供及时的情绪回馈,也是个人潜能开发的大好机会。但是,现代生活并不利于友谊的维系。
享受人际互动 // 118
友谊的价值 // 121
性观念的两极 // 124
正视家庭 // 126
面对孤独 // 129
性格二分法 // 131
第六章 | 改变生活状态 // 137
若能在工作与人际关系上做些小小的改变,必能将我们厌恶的压力转为心流体验,日常生活的品质必定大为提升。
对生活充满热忱 // 140
克服工作倦怠 // 144
平常小事,重大发现 // 147
设定工作优先次序 // 151
创意让平凡生活闪光 // 153
享受家庭互动的心流 // 155
展开愉悦的对话 // 158
第七章 | 自得其乐的性格 // 161
具有自得其乐性格的人,不太需要物质财富、娱乐、舒适、权力或名望,因为他所做的事情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回馈。
自得其乐 // 164
为何不能*快乐 // 170
专注的力量 // 171
学会管理时间 // 173
掌控注意力 // 174
第八章 | 爱你的命运 // 177
对每个人而言,美好生活的*大障碍就是自己,但若学会与自己共存,拒*需求的**,自我便会变成朋友、帮手及建立充实人生的基石。
生活的艺术 // 180
了解自我,学会与己共存 // 181
朝目标前进 // 186
热爱命运 // 188


《内在的节奏:开启日常生活中的无限潜能》 一、 什么是“内在的节奏”?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一种能够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忘却时间,达到巅峰状态的内在节奏。它不是一种外在的指令,也不是一种刻意为之的技巧,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的、高效的运作模式。当我们的身心处于这种“内在的节奏”中时,我们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专注、愉悦和成就感。 我们常常形容某些人“进入了状态”,或者说他们“像开了挂一样”,这背后就是“内在的节奏”在起作用。它让复杂的任务变得流畅,让困难的挑战变得可以克服,让平凡的日常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这种状态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只属于少数天赋异禀的人,而是蕴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之中,等待被我们发掘和激活。 “内在的节奏”是一种多维度的体验,它包含了: 极致的专注: 当我们进入这种状态,外界的干扰仿佛都消失了,我们的注意力像激光一样集中在当下正在进行的事情上,思绪清晰,效率倍增。 深刻的投入: 我们不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主动地、全情地投入其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想法都充满了活力和目的性。 内在的愉悦: 这种体验本身就带来一种深刻的满足感和快乐,这种快乐并非短暂的感官刺激,而是一种源自于自身效能和创造力的深层喜悦。 清晰的自我感知: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和限制有着更准确的认识,同时也体验到一种与世界和谐连接的感觉。 时间感的扭曲: 常常,当我们沉浸在这种状态中时,我们会忘记时间的流逝,数小时的投入可能只感觉过去了片刻。 二、 “内在的节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内在的节奏”并非只存在于运动健将的赛场上,或是艺术家创作的巅峰时刻。它是一种普适性的体验,可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带来深刻的积极改变: 工作中的效能提升: 无论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是自主创业的企业家,亦或是辛勤的劳动者,“内在的节奏”都能帮助你摆脱拖延和低效,让你在工作中事半功倍,更容易达成目标,甚至超越预期。想象一下,当你不再感到工作的枯燥和压力,而是将其视为一次次激发潜能的机会,你的工作将成为一种乐趣,一种创造。 学习中的深度吸收: 传统的学习方式常常枯燥乏味,效率低下。“内在的节奏”能够让你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时,进入一种高度专注和吸收的状态。这不仅能让你更快地掌握知识,更能让你深入理解,并将其融会贯通,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掌握一项新的技术,还是深入研究一个感兴趣的领域,它都能让你事半功倍。 生活中的乐趣挖掘: “内在的节奏”并非仅限于“工作”和“学习”。它同样适用于那些我们认为“只是为了消遣”的活动。无论是烹饪一顿丰盛的晚餐,精心打理一个花园,陪伴孩子玩耍,还是投入到一项体育运动中,“内在的节奏”都能让这些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意义。它能让你在平凡的日常中发现不凡的乐趣,让你感受到生活本身的魅力。 人际关系中的深度连接: 当我们与他人沟通交流时,如果能够进入“内在的节奏”,我们将能更清晰地理解对方的需求,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建立更深刻、更真诚的人际连接。这种状态下的沟通,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交换,而是心与心的交流,能够化解误会,增进理解,建立牢固的情感纽带。 个人成长中的持续动力: “内在的节奏”所带来的积极体验,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当你体验到全情投入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后,你会更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迎接新的挑战,从而不断地推动自己的个人成长。它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让你主动地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挖掘更深的潜能。 三、 如何找到并激活“内在的节奏”? “内在的节奏”并非可遇不可求,而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实践和引导来激活的。本书将为你揭示开启这种状态的关键要素,并提供一系列实用易行的策略,帮助你将“内在的节奏”融入日常生活: 清晰的目标设定: 模糊的目标只会让你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只有当你对想要达成什么有着清晰而具体的认识时,你的身心才会自然地聚焦,朝着目标前进。“内在的节奏”往往在明确的目标驱动下才能被有效激活。我们将探讨如何设定 SMART 目标,以及如何将大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小步骤,让你时刻清晰自己的方向。 挑战与技能的完美匹配: “内在的节奏”往往出现在一项任务的难度略高于我们当前的能力水平时。如果任务太简单,我们会感到无聊;如果太难,我们会感到焦虑。关键在于找到那个“刚刚好”的挑战,它能够激发你的斗志,让你全情投入,同时又在你可控的范围内。“我们将深入分析“挑战-技能”模型,并提供方法来评估和调整任务的难度,以达到最佳的激活效果。 即时的反馈机制: 了解自己当前的进展和表现,能够帮助我们及时调整策略,并保持前进的动力。“内在的节奏”的形成离不开清晰、及时的反馈。无论是来自外部的评价,还是自我内在的觉察,它们都能让你知道自己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并鼓励你继续投入。“本书将为你提供识别和建立有效反馈系统的技巧,让你时刻掌握自己的状态。 专注力的培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专注力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内在的节奏”的产生,离不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我们将分享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屏蔽干扰,提升专注力,让你能够更轻松地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这包括正念练习、时间管理技巧,以及创造有利于专注的物理和心理环境。 内在动机的激发: 外在的奖励和压力固然能驱动我们行动,但真正持久的动力来自于内心的渴望。“内在的节奏”与内在动机息息相关。当我们对所做的事情本身感到兴趣和价值时,我们才会更愿意投入,更可能体验到那种身心合一的愉悦感。“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和培育你的内在动机,让你从“不得不做”转变为“想要去做”。 创造“无干扰”的空间和时间: 现代生活的节奏常常让我们疲于奔命,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刻。“内在的节奏”的激活,需要我们为自己创造一些能够不受打扰的空间和时间。这可能意味着设定“勿扰”时间,关闭不必要的通知,或者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本书将提供具体的建议,帮助你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为深度投入创造条件。 拥抱失败,从试错中学习: 并非每一次尝试都能立刻达到“内在的节奏”。偶尔的失败和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挑战。将失败视为学习的机会,而非终结,能够帮助你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不断优化自己的策略。“本书将引导你建立一种成长型思维,让你在挑战面前更加 resilient。 四、 “内在的节奏”:通往更充实、更有意义的人生的钥匙 “内在的节奏”不仅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学习模式,它更是一种通往更充实、更有意义的人生体验的钥匙。当你能够主动地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并激活这种状态时,你会发现: 你的成就感将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任务,而是主动地去创造和解决问题,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带来深刻的自我肯定。 你的生活将充满活力和乐趣: 那些曾经枯燥乏味的事情,如今可能成为你展现创造力和享受乐趣的舞台。 你将拥有更强的抗压能力: 当你能够全身心投入时,困难和挑战会显得不那么可怕,你更能从中找到应对之道。 你将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在深度投入的过程中,你会更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和潜能,从而做出更符合自己内心选择的决策。 你将体验到一种深层的幸福感: 这种幸福感源自于你对生活的热情、对自我的掌控以及对潜能的充分发挥。 《内在的节奏:开启日常生活中的无限潜能》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个邀请,邀请你踏上一段探索自我、激活潜能的旅程。它将帮助你理解“内在的节奏”背后的科学原理,掌握实用的技巧,让你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非凡的自己,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让我们一起,循着内在的节奏,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乐章。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发现心流》,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全新的眼睛。作者对于“最优体验”的解读,远超我之前的想象。它不仅仅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更多的是蕴藏在平凡点滴中的惊喜。我以前总觉得,要获得快乐,需要去追求更高的成就,去实现远大的目标。但这本书告诉我,真正的快乐,很多时候就藏在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里,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去感受那个当下。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关注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时,身体和心灵的反应,去捕捉那些让我们感到愉悦的微小细节。这种转变,让我觉得生活不再是单调的流程,而是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画卷。

评分

《发现心流》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启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作者对于“最优体验”的深刻洞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疲惫和无趣,是因为我们过于追求外界的认可,而忽略了内心最真实的需求。这本书引导我将目光转向内在,去探索那些能够真正让我们感到满足和愉悦的活动。我开始尝试去寻找那些让我能够全身心投入的事情,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这种改变,让我觉得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所营造的氛围所吸引。不同于市面上许多教你“如何做”的书籍,这本《发现心流》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分享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独到的见解。它没有给我任何压力,只是引导我去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我常常在想,我们有多少时间是在机械地重复,有多少时间是在被琐事消耗?而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对那种“投入”和“专注”的渴望。我开始尝试在做家务、甚至通勤的路上,去寻找那种沉浸其中的感觉。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达到“心流”的境界,但这种尝试本身,就已经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了。

评分

这本《发现心流》真是让我爱不释手,虽然书名听起来有点像学术研究,但读起来却异常轻松有趣。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心流”状态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他不是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将那些我们似曾相识却又难以捕捉的瞬间,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他在讲到一位画家沉浸在创作中,完全忘记时间的场景,让我立刻联想到了自己曾经在某个下午,全神贯注地修理一台老旧收音机,周围的一切都仿佛静止了,只剩下指尖的触感和电子元件的低语。那种专注、那种忘我,正是心流最迷人的地方。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那些冷冰冰的学术著作,反而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他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心流”这个概念讲得通俗易懂。我尤其喜欢他引用的一些例子,都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让我读起来很有共鸣。我曾经也经历过那种全神贯注于某件事情,以至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的感觉,但从未想过要给它一个名字。现在读了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种状态叫做“心流”。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重新认识了生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