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DeJong神经系统检查(原书第7版)
定价:238.00元
作者:(美)William W. Campbell著;崔丽英等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030417206
字数:1150
页码:
版次:1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坎贝尔著的这本《DeJong神经系统检查(中文翻 译版原书第7版)(精)》自1950年首次出版至今已经是 第7版,一直备受欢迎,被公认为 是科全书式著作。本书面向临床,将解剖、生理和 症候学相结合,图文并 茂,内容既丰富细致,又简明实用,对神经系统检查 做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其内容编排有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
本书适合从事神经科及相关专业的住院医生和研 究生使用,也可供高 年资神经科医生在临床或教学中参考。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第7版前言译者前言篇 绪论 第1章 绪论第二篇 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查体概述 第2章 神经系统概述 第3章 神经系统病史 第4章 内科体格检查 第5章 神经系统检查概要第三篇 精神智能状态检查和高级皮质功能 第6章 大脑半球的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 第7章 大脑皮质的功能与定位诊断 第8章 精神智能状态检查 第9章 言语障碍 第10章 失认、失用及相关高级皮质功能障碍第四篇 脑神经 第11章 脑干和脑神经概述 第12章 嗅神经 第13章 视神经 第14章 动眼神经 第15章 三叉神经 第16章 面神经 第17章 位听(前庭蜗)神经 第18章 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 第19章 副神经 第20章 舌下神经 第21章 脑干和多脑神经综合征第五篇 运动系统 第22章 运动系统概论 第23章 运动单位水平 第24章 脊髓水平 第25章 皮质脊髓系统(锥体系) 第26章 锥体外系 第27章 运动的力量和强度 第28章 肌张力 第29章 肌容积和轮廓 第30章 运动障碍第六篇 感觉系统 第31章 感觉系统概述 第32章 外感受性感觉 第33章 本体觉 第34章 内感受性或内脏感觉 第35章 大脑感觉功能 第36章 感觉定位第七篇 反射 第37章 反射绪论 第38章 腱反射或肌牵张反射 第39章 浅反射或皮肤反射 第40章 病理反射 第41章 姿势和翻正反射 第42章 联合运动第八篇 协调和步态 第43章 小脑的功能 第44章 步态和站姿第九篇 自主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第45章 自主神经系统 第46章 周围神经解剖和局灶性周围神经病第十篇 骨关节和结缔组织疾病 第47章 颈背部疼痛 第48章 其他肌肉骨骼疾病第十一篇 血液循环和脑脊液 第49章 脑的血液供应 第50章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第十二篇 特殊检查法 第51章 患者的检查方法 第52章 其他方面的神经系统体征第十三篇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定位 第53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和鉴别诊断
我最近在学习一门关于数据分析的课程,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在翻阅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本在统计学方面写得非常出色的书籍。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统计模型的原理和应用,并且非常注重实践操作。书中的例子都来自于真实的科研项目,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统计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我尤其喜欢它对于各种统计软件的使用指南,它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R语言和Python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书中并没有回避统计学中的难点,反而会专门开辟章节去深入剖析,并提供多种角度的解释,直到读者理解为止。我最欣赏的是它对统计学假设的严谨性,以及对结果解释的审慎态度,这让我明白了在数据分析中,严谨和负责是多么关键。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关于“为什么这么做”,它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统计学的精髓。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提升临床思维能力的教材,最近偶然接触到一本关于疾病诊断的书籍,内容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非常注重逻辑推理和鉴别诊断的过程,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引导读者一步步去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最终得出最可能的诊断。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漏诊”和“误诊”的讨论,作者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分析了导致这些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临床实践中,保持警惕和细致是多么重要。书中还提供了一些思维导图和流程图,非常直观地展示了诊断思路,我把它们抄下来,经常在遇到疑难病例时翻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点,作者常常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就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在和我交流心得。我能感受到作者对医学的热爱和对患者的责任感,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医学的“灵魂”。
评分最近迷上了一套关于人体解剖学的书籍,这套书真是把我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书中的插图简直是艺术品,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仿佛能触摸到骨骼的纹理,感受到肌肉的张力。我花了很多时间去临摹这些插图,虽然我的绘画技巧还有待提高,但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对人体结构的理解真的加深了很多。特别是关于骨骼系统的部分,原本觉得枯燥无味,但在这些精美的插图中,我看到了骨骼的精巧设计,它们如何支撑起整个身体,又是如何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我甚至开始尝试去辨认自己身体上的骨骼,虽然隔着皮肤,但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地图。而且,书中不仅仅是枯燥的图解,还会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和科学发现,比如达芬奇在人体解剖学上的贡献,以及近代科学家如何一步步揭示人体奥秘的历程。这些内容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人文的关怀和科学的魅力。我常常会因为书中某个精妙的设计而惊叹,也会因为科学家们探索的精神而感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科普读物,让我对生命本身产生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我一直对心理学领域充满好奇,最近读了一本关于认知行为疗法的书籍,简直颠覆了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这本书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学术语言,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讲解了认知偏差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自动思维”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指出,很多负面情绪都源于我们不自觉产生的消极想法,而通过识别和改变这些想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我开始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书中的技巧,比如记录自己的想法,然后去质疑它们是否真实,是否合理。一开始觉得有点困难,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确实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被一些小事所困扰。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它提供的各种练习和工具,比如认知重构练习、行为激活计划等,这些都非常实用,可以直接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介绍,更是一本“行动指南”,让我能够主动地去改变和成长。
评分我最近在准备一项考试,需要大量阅读一些与工程领域相关的技术手册。在一堆厚重的书籍中,我偶然发现了一本关于材料力学的经典著作,它让我对材料的性能和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本的应力应变概念,到复杂的梁、板、壳的力学分析,都讲解得条理分明。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大量的图示和计算实例,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伴随着详细的解释和实际的应用场景,这让我不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学习的乐趣。书中的一些章节还涉及了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比如高温、高压以及腐蚀等,这对于我理解一些复杂工程项目的设计思路非常有帮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在传达一种工程学的“智慧”,它教会我如何去分析问题,如何去评估风险,以及如何去优化设计。每一次阅读,都感觉自己又上了一个台阶,对工程领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