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宝贝为套装书籍,全套15册,共克,总定价666元,分别如下:
《银河帝国-基地七部曲》,定价328元
《银河帝国-机器人五部曲》,定价218元
《银河帝国-帝国三部曲》,定价120元
商品参数
书 名:银河帝国系列全套1-15册
作 者:(美)艾萨克阿西莫夫著 叶李华译
I S B N :TZB10052
出 版 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5年10月第1次
页 数:全15册
开 本:32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克
定 价:666元
编辑推荐
★“银河帝国”百万册全新纪念版。
★人类历***好看的系列小说“Best All-Time Novel Series”——世界SF小说协会,1966年,俄亥俄州
★十年来,数万次修订,成就中文世界**译本!
★地球人公认的“科幻圣经”,文艺青年和技术宅的共同挚爱!
★《银河帝国》系列小说,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人类历***有趣迷人的故事,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
★1977年经典电影《星球大战》,偷取了本书构思。
★2009年***卖座电影《阿凡达》,抄袭了本书创意。
★不过,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则亲口承认,他的经济学理论来自《银河帝国》的启示。
★出版60年来,本书对人类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势、前沿经济学理论、好莱坞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随着它的读者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如美国总统小布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美国宇航局航天员、本·拉登),而将这种影响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由本系列创立!
◆机器人科幻小说文学类型创始于本系列作品集!
◆史上完整经典的机器人科幻小说作品集!“机器人科幻小说之父”阿西莫夫本人喜爱的系列作品。
◆出版60年来,“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已经成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本法则,阿西莫夫笔下的智能机器人和人类进行太空殖民的梦想正随着科技发展一步步变为现 实。阿西莫夫本人曾说,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许多科学家的偶像。而由他创的机器人科幻小说这一文学类型,以及逻辑严密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则不断被后 世的科幻作家和好莱坞编剧们借鉴,发扬光大。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目录
《银河帝国:基地》
《银河帝国2:基地与帝国》
《银河帝国3:第二基地》
《银河帝国4:基地前奏》
《银河帝国5:迈向基地》
《银河帝国6:基地边缘》
《银河帝国7:基地与地球》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银河帝国9:钢穴》
《银河帝国10:裸阳》
《银河帝国11:曙光中的机器人》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银河帝国13:繁星若尘》
《银河帝国14:星空暗流》
《银河帝国15:苍穹一粟》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寝室中传出轻声的呢喃,音量几乎在听力极限之下。那是一种不规律的声响,声音虽小但相当明确,而且相当有威胁性。
不过,并非这个声音吵醒拜伦法瑞尔,将他从沉重、不宁的睡梦中拉回现实世界。此时,他正在不停地辗转反侧,想摆脱小桌上发出的一阵阵“嘟嘟”声,而他的努力却徒劳无功。
他一直没张开眼睛,只是笨手笨脚按下了开关。
“喂——”他咕哝了一声。
收话器中立刻有声音传出,听来既刺耳又响亮,拜伦却懒得将音量调低。
那声音说:“请找拜伦法瑞尔好吗?”
拜伦终于张开眼睛,面对着周遭浓重的黑暗。他感到口干舌燥,并察觉室内有一丝徘徊不去的气味。
他答道:“我就是,请问哪位?”
那声音不理会他的回答,径自说下去,听得出越来越紧张,而且音量不算小:“有人在吗?我想找拜伦法瑞尔。”
拜伦用一只手肘撑起身子,看准影像电话的位置,猛力拍了一下影像控制键,小小的荧幕便亮起来。
他说:“我就在这里。”荧幕上出现一张刮得干净、左右有点不对称的脸孔,他认出那是桑得钟狄,“早上再打来吧,钟狄。”
他正准备关掉通话装置,钟狄又说:“喂,喂,有人在吗?这是不是大学楼,五二六室?喂。”
拜伦突然发现讯号输出电路的小指示灯没亮。他暗自咒骂一句,赶紧按下开关,指示灯却没有任何变化。这时钟狄终于放弃,荧幕变得空无一物,只剩下一块正方形的空洞光芒。
拜伦关上荧幕,然后趴下来,拱起双肩,试图再将脑袋埋进枕头里。他生气了,首先,谁也无权三更半夜对他大吼大叫。他瞥了一眼床头板上微亮的数字,现在是三点十五分。将近四小时后,室内的光线才会重新亮起。
此外,他不喜欢在完全黑暗的房间醒来。就算在地球上待了四年,他仍无法适应这里的传统建筑——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低矮、厚实、没有任何窗户。这是一种上千年的传统,可回溯到力场防护罩尚未发明、定始核弹依然无坚不摧的日子。
不过那已经是过去时。核战曾对地球造成莫大的危害,使大部分地区充满无法清除的放射性,变得毫无利用价值。如今情况坏到不能再坏,但建筑物依旧反映出古老的恐惧。因此当拜伦醒来时,四周是一片绝对的黑暗。
拜伦再度用手肘撑起身子。好像有什么不对劲,于是他顿了一下。他察觉的并非寝室中带有致命威胁的呢喃,而是某种或许更不容易引起注意,而且显然安全无数倍的东西。
他发现空气不再缓缓流动。平时空气总会不断更新,那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他试着轻松地吞咽口水,结果做不到。即使情况已经明确了,室内的气氛仍有种压迫感。通风系统早已停止运作,现在他真不高兴了,他甚至不能用影像电话报告这件事。
为了确定起见,他又试了一次。乳白色的方形光芒再次闪现,在床上映出一团朦胧的珍珠色光辉。它仍能接收,却已无法发送讯号。好吧,没关系,反正天亮前,根本不可能找人来修理。他打了个呵欠,开始摸索他的拖鞋,又用掌根揉了揉眼睛。通风设备失灵,啊?这就能解释那种怪味道。他皱起眉头,使劲嗅了两三下。没有用,还是那种熟悉的味道,可是他无法找到来源。
他起身向浴室走去,自然而然伸手摸向电灯开关,虽然他只是要倒杯水,不一定真需要灯光。开关按下后,室内却黑暗依旧,他又气呼呼地试了几次。每样东西都坏了吗?他耸了耸肩,在黑暗中将水一饮而尽,立刻感觉舒服许多。走回寝室的时候,他又打了个呵欠,然后他试了试寝室的总开关,发现所有的电灯都不亮了。
拜伦坐在床沿,将一双大手放在肌肉结实的大腿上,开始思索这一切。通常,这种事值得跟管理人员好好理论一番。没人期望在大学宿舍受到酒店般的待遇,可是,太空啊,学生至少能要求一些最基本的效率。不过,现在这点也不怎么重要,毕业典礼在即,他的学业已经结束。三天后,他就要对这间宿舍说最后一声再见,同时,也要向地球大学与地球告别。
内容推荐
《银河帝国-基地七部曲》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
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一个微妙的转折发生在银河帝国建国后的12020年。哈里·谢顿,这个刚满32岁的年轻数学家,开了“心理史学”,这门学科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预言”从此成为一门可以信任的科学,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
谢顿的第一个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
一时间,银河震动,帝国飘摇;皇帝、宰相、夺权者、反叛星球,各方势力立刻剑拔弩张,人类银河时代最伟大的传奇就此开启……
《银河帝国-机器人五部曲》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直到地球上诞生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
“机器人五部曲”就是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的故事。彼时,地球人蜗居在地球的大城里,大部分人畏惧远行,害怕机器人,只有少数人在寻找出路。而地球人侦探以利亚贝莱就是一个为地球开辟未来的先锋。
贝莱起初也不喜欢机器人,然而,一桩发生在地球人辖区的涉外谋杀案让他不得不与机器人丹尼尔奥利瓦合作破案,从此,贝莱与机器人丹尼尔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一起成功侦破了发生在索拉利的“密室悖论谋杀案”和发生在奥罗拉星球上的“人形机器人无故心智冻结案”,为地球人的银河殖民开辟了道路。然而,随着地球人不断壮大,越来越衰落的太空族再也无法袖手旁观,破坏地球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施,而此时贝莱早已离开人世。继承贝莱遗志的两个机器人丹尼尔和吉斯卡如何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承担起保护地球的重任,
辉煌的银河帝国由谁铸造?
而地球人,是毁灭,还是走向辽阔的银河……
《银河帝国-帝国三部曲》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帝国三部曲”系列中的三个故事,分别发生在银河帝国建立早期、中期和晚期,每个故事中,主人公都经历了一场高潮迭起的太空冒险。阿西莫夫本来并未刻意将这三个小说写成三部曲,但在他重新打造“银河帝国”,决心统一“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的时候,是“帝国三部曲”帮助了他统一了自己的科幻小说世界,开创了银河帝国两万年的历史。
作者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
俄裔美籍作家,被全世界的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美国政府授予他“国家的资源与自然的奇迹”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人类想象力”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阿西莫夫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作家,其著作几乎覆盖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上天下海、古往今来、从恐龙到亚定子到全宇宙无所不包,从通俗小说到罗马帝国史,从科普读物到远东千年历史,从圣经指南,到科学指南,到两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朴实、严谨而又充满幽默风趣的格调,为了尽情发挥自己诙谐搞笑的天赋,他甚至还写过一本《笑话集》。
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是当代机器人学的基本法则,他预言了今天的生物科技,预言了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预言了人类将进行太空殖民。
终其一生,阿西莫夫最引以为豪的则是:《银河帝国》系列小说。
译者:叶李华
一九六二年生,台湾大学电机系毕业,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理论物理博士,致力推广中文科幻与通俗科学二十余年,相关著作与译作数十册。自一九九〇年起,即透过各种管道译介、导读及讲授阿西莫夫作品,被誉为“阿西莫夫在中文世界的代言人”。
最近刚读完《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菲利普·迪克果然是大师,他总能用最简单、最日常的场景,引爆最深刻的存在主义危机。这本书的氛围是那种阴郁、潮湿,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末世感,加州成了被核尘埃覆盖的荒原,人们养着假牲口来维持“正常生活”的假象。故事的核心冲突——追捕仿生人,其实是在拷问“何为人性”的终极问题。仿生人的情感流露,有时候比真正的人类显得更真实、更富有同情心,这太讽刺了。书中关于移情(Empathy)的讨论贯穿始终,让我一直在反思:是什么定义了生命?是血肉之躯,还是感知和记忆的能力?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但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哲学思辨的张力,读完后,你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思考很久很久。它不是那种能让你兴奋尖叫的太空歌剧,而是让你在寂静中,感到灵魂被轻轻触碰的深刻体验。
评分咳咳,我最近沉迷于一本不太起眼的古典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那感觉简直就像是坐上了某种时间的潜艇,直接回到了那个充满浪漫主义和探索精神的年代。儒勒·凡尔纳的笔法真是太迷人了,他把科学幻想写成了优美的游记。尼莫船长这个角色塑造得太神秘、太迷人了,那种对现有文明的疏离和对海洋深处的极致热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我特别喜欢他详细描述那些海洋生物和海底景观的段落,即便隔着一个多世纪,那些描述依然生动得仿佛触手可及。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纯粹”——它没有后世科幻中常见的政治阴谋或末日危机,只有对未知世界最纯粹的好奇心和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对于那些怀念早期硬核冒险精神的读者来说,这本《海底两万里》简直是精神食粮,读完后感觉自己也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航行。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口碑爆棚的《三体》,讲真,我完全理解为什么它能火成这样。刘慈欣的想象力简直是突破天际的,从“三日凌空”的绝望到“黑暗森林”的残酷法则,每一步都把宇宙的尺度和人类的渺小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最震撼我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在讲一个国家或一个文明的故事,而是将整个人类命运置于一个冷酷的宇宙背景下进行拷问。那种智力上的挑战感是无与伦比的,面对那些高维度的物理概念和生存博弈,你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到角色里,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尤其是在读到后期那些宏大叙事展开时,我甚至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敬畏感。作者的文笔虽然朴实,但其所承载的思想重量,足以压垮一切花哨的辞藻。这本书的后劲非常大,合上书本后,你看待星空的方式都会彻底改变。
评分哇塞,最近淘到一本叫《沙丘》的科幻小说,简直把我带到了另一个宇宙!作者构建的世界观宏大得让人窒息,香料、弗雷曼人、厄崔迪家族和哈克南家族之间的权力斗争,每一个细节都精心雕琢。我完全沉浸在阿拉基斯星球的黄沙漫天和诡谲政治漩涡里,那种史诗般的厚重感和宿命感,读起来特别过瘾。而且,它探讨的主题也很深刻,关于生态、宗教、政治和人类进化的思考,绝不是那种单纯的太空冒险故事。我常常读到凌晨,只为了搞清楚某位家族成员的心思,或者下一场伏击会带来怎样的转折。这本书的文字功力也是一流的,描绘的场景画面感极强,仿佛我能闻到沙漠的干燥气息,听到沙虫翻滚的隆隆声。如果你喜欢那种格局巨大、充满哲学思辨的科幻作品,强烈推荐《沙丘》,它绝对是科幻迷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我感觉自己读完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段波澜壮阔的文明史诗。
评分我前阵子看了一本叫《神经漫游者》的书,感觉脑洞被彻底打开了!威廉·吉布森的赛博朋克美学简直太酷了,那种霓虹灯闪烁、雨水打湿的未来都市景象,充满了颓废又迷幻的张力。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跳跃和意识流,一开始可能会有点跟不上,但一旦适应了那种信息爆炸、技术与人性交织的语境,就会发现它简直是未来主义的先声。主角凯斯那种行走在虚拟和现实边缘的状态,让我对“真实”的定义都产生了怀疑。那些关于人工智能、义体改造、数据盗窃的描写,在今天看来,非但没有过时,反而预言了我们正在走向的某些方向。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硬朗、锐利,充满了俚语和技术黑话,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反叛感”。如果你厌倦了传统线性叙事,渴望体验一场充满电子脉冲和数字迷幻的阅读冒险,那么《神经漫游者》绝对是最佳选择,它定义了一个时代。
评分塑封包装,正版品质,推荐购买。
评分书基本没问题。一些小的瑕疵无伤大雅,可以忽略不计,毕竟路途遥远。包装盒子损坏我也理解,因为盒子的确很容易被快递弄损。还是希望贵店发货时能再仔细检查一下,有不少小问题可以避免的。谢谢!
评分正版,不错?
评分看起来还好,可是第二系列的书框破裂了
评分物流非常快,书也非常完好,商家态度也很好
评分包装好!质量好!印刷精美!
评分书是正版的,
评分包装精致,书页也不错,可以?,服务态度很不错,客服很耐心回答,5星评
评分很好,物流挺快的,书的质量也挺好,包装也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