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孕产期饮食营养指导
定价:39.8元
作者:赵天卫主编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6492485
字数:175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新手父母的孕产期饮食营养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孕前,孕中及产后的饮食营养搭配。
目录
第1章 孕前营养储备,助力怀上棒一胎
营养常识早知晓
孕育之事,营养先行
重视碱性食物的摄入
均衡营养,合理饮食
孕前忌盲目补充营养
小小叶酸,作用很大
补充叶酸的注意事项
重视两个人的营养
胎盘,胎宝宝的“营养库”
饮食习惯早养成
瓜果蔬菜,营养更全面
适量食用肉食
避免辛辣,少上火
孕前一日饮食建议
日常调理助健康
痛经的饮食调理
孕前贫血的饮食调理
第2章 孕1月,给“小种子”肥沃的土壤
第1周 需要更多营养
生命起源,需要更多蛋白质
全麦食品营养好
烹调,让食物色香味美
爽口小菜营养多:开胃三丝
保证营养,不“增肥”
多吃富含锌的食物
孕1月,一日营养配餐速递
第2周 做个好好吃饭的准妈妈
七类食物,构成营养“金字塔”
孕早期的零食原则
美食赶走烦躁和不安
带来好心情的美味甜点:黄米大枣切糕
营养计划,量身打造
不可盲目进食补药
第3周 喜欢清新爽口的美味
炒出的美味也能“水”
重视微量营养素的作用
脂肪,给胚胎一个温暖的“小房子”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
新鲜蔬菜,年轻人的爱
孕早期补钙很重要
第4周 饮食有助于受精卵着床
小药丸,伤害大
吃对食物,少感冒
增强抵抗力的佳肴:黄豆炖牛肉
身体疲劳的饮食调理
第3章 孕2月,好营养,应对早孕反应
第4章 孕3月,饮食安胎保胎不能少
第5章 孕4月,准妈妈有了好胃口
第6章 孕5月,饮食重质也重量
第7章 孕6月,准妈妈吃得好,胎宝宝更活跃
第8章 孕7月,饮食多样化,营养更均衡
第9章 孕8月, 合理饮食,少食多餐
第10章 孕9月,为分娩储备能量
第11章 孕10月,准备后的冲刺
内容提要
孕育离不开营养的供给,科学的饮食才能让准妈妈和胎宝宝每一天都健康、快乐。孕前、孕期、产后这些关键时期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吃什么*适宜、更营养,是想成为父母的年轻人*关心的问题。年轻夫妻关于饮食方面的疑惑和关注点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正确选择食物,保持营养均衡,为胎宝宝生长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宝宝也会更聪明、更健康、更可爱。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赵天卫
◆妇产科首席专家 妇产科主任医师
◆原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业务院长
◆北京玛丽妇婴医院业务院长
◆中华医学会围产学会北京分会委员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女儿童钙代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网特聘医学专家 《孕味》杂志特聘专家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三十多年 ,擅长妇产科各种疑难病症、危重病人抢救、难产处理以及心理咨询等,对妇科肿瘤,不孕症、妇女更年期有丰富经验。近年来更致力于“音乐 营养”产科新模式的临床实践与推行,赢得学术界的普遍赞誉和孕妈妈、新妈妈的一致好评。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妇幼保健》、《中国优生优育》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多项科技进步奖。 她的多篇科普文章在中达到数百万计点击量, 为妇女儿童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
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设计也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之前买过几本同类的书籍,内容是好的,但看起来像教科书一样枯燥,读起来非常费劲。然而,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充满了色彩和清晰的图示。特别是关于“如何识别食物的营养标签”那一章节,它用非常直观的图表对比了不同品牌的酸奶或者全麦面包的含糖量和纤维含量。我不需要翻到附录去对照表格,直接就能在正文里学会如何“扫货”。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呈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对于像我这种对精确数据有点头疼的读者来说,这种将复杂信息“可视化”的处理手法,简直是福音,让学习营养知识变成了一种愉快的探索过程。
评分作为一名职场妈妈,我的时间非常零碎,对“快速、便捷、营养均衡”的要求极高。这本书的“产后恢复餐”部分,简直是为我这种忙碌人士量身定制的。我尤其欣赏它设计的那些“一锅出”或者“提前备餐”的食谱。它不是要求你花两小时煲一锅复杂的汤,而是提供了很多可以在周末快速制作半成品,工作日只需简单加热就能食用的方案。比如,它推荐的“补气血能量小点心”,我只需要花半小时把原料混合好冷冻,工作日早上起来直接蒸一下,就能保证早餐的质量。这种实用性真的太重要了。以前我总觉得产后恢复就得靠大鱼大肉、三天一小补、五天一大补,但这本书用更科学、更符合现代生活节奏的方式告诉我,持续、稳定的基础营养,比偶尔的“大补”更有效。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育儿圣经”,尤其是在我怀孕初期,面对各种孕期反应和食谱选择的迷茫时,它就像一盏明灯。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它对孕早期“恶心、孕吐”的应对策略,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你吃点姜茶或者苏打饼干,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时间点和不同食物搭配可能带来的效果,甚至提到了中医理论中的“脾胃不和”对孕吐的影响,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说清淡的粥能缓解,而有些人却偏爱酸食。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营养学报告,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比如,它会教你如何巧妙地把那些“健康但难以下咽”的食物,比如富含叶酸的深绿色蔬菜,用更美味的方式融入日常三餐,而不是生硬地要求你“必须吃完”。那种贴心到位的实操建议,让我在那段食欲不振的日子里,真的能找到坚持下去的动力。它让我感觉到,原来孕期营养管理是可以既科学又充满乐趣的。
评分这本书的深层价值在于它建立了一种积极的、充满信心的孕产期生活态度。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如何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比如,在介绍“产后情绪与饮食关联”时,它没有直接给出药方,而是提供了一些通过调整特定微量元素摄入来辅助稳定情绪的食谱建议,比如富含镁的坚果和豆类。这种将心理健康与生理营养相结合的视角,非常全面和人性化。它让我意识到,孕期和产期的营养管理,是一个动态调整、不断适应的过程,而不是一套僵硬的教条。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能主动规划和掌控自己孕期健康的“实践者”,这份掌控感,比任何单一的营养建议都来得珍贵。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孕晚期的营养需求,这本书在处理“高蛋白、低GI”这类专业术语时,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转化能力。它没有堆砌复杂的医学名词,而是直接给出了非常具体的食材替代方案和分量建议。比如,当提到需要增加铁质摄入时,它不仅仅推荐了红肉,还详细对比了不同来源的铁(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在人体吸收效率上的差异,并针对性地给出了最佳搭配的“CP组合”——比如,吃菠菜时搭配柠檬汁,简直是生活小窍门。更让我觉得厉害的是,它对“孕期体重管理”的处理态度非常平衡。它没有采取“一味强调控制”的极端路线,而是强调“健康增长”的重要性,并根据我目前的身高体重指数(BMI),给出了一个合理的每周增重范围指导。这让我感到非常踏实,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而不是盲目地害怕发胖或者担心宝宝营养不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