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张光直作品系列套装共6册:中国青铜时代+考古人类学随笔+考古学论文集+番薯人的故事+古代中国考古

三联张光直作品系列套装共6册:中国青铜时代+考古人类学随笔+考古学论文集+番薯人的故事+古代中国考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光直 著
图书标签:
  • 张光直
  • 考古学
  • 青铜时代
  • 中国古代史
  • 人类学
  • 文化史
  • 历史
  • 学术著作
  • 三联书店
  • 考古随笔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1852
商品编码:24084190153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张光直作品系列
开本:32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 出版社: 
  • ISBN:9787108042163
  • 品牌:
  • 定价:58.00
  • 包装:精装
  • 丛书名: 
  • 开本:32开
  • 出版时间:2013-03-01
  • 页数:510
  • 字数:380000
  •   


    内容简介
    所谓青铜时代,在中国即指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以青铜冠名,可见青铜器是贯穿三代文化的核心内容。
      从青铜器的产生到大量制造与使用,再到逐渐消失,构成了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青铜时代。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不仅是技术史角度的研究,从政治、经济到战争、祭祀,从礼仪、艺术到巫术、饮食……作者试图以各个侧面的探究还原一个立体的时代模型。

    作者简介  张光直,华裔考古人类学家。祖籍台湾,自称"番薯人"。1950年代在台湾大学读人类学,师从李济。后负笈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院毕业。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台湾中研院副院长。为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
      张光直一生致力于中国考古学与考古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通过一系列有影响的专著和大量学术论文,把祖国古代文明的丰富考古材料介绍给世界。更倡导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力求通过中国文明进程和发展模式的建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内涵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 出版社: 
  • ISBN:9787108042187
  • 定价:39.00
  • 品牌:
  • 出版时间:2013-01-01



  • 内容简介
    古代中国的艺术与神话同政治有着不解之缘。《美术、神话与祭祀》对此观点作一番论证。


  • 出版社: 
  • ISBN:9787108041852
  • 品牌:
  • 定价:60.00
  • 包装:精装
  • 丛书名: 
  • 开本:32开
  • 出版时间:2013-01-01
  • 页数:440
  • 字数:310000
  •   


    内容简介
         《张光直作品系列:中国考古学论文集》是作者考古学论文的精选结集。包括考古学学科意义及其与历史学的关系、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古代巫觋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王权形成中的作用、东南沿海尤其是台湾原始社会考古、殷墟考古等。
      作者立足于实践调查和中国考古学实际材料、吸收区域文化多元说等新理论,在文明的交互作用、东南沿海与南岛语族的关系、古代王权兴起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严谨精当的见解。

    作者简介  张光直,华裔考古人类学家。祖籍台湾,自称"番薯人"。1950年代在台湾大学读人类学,师从李济。后负笈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院毕业。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台湾中研院副院长。为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
      张光直一生致力于中国考古学与考古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通过一系列有影响的专著和大量学术论文,把祖国古代文明的丰富考古材料介绍给世界。更倡导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力求通过中国文明进程和发展模式的建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内涵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 出版社: 
  • ISBN:9787108042804
  • 品牌:
  • 定价:40.00
  • 包装:精装
  • 丛书名: 
  • 开本:32开
  • 出版时间:2013-01-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100
  • 字数:60000
  • 正文语种:中文
  •   



    内容简介
            作者回忆早年生活的自述作品。因祖籍所在的台湾岛形状像个番薯,故岛上两三千万汉人自称“番薯人”。书中记述其家世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度过的孩提时代,重点追忆了18岁作为“政治犯”入狱一年的特殊经历。这段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一生的志向,也由此引发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科学兴趣。
    作者简介  张光直(1931-2001),华裔考古人类学家。祖籍台湾,自称“番薯人”。1950年代在台湾大学读人类学,师从李济。后负笈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院毕业。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台湾中研院副院长。为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
      张光直一生致力于中国考古学与考占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通过一系列有影响的专著和大量学术论文,把祖国古代文明的丰富考古材料介绍给世界。更偈导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力求通过中国文明进程和发展模式的建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内涵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精彩书评  在张先生的回忆录中我们发现,他是一个乡情浓厚,再普通不过的中国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个既会说“标准的京片子”,“也会说台湾话”……自认为是台湾人,但也是闽南人和中国人的“番薯人”。他对他的故土北京和台湾,对他的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一直有诗一般的魂牵梦绕,又透着淡淡的哀伤。
      ——李零


  • 出版社: 
  • ISBN:9787108043382
  • 品牌:
  • 定价:65.00
  • 包装:精装
  • 丛书名: 
  • 开本:32开
  • 出版时间:2013-11-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504
  • 字数:387000
  • 正文语种:中文
  •   


    内容简介
    《张光直作品系列:古代中国考古学》英文本由耶鲁大学出版社1963年初版,中译本所据的1986年第四版是该书最大的一次修订,焕然一新,由以前对中国文明起源的单线说转变为区系类型的多元理解。
    目录中文版自序
    卷首语
    序言
    一 传统的编史工作及文物的收藏
    二 近现代考古学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的基础
    一 更新世时期的中国
    二 更新世早期的人类
    三 更新世中期:直立人与旧石器时代早期
    四 更新世晚期:智人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五 早期智人和旧石器时代中期
    六 晚期智人与旧石器时代晚期
    第二章 早期的农人
    一 全新世早期环境
    二 旧石器时代末期文化
    三 华北裴李岗及其相关文化
    四 华南的早期绳纹陶文化
    第三章 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
    一 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
    二 山东和江苏的大汶口文化
    三 辽河流域及东北南部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
    第四章 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
    一 马家浜类型
    二 崧泽类型
    三 南京地区发现的与马家浜和崧泽类型并行的文化类型
    四 杭州湾南的河姆渡文化
    五 长江中游盆地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六 大坌坑及相关的东南沿海文化
    七 西南
    第五章 中国文明相互作用的范围与基础
    一 山东龙山文化
    二 良渚文化
    三 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
    四 齐家文化
    五 青龙泉三期文化
    六 东南沿海地区文化
    第六章 最早的文明:夏、商、周三代
    一 文献资料上所载的以及传说中的早期历史
    二 二里头文化及其对夏王朝的探讨
    三 商文明的开端
    四 周文明的开端
    五 “三代”的兴起及其共同特征
    第七章 “三代”以外的最早文明
    一 公元前2000年代的山东和苏北
    二 冀北和辽河流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
    三 甘肃的辛店、寺洼和沙井文化
    四 长江下游的几何印纹陶文化
    五 长江中游盆地文明的兴起
    结语

    译后记
    中文版跋


  • 出版社: 
  • ISBN:9787108041753
  • 品牌:
  • 定价:50.00
  • 包装:精装
  • 丛书名: 
  • 开本:32开
  • 出版时间:2013-01-01
  • 用纸:胶版纸
  • 字数:183000
  • 正文语种:中文
  •   


    内容简介
         《考古人类学随笔(新版)》中所收文章多写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为他人新书撰写的序文、讲演辞、《中国文物报》专栏文章及访谈记录中,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考占人类学的新知识、新发展,选评了国内外考占书籍,也记述了学界的师友人物,表达了对考古时事的看法以及对海蛱两岸学术文化前景的瞻望。
      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作者学术上的真知灼见,更可以切实感受他的诙谐、宽容、乐观、热情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正像朋友所说,“他是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但是他的光和热已永远留在人间”。

    目录前言
    一 狗尾“序”貂
    《时间与传统》序言
    《安阳》张序
    《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庆祝郑德坤教授
    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论文集》序
    《考古与历史文化——庆祝高去寻先生八十大寿
    论文集》序
    《中国著名古墓发掘记》序
    《先秦考古学》张序
    《李亦园文化论著选集》序
    《台湾的传统中国社会》序
    《台湾考古学书目》序
    《台湾历史上的土地问题》张序
    《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序
    《台湾平埔族文献资料选集——竹堑社》张序

    二 大题小作
    在学术上迎接21世纪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中国的现代化
    从中国古史谈社会科学与现代化
    中国古代史的世界舞台
    人类学的社会使命——评介陈其南《文化的轨迹》
    再谈人类学的社会使命——简介“文化长存学社”
    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整合国际研讨会开会致辞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该跻身世界主流

    三 关于台湾
    台湾考古何处去?
    《台湾史田野研究通讯》发刊辞
    台湾史必须包括原住民的历史
    台湾应有像样的地方性历史博物馆
    关于台湾省历史博物馆的几点建议
    政府对走私文物市场有无政策?
    抢救圆山遗址
    台湾考古学者该与福建和东南亚交流了

    四 一个考古工作者的随笔——《中国文物报》专栏
    谈“图腾”
    介绍林寿晋《先秦考古学》
    ……
    五 杂文

    附录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