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传世名作《父与子》。它的幽默感和人情味表露得如此纯真,以致在问世近70年后,依然不断征服着世界各地的读者,散发出不衰的艺术魅力。 书中的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天伦之乐,永远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父与子》的作者德国幽默漫画大师·奥·卜劳恩(E.O.Plauen)出生在德国福格兰特的一个小村庄,原名埃里西·奥塞尔(Erich Ohser)。自1903年出生,直至1907年全家迁居到福格兰特首府卜劳恩市,奥塞尔在家乡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幼年时光。 奥塞尔从小热爱绘画,而家乡福格兰特山区的生活又孕育了他淳朴乐观的性格,所以他的画总是充满了自然的情趣。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奥塞尔没有继续学业,做了一名钳工学徒。学徒生涯结束后,奥塞尔进入莱比锡绘画学院学习。通过学院系统正规的学习,奥塞尔的绘画技术愈加纯熟,为他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奥塞尔19岁时参加了卜劳恩市的画展,其间,他的作品获得很高的评价。从绘画学院毕业后,奥塞尔选择了自由创作这条路,他成为了职业画家,为报刊杂志作画,也为图书画插图。奥塞尔的作品自然真实,又不乏幽默,因此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和喜爱,名气也越来越大。 1933年,希特勒上台掌管了德国政权。在希特勒统治的纳粹时期,思想文化领域极为专制。奥塞尔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却依然创作讽刺希特勒的漫画。当然,奥塞尔的作品很快被政府盯上,他本人也被当局列为危险人物。受到多次警告之后,奥塞尔被禁止作画。经过一年的限制,事情有了转机。1934年,《柏林画报》打算做一个漫画连载,编辑库而特。库森贝格找到奥塞尔,希望由他来执笔。奥塞尔根据与爱子克里斯蒂安的生活片断创作了几幅漫画,令库而特·库森贝格十分满意。于是《柏林画报》出面与当局协调,*终奥塞尔得以使用埃·奥·卜劳恩作为笔名发表非政治性漫画《父与子》。 《父与子》开始连载时,卜劳恩的儿子克里斯蒂安仅3岁。与爱子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为卜劳恩的创作带来了灵感,他用漫画的形式将天真无邪的父子之情演绎得惟妙惟肖、真实感人。作品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作品除了表现父子之情,也包含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对穷人的同情和权贵的嘲讽等多个主题。这些丰富的内容使《父与子》这部连载漫画*加饱满,充满人情味。 《父与子》的成功没能使卜劳恩逃离灾难,由于他经常表现出对纳粹的讽刺批判,令统治者十分不安和忌恨。1944年,卜劳恩与挚友埃里西·克瑙夫一起被捕。在纳碎法庭判决卜劳恩死刑的前夕,卜劳恩留下了一封为朋友开脱的遗书后,在狱中自杀了。 卜劳恩的艺术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的成就卓著,他将永远成为世界漫画**的一颗璀璨明珠。
糟透了的家庭作业
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汽车故障
会走的箱子
家中的游艺演出
孩子吵架大人闹
相似的胡子
正中靶心
锻炼成名手
装饰过的照片
画的局限
儿子不见了
为了让儿子高兴
哄儿子入睡
好的榜样
礼物是小兔子送来的
忘了加葡萄干
排衅失败
鱼儿的来信
怪异的发型
四张儿童票
我们赢了
这下够了
父亲输了
生日的惊喜
一年后
玩得太投入
顺利解决问题
移动木桩
本性难移
失败的音乐会
不值得帮助的家伙
日落图
假梦游者
两对父子
魔法胡须
人靠衣装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
说实话,一开始抱着“世界著名连环漫画”的名头买下这套《父与子全集》,我以为会看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剧情,或者需要深刻理解的哲理。但翻开后,那种接地气的幽默感和细腻的情感描绘,立刻俘获了我。艾·奥·怀特的画风极其简洁,线条流畅,人物表情夸张又到位,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生动鲜活的场景。最让我惊喜的是,这些故事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许多生活中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洞察。比如,父亲为了不让儿子淋湿而想出的各种“妙招”,虽然有时候显得有些笨拙,但背后满满的都是对孩子的疼爱和保护。儿子那些层出不穷的鬼点子,也常常让人忍俊不禁,但也从中看到了孩子旺盛的创造力和好奇心。这种父子之间的互动,不是刻意的教导,而是自然流露的生活点滴,反而更能打动人心。而且,英汉对照的排版,对于我这种英语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在欣赏漫画的同时,还能学习到地道的英文表达,这比枯燥的单词记忆有效多了。书中的许多场景,都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影子,让人会心一笑,感叹“原来我们家也这样”。
评分这本《父与子全集》简直是童年回忆里最闪亮的一颗星!还记得小时候,每个周末最大的期待就是缠着爸妈去书店,一本本地翻看这套书。那时候,我还不识几个字,全凭那些生动形象的图画来理解父子俩的每一个小故事。看着他们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而闹出笑话,或者因为一个巧妙的点子而化解危机,我总会咯咯地笑上半天。即使现在长大了,再翻开这套书,那种纯粹的快乐依然能瞬间把我拉回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书中的父子俩,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他们之间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爱与默契。父亲的智慧和耐心,儿子的调皮与聪明,这种简单纯粹的关系,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反而显得尤为珍贵。而且,英汉对照的设计,也让我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不知不觉地积累了词汇,学习了简单的英文表达。那些充满童趣的插画,色彩也格外鲜艳,即使是多年过去,依然那么吸引人,让人忍不住细细品味。这不仅仅是一本漫画书,更是一段关于成长、关于亲情的温暖回忆,一本可以反复阅读,每一次都能发现新乐趣的宝藏。
评分收到这套《父与子全集》的时候,我本来只是想让家里的孩子看看,培养一下阅读的兴趣。没想到,我自己却比孩子更沉迷其中。这套书的画风非常独特,带着一种复古的韵味,但丝毫不会让人觉得过时。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设计得非常夸张,充满了戏剧性,但又恰到好处,不会显得突兀。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父子互动时的细腻之处。即使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父亲如何安慰闹别扭的儿子,或者儿子如何用他的方式来“帮助”父亲,都能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书中的故事,有时候会让人捧腹大笑,有时候又会让人陷入沉思。它没有说教,却用最直观的漫画语言,传递着关于爱、耐心、理解和成长的道理。英汉对照的设计,也让我惊喜不已。我一直想找一些有趣的材料来练习英语,这套书简直是完美的选择。在欣赏漫画的同时,能够学习到地道的英语表达,这种学习方式既有效又有趣。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漫画书,更是一次与童心对话的机会,让我找回了内心深处的纯真与快乐。
评分刚开始被这套《父与子全集》吸引,是因为它那独特的插画风格。那种带着点粗犷,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风,瞬间就勾起了我的兴趣。翻开书页,立刻就被那些生动有趣的漫画所吸引。故事围绕着一个充满智慧的父亲和一个调皮捣蛋的儿子展开,每一个小小的片段都充满了幽默感和生活气息。我特别喜欢看父亲是如何用各种“奇思妙想”来应对儿子那些令人头疼的“发明创造”,有时候会让人哭笑不得,但更多的是被父亲的耐心和爱所感动。儿子虽然总是惹出些小麻烦,但他身上的那种天真烂漫和旺盛的好奇心,又是那么令人喜爱。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展现了父子之间最纯粹的情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情节,只有最真实的互动和最动人的瞬间。英汉对照的设计,也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在欣赏漫画的同时,我还可以学习一些地道的英语表达,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语言学习方式。这套书让我感觉,原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被如此生动地描绘出来,并且传递出如此温暖的情感。
评分我一直对那种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艺术形式情有独钟,而《父与子全集》正是这样一部杰作。这套书的魅力在于其普适性,无论你身处何地,无论你是孩子还是成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故事中的父子俩,没有复杂的背景设定,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他们之间的每一次互动,都饱含着浓浓的情意。我特别喜欢看父亲如何用他那看似笨拙却充满智慧的方式来回应儿子的各种“突发奇想”。有时候,你会觉得父亲的反应有点出乎意料,但仔细一想,却又觉得非常合理,这大概就是生活吧。书中的插画风格非常独特,线条粗犷而富有力量,却又在细节处充满了趣味。人物的表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即使没有文字,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英汉对照的设置,对于想要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朋友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你可以一边欣赏有趣的漫画,一边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这是一种非常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这本书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它提醒着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与家人分享那些简单而美好的时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