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新编精短情境演讲 | ||
| 作者: | 吴霞 | 开本: | 16开 |
| 定价: | 48 | 页数: | 474 |
| 现价: | 见顶部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 ISBN号: | 9787548417484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 出版社: | 哈尔滨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用性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我本来以为这种强调“精短”的书籍,可能会牺牲掉理论的扎实性,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它在基础理论的阐述上,既抓住了核心要点,又用非常现代的案例进行佐证,让那些原本枯燥的学术概念瞬间变得生动起来。比如,它对“开场白”的几种不同心理学效应的分析,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深入剖析了听众在特定情境下的认知过程,这对于真正想提升演讲效果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我试着运用其中一个“锚定效应”的小技巧,在一次内部汇报中,效果立竿见影,听众的注意力明显比平时更集中。这说明作者不仅仅是“懂”演讲,更是“会”用演讲来影响他人,这种实践指导性让我觉得物超所值。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高效”——它完美地契合了现代人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我不需要花大块时间去啃食厚厚的教材,只需要利用通勤路上的零散时间,就能吸收一个完整的知识点。书中的每个情境设计都非常贴合职场和生活中的高频场景,无论是应对突发提问、进行成果汇报,还是进行商务谈判,都有对应的“速成模板”。我尤其欣赏它在“语言组织”方面的处理,提供了很多可以直接套用的句式结构,但又不显得僵硬死板,它教你的更多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切换,让你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想法组织成具有逻辑和说服力的表达。对于那些时间紧张,但又急需提升沟通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时间效率优化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用心,封面那种哑光的质感摸起来就很舒服,而且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既有商务书籍的稳重,又不失活力。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字体选择,大小适中,行距也处理得很合理,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一点都不容易疲劳。纸张的厚度也让人满意,完全不用担心翻页时会因为纸张太薄而产生多余的噪音,翻阅起来非常流畅。更值得一提的是,编排结构清晰明了,章节划分逻辑性很强,目录做得非常详尽,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书籍的人,也能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部分。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从拿到它开始,我就觉得它在细节上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这种用心程度在现在的出版物中真的不多见了。我甚至会把它放在书架上作为陈列品,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件工艺品。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其页码所能体现的范围,它更像是一份关于“有效沟通的速查手册”。我发现自己时不时会把它放在手边,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新东西,更多的是在面临特定挑战时,用来快速回顾和确认策略。比如,当我需要准备一个跨文化交流的简短发言时,我会翻到关于“语境适应性”的那一章节,它会立刻提醒我需要注意哪些文化禁忌和表达习惯。这种“按需检索”的实用性,使得它在我的书架上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说话”,更是如何“在特定环境下,用最少的词汇,达成最大的效果”,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沟通智慧的提炼和总结。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那种传统教材的板正和疏离感,反而带着一种鼓励和亲切的语气,读起来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身边耳提面命。作者似乎很懂得如何与初学者对话,用词精准,解释问题时总是能迅速切入痛点,然后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绝不拖泥带水。它避免了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即便涉及到一些演讲技巧的复杂概念,也会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这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我发现,当我不再被复杂的理论吓倒时,我反而更愿意去尝试书中的练习,这种积极的学习反馈循环,是很多严肃学术著作难以提供的,它让“学习”这件事本身变得愉快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