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脑 | ||
| 定价 | 168.00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 版次 | 5 | |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意)尼克尔斯(John G. Nicholls) 等著,杨雄里 等译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768 | |
| 字数 | 1141000 | |
| ISBN编码 | 9787030415349 | |
.....
1部分 神经系统导论
1章 信号运作和组构原理
简单神经元回路中的信号运作
与高级功能相关的复杂神经元回路
视网膜的组构
神经元的外形和连接
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鉴定神经元和追踪其连接的技术
神经元细胞
细胞按功能集群
连接的复杂性
神经细胞的信号传递
电信号的普遍性
用电极记录神经元信号的技术
记录和刺激神经元活动的无创伤技术
局部分级电位的扩布和神经元的被动电学特性
在双极细胞和光感受器中电位变化的扩布
动作电位的特性
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
动作电位作为神经密码
突触:细胞间通讯的部位
化学介导的突触传递
兴奋和抑制
电传递
突触效率的调制
整合机制
由动作电位传送的信息的复杂性
信号从高级中枢向低级中枢的逆向传送
脑的高级功能
神经元的细胞、分子生物学
神经系统发育的信号
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再生
第2章 视觉系统的信号处理
视觉系统的通路
突触连接的会聚和发散
神经节细胞和外膝核细胞的感受野
感受野的概念
视网膜的输出
神经节细胞和外膝核细胞的感受野组构
感受野的大小
神经节细胞和外膝核细胞的分类
神经节细胞和外膝核细胞传递何种信息?
专题 2.1 探索皮层的策略
皮层感受野
简单细胞的反应
简单感受野的生成
复杂细胞的反应
对运动刺激的反应
对有终端的线条有反应的皮层神经元
复杂细胞感受野的形成
感受野:形状知觉单元
第3章 视皮层的功能构筑
视网膜区域映射图
从外膝核到视皮层
视网膜到外膝核的输入分聚
视皮层的细胞构筑
皮层的输入、输出和分层
眼优势柱
成像技术显示眼优势柱
朝向柱
色觉细胞集群
大细胞通路和小细胞通路在V1和视区2(V2)之间的连接
眼优势柱和朝向柱的关系
皮层内的水平联系
从两眼输入信号构建单一、统一的视野
专题3.1 胼胝体
视皮层联合区
我们将走向何处?
第2部分 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电特性
第4章 离子通道和信号传递
离子通道的特性
神经细胞膜
离子通道的物理特征
通道选择性
通道的开放和关闭状态
通道激活模式
单通道电流的测量
微电极胞内记录
通道噪声
膜片钳记录
单通道电流
通道电导
电导和通透性
平衡电位
Nernst方程
线性电流-电压关系
离子经通道的通透
专题 4.1 通道电导测量
第5章 离子通道的结构
配体激活通道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AChR亚基的氨基酸序列
高级化学结构
专题5.1 氨基酸的分类
其他烟碱型AChR
这本书的到来,让我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我是一个对生命科学,尤其是神经系统运作原理特别着迷的学生,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这方面知识的权威教材。这本书的名字“从神经元到大脑”让我眼前一亮,它精准地概括了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从微观的基础单元到宏观的整体功能,这种科学的研究范式正是吸引我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复杂的神经信号传递过程,包括各种离子通道、受体和信号通路。同时,我也非常期待书中关于不同脑区功能分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阐述,尤其是关于学习、记忆、情感和意识等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介绍,那就更加实用。能够拥有这样一本集科学性、系统性和前沿性于一体的书籍,我感到非常幸运。
评分终于入手了这本备受推崇的著作,实在是很激动!作为一名对大脑运作机制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既能满足我求知欲,又不会过于晦涩难懂的书籍。这本书的书名就吸引了我,“从神经元到大脑”,这样的表述直接点出了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让我感觉非常契合我的需求。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神经元网络如何协同工作,形成复杂思维和行为的描述。我知道大脑的复杂性是科学界的一大难题,而这本书能够如此全面地覆盖这一主题,实在难能可贵。我希望它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我揭示大脑工作的奥秘。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与神经科学相关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展望,那就更完美了。我已经计划在接下来的假期里,沉浸在这本书的世界里,好好地学习一番。
评分收到一本期待已久的书,真是让人心生欢喜!这本书的包装和印刷都非常精美,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感觉很有分量。我尤其喜欢它封面设计的简洁大气,一看就充满了学术的严谨感。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足以让我感受到这本书内容的广博和深度。它涵盖了神经生物学从最基础的神经元活动到复杂的大脑功能,这个跨度非常大,也正是我一直以来想要系统了解的领域。我个人对神经科学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关于记忆、意识以及神经疾病的发生机制。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潜入那些精密的理论和前沿的研究成果中,去探索生命中最神秘的领域之一。我猜想,这本书一定蕴含着大量详实的案例和严谨的论证,能够帮助我理清复杂的概念,并形成对整个神经生物学体系的清晰认知。
评分作为一名对人类心智运作方式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解释大脑如何产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书。这本书的标题“从神经元到大脑”让我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暗示着这本书将从最基础的神经细胞层面,逐步构建起对整个大脑复杂功能的理解。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会包含大量关于神经元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详细介绍。我尤其期待书中对于神经回路的研究,以及这些回路如何组成了我们感知世界、做出决策的神经网络。如果书中能够穿插一些有趣的案例研究,比如神经损伤对行为的影响,或者大脑可塑性的神奇之处,那就更能激发我的阅读兴趣了。一本能够连接微观世界与宏观体验的书,无疑具有巨大的魅力,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我的这段大脑探索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着实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场盛事。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而“从神经元到大脑”这个主题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场宏大的科学探索之旅。我喜欢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从微观的细胞层面出发,逐步构建起宏观的脑部运作模型,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非常有利于读者的理解。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信号传导、神经递质以及突触可塑性的详细讲解,这些都是理解神经信息传递的关键。当然,我也很好奇书中对于高级认知功能,比如学习、情绪和决策是如何进行阐述的。我知道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一本好的教材需要不断更新,能够出版到第五版,也足以证明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够满足我对于神经生物学知识的渴求,并激发我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