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简介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主要描绘了邓小平在十届三中全会前后、走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的历史画面。从他“三落三起”的革命生涯、成为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到退休后的生活点滴,透过个个历史事件,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更加真实更加清晰的邓小平,从而对他的丰功伟绩有了很多的了解。
目录
章 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
、次落起
1.邓毛谢古的事件
2.主持北方局工作
3.在解放战争中
二、二次起落
1.五马进京
2.中共中央总书记
3.党内二号“走资派”头子
三、三次起落
1.在江西的岁月
2.1 975年整顿
3.再次被打倒
二章 成为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
、三次复出
1.再次复出
2.恢复高考制度
3.领导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二、发挥核心作用
1.东北谈话
2.出访日本
3.东南亚之行
三、实现历史性转折
1.中央工作会议
2.为三中全会做主报告
3.成为新的中央领导核心
三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推动农村改革
1.关心农民
2.支持联产承包
3.改变中国农村的命运
二、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调整城市经济政策
2.增强城市活力
三、倡办经济特区
1.经济特区的构想
2.发挥特区优势
3.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思想理论界出现混乱
2.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
3.立国之本的确立
四章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平反冤假错案
1.亲自接待上访者
2.为刘少奇平反
3.冤案昭雪、错案纠正
二、正确看待历史问题
1.有人要否定毛泽东和党的历史
2.毛泽东的过错我也有份
3.否定毛泽东等于否定我们党
三、主持起草历史决议
1.对历史作出总结
2.多次主持会议
3.《决议》是中肯的
五章 坚持对外开放的战略
、调整对外政策
1.可以争取更长点的和平发展时期
2.寻求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现代化
3.适时调整外交战略
二、致力于中美关系正常化
1.接见美国使者
2.访美的轰动效应
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改善中苏关系
1.邓小平与苏联
2.消除中苏关系三大障碍
3.会见戈尔巴乔夫
六章 和平统与“国两制”
、台湾问题与“邓六条”
1.台湾问题的由来
2.“邓六条”的提出
3.生中的未竞大业
二、解决香港问题
1.“国两制”的天才构想
2.主权问题不容讨论
3.《中英联合声明》
三、澳门回归
1.双方友好商量
2.既团结又斗争
3.《澳门基本法》的起草
七章 要求发展再快点
、苏杭之行话小康
1.在苏州,强调市场经济很重要
2.在杭州,过了个新年
3.在上海,走进人民家中
二、次南行
1.深圳证明建立经济特区是正确的
2.珠海经济特区好
3.在厦门,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4.在上海,参观了宝钢
三、设计三步走发展战略
1.翻两番,奔小康
2.三步走和上台阶
3.十三大政治报告个字都不能动
八章 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顾委主任
1.干部制度重要改革
2.十二大当选为中顾委主任
3.发挥过渡作用
二、百万大裁军
1.军队要服从建设这个大局
2.裁军百万
3.促进四化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三、确立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1.前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2.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3.关注党的建设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九章 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阶段
、退休生活
1.个热爱家庭的人
2.子孙满堂的家庭
3.往来有朋友
二、关注上海的发展
1.在甲肝肆虐时到上海
2.三次到上海过春节
3.个崭新上海的诞生
三、南方谈话
1.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2.你们要快些
3.东方风来满眼春
伟绩永存,丰碑永在
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书摘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
、次落起
1.邓毛谢古的事件
邓小平的生是伟大的,正像邓家老宅子正屋门前那副长联上所写的那样:“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在7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邓小平曾有过“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5岁时入私塾启蒙,10岁考入广安县高小新式学堂,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县中学就读,1919年秋又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夏,16岁的邓小平离开家乡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邓小平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转为中共党员,从此走上了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26年年初,邓小平离法赴苏,1927年春回国。在中央机关工作了两年多后,1929年夏赴广西领导发动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七军、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1年,又到江西中央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等职。由此,邓小平进入了他革命生涯中个高峰期。然而,正当邓小平勤勤恳恳地为党工作,大显身手之时,场党内的“左”倾错误路线风潮迅速蔓延至中央苏区,邓小平经历了“三落三起”中的次“落”。
1933年年初,中共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后,以博古(秦邦宪)为代表的坚持“左”倾路线的领导人,反对毛泽东等在苏区所施行的政策,并排挤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还派出代表到各苏区开展所谓的反右倾斗争,排挤和打击抵制“左”倾路线的领导同志,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就是因此被视为“罗明路线”的代表,遭受到撤职处分等各种打击。这种斗争继续扩大,气势不减。3月,中共临时中央的斗争矛头指向了江西。
这个事情的起因是“寻乌事件”。
1932年5月,邓小平调任中共会昌中心县委书记。
会昌是个拥有十四五个区的大县,离瑞金只有50公里,南面与寻乌、安远两县毗邻,是中央苏区的重要边区,也是江西的重要门户。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中央和江西省委决定,在会昌的筠门岭建立中共会昌中心县委,也称寻安中心县委,由邓小平担任中心县委书记,并兼任江西军区三军分会区政委,领导会昌、寻乌、安远三个县的地方党政军的工作。
在会昌,邓小平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领导会昌、寻乌、安远军民努力创造革命的大好形势。在反对“左”倾政策的战线上,除了邓小平,还有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人。
毛泽覃,毛泽东的弟弟,192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在长沙地委、黄埔军校、中共广东区委工作,从1927年开始在赣西南井冈山、宁冈等地担任领导工作,参加了、二、三次反“围剿”战争,任苏区中央局秘书长、永新、吉安、泰和中心县委书记。
谢维俊,字蔚青,湖南耒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工会和农会工作,参与领导耒阳的肥田暴动。1928年4月,随朱德、陈毅的部队上井冈山,后曾任中共赣东特委书记、江西军区二军分区司令员兼五师师长等职。
古柏,江西寻乌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广州起义,后从事农运工作,任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寻乌苏维埃主席、红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1931年任江西省苏维埃裁判部长兼内务部长、江西省党团书记等职。
他们三人与邓小平道,都是坚决抵制“左”倾教条主义。他们支持毛泽东,反对“城市中心论”,主张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广大农村发展;反对军事冒险主义,主张诱敌深入;反对用削弱地方武装的办法来扩大主力红军,主张武装力量都要发展;反对“左”的土地分配政策,主张平均分配土地,“给富农以经济出路”。邓(小平)、毛(泽覃)、谢(维俊)、古(柏)针对“左”倾教条主义者诬蔑毛泽东的理论和路线是“山沟沟里的东西”勇敢地指出“大城市里产生了立三路线,我们苏区的山沟里,却是马克思主义”,他们还戏称从上海大城市来的那些“左”倾教条主义者是“洋房子先生”,而“洋房子里才不会出马列主义的”,这些人“只会在洋房子里死背教条”。邓、毛、谢、古这些正确意见和鲜明态度,为当时执行“左”倾错误的中央所不容。
1932年11月,广东军阀陈济棠趁红方面军主力在北线发动建(宁)黎(川)泰(宁)战役,南部苏区力量空虚之机,突然向会昌、寻乌、安远三县大举进攻。当时担任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书记的邓小平,根据敌强我弱、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领导苏区人民坚壁清野,以灵活的游击战的战术阻击敌人的进攻,并及时地组织了退却。敌人占领了包括寻乌城在内的几乎整个寻乌县。这就是所谓的“寻乌事件”。
……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