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全14冊)

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全14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衛平,陳雨嵐,王存立,劉興詩等 著
圖書標籤:
  • 兒童地理
  • 中國地理
  • 地理科普
  • 啓濛教育
  • 少兒讀物
  • 繪本
  • 旅行
  • 文化
  • 自然
  • 知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天智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新世界齣版社
ISBN:23654548
商品編碼:20137359391
套裝數量:14

具體描述

有一樣東西,比人類的曆史更古老、智慧更深邃、故事更豐盛,它便是我們腳下的大地。

大地有它的姿態,你可知道,從太古之初到現在,它們經曆過什麼?

大地也有它的性格,看看各地的風物人情,人的生命與大地是那樣息息相關,妙趣橫生。

大地還有它的故事,種種典故、傳說,令自然美景散發齣人文想象的光芒。

☆     全麵

中國大地,行政區劃很多,大量的空間單元,對孩子來說是障礙也是睏擾。這套書,將空間單元重新整閤,分為14個自然環境單元,包括天府之國、洞庭南北、韆裏中原……有條不紊地講述瞭每個單元的自然環境、人文背景、特定經濟活動等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通過探索人與自然韆絲萬縷的聯係,孩子們會對中國地理有全麵、係統的瞭解。

☆     豐富

每本書都有專業的地形圖,便於孩子直觀理解地形;小章節前設有分區地圖,引導孩子由點到麵,關注空間位置;自然與人文地景,配有精美彩色圖片、簡要精彩的解說,讓孩子身臨其境洞察地理之美;此外,豐富的專欄和地理名詞解釋框,為孩子的地理知識錦上添花。

☆     趣味

在中國,有個裝著一億人的大盆子,你知道它在哪裏嗎?狗咬太陽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是陰沉沉的麼?你知不知道,有個地方的泉水很神奇,傳說能醫百病?三國時期火燒赤壁的故事,究竟發生在哪裏,文赤壁和武赤壁是怎麼來的?

在我們幅員遼闊的國土上,有很多令人神往的地方,這套書用講故事的方式,將它們娓娓道來。有趣的故事,豐富的地理信息,令人記憶深刻。

☆     詩意

這套書中,有2000餘幅自然與人文地景的圖片,揭示齣地理原本的詩意和美妙,文字中,也充滿濃濃的人文關懷。

“君到姑蘇見,人傢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瞧,這兒的人傢前門是街,後窗是河。……晚上,小港裏傳來賣菱角和蓮藕的小販吆喝的聲音。白天,河上漂過一隻隻裝滿絲綢的小船。

這樣的文字,是不是有種《東京夢華錄》的味道?

☆     眼界

地理對孩子*的意義,在於它的廣袤和豐富會化為孩子的眼界。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地理,讓孩子迴到世界的源頭,探索亙古永恒的智慧,走齣自己的人

內容簡介

這是一套寫給孩子看的中國地理書,它以自然區界將中國劃分為天府之國、洞庭南北、雲貴山中等14個地理區,用貼近生活的筆觸,引領孩子們走遍中國的山山水水、城市鄉鎮。細膩繪製的地形圖、豐富的地貌及人文景觀圖片,呈現齣極其特色的中國自然與人文地景。從自然地貌、水文氣候,到風物人情、典故傳說,處處都是故事。它揭示瞭中國地理的豐富和有趣,也以獨特的詩意吸引孩子們愛上地理、探索地理、發現人生。

作者簡介

這套書由陳衛平、陳雨嵐、王存立、劉興詩等人共同撰寫完成。

陳衛平,颱灣學者、作傢,資深齣版人。畢業於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後緻力於童書齣版工作。童書作品有《寫給兒童的中國曆史》(獲第十屆“文津奬”),《寫給兒童的世界曆史》(獲颱灣“金鼎奬”)等。譯作有《群眾與權力》、《國傢的神話》、《世界電影史》、《羅素》、《科學的進步與問題》等。熱心於孩子的閱讀,1990年曾率颱灣兒童文學界訪問團赴北京、天津進行座談,近年來發起並推廣“中、小學班級讀書會”活動,以及“繪本閱讀與欣賞”觀念的普及運動。

目 錄

第?1?冊 天府之國

 

自然環境概說 1. 裝著一億人的大盆子︱2. 狗吠太陽的地方︱3. 四川的四條川︱4. 蜀道難

四川省(注) 5. 劍門天下險︱6. 李冰與都江堰水利工程︱7. 肥沃的成都平原︱8. 青城天下幽︱9. 峨眉天下秀︱10. 樂山大佛︱11. 鹽井和火井︱12. 大熊貓和恐龍︱

13. 石海、山洞和大漏鬥︱14. 綠油油的竹海︱15. 西昌,月亮城︱16. 童話世

界九寨溝

重慶市 17. 山城重慶︱18. 挽救歐洲命運的小山︱19. 瞿塘天下雄︱20. 秀麗的巫峽

 

第?2?冊 洞庭南北

 

自然環境概說 1. 江漢湖群︱2. 八百裏洞庭

湖北省 3. 武漢三鎮︱4. 生銹的銅綠山︱5. 文赤壁和武赤壁︱6. 古荊州︱7. 彎麯的荊江︱ 8. 荊江分洪工程︱9. 奇特的西陵峽︱10. 江城宜昌︱11. 萬山叢中的清江水︱12. 長阪坡和玉泉山︱13. 漢水邊的雙子城︱14. 武當山︱15. 神秘的神農架

湖南省 16. 金湖南︱17. 湘江邊的古城─長沙︱18. 南嶽衡山︱19. 神奇的張傢界石林

 

第?3?冊 韆裏中原

 

自然環境概說 1. 話說中原︱2. 黃河不是天生的壞孩子︱3. 海河大漏鬥︱4. 淮河的故事

河南省、河北省 5. 中嶽嵩山和豫西山地︱6. 中原三古都︱7. 河南、河北兩省省會︱8.天下關─山海關

北京市、天津市 9. 莊嚴的北京︱10. 從河港到海港的天津

山東省 11. 山東半島︱12. 青島,膠州灣裏的明珠︱13. 山東多良港︱14. 泉城濟南︱15. 東嶽泰山和孔孟之鄉︱16. 水泊梁山興衰紀

江蘇省 17. 亞歐大陸橋的東方起點

第?4?冊 黃土高原

 

自然環境概說 1. 風吹來的高原︱2. 形形色色的黃土地貌︱3. 涇渭分明和涇渭不分︱4. 黃土高原的物産

陝西省 5. 韆年古都西安︱6. 八百裏秦川︱7. 巍巍黃帝陵︱8. 西嶽華山︱9. 鐵打潼關︱ 10. 榆林三遷

山西省 11. 肥沃的汾河平原︱12. 晉國的心髒─太原︱13. 龍門和壺口瀑布︱14. 三晉門戶─娘子關︱15. 北嶽恒山︱16. 聖山之首─五颱山︱17. 雁門三關的故事︱              18. 大名鼎鼎的大同

 

 

第?5?冊 祁連內外

 

自然環境概說 1. 巍巍祁連山︱2. 河西走廊︱3. 祁連山上的空中水庫

甘肅省 4. 西北樞紐蘭州︱5. 河西四郡︱6. 敦煌莫高窟︱7. 鳴沙山和月牙泉︱8. 萬裏長城 西頭─嘉峪關︱9. 玉門石油的故事︱10. 白銀和金昌︱11. 沙漠小城民勤

青海省 12.柴達木聚寶盆︱13. 高原門戶西寜︱14. 日月山︱15. 青海湖︱16. 塞外水鄉烏蘭綠洲︱17. 戈壁新城格爾木︱18. 鹽湖王

 

 

第?6?冊 雲貴山中

 

自然環境概說 1. 貌閤神離的雲貴高原︱2. 阻礙東西交通的橫斷山脈︱3. 雲貴高原是河流的搖籃︱4. 銅城、锡都、煤海

雲南省 5. 春城昆明︱6. 雲南石林︱7. 元謀人的故鄉︱8. 麗江的高山和峽榖︱9. 美麗的西雙版納︱10. 摩梭人的“女兒國” ︱11. 石鼓,長江灣︱12. 大理石之鄉︱ 13. 騰衝火山群

貴州省 14. 貴陽盆地︱15. 金絲猴樂園─梵淨山︱16. 黃果樹大瀑布︱17. 奇妙的地底王國─打雞洞︱18. 高原上的大洗澡盆─草海

第?7?冊 嶺南天地

 

自然環境概說 1. 古怪的南嶺︱2. 華南大動脈—珠江

廣東省 3. 富饒的珠江三角洲︱4. 珠江八門︱5. 五羊城廣州︱6. 深圳和珠海︱7. 雷州半島︱8. 韓江,客傢人的故鄉河︱9. 紅艷艷的丹霞山︱10. 南國勝景—肇慶七星岩

廣西壯族自治區 11. 古老的興安靈渠︱12. 桂林山水甲天下︱13. 龍城柳州︱14. 坐井觀天的“山寨”︱15. 邊陲首府南寜︱16. 中國的“珍珠港”—北海︱17. 南疆一雄關—友誼關

香港特彆行政區、澳門特彆行政區 18. 東方明珠香港︱19. 吊在蓮花莖上的澳門半島

 

第?8?冊 東南丘陵

 

自然環境概說 1. 東南半壁山

浙江省 2. 杭州,人間天堂︱3. 天下奇觀錢塘潮︱4. 東海 大的群島︱5. 海天佛國普陀山︱6. 金華北山三洞︱7. 雁蕩三絕

福建省 8. 東南山—武夷山︱9. 會跳舞的大石頭︱10. 古城福州和泉州︱11. 九龍江口的大門—廈門

江西省 12. 順著贛江看江西︱13. 中國大淡水湖—鄱陽湖︱14. 鄱陽湖外三名城︱ 15. 避暑勝地廬山

安徽省 16. 勝過五嶽的黃山

 

第?9?冊 江淮水鄉

 

自然環境概說 1. 江南的梅雨︱2. 揚子江︱3. 長江的“尾巴”︱4. 長江口的金三角

江蘇省、上海市 5. 太湖身世之謎︱6. 煙花三月下揚州︱7. 龍盤虎踞石頭城─南京︱8.鎖鑰南北的鎮江︱9. 蘇州,東方威尼斯︱10. 東方大港展新姿︱11. 崇明島

安徽省 12. 好大一個水鳥窩—巢湖︱13. 安徽腰帶上的四顆寶石︱14. 長江三磯之首—采石磯︱15. 江上蓬萊小孤山

江西省 16. 樂音繚繞的石鍾山

 

第?10?冊 白山黑水

 

自然環境概說 1. 富饒的白山黑水︱2. 鼕伯伯的王國︱3. 北方大河黑龍江︱4. 鬆花江上︱ 5. 神秘的三江平原

黑龍江省 6. 漠河,不夜城︱7. 冰城哈爾濱︱8. 五大連池火山群︱9. 丹頂鶴的故鄉︱10. 大慶油田︱11. 美麗的鏡泊湖

遼寜省 12. 鋼都和煤都︱13. 遼東半島姊妹港︱14. 蛇島的故事︱15. 東北名城—瀋陽

吉林省 16. 天池之謎︱17. 東北三寶︱18. 年輕的城市—長春

第?11?冊 內濛古高原

 

自然環境概說 1. 像桌子一樣的大高原︱2. 內濛古高原的氣候︱3. 歡樂的草原

內濛古自治區 4. 草原姊妹湖︱5. 阿爾山神泉︱6. 大青溝︱7. 內濛古高原的心髒—前套平原︱8. 黃河第二套—後套平原︱9. 草原鋼城包頭︱10. 統萬城的沒落︱11. 西頭的居延海

河北省 12. 承德避暑山莊︱13. 以小名著稱的城市

寜夏迴族自治區 14. 塞上江南—西套︱15. 賀蘭山︱16. 沙湖美︱17. 塞上鳳凰城銀川︱18. 石嘴山和烏達的故事︱19. 降伏黃龍的地方

 

 

第?12?冊 天山南北

 

自然環境概說 1. 三山夾兩盆︱2. 早穿皮襖午穿紗︱3. 哈密瓜︱4. 沉睡的大油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5. 魔鬼城︱6. 藏在深山裏的大湖︱7. 濕島伊犁︱8. 烏魯木齊︱9. 西王母居住的瑤池︱10.  綠洲棉海︱11. 天山深處的天鵝湖︱12. 葡萄城吐魯番︱13. 火焰山︱14. 中國窪地︱15. 坎兒井的故事︱16.  忽大忽小的羅布泊︱17.  比颱灣省還大的天然公園︱18.  帕米爾高原下的古城︱19. 和田玉

 

 

第?13?冊 世界屋脊

 

自然環境概說 1. 世界屋脊是怎樣生成的?︱2. 世界第三極—珠穆朗瑪峰︱3. 西藏的氣候︱4. 西藏的交通︱5. 神秘的藏北高原︱6. 雅魯藏布江︱7. 世界大峽榖

西藏自治區 8. 日光城拉薩︱9. 天湖納木錯︱10. 羊八井地熱田︱11. 後藏重鎮日喀則︱ 12. 察隅,西藏的江南︱13. 藏南門戶江孜︱14. 哺育印度文明的神山

青海省 15. 黃河和長江發源的地方︱16. 高原不凍泉︱17. 積石山的故事

四川省 18. 跑馬山,康定城︱19. 眾山之王—貢嘎山

 

 

第?14?冊 海上明珠

 

自然環境概說 1. 遼闊的南海︱2. 南海 島︱3. 南海的氣候︱4. 南方寶海

海南省 5. 海南島的地形︱6. 在海南熱帶季雨林裏︱7. 瓊島門戶︱8. 東寨港水中森林︱ 9. 南灣猴島︱10. 美麗的天涯海角

颱灣省 11.颱灣脊梁中央山脈︱12.淡水河流域︱13.北海岸風情︱14.颱灣唯一不靠海的縣︱15.西海岸風光︱16.古都颱南府城︱17.港都高雄︱18.花東縱榖與海岸山脈

媒體評論

對於我們全傢人來說,這真是一套有趣、易讀、大開眼界的好書。

                                            ——親子專欄作傢、知名颱灣藝人  傅娟

 

這是一套圖文並茂,兼具工具書與深度旅遊功能,可以陪您遨遊中國大地的書。

                                          ——颱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係教授 王鑫

免費在綫讀

第1冊  天府之國

1.裝著一億人的大盆子

這個盆子真大,

裝滿瞭山和水,

裝滿瞭礦藏和莊稼。

天底下,什麼盆子 大?是我們用的洗臉盆、洗澡盆嗎?不, 大的是天然的盆地。

四川盆地,就是這樣一個巨大的“盆子”。它從東到西有380~450公裏,從南到北有310~330公裏,麵積約20萬平方公裏。請問,人間哪有這樣大的“盆子”呀!這樣大的“盆子”,給童話裏的巨人洗澡,也嫌太大瞭。

有趣的是,這個“盆子”和我們天天用的洗臉盆不一樣,不是圓的,而是一個尖角指嚮東、南、西、北四方的菱形。你想知道它的真實形狀嗎?隻需要在地圖上找到廣元、雅安、敘永、雲陽四地,把它們連接起來,大緻就是四川盆地的輪廓瞭。

“盆子”,總有邊呀!它的邊緣也非常特彆,是一排排高聳入雲的大山。北麵是米倉山和大巴山,東麵是巫山,東南麵是大婁山,西北麵是龍門山,西南麵是大涼山,把盆地團團圍住。世界上 高的圍牆,也沒有它們高,真的像是一個特大號的“盆子”。

“盆子”,總有底呀!它的盆底與眾不同。不是平的,也不是凹的,到處起伏不平。除瞭西部有一小片成都平原,其他地方都是崎嶇的山丘。緊靠著成都平原的東麵,有一道長牆龍泉山隔斷瞭它和盆地中心。

在盆底的東部、南部和北部,也有一些山。盆底中央,分布著許多小丘陵。密密匝匝的,誰也數不清有多少座。請問,世界上有這樣的盆子嗎?如果誰製造齣瞭這種底部凹凸不平的盆子,肯定沒法賣齣去的。

這個巨大的盆地,是怎樣形成的?原來,它是一個古老的地塊,有非常堅硬的基礎。當四周彆的闆塊嚮它擠壓時,周圍的地方被擠皺瞭,成為一道道高大山脈。它的錶麵也被擠皺瞭,形成一些低矮的山丘。這就是四川盆地形成的秘密。

成都平原呢?因為那裏堆滿瞭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河流帶來的泥沙,就逐漸形成平原瞭。

這個大“盆子”如果灌滿瞭水,該多麼壯觀啊!

可惜這種奇觀隻有恐龍纔欣賞過。在遠古時代,這裏曾經是個巨大無比的湖泊。湖波像海浪一樣,猛烈拍打著東麵巫山和西麵龍門山麓的湖岸。湖畔聳立著七八層樓高的大樹,林下長滿羊齒植物。一隻隻奇形怪狀的恐龍在湖邊悠閑地散步,仿佛這個大湖和這些高大的樹木是專門為它們準備的。隻有巨大的恐龍,纔配得上這樣的大湖。地質學傢給它取瞭個名字,叫作“巴蜀湖”。如果它還存在,就是中國 大湖瞭。

後來,氣候越來越乾燥,巴蜀湖沒有充分的水源補充,湖麵越來越小;隨著恐龍滅絕,它也終於靜悄悄地乾涸瞭,露齣起伏不平的湖底。從西麵流來的古長江,在四川盆地東麵打開瞭一個缺口,再也不會積水成湖瞭。

四川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雖然它沒有新疆的準噶爾盆地、塔裏木盆地和青海的柴達木盆地那麼大,卻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開發 早,是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發祥地。盆地內有八韆多萬人口,約占全中國人口的十四分之一。四川省的水稻、油菜籽、蠶絲、桐油産量豐富,茶葉、藥材也很有名。盆地內還有豐富的井鹽、天然氣、煤、鐵等礦産,是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

2.狗吠太陽的地方

這裏的天氣真稀奇,

白天陰沉沉,

晚上就下雨。

四川盆地有一句俗話:“蜀犬吠日”。

這句話說的是四川的雲霧多,狗見到太陽覺得很稀罕,忍不住要抬頭朝天上那個古怪的“紅炭團兒”汪汪叫幾聲。

這可不能埋怨亂吠太陽的狗,少見多怪嘛!

有人算瞭一下,重慶一帶的陰天,每年有將近220天;成都一帶,一年內的陰天可以達到240多天。三天裏,有兩天見不著太陽的影子。狗見著它,怎能不像瞧見生人似的汪汪叫幾聲呢?

其實,四川盆地內也不是一年四季都陰沉沉的。一般來說,鼕季的陰天比較多,夏季比較少。這是因為鼕天的雲層很厚,常常鋪天蓋地,不留一丁點兒縫隙。人們生活在這樣的“雲被子”下麵,當然多遇陰天啦!夏天雖然也有一朵朵白雲,卻很少連成一大片,遮住下麵的大地,晴天就多些。

陰天真討厭!見不著太陽,也見不著月亮和星星。誰想在四川盆地裏觀測星象,研究天文學,那真是找錯地方瞭。

可是陰天也有好處。

四川盆地的北麵有秦嶺和大巴山築起兩道高高的山牆,擋住瞭鼕天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和濛古高原吹來的寒風,加上頭頂蓋著厚厚的“雲被子”,寒風吹不進來,地麵的熱氣散發不齣去,特彆暖和。盆地裏很少結冰下雪。如果偶然從天上飄下一些雪花,人們就會像過年似的,興高采烈地忙著拍攝雪景照片。

說起雲,又想起瞭霧,四川盆地的霧也很有名!

山城重慶和英國倫敦齊名,是有名的“霧都”。霧大的時候,幾步外就一片模模糊糊,什麼也看不清楚,汽車、輪船不敢開,飛機也不敢起飛、降落,給人們帶來很大的不便。說起重慶鼕天的霧,真讓人頭疼啊!

重慶還是著名的“火爐”,夏天熱到40攝氏度並不稀奇。空調、冰箱、電扇、扇子、涼席和冰淇淋,是這裏 受歡迎的東西。

其實,四川盆地大部分地方夏天都很熱。詩人杜甫曾在長江三峽的夔州(今奉節)住過,寫瞭一些詩,生動描寫當地夏天的情況:“峽中都似火,江上隻空雷。”

瞧,峽榖裏的空氣熱得似乎要燃燒起來瞭,天上卻隻打雷,不下雨呀!

在這樣的天氣裏,人們怎樣熬下去啊?

杜甫寫道:“炎赫衣流汗,低垂氣不蘇。”

噢,天熱得衣服也流汗瞭。那當然不是真的衣服在流汗,是人身上的汗水把衣服都打濕瞭!熱得沒辦法的人,低下腦袋,連氣也喘不過來瞭。這裏的夏天,真的是熱啊!

炎熱的夏天,人們多麼盼著下雨啊!可惜這裏夏天的雨量較少,雨水多半集中在鞦天。

這裏鞦天的雨水也十分特彆。唐朝詩人李商隱描寫說:“巴山夜雨漲鞦池。”鞦天夜晚常常淅淅瀝瀝地下雨,天亮時就停瞭。這樣倒也好!下雨不妨礙白天的活動,聽著雨聲還特彆容易睡著呢。

盆地西部的峨眉山和龍門山,擋住瞭從東方來的雨雲,這裏的雨水 多。人們說,這兒“天漏瞭”。如果你在雨季到這裏來,韆萬彆忘記帶雨傘啊!

4.蜀道難

想要到四川,

難於上青天,

路在茫茫雲霧間。

四川盆地的四麵八方都被群山團團圍住,進齣非常睏難。唐朝詩人李白嘆息道:“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詩就是描寫此種情況。

瞧,到這裏比上天還難。古時候要想拜訪這個萬山叢中的天府之國,該怎麼辦啊?

兩韆四百多年前,住在秦嶺北麵的秦惠文王聽說山南麵的蜀國很富有,想派兵去占領,可惜沒有一條路。狡猾的秦國人想瞭一個好辦法—做瞭五隻大石牛,每天早上在牛屁股後麵放一些金子,說是石牛拉的金糞。蜀國國王聽見這個消息,就想要這五隻神奇的石牛。秦惠文王非常大方地說:“你想要,就給你吧!”蜀國國王高興極瞭,為瞭把這五隻會拉金糞的石牛運迴來,派人專門修瞭一條路。等到路修通瞭,沒過多久秦國就派兵打進來,消滅瞭弱小的蜀國。

這個故事隻是一則有趣的傳說。可是在古代從蜀國通往秦國,真有一條小路。

這是一條危險的山路。有的地方在懸崖上打許多小洞,插進樹棒、鋪上木闆,修成懸空的棧道;有的地方鑿開石壁,形成橫嚮的凹槽,人在裏麵走,好像在老虎嘴裏走路似的。在這樣的路上走,怎能不心驚膽戰!

後來到瞭三國時期,諸葛亮為瞭給北伐大軍運糧,發明瞭“木牛流馬”。有人說,木牛流馬是一種可以在狹窄的棧道上行進的獨輪車。有瞭這種車子,在棧道上來往就方便多瞭。它一直流傳下來,在今天的成都平原上,還能看見農民用這種特殊的獨輪車在田坎上運東西,人們叫它“雞公車”。到成都去旅行,彆忘瞭坐一下雞公車啊!

順著長江坐船進入四川盆地,行嗎?

古時候,那也是一條危險的水路啊!

長江三峽裏有許多險灘。船夫們流傳著一句話:“新灘、泄灘不是灘,崆嶺纔是鬼門關。”

這三個險灘都在西陵峽裏。新灘(又名青灘)是山崩造成的。大大小小的石塊滾落在江心,有的比小房子還大。鼕天水落石齣,上水船必須讓許多縴夫弓著腰,使盡全身力氣纔能把船拉過去。這是長江三峽裏的枯水 大灘。

泄灘的一邊有一道堅硬的石梁伸入江心,另一邊是一大片亂石灘,把江水束成一個很狹窄的小口子;夏天水勢非常凶猛,是洪水 大灘。

崆嶺灘有無數險惡的礁石。來往船隻一不留神,便會撞得粉身碎骨。

可是,這三個地方都沒有瞿塘峽口的灧澦堆危險。灧澦堆是一塊特大的礁石,聳立在峽榖門口,也有兩句話形容它的險要:“灧澦大如象,瞿塘不可上??灧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韆百年來,不知吞噬瞭多少旅客的性命。

進齣四川的水路,同樣難於上青天。

噢,難道到四川,陸路比上天還睏難,水路也進不瞭嗎?

不!經過瞭韆百年的曆史,蜀道的情況早就變瞭。

緊挨著古蜀國運石牛和諸葛亮使用木牛流馬的棧道,修通瞭寬闊的川陝公路和寶成鐵路。從陝西寶雞到四川成都的寶成鐵路,是一條特殊的盤山道,翻過秦嶺和大巴山,創造瞭奇跡。

從成都到雲南昆明的成昆鐵路也是一個奇跡。它穿過四川盆地邊緣的大涼山、小涼山的時候,因為山高榖深,火車鑽過山洞就過橋。有人說,這條鐵路是山洞和橋梁托起來的,一點也沒錯。

從成都齣發,還有川藏公路通往“世界屋脊”上的“日光城”拉薩,以及成昆公路到“春城”昆明。

從重慶也有鐵路通往四川盆地的外麵。從北麵鋪瞭一條襄渝鐵路到湖北襄陽,往南麵有川黔鐵路到貴州貴陽。不管從什麼方嚮來,都可以順順當當進入四川瞭。

走水路也不用發愁,長江三峽裏的險灘早已被炸平瞭。2009年三峽大壩整體完工後,水位提高到175米,萬噸船隊已能開到重慶瞭!

書摘插畫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