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 | |
商品名称: | 宗镜录(全六册)一部书读懂全部佛学精要, 吴越王、高丽王、雍正、南怀瑾等历代帝王高僧推崇倍至的学佛书 |
作者: | (宋)释延寿 著 |
市场价: | 198.00 |
ISBN号: | 9787560421001 |
出版社: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其他参考信息(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种: |
出版时间:2015-5-1 | 版次:1 | 页数: |
印刷时间: | 印次: | 字数: |
编辑推荐 | |
一本真正的佛学概论! 佛教以来位导师,第大的导师就是永明延寿禅师! 吴越王、高丽王、雍正、南怀瑾、藕益大师、圆照禅师、法涌禅师、永乐禅师、法真禅师等历代帝王、高僧推崇倍至的学佛书! 《宗镜录》的资料搜集非常丰富,为后来的禅宗研究提供很珍贵的资料! 《宗镜录》全书凡一百卷,八十余万字,详述禅宗祖师的言论和重要经论的宗旨,并删去繁杂的文字,呈现全部佛法的精要。目标是“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 《宗镜录》以大量文字,从法相唯识宗的角度,对一切现象的生起、本质和相互关系等作了极为详尽细致的分析! 《宗镜录》所提倡的禅教一致,对宋以后的中国佛学影响深远! |
内容简介 | |
《宗镜录》又名《心镜录》,是五代宋释延寿(904-975)的著作。全书多达一百卷, 分为三章,计八十余万字。卷至第六十一卷之前半部为“标宗章”,内容为“立正宗明为归趣”;自第六十一卷后半部至第九十三 卷为“问答章”,内容以“申问答用去疑情”为主;第九十四卷至百卷为“引证章”,内容为“引真诠成其圆信”。所谓“正宗”,即“举一心为宗”,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 延寿是法眼文益的嫡孙,法眼在《宗门十规论》里鼓励参禅的人研究教典,有颂云:“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 中闹,但知看古教。”都是针对当时的禅师们轻视义学落于空疏的流弊而发,延寿编集《宗镜录》的动机,当然渊源于此。 唐末以后禅宗产生许多流弊,释延寿编纂《宗镜录》的用意之一是为了扶正当时禅宗的弊病。释延寿提出学佛的重要问题,邀请禅门各宗长老一起讨论,并且将解答归纳整理,所以《宗镜录》是许多禅师的意见汇集而成的。重点特别着重在唯识方面。 |
作者简介 | |
延寿禅师(公元904——975年),俗姓王,浙江余杭人。时当吴越武肃王钱镠崇尚佛教,在此环境影响下,大师于总角(幼年)之岁,即已向往佛教。年二十,便不再食荤。曾为余杭库吏,后迁华亭镇将,督纳军需。年三十,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得知他慕道心切,于是顺从其志,听其出家。延寿遂舍弃家庭妻儿,剃度受戒,礼四明翠岩禅师为师。不久,入天台山修习禅定,并参谒韶禅师,受其印可,成为清凉文益再传弟子。年四十九,住持明州雪窦山资圣寺,据传,这时从他参学的人已经很多。年五十七,受吴越忠懿王钱叔之请,住持杭州灵隐寺,为该寺世。次年,又受请住持永明寺(即净慈寺),为该寺第二世;从学者达二千余人,倡禅净双修,指心为宗,四众钦服,被后世弟子尊奉为净土宗第六祖,开创的禅净双修,使净土宗普及于民间,著《宗镜录》、《万善同归集》、《四料简》等,为后世净土宗依据典籍。《宗镜录》一书即在此时定稿于永明寺演法堂。年六十七,延寿奉诏于钱塘江边的月轮峰创建六和塔,高九级,五十馀丈,作为镇海之用。年七十一,再度入天台山,度戒万馀人。次年圆寂。 |
目录 | |
总目录 文摘 序言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