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惜佳人伴,灯火阑珊空悠悠。
古风大神桩桩继《蔓蔓青萝》后,又一部横跨历史长河的史诗级巨作
一段蜀锦世家的兴衰荣辱,一份难分难舍的啼笑因缘
当【蜀中辣娘子】撞上【风流纨绔】
公子,小女子这厢无礼了。
内容简介杨静渊是不折不扣的纨绔。出身豪富,人又俊俏。*的成就不过是打架时,把别人揍趴下,自己还站着。赢得纨绔们的崇拜。可他遇到了季英英,骄傲的心就一点点从空中摔下来。摔得浑身是泥,还要被她不屑地踩上一脚。杨静渊怒了:他一定要让季英英仰望自己。然后向她伸手,大方说,爷饶恕你了。蜀中娘子季英英是蜀锦大家之后,自幼对染布一事十分有慧根,人也灵巧聪慧。当蜀中辣娘子遇到大唐纨绔,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份姻缘,然而事实却证明,表里如一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表面纨绔的也未见得不够深情。
季家在锦商中的位置很高,暗中使坏的人很多。季英英和杨精源一路过关斩将,zui终将季家蜀锦做上了*,同时也成就了一份良缘。
作者简介桩桩,女,四川成都人。因被人误认为一段木桩而偶然得名。知名网络作家,资深记者,编辑,已出版《蔓蔓青萝》《微雨红尘》《永夜》《放弃你下辈子吧》《杏花春雨》《女人现实男人疯狂》《落雪时节》《皇后出墙记》《天上有棵爱情树》《不弃》《流年明媚相思谋》等十三部小说。其中《蔓蔓青萝》《小女花不弃》《蜀锦人家》《燕王的日月》皆已签约影视,同名小说前两部已经开机。
目 录 第一章 两支签第一章 两支签
夏季天亮得早。太阳尚未跃出时,天边已涌出一大片橙色的朝霞。
浣花染坊的后门吱呀一声打开,十来个梳丫髻的少女抬着竹篮嬉笑着朝河边行去。
到了浣花溪畔,少女们从篮子里拿出染好的丝线,两人一组拎起抖开,放入水中漂洗。
正值豆蔻年华,生性活泼年纪。染坊小婢们的嬉笑声像清晨的鸟儿,清脆可人。
岸边绿草成荇,芙蓉花娇美绽放。一卷卷丝线在水中荡漾,五彩缤纷,染得一江清溪宛若锦缎般华美。
这时一人眼尖,瞅见最边上单独站着个少女,正卖力地提着丝线独自漂洗,不觉诧异:“绿儿,你怎独自一人?”
绿儿闷闷不乐地回道:“今日娘子又叫了湘儿陪她去竹林寺上香。”
众少女羡慕得不行,叽叽喳喳议论起竹林寺的斋饭来。
紫儿用力将手中的丝线扔进水里,气鼓鼓地说道:“娘子每次出门都只叫湘儿!那小蹄子三棍子打不出一句话来,怎偏就入了娘子的眼?”
一卷丝线沉沉入水,溅了绿儿一身。绿儿一人洗一大篮丝线,本就气闷不过,被溅了一身水当即便发作了。她两步走到紫儿身边用力一推。紫儿尖叫了声,摔进了水里。绿儿抄着手望着她冷笑:“有本事也让娘子带你去,朝我发作算什么本事?”
紫儿跌落水中,浑身浸得透湿,觉得丢脸又觉得受了欺负,哭叫着朝绿儿扑了过去。
两人从岸边撕扯到河里,吓得所有的小婢都放下了手中的活,上前劝架。这一劝不打紧,绿儿漂洗的那卷丝线便悠悠被水冲远。绿儿眼尖,眼瞅着丝线散开,漂到了河中心,不知道要多少工钱才赚得回来,不顾众人阻拦,撕扯着紫儿边哭边往河中扯:“你把丝捞回来!不然我打死你!”
“你们皮痒了不是?”
监工的季嬷嬷没想到迟出门片刻,浣花溪旁就演变出一场闹剧。她操起捣衣棍,扭着肥硕的身体大喝着跑了过去。
等到季嬷嬷将紫儿绿儿从溪水中拎上岸,两人鬓发散乱,衣衫透湿,已不成样子。众婢沉默地继续清洗着丝线布料,尖着耳朵听季嬷嬷发威。
膀大腰圆的季嬷嬷下手从不留情,胳膊粗的捣衣棍朝着紫儿绿儿屁股挥去。
只一棍就打得两婢由跪变趴,疼得大声认错。
“嬷嬷,我错了!”
“嬷嬷,我再不也敢了!”
紫儿绿儿边哭叫边讨饶,季嬷嬷一人狠打了三棍才停了手,指着两人骂道:“怨不得娘子不带你们出门,处处掐尖要强,哪有湘儿半分柔顺懂事?”
紫儿咬着唇,越想越恨湘儿,脱口叫了出来:“娘子哪里是喜欢湘儿懂事?分明是又要瞒着太太去找染料学染技!看中湘儿胆小不敢说罢了。”
季嬷嬷大吃一惊:“什么?娘子又偷偷进染坊了?好哇,一定是你们这些贱蹄子为讨好娘子瞒着太太,是不是?”
比起打架掉了卷丝线,私放小娘子进染坊,太太更生气。紫儿和绿儿吓得哆嗦了下。绿儿反应迅速:“是湘儿带小娘子去的!”
紫儿赶紧补了一句:“所以小娘子每次出门都只带湘儿。”
季嬷嬷哪管得了小丫头们的心思。她是季氏的陪嫁丫头,忠心为主。得了自家小娘子又偷进染坊的消息,顾不上训斥,一手一个,拎鸡崽儿似地带着两婢赶紧家去。
季嬷嬷前脚一走,河边的小婢们又兴奋起来,开了盘口打赌:“我赌十文钱,娘子这回至少要被关祠堂三天!”
“我赌太太会罚娘子绣十张帕子,禁足一个月!”
年纪最大的红儿没好气地叫道:“还有心思拿娘子开赌?人少了三个,活多了两篮子!不在午时前干完活,连饭都没得吃!”
喝斥得众婢顿时没了心思,埋头干活。又低声埋怨起惹事的紫儿绿儿来。
浣花染坊的主人姓季。季家染坊的蜀红丝、浣花丝在益州府独一无二。其中织造贡锦必不可少蜀红丝。可惜季家人丁不旺,传到这一辈,季家仍只有一儿一女。季老爷和太太恩爱异常,明知仅靠一子无法光耀门楣,季老爷仍不肯纳妾。
一家四口本也过得富庶和乐。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季先生三十未到,因一场风寒撒手人寰。抛下了伤心欲绝的季氏和一双幼小的儿女。
大唐民风开放,不禁寡妇再嫁。当时季氏不过二十四岁,容貌秀美。手里握得一座名扬益州府的染坊。最重要的是她掌握着季氏那几色丝线传了几百年的染色秘法。因此孝期一满,浣花染坊的门槛被媒人生生踩低了两寸。
季家染色秘法传子不传婿,传媳不传女。
季氏若再嫁,浣花染坊便改了姓。季家染色秘法也保不住。季氏一咬牙绝了再嫁的心思。一心一意培养儿子。
因是寡居之人,染坊也不大,季家仆妇不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司其职,倒也井井有条。
家仆季富赶车跑腿,妻子是季嬷嬷。
季嬷嬷管着染坊里的十五个粗使仆妇与十来名小婢。
当初陪着季氏嫁来的还有三位嬷嬷。李嬷嬷立志自梳不嫁,侍候季氏,帮忙管账。田嬷嬷管着厨房,嫁了季家的门房田玉。吴嬷嬷嫁了染房管事,季富的弟弟季贵。管理着季家后院的丫头们,还奶大了季英英和小郎君季耀庭。
也是有了这几房得力家人。季氏寡居后才将浣花染坊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抛头露面谈生意不容易。家用捏得紧。季英英十岁起就帮着做家事了。侍候季英英的丫头叫绫儿。可身契捏在季氏手中,季英英的一举一动都搁在季氏眼皮下。
季英英哪敢用绫儿。一旦出门,她总有法子使了绫儿去跑腿办事,回头就叫上听话嘴紧的湘儿。
先不说季太太如何审问紫儿绿儿。这厢季英英像放飞的鸟,带着湘儿已经出了县城。
骡车行在官道上,两旁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像绿色地毯直铺到天边,中间夹杂着几块做种的油菜田,黄灿灿的菜花开得正热闹。
季英英瞧着心旷神怡,又突发奇想:“季叔,你说秧苗捣出汁能染出这样的绿么?油菜花瓣这么嫩,能揉出一样的黄么?”
赶车的季富上数几代人都是季家的家仆,他性子和软,格外疼惜季家的小主子,看着浓绿与明黄相配的景色,呵呵笑道:“老奴不晓得呢。娘子聪慧,不妨……嘿嘿。”
不妨一试后半截被季富咽了回去。季家染法不传女,他一个家奴,哪敢怂恿季英英去试。只能嘿嘿干笑两声了事。
哥哥如有这般想法,母亲高兴还来不及。不让我学染技。我就没办法了?季英英长年和母亲对着干,黑白分明的眼珠滴溜溜一转,就有了主意:“太太成日逼着哥哥背色谱,学染技。回头让哥哥试了告诉我一声便是。”
季富哈哈大笑:“好主意。”
湘儿也抿嘴笑了。
她和季富心里都在感慨。季家人丁少。可惜继承家业的小郎君悟性聪颖却连小娘子一半都比不上。
小娘子十六岁了,已到了议亲嫁人的年纪。季家留不住。也不能让她把季家染色秘方带到别人家去。这样一想,季太太不准季英英进染坊碰染技也无可厚非。
季英英可想不了这么多。她只知道她喜欢染技,喜欢将不同的矿石草药配搭在一起,做成不同的鲜艳颜料。每当看到那些五颜六色的丝线,她就分外满足。不让她学?可她无师自通了呀。
如果母亲知道哥哥最近染出来的几缸丝线都是她亲自动手,估计又会跑到祠堂里捧着爹的灵位哭了。
这能怪她么?哥哥染出来就是狗屎黄,她就能染出明黄。哎,能和哥哥换个身体就好了。可惜她赌咒发誓出了季家再不替别家染布染丝线。季家秘法染出的蜀红丝浣花丝,她绝不碰。母亲还是不信她。
想到这里季英英就愤然。不让我学,我偏要学!
走了一个多时辰骡车就到了竹林寺。
季英英跳下车,笑眯眯地递给季富三文钱:“季叔在这茶摊喝大碗茶解解渴。我带湘儿去上香。回头咱们吃了斋饭便回。”
每次都这样,季富也没觉得不同。接了钱去在庙外茶摊上坐着吃茶歇着。
季英英狡黠一笑,带着湘儿走上了山坡。
竹林寺建在山前的矮坡上。庙前有大片青碧竹林,因此得名。寺庙不大,方方正正的一个四合院。进了寺门,正对一排三间佛堂。左右是两排禅房,香积厨和柴房。
不过,从后门出去,有条小路可以直接进入后山。山上生着茜草,柿树,冬青树等各种可以用来染色的植物。在季英英眼中,秧苗油菜花都能让她想一想能不能用于染色,更别提大山上的各种花草了。她每次来竹林寺都会从后门溜出去,到后山寻些花花草草矿石之类。
竹林寺的签特别准,前来上香还愿的信徒多。小小的一排三间庙堂里挂满了香客们还愿的红布。
十七岁的季耀庭和县城张员外的四娘上月定了亲。年底张四娘就过门。季太太早先在竹林寺许了愿。今年果然如愿能娶到瞧着好生养的儿媳,高兴得不行。染坊最近接了好几单生意,离不得人,季氏便叫季英英来挂红还愿。
走到竹林寺门口,季英英回头一望。远远还能看到自家的骡车。知道季富一定坐在了茶摊前。她和湘儿进了寺门,就嘿嘿笑了,叮嘱湘儿:“你去挂红上香,再施五十文香油钱。”
湘儿性子柔顺,不敢反驳,两根手指头扯着季英英的衣袖不肯放。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还要等季叔一起用斋饭。我会早点回来的。”季英英拨开湘儿的手指,提起裙子朝着后门跑去,“季叔来了,就说我上茅房去了!”
哪有姑娘家大声说去茅房的。寺里上香的几名香客噗嗤笑出了声来。好在蜀中民风开放,女子性情泼辣直爽居多,香客们笑过也就算了。否则季英英的名声早臭了大街。湘儿羞得不敢抬头,急匆匆地拎着篮子找庙里师傅挂还愿红布去了。
季英英进了后山树林,特意放轻了脚步,伸头探脑地找人。
益州府几乎家家户户做事都与织锦相关。从汉代起,就得了锦官城的雅名。和季家同居三道堰的赵家也是织锦大户,年年都参加益州府斗锦赛,争夺锦王的荣耀。赵家也是浣花染房的老客户。季英英和赵家二郎赵修缘青梅竹马长大,两情相悦。
年岁渐长,两人来往就不太方便。有什么能难倒有情人呢?两家相隔不远。登上赵家的阁楼,就能远远望见季英英的闺房。季英英出门不外是来竹林寺上香,她提前一天在窗台上摆上一盆一品红。赵修缘第二日就会找机会赶来竹林寺。两人这样约会已不是头一回了。
季英英看到黄桷树后露出一角浅绯色团花锦衣,会心地笑了笑。她左右一瞧,摘下根狗尾巴草,草叶上趴着一条寸许长的褐黄色毛毛虫。她蹑手蹑脚走到树后,蓦然将草伸了过去,得意地等着听赵修缘吓得大叫。
手腕瞬间被人拽住,季英英被扯着撞进了一个宽阔的胸膛。她头也没抬,把脸埋了进去,抱住他的腰娇嗔:“真是的,吓我一跳。你怎么就不怕了呀?”
杨静渊举起胳膊免得碰到她。他低头看着在自己胸口蹭着脸的小娘子哑然失笑。
“我说小娘子,这样投抱送抱好吗?”
不是修缘哥哥?季英英吓得心跳都快停了。她用力推开面前的男人,装起了盲人,伸手双手往旁边摸去:“你不是我大哥!哥哥,你在哪儿?哥!”
我扑我亲哥……这样,就不会误会我哪啥了吧?
季英英羞愤地很想找条地缝钻进去。
书摘插画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