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画里青岛 钢笔画
原价:32.00元
作者:桂志仁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552275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949年前,青岛城市建筑的发展可按社会演变进程划分为五个时期:①本土时期(1897年以前);②德国占领时期(1897-1914);③日本占领时期(1914-1922);④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2-1937);⑤日本第二次占领时期(1937-1945)。其中,德占时期是城市的形成期,出现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国民政府时期是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二次高潮。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画里青岛 钢笔画》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沉静而丰富的。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翻阅这样一本充满艺术气息的画册,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作者以钢笔画这种极简而富有表现力的媒介,展现了青岛独特的城市魅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细节的处理,那些被细腻线条勾勒出的窗棂、栏杆、屋檐,都充满了生命的质感。通过这些画面,我仿佛看到了青岛这座城市的呼吸,感受到了它古老的灵魂。从充满历史韵味的红瓦屋顶,到依山傍海的建筑群,再到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每一幅画都饱含着作者对青岛的深情。我尤其被书中描绘的那些老建筑所吸引,它们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记录着岁月的痕迹。钢笔画特有的黑白灰,在作者的手中却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层次,让人在欣赏中获得一种宁静而深刻的体验。
评分偶然翻到这本《画里青岛 钢笔画》,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怀旧情愫。仿佛一瞬间,我被带回了那个阳光洒满海岸,海风吹拂着旧时建筑的年代。书中的每一笔,都像是在诉说着青岛古老的故事。那些曾经只存在于记忆中的街巷,那些斑驳的墙壁,那些高耸的钟楼,都在钢笔细腻的勾勒下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描绘栈桥的部分,那蜿蜒的桥身,连接着陆地与大海,仿佛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画面的层次感和光影的处理,让人不禁赞叹作者深厚的功底。即使只是黑白线条,也能勾勒出青岛独特的海滨风情和历史韵味,那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美,让人沉醉。读这本书,与其说是在欣赏画作,不如说是在与一座城市的灵魂对话。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作者对青岛深深的热爱,这种情感穿越纸页,直抵人心,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眷恋。
评分初见《画里青岛 钢笔画》,便被其素雅的封面所吸引。翻开书页,一股清新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青岛老街。作者运用钢笔画这种极具表现力的媒介,将青岛的经典建筑和城市风光一一呈现。我惊叹于线条的精准和构图的巧妙,每一笔都恰到好处,勾勒出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的深度。那些曾经在明信片或影视作品中见过的地标,如今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更加细腻和生动的一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光影的描绘,虽然是黑白画作,但作者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以及阴影的渲染,营造出逼真的光影效果,让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青岛的建筑美学,那些殖民时期的建筑、中西合璧的风格,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的民居,都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它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次关于青岛城市记忆的深度探索,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评分当我在书店看到《画里青岛 钢笔画》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的独特性。在如今充斥着色彩斑斓的画册的市场中,一本纯粹的钢笔画作品显得尤为珍贵。作者选择了最朴素却也最能展现细节的艺术形式,来描绘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我被那些精心绘制的建筑线条所吸引,它们勾勒出的不仅仅是房子的轮廓,更是青岛的历史印记和人文气息。无论是充满欧式风情的别墅,还是具有北方民居特色的院落,亦或是现代化的海岸建筑,都在作者的笔下焕发出勃勃生机。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表现不同材质和纹理时的技巧,例如,木质的窗棂、石砌的墙壁、红色的瓦片,都被表现得惟妙惟肖,仿佛触手可及。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认识青岛,它让我们抛开表面的浮华,去关注那些构成城市骨骼的真正元素。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漫步在青岛的街头巷尾,与那些老建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充满了宁静而深远的思考。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意想不到的惊喜之作。作为一名对城市风貌有着特殊情结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作品,能用最纯粹的艺术语言,捕捉住那些稍纵即逝的城市表情。而《画里青岛 钢笔画》恰恰做到了这一点。钢笔画的写实性和细腻感,完美地契合了描绘建筑的严谨需求。从八大关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到老城区的里院民居,再到浮山湾的现代风貌,作者都用精准的线条和严谨的构图,展现了青岛丰富多样的城市景观。我被那些错落有致的屋顶、精致的雕花、以及投射在墙壁上的斑驳光影所吸引。每一幅画都像是一段凝固的时光,让我得以细细品味青岛的建筑美学和历史变迁。我特别注意到作者在处理远景和近景时,通过线条的粗细和疏密变化,营造出强烈的空间感,让画面既有宏大叙事,又不失细节的生动。这本书不仅仅是绘画作品的集合,更是一本关于青岛城市肌理和历史脉络的视觉档案,值得反复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