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诺贝尔文学奖大系-新月集·飞鸟集
作 者: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ISBN :9787555011842
出 版 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01
印刷时间:2017-08-01
字 数:128千字
页 数:184页
开 本:32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g
定 价:28.8元
编辑推荐:
★第1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
★唯1可以与莎士比亚并肩的东方诗圣
★影响郭沫若、徐志摩、冰心和中国新诗的诗哲
★印度、中国等大中小学必选的文学教材
★郑振铎优美译本,梦想照进现实,生命与诗歌相遇
目录:
新月集1
家庭3
孩童之道4
不被注意的花饰6
偷睡眠者8
开始10
孩子的世界12
审判官13
责备14
玩具15
天文家16
金色花17
云与波18
仙人世界20
流放的地方22
雨天24
纸船25
水手26
对岸28
花的学校30
商人31
同情32
职业33
长者34
十二点钟35
小大人36
著作家38
恶邮差40
*后的买卖42
召唤43
第1次的茉莉44
告别45
榕树47
祝福48
赠品49
我的歌50
孩子天使51
英雄52
飞鸟集55
郑振铎译泰戈尔诗拾遗131
采果集133
爱者之贻136
歧路146
花环149
世纪末日150
无题152
附录
泰戈尔年表153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泰戈尔两部经典诗集的合本,其中《新月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1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飞鸟集》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1,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作者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生于加尔各答市的1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诗歌。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曾写下大量短中长篇小说、散文著作,创作了1500多幅画。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
其重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飞鸟集》(1916)等;短篇小说集《还债》(1891)、 《弃绝》(1893)、《素芭》(1893)等;长篇小说《沉船》(1906)、《戈拉》(1910)等;剧作《顽固堡垒》(1911)、《人红夹竹桃》(1926)等;散文集《死亡的贸易》(1881)、《在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语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当被译成英文之后,则风靡整个世界。1913年,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刚翻开这本厚厚的《百年孤独》,那种扑面而来的魔幻现实主义气息就让人完全陷进去了。马尔克斯的笔触真是鬼斧神工,他用那种近乎史诗般的叙事腔调,讲述着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荣辱,时间在马孔多的空气里仿佛凝固又加速,死亡与新生交织成一个永恒的怪圈。我特别喜欢他描述那些超自然现象时的那种平静与淡然,仿佛那些飞升的灵魂、预言的羊皮卷,都只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插曲。读这本书,与其说是阅读一个故事,不如说是进入了一个复杂、充满象征意义的梦境。它挑战着我们对现实的固有认知,让你在读完之后,依然能闻到马孔多潮湿的泥土和腐朽的气息。那种家族宿命般的悲剧感,层层叠叠地压在心头,让人忍不住去思考历史的循环和人类孤独的本质。这本书的结构极其精巧,人物众多却又界限分明,每一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隐藏的线索,简直是一部值得反复揣摩的文学宝库,让人不得不感叹,伟大的作品总是能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直击人心最深处的共鸣。
评分我近来读的这本《追忆似水 জলা年华》,简直是一场对记忆和时间艺术的终极探索。普鲁斯特的文字如同流动的、华丽的巴洛克式建筑,每一个长句都充满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几乎是病态的自我剖析。他不仅仅是在回忆童年和初恋,他是在用文字构建一个完整的、感官经验的宇宙。马德莱娜蛋糕的味道唤醒的不仅仅是儿时的片段,而是整个普罗旺斯乡村的景象、声音和气味,这种“非自愿的记忆”是如此鲜活,让人深信人类的感知世界远比我们日常意识到的要丰富得多。这本书的难度在于它的内在逻辑和无尽的细节,你不能急躁地去寻找情节的推动力,而必须像沉浸在音乐中一样,去品味他描绘的沙龙社交、贵族阶层的衰败、爱情的嫉妒与痛苦。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慢”下来,如何从日常的琐碎中提炼出永恒的美感和哲理,这本书是对“时间”这个概念最深情、最精密的致敬。
评分最近翻阅的《傲慢与偏见》,读起来简直是一种愉悦的享受,简·奥斯汀的笔锋犀利得像一把优雅的绣花针,精准地缝合了十八世纪英国乡村的生活图景。伊丽莎白·班内特的聪明伶俐和她那略带固执的个性,实在太讨人喜欢了,她对达西先生那种一开始的误解和轻蔑,完全源于她自身的机敏和对世俗圆滑的警惕。而达西先生,那种高傲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正直而深情的心,他们之间的情感拉锯战,简直是文学史上最动人心魄的“欢喜冤家”模式。奥斯汀的高明之处在于,她将深刻的社会观察融入到日常的舞会、家宴和书信往来之中,没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却对阶级观念、婚姻目的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困境进行了极其尖锐的讽刺。读这本书,就像是坐在一个温暖的壁炉边,听着一位睿智的长辈娓娓道来关于爱、关于自省、关于如何看清人心的生活智慧,轻松愉快之余,却又让人深思良久。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这本《杀死一只知更鸟》,它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完全是通过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斯库特的眼睛来观察成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公。哈珀·李的文字简洁而富有力量,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将二战前后美国南部小镇上的种族歧视刻画得入木三分。阿迪克斯·芬奇这个角色简直是文学史上道德楷模的典范,他面对整个社区的敌意,依然选择坚守良知,为黑人汤姆·鲁滨逊进行辩护,那种沉静而坚韧的力量,比任何激烈的控诉都更具震撼力。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童年友谊和成长痛楚的细腻描绘,斯库特和杰姆从无忧无虑到直面人性的黑暗,这个蜕变的过程真实得让人心疼。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审判和种族问题,它更是一堂关于同情心、勇气和理解他人的深刻课程。每当读到那些小镇居民的偏见和愚昧时,总会感到一阵压抑,但阿迪克斯那句“你得爬进别人的皮肤里待一会儿才能真正了解他”的话语,却如同冬日里的一束暖阳,给予读者前行的力量。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局外人》这种存在主义的哲学小说是有些抗拒的,总觉得它会晦涩难懂,充满着疏离感。但加缪的文字,就像他笔下的阿尔及尔阳光一样,热烈而又残酷地直击主题。默尔索这个人物,他的冷漠、他的抽离,他的对社会规范的彻底漠视,初看之下让人费解,甚至有些恼火。他似乎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直到母亲的葬礼,直到他扣下扳机的那一刻。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我开始理解他这种“局外人”的状态,那其实是对社会虚伪和既定意义体系的一种本能的反抗。尤其是在监狱中,当他与神父的最后那场激烈对话时,那种对生命荒谬性的彻底接纳,达到了近乎狂喜的自由境界。这本书篇幅不长,但其哲学思辨的深度是惊人的,它迫使你审视自己生活的意义、情感的真实性,以及面对死亡时的态度,读完后会有一种被彻底洗涤、重新审视自身价值的复杂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