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學漢語(第三版)簡體課本四》
本系列為已出版十餘年的《輕鬆學漢語》的修訂版(2001年初版,2006第二版),適合國際學校中學生和海外青少年漢語學習者,幫助學生奠定紮實的漢語基礎,培養學生的漢語交際能力。
七冊課本與考試的對應關係如下:
課本一至課本三:IGCSE外語
課本一至課本四:HSK(一級至四級)
課本一至課本五:IGCSE第二語言,HSK(一級至五級),AP,SAT
課本六至課本七:HSK(六級),IB語言B標準水準,IB語言B高級水準
一套七冊,包括課本、練習冊、教師用書、詞卡、圖卡、補充練習、閱讀材料和電子教學資源。
新版特色如下:
*教學理念
本套教材教學體系是開放的。老師可以用多種教學方法,包括交際法和任務教學法。
*教學目標
本套教材旨在幫學生奠定扎實的漢語基礎,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準確、得體的語言,有邏輯、有條理地表達思想。
*語音
本套教材強化了中文拼音、聲調的講練。學拼音、生詞、課文、韻律詩、聽力練習配有錄音,學生可以聆聽、模仿。
*漢字
本套教材增加了基本筆劃、筆順、漢字結構的講練。
*生詞
本套教材每課生詞配有錄音,方便學生模仿、複習。
*語法
本套教材遵循漢語的內在規律安排語法教學。語法講解簡明。
*課文
本套教材設計了不同文體的課文,綜合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語言練習
本套教材的語言練習多樣有趣。教材中運用任務法與合作學習理念,設計了大量語言任務、小組活動。為了增加趣味性,還安排了很多語言遊戲。
*相關考試
本套教材課文主題安排參考了IGCSE考試、AP考試、IB考試等考試大綱的要求,生詞選擇參考了IGCSE考試、IB考試、HSK等考試大綱的詞彙表,練習題型亦參考了相關考試主要考察的語言能力及對學生的要求。
馬亞敏
加拿大皇后大學課程設計專業碩士,現在香港的國際學校任教。
李欣穎
中國清華大學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現在香港的國際學校任教。
兩位作者均具有豐富的第二語言教學教學、漢語教學編寫經驗,且對SAT Ⅱ、IGCSE、IB、HSK考試非常熟悉。
作者 :馬亞敏, 李欣穎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ISBN : 9789620434617
出版日:2015年07月
分類 語言文字 > 對外漢語學習
語言版本:英漢(簡)
頁數:156 頁
版次:第 1 版
裝幀:平裝
从教学工具的实用性角度来看,这套教材的设计者绝对是深入研究过一线教学实践的。它提供的辅助材料非常丰富,而且高度整合。我特别喜欢它对练习部分的精妙设计。它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课本内容,而是巧妙地设置了“挑战性任务”。有些练习要求你用刚学过的句型来表达一个全新的、略带主观色彩的观点,这极大地锻炼了语言的创造性运用能力。再说说课后复习部分,它的回顾机制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它会定期穿插以前单元学过的核心词汇和句型进行“混合测试”,这有效地对抗了“学完就忘”的魔咒。此外,它的音频资源质量无可挑剔,录音者的发音标准纯正,情感表达自然流畅,听起来完全没有机械录音的僵硬感。我经常在走路或做家务时听这些音频,它让我感觉自己时刻都沉浸在一个高标准、无干扰的学习环境中,这对于提升我的听觉敏感度和语感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这套教材在内容组织上的逻辑严谨性,这对于系统性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是简单地把听说读写几个模块拼凑在一起,而是构建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螺旋上升的学习路径。每一单元的设置都像是一个小型的、完整的微观文化体验。初期的对话可能围绕日常寒暄和基础场景展开,但随着单元深入,话题的广度和深度都在稳步提升,从日常生活过渡到更复杂的社交场景,再到对中国社会现象的初步探讨。更妙的是,它在引入新知识点时,总是先通过情境让你自然地感受到“需要”这个词汇或语法,然后再进行系统讲解,这种“需求驱动”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记忆的持久性。而且,教材非常注重听说能力的联动发展。听力材料的语速和用词难度控制得非常精准,它不会一上来就用难以理解的“广播腔”,而是模拟真实生活中的自然语速,让你在紧张感和学习进度之间找到平衡点。这种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编排,让我感觉我的汉语水平不是在“应试”,而是在“构建”一个真正的交流能力框架。
评分坦白说,我接触过不少标榜“轻松”的汉语教材,但很多最终都变成了“曲高和寡”或“浅尝辄止”。然而,这本教材真正做到了“轻松”背后的“扎实”。它的难度梯度控制得非常成熟,让学习者始终保持在“最近发展区”——既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感到无聊停滞,也不会因为太难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它的语言材料非常贴近现代生活,你学到的表达方式可以立刻在现实交流中派上用场,这给予了学习者极大的正向反馈。而且,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幽默和趣味性元素,让漫长的学习过程变得赏心悦目。我感觉它像一位非常耐心且经验丰富的私人导师,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慢脚步,什么时候该适当地鞭策一下。这种平衡艺术,是这本教材最难能可贵之处,它让“学习一门复杂的语言”这件事,从一项艰巨的任务,转变成了一种持续的、令人期待的探索旅程。
评分这本教材的排版设计真的太让人眼前一亮了!从装帧的质感到内页的布局,处处都体现出一种专业和用心。色彩的运用大胆又不失稳重,黑白线条和彩色插图的结合恰到好处,既能引导学习又不至于分散注意力。特别是那些精心绘制的场景图和人物肖像,不仅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更让人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我尤其欣赏它在词汇和语法点展示上的清晰度。不像有些教材把密密麻麻的文字堆在一起,这本书懂得留白,懂得用图标和表格来梳理复杂的语法结构,让初学者望而生畏的难点变得清晰可循。拿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关于量词的讲解部分,它不仅给出了标准的用法,还配上了形象的图示,让你立刻就能在脑海中构建出具体的画面感。这种注重视觉体验和学习效率的设计理念,无疑大大提升了自学者的积极性。翻开它,就像是打开了一个精心布置的知识殿堂,而不是一份枯燥的说明书,阅读体验的舒适度是决定我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一点,这本书做得非常出色。
评分作为一名对外语学习者,我最头疼的就是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化背景知识。很多教材在这一点上处理得非常敷衍,只是简单地翻译文字。但这本教材在这方面的细致程度,简直令人赞叹。它不是把文化知识硬塞给你,而是巧妙地将它们编织进了课文的语境和注释之中。比如,当学到某个特定的俗语或者提到某个节日时,教材会在旁边的“文化角”里,用简洁但深入的文字解释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意义。这让我明白了,我不仅仅是在学习一套发音系统和词汇,我是在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例如,关于“面子”这个概念的解释,它没有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对话情境,让我体会到在中文交流中,如何得体地处理人际关系。这种深度挖掘,让学习过程变得极其充实和有意义,避免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局面。这种对文化深度的关注,是区分普通教材和优秀教材的关键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